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0769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章.docx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章.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章.docx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章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是一门科学,是因为它有自己特殊的研究领域,在这个研究领域里有自己特殊的矛盾,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

而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科学,则是因为它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导着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包含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这两层意思。

马克思主义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正确指导,而且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气息与现代特征。

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因此,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就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唯一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武器,当然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例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人的本质的学说、个人全面发展的理论等。

这些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当然是最重要的。

但是,也必须看到,科学社会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自发产生而必须灌输的原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理论依据,不认真学习和把握上述理论,也难以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

同时,我们观察思想观念领域里的现象,当然不能停留在精神现象的领域,不应从思想、概念本身就事论事地去分析根源,而应当从物质生活领域中,从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中去分析根源,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

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还必须完整准确地领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对马克思主义采取科学的态度。

而不应当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对马克思主义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

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一定条件下讲的话,不问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到处搬用。

比如,19世纪四、五十年代,马克思的视野主要在欧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人类历史演进的几个阶段,主要是根据欧洲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概括的,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五大形态”发展的必然规律,更没有将“五大形态”作为世界各国民族社会发展的一般道路。

要正确和全面地理解为什么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总是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那就必须同时深入学习和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才会懂得我们为什么可能而且必需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和怎样跨越的问题,从而也才会从中得到理论启迪,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信念。

同时,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

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二、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学科建设

“作为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等待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等待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十五大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创造活力。

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

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

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优良学风,一直把是否实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作为党是否成熟以及成熟程度的标准来看待。

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仍然必须发扬这个优良传统。

一方面,要牢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另一方面,又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在当代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特别要强调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我们应当在完整准确地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最密切,应用得最多,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直接依据的那些基本原理和理论。

一般教科书列出了4条、5条、6条不等。

我们认为,要从实际出发、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就必须深刻理解、领会以下十条基本原理。

一、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他们经过对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考察,第一次以所有制形式即生产关系的类型为科学标准,概述了社会历史演进的几个阶段(即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封建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共产主义所有制),标志着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初步形成。

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以生产关系为核心,以社会基本矛盾为主体,对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了完整的经典的表述,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成熟。

《资本论》的出版,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运用和深化,使社会形态理论通过验证由“假设”变为科学,表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说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社会形态的基本内容,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直接推动的,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又是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和根本原因。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的根本任务,不是描绘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运动,而是揭示社会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中的客观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社会形态理论中,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坚持认为,任何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都要受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客观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又坚持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化。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开始了对东方社会的研究,他通过与西方社会的初步比较,认识到东方社会结构与西方社会结构不同,他首先声明《资本论》中所作的分析不能作为判断俄国前途的依据,进而作出了俄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径直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晚年继续探索,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完整体系。

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俄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事实,是对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印证和发展。

1989—1991年苏联和东欧发生解体和剧变后,国外一些学者因此又认为经济文化较不发达国家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这些论调不仅被这些国家在革命胜利后经济文化获得迅速发展的事实所驳倒,而且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设想。

邓小平理论全面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使已经跨越了“卡夫丁峡谷”后的我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社会主义优越性有希望得以正常发挥。

当代资本主义由于新的科技革命的出现,使得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经济、科技最发达的一些国家(如美国),知识经济已开始代替工业经济。

在这样的条件下,《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是否过时了呢?

只要我们牢牢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性质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便会看到,《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并没有、也不可能由于知识经济的出现而消失。

当然,资本家剥削的形式改变了,已由过去以剥削绝对剩余价值为主转变为以剥削相对剩余价值为主了。

剥削形式的改变并非剥削本质的改变。

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就必然存在和发展,尽管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但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或迟或早总会成熟,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个历史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共产党宣言》通过分析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和历史地位,进而指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她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埋葬者,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

她要最终消灭一切私有制;只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自己最后才能得到解放。

这个理论也永远不会过时。

这一理论从总体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务、内容和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服务的。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定信念,来自于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无产阶级政党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就是要帮助人们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它体现并保证着各项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与否,都要以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为根本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与大小,也要看它对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人们的历史使命感、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所起的作用如何而定。

