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1061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docx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docx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意义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基本内容

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发展现状

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发展趋势及前景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一、意义

2008年12月,国务院决定对广东和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次上海市和广东省4城市成为首批落实试点城市。

    央行有关方面负责人日前指出,实现人民币贸易结算,是市场对人民币结算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顺应形势的自然结果。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与有关邻国就已开始在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迄今为止,我国已与越南、蒙古、老挝、尼泊尔、俄罗斯、吉尔吉斯、朝鲜和哈萨克斯坦八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了有关边境贸易本币结算的协定。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不断增长,将本币结算从边贸扩展到一般国际贸易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内地与港澳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近些年内地和港澳之间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需求也日益强烈。

    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发展,规避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结算货币——美元和欧元汇率都经历了剧烈波动,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放缓对贸易融资产生了较大冲击。

汇率的剧烈波动和贸易融资的萎缩,都对贸易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在美元和欧元汇率剧烈波动中,我国企业和贸易伙伴国企业普遍希望使用币值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从而规避使用美元和欧元结算的汇率风险。

因此,推行人民币结算能够使进出口企业实现双赢,有利于稳定贸易需求。

二、基本内容

在2日结束的G20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强调应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合理化。

各方应该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可供操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就在同一天,中国人民银行与阿根廷中央银行正式签署总额达7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定,从而使通过此种方式让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国家和地区总数达到6个。

    在G20华盛顿峰会与伦敦峰会之间的不足4个月内,中国人民银行相继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等国的央行以及香港金管局签署了总计6500亿元的六份货币互换协定,互换的有效期延长至3年。

    货币互换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步骤。

通常认为,人民币国际化须经历三个阶段:

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以人民币进行金融交易计价,人民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之一。

    有专家指出,国务院日前关于推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以及即将在一些地方推出的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上的重要节点。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09年4月8日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thetrialsofsettlingcross-bordertradeaccountsinRMB)。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会议指出,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发展,规避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三、现状

  新华社消息,在广交会18日举办的相关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李波透露,今年一季度,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3603亿元,已经占到去年业务总量5063亿元的70%。

他说: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顺利开展,充分体现了市场对于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现实需求。

  自2009年7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参与企业和结算数量均取得较快增长。

2010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业务5063亿元。

到去年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从365家增加到6.7万家。

  自今年1月央行发布《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至3月底,各试点地区累计办理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220笔,金额169亿元。

  来自本届论坛的消息显示,人民银行、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银监会等多个部门有望继续出台新政策,从而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中展开。

  1、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进展迅猛

  在当天的论坛上,李波透露,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受到了各地政府、银行和企业的欢迎,从2009年7月开始试点到2010年12月底,我国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已经从365家增加到超过6.7万家。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基地,广东地区的结算业务量更为“惊人”。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匡国建说,截至2011年3月底,广东全省累计发生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2.7万笔,金额333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

  他说:

“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快速增长,既是企业需求的真实反映,也是有关部门共同推进试点工作逐渐深入、促使结算业务各个环节畅顺对接的结果。

  目前,中国企业对于在跨境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在本届广交会上,丹丽陶瓷洁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广德说,该企业从去年开始积极推动其贸易伙伴使用人民币结算,去年7月就成功和一位澳大利亚客户达成人民币结算协议,交易金额达到400多万元。

目前,该企业一年出口总额9000多万元人民币,其中一半以上已经用人民币结算。

  他说:

“现在我每见一位新客户,首先就问他愿不愿意用人民币结算,这是我们双方开展贸易的一项重要的先决条件。

这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汇兑成本。

我甚至愿意为这一收益冒少部分客户流失的风险。

  2、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受到外商欢迎

  在当天的论坛上,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说,受美元波动影响,中国企业当前的汇兑成本约占企业总成本的4%左右,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推广为参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节约相关财务费用提供了大好契机;同时,由于使用人民币结算不存在核销环节,资金不进入待核查账户,也有利于中国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跨国采购商人对于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接受程度也在提高。

巴西商人马丁·皮耶罗是第一次参加广交会。

他说,中国商品种类之齐全让他大开眼界,在物色到合适的制造企业之后,他打算重返中国,并尝试使用人民币贸易结算。

  他说:

“现在中巴贸易通过美元结算,进出口商不仅要承担汇率风险,也要支付额外的手续费,如果从中国进口商品,我希望用人民币结算。

  面对市场期盼,有关人士认为,当前人民币“走出去”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匡国建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求重构国际货币体系的意愿不断增强,而国内外的实践也表明,一国货币“走出去”的步伐,从根本上取决于该国的综合国力和跨国企业的竞争力。

  “可以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跨国经营的不断拓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市场空间巨大。

