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精品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0192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精品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统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精品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统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精品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统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精品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统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精品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精品导学案.docx

《人教统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精品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精品导学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统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精品导学案.docx

人教统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精品导学案

课文8《古诗二首》导学案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唐朝是我们古诗蓬勃发展的时期,那个时代涌现了很多优秀的诗人。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两位著名唐朝诗人王之涣和李白的诗:

《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2.板书课题:

古诗二首

3.播放“动漫微课”,认识诗人。

4.齐读课题。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课文插图或图片,通过多种方式识字。

2.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古诗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乐于想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三、字词运用

1.读一读,填一填。

登鹳雀lóu(楼)

[唐]王之涣

白日yī(依)山jìn(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cénglóu(层楼)。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zhào(照)香lú(炉)生紫yān(烟),

遥看瀑布guà(挂)前chuān(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比一比,再组词。

衣(衣服)尽(尽头)桂(桂花)层(一层)

依(依然)尺(尺子)挂(挂着)尾(尾巴)

四、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

五、初读感知

(一)感知词语,认读字词

1.问题引领:

读古诗,注意生字朋友都叫什么名字。

2.学习提示:

(1)随文认读,读准字音

学生听、读标红了生字的古诗。

指名朗读古诗,同学互评。

(暂不管节奏,只要求读准字音。

(2)归类认读生字词

看图识记。

“楼、层”

A出示“楼”图片。

(教师引导:

现代的楼和古代的楼虽然外观不一样,但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都称为楼。

数一数鹳雀楼有多少层,鹳雀楼有四檐三层。

B谁能用这两个字说一句话。

“瀑、布”

A出示“布”字。

(谁会读,你能给它组词吗?

B你见过“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吗?

(出示图片,像不像一匹展开的白布?

“炉、烟”

A出示“香炉”图片(看这是什么?

谁会用炉组词)。

B观察炉上方的烟。

认识“烟”(谁会用烟组词)。

C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②看字形,猜意思。

A出示“川”甲骨文到楷书的变化,学生猜意思。

(“川”是象形字,本意是河流。

B出示大川的图片,学生感知词语。

③认读“依、欲”

A读一读。

B谁能给它们找到词语朋友。

④认读“遥、尽、穷”

观察这三组字有什么区别。

(遥——摇、尺——尽、究——穷)

(3)比较“遥远”与“山遥路远”(哪个写得更生动具体)

游戏:

把两字词变成四字词。

(结合课后习题)

3.梳理小结:

识记生字的方法可真多!

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了结合图片、将音形义结合、与熟字比较辨析等方法来识记生字,同学们你们也可以“发明”别的识字方法哦!

(二)朗读古诗,感知节奏。

1.问题引领:

你知道怎样读出古诗的节奏吗?

2.学习提示:

(1)读出节奏

(2)尝试自读。

(3)全班交流(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①教师按照“二三”和“二二三”节奏范读,学生跟读。

②师生对读古诗。

③同桌练读。

④同桌全班展示读。

⑤全班配乐读。

3.梳理小结:

读《登鹳雀楼》时,我们可以按照“二三”的节奏。

读《望庐山瀑布》时,我们可以按照“二二三”的节奏。

六、精读领悟

(一)学习《登鹳雀楼》

1.问题引领:

想一想,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他看到了什么?

2.学习提示:

(1)这首诗共有(4)句,每句有(5)个字,所以它是一首(五)言(绝句)。

(2)默读古诗,思考:

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他看到了什么?

①用诗中的句子说说诗人看到的景象。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白日:

太阳。

依:

依傍。

尽:

消失。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人看到的景色。

(引导用完整的语言描述画面)

练说:

()的落日。

()的黄河。

(3)讨论:

当诗人还想看得更远,你想让诗人怎么做?

(结合背诵古诗最后两句。

(4)大胆质疑:

对这首古诗,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提问,全班讨论)

(5)理解诗意: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吗?

(6)全班交流:

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梳理小结:

《登鹳雀楼》的前两句描绘了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的壮观景象。

后两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理想,也让我们体会到“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1.问题引领:

这首诗描绘了香炉峰怎样的景象?

2.学习提示:

(1)这首诗共有(4)句,每句有(7)个字,所以它是一首(七)言(绝句)。

(2)结合诗句,想象画面。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

A“生”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

B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在庐山的香炉峰上,请你联系诗句,想象香炉峰上会有什么样的景象。

(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在庐山的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

C背诵这句诗。

遥看瀑布挂前川

A出示插图:

看看这瀑布像什么,在诗人眼中,它又像什么?

B学生做“挂”的动作,体会瀑布壮观。

C背诵诗句。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A看庐山瀑布视频:

观看后说说这是怎样的瀑布?

B诗人是怎么描写的?

哪一句是诗人所见,哪一句是诗人所想?

(引导学生理解:

“三千尺”是夸张的说法。

疑:

怀疑,表明这是作者的想象。

“九天”指天的极高处,可拓展“九重、九霄”之类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到“九”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往往表示极多之意。

C结合图画谈谈“飞”“直”写出了瀑布什么特点?

D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绘的景象。

E背诵诗句。

(3)拿起画笔,根据古诗作画。

画完后和大家讲一讲你的想法。

3.梳理小结:

《望庐山瀑布》前两句写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的雄奇之景,后两句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写瀑布,仿佛那雄伟奇丽的瀑布就在我们眼前。

(三)表达训练,迁移运用

1.问题引领:

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诗中的美景吗?

2.学习提示:

(1)用诗人身份说美景。

自由练说(想象自己就是诗人,练习用“我站在……看到……”句式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指名说。

(2)用导游身份说美景。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是……从这里可以看到……”)

教师创设情境

指名说。

3.梳理小结:

用不同的身份给别人介绍美景的时候,要注意符合他们的语言特点。

例如用导游身份的时候,就要回想一下导游是怎么介绍景点的。

(四)指导书写

出示带有“楼”“依”等10个生字的田字格,重点指导在田字格写好“照”。

1.认真观察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它们分别是什么结构?

学生观察,说说10个生字的结构并分类。

2.“照”四点底排列要均匀,外面两点稍长,中间两点略短,上聚下散。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老师指导。

5.展示并评议部分有代表性的作业。

七、巩固提高

1.想一想,连一连。

黄河入海流李白登鹳雀楼

飞流直下三千尺王之涣望庐山瀑布

2.我会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白日依山尽。

(C)

A.按照B.顺从C.依傍

2.欲穷千里目。

(C)

A.欲望B.将要C.要,希望

3.疑是银河落九天。

(A)

A.怀疑B.疑难问题

八、比较阅读

绝句

杜fǔ甫

chí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rónɡ融飞燕子,

沙暖睡yuān鸳yānɡ鸯。

1.这首诗描绘的是(A)季的景象。

A.春B.夏C.秋D.冬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燕子衔泥筑巢,鸳鸯在恬然静睡。

九、检测反馈

1.读古诗,选择正确的答案。

(1)《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B),《登鹳雀楼》的作者是(D)。

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之涣

(2)“鹳雀楼”位于(A)省的永济县。

A.山西B.陕西C.湖北D.湖南

(3)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D)的手法。

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

2.读拼音,写词语。

shānchuāngāolóuhuǒlúyānhuā

(山川)(高楼)(火炉)(烟花)

十、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看到的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想到的

望庐山瀑布

生紫烟 挂前川 气魄雄伟  

三千尺  落九天景象壮观 

十一、动漫微课(教师动画配音)

王之涣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他的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非常流行,他常和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他擅长描写边塞风光。

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欢结交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