二、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它科学地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

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社会形态,总是在既定的现存的条件下创造历史的。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4卷第695页。

“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它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当然也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

一切以往的社会意识,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社会意识反映着经济基础,又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1卷98页。

社会意识被经济基础所决定,但它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它的发展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平衡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4卷第704页。

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政治思想对其它意识形态影响最大,处于社会意识的核心地位,往往成为经济条件与其它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中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它或者促进社会进步,或者阻碍社会发展。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下册第839页。

上述原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我们必须据此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地位作用,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进步的要求,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或“万能论”这两种错误倾向。

三、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由于政治较之道德、文艺等上层建筑更直接、更集中地反映经济,所以,它在上层建筑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政治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的形式有武装斗争、法律斗争、思想理论斗争等。

一个阶级想要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自己的经济目的,必须借助政治手段才有可能。

要全面理解什么是政治。

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政治的主要任务是阶级斗争,是武装夺取政权、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开辟道路;在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和巩固后,政治的主要任务则是经济建设了。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巩固政权、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源泉,所以,在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建设是最大的政治。

然而,经济建设的发展不会自发地解决政治方向问题,因此,“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3版,第4卷第408页。

),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3版,第4卷第407页。

)。

上述原理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论断的理论依据。

因此,要坚持政治与经济的统一,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又要反对“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牢记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完整的阶级已被消灭,阶级斗争已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

阶级与阶级斗争观念的教育仍是政治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然而,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主题,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就显得十分重要。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

在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反之,则是人民的敌人。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一般说来是非对抗性矛盾。

两类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对敌人实行专政,而在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集中制。

“凡属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著作选

读》下册,第762页.)。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有效地进行生产、工作和学习,政府和领导者发布适当的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规章制度,这同说服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人民中间的犯法分子也要受到法律制裁,但这同对敌人的专政是有原则区别的。

要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法纪处理为辅的方针,在执行法纪中也要伴之以说服教育。

毛泽东根据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方法,概括为“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意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思想斗争,分清是非,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这是与“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相对立的,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的正确方法。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是我们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原则、方法的直接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何方针、原则和方法,只有符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求的才是正确和有效的,反之,则是错误和有害的。

在一定条件下,对人民内部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使矛盾激化。

会给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

同时,由于人民内部矛盾有时与敌我矛盾交织在一起,一时难以分清,这就更要深刻领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努力提高政策和策略水平,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使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1)人的本质在其类而言是劳动和实践活动

比较人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看到,实践,尤其是生产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语言和思维,使人和动物界分离,成为自然界中一种独立的、能动的力量,人和人类生长和发展的过程,就是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创造属人世界的过程,也是不断地创造自己本质的过程,而动物不会劳动,不会制造工具,只能长期地受制于自然界,永远是自然界中不可能有自我意识的一部分。

因此,人的本质,在其类而言是劳动和实践活动。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类的早期劳动和简单交往,产生出人类的语言和意识,使人脑和猿脑最终区别开来,劳动创造了人。

而劳动、语言、意识这些人类独具的特殊属性(一般本质)都只有在人的社会性中才能得到说明。

因为人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生产劳动,所以,语言、意识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34页。

)。

即使是人的自然属性也不是纯粹的本能,而无不打上社会的印记,融入了人的社会性,受到人的社会属性的制约和规定,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动活动和社会需要而表现出来的。

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活动,动物则不能。

所以,人是“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

马克思认为,人两种属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自然属性。

人的自然力、生命力和欲望等等,都是人的自然属性。

所有这些自然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抹杀的。

但是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主要表现为劳动、语言、思维等,人是社会存在物,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是“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

人的这两个属性不是孤立分裂的,而是密切联系的,辨证统一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物质基础,社会属性支配和控制着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的具体化,就都带有社会性。

这两种属性统一于社会。

如感觉是人的自然属性,但人的感觉同动物不同,同一类动物在同一对象面前,感觉是一样的;而不同的社会人物在同样的感觉对象面前,其感觉是不同的。

再如性行为是人的自然属性,但进入文明社会后,人的性行为必须受到人的社会属性的制约。

婚姻限制了人的动物性,使得人们只能同某一特定的对象发生性行为,性行为带有更多的社会性。

正如马克思所说:

“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他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

那么,在这种抽象中,他们就是动物的机能”(衣冠禽兽,人的本能脱离了社会属性的制约,完全同动物一样)可见,人的自然属性不能离开社会属性,人的最本质属性在于社会性。

在肯定人的本质是劳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生产实践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存在和进行;并且,它不仅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又是社会关系的生产,这生产着的社会关系反过来又是人从事劳动和其它活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无法从事一切活动,无法创造自己的本质。

所以从实践的结果看,“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6月第2版,第56页。

)。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性表述。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0页。

)。

因为只有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

人和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地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实践开拓和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的历史。

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具有阶级性。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是历史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内容及其表现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

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它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了原始人类平等、为公的本质,虽然这种社会本质远非自觉、理想、全面的,但是足以证明“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论调不符合历史的事实。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的本质也随之分化,自私自利成为剥削阶级的本质。

我国当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人的本质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状况,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都为人的本质逐步发展为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本质创造着愈来愈充分的条件,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人将会由少到多,这是肯定无疑的总趋势。

在阶级社会中,这种历史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因为在阶级社会中,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的阶级中,他们主要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阶级决定着每个人不同的生活状况,生活方式,社会机会,前途命运,精神面貌和个性发展。

抽掉阶级分析,就难以对人的本质作全面认识,也难以理解人生的喜怒哀乐。

因此,处于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具有不同的阶级本质。

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指出,英国的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各有自己的习惯语言,自己的一套思想和观点,自己的习俗和道德,自己的宗教和政治。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人,他们彼此是这样的不同,就好象他们是隶属于不同的种族一样。

”鲁迅也曾深刻地指出:

“‘喜怒哀乐,人之性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因此,在阶级社会中,个性具有阶级性,人的本质主要体现为他的阶级本质,也就是他的阶级关系。

但是,我们只能说人的阶级性是人的本质的“主要体现”,而不能说是“唯一的体现。

”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具有阶级性,人“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页。

)。

人的本质都带有阶级性却并非只有阶级性,即使在对立的阶级之间也有着某些共同的社会属性(如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等)。

因此,我们在坚持人的本质有阶级性时,又反对片面地将人的本质只归结为阶级性的简单化倾向。

因为社会关系是一个比阶级关系更为广泛的概念,他所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他既指阶级关系,又还指民族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师徒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以及各种思想精神方面的关系等等。

阶级关系只是社会关系中的一种。

人的本质是由这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的,而不仅仅是由阶级关系构成的。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人的相互间发生的关系,往往并不直接表现为阶级关系,而是直接表现为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同乡关系、师生关系、民族关系等等。

人们所直接交往和体验的也是这些一般的社会关系。

绝不能说阶级社会中的人就绝对没有共同的社会关系。

绝不能说阶级社会中的人就绝对没有共同的社会属性。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毫无共同点,就不会有各阶级并存的社会共同体。

因此,在分析阶级社会里的人的本质的时候,既要看到他们的阶级区别的一面,又要看到共同的一面。

而阶级性的一面是主要的,就是许多共同的东西,也要受阶级性的影响和制约。

(3)需要对人的本质的意义

在分析实践的动力机制时,马克思肯定了需要对人的本质意义。

需要是人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人们的一切的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要。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促使人去创造、去劳动、去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人又产生新的需要,驱动人去开拓更广阔的实践领域和生活领域。

人一生的过程,人类的过程,就是通过实践满足和创造需要的过程。

需要源于人的各种本能,具有自然性和生物性的一面;需要又在本能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和发展,因而又具有社会性的一面。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人的需要体系。

综上可知,马克思从三个方面界定了人的本质,三个方面内在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单从某一方面界定,都不可能完整地理解人的本质。

在人的本质形成中,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