从长期来看,人民币终将实现国际化。

”匡国建说。

  王受文建议说,总结一年多的实践,我国外贸企业想要克服当前人民币结算面临的一些困难,可以选择自身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作为突破口,也可以选择周边对人民币信赖感较强的国家和地区作为目标,先易后难,进而推动人民币“走向世界”。

  3、多部门将继续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试点范围扩大

  综合各方信息显示,随着人民币“走出去”战略的事实,当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政策环境日益宽松,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未来将出台更多政策、举措,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均衡有序发展。

  今年1月,人民银行发布管理办法,试点地区的企业可以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

据李波介绍,截至3月末,各试点地区已经办理对外直接投资220笔,金额169亿元。

  在当天的论坛上,商务部财务司副司长刘景嵩说,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完善相关政策,“未来将继续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范围,为人民币跨境结算创造更加便利和宽松的环境,也为中国金融机构和银行业参与全球竞争创造有利环境。

  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司副司长谢和民说,人民币跨境贸易是企业市场需求和政府制度建设共同推进的结果,未来中国将继续稳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改革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制度,其目标是“构建收支便利化与贸易风险监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匡国建说,面对有利条件,外贸核心大省广东将继续主动推进,保持业务领先优势。

他说,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广东省内已经出台了不少配套的政策措施,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已经基本定型,试点工作已经基本走上正轨,“未来广东将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根据人民银行总行的授权,密切加强与港澳金融管理局的联系磋商,在推动试点业务发展的同时,以实际行动支持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在日前召开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暨有关监测分析工作会议”上公布,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结算量显著上升。

试点地区扩大到全国20个省份,参与试点的出口企业由最初的365家增加到2010年底的6.7万多家,2010年银行共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5063亿元。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推出一年多以来,其发展速度远远超出市场及管理层的预料,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司长邢毓静日前表示:

“如果我们看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你会发现有时候需求会增加得非常快。

如果市场有需求,为了便利贸易和投资,变化可能会比我们此前想象的来得快。

  4、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增速惊人

  作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业务银行,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日前表示2009年7月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始试点到今年1月末的一年多时间里,工商银行办理的跨境人民币业务金额已经超过了1500亿元。

工行同时宣布,正在致力于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将其强大的人民币服务能力延伸至境外。

  随后,中国银行于本月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称,2010年其境内行跨境人民币业务金额突破1600亿元,是该行在2009年经手的16亿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的100倍。

今年1月份结算量又逾400亿元,相当于2010年经手总额的1/4。

中行预计,今年业务量还将大大超过去年。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指数级扩张,始于2010年6月,中国央行宣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从启动之初的5个城市扩大至20个省区市,参与的出口企业从365家扩大至近7万家,同时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

  8月,央行正式宣布允许境外机构以人民币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人民币回流境内打开一扇窗口,增强了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人民币的意愿。

今年1月,央行又发布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允许境内机构以人民币开展境外直接投资。

  央行这一举措,使得参与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出口企业从365家一举增加至67359万多家,人民币贸易结算计划覆盖区域超过中国贸易的90%。

根据汇丰银行提供的数据,人民币跨境贸易交易量由2009年月平均6亿人民币激增至2010年6-11月的月680亿人民币。

即便如此,2011年前11个月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总额(人民币3800亿元)也仅占中国同期贸易总额的2%左右。

四、发展趋势

1、人民币贸易结算市场巨大

  汇丰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2009年进出口商品88%)和服务(12%)总值达2.45万亿美元,新兴市场目前占中国全部贸易比重的近55%。

实行人民币结算业务最大的潜力在于,中国与非G3经济体进行贸易时,大多数结算都用第三方货币(即美元)而非他们自己的货币,将贸易结算货币由美元转向人民币对于希望促进与高速增长的中国关系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

  预计未来三年至五年内,中国与这些国家外贸总量的半数将通过人民币进行结算。

假设保守估计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15%到20%(从2003年到2007年,中国的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30%),则每年将带来近2万亿美元的人民币计价贸易流量。

  这显然是个规模庞大的市场,令众多的市场参与者虎视眈眈,兴趣盎然。

  在中国国内,中国银行是中资银行中海外分支网络最广泛的银行,,但作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业务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近年一直奋力追赶,过去一年中,工行已经在欧洲新设立了五家分支机构,在亚洲各国也开设了多家,并在泰国、加拿大和美国收购了多家小型银行。

随着工行不断拓展海外机构网络,当前已与中行形成伯仲之势。

  据了解,工商银行目前为境外机构及代理行开立人民币账户已达200多个,其人民币清算网络则覆盖了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

而据中行人士介绍,截至目前,中国银行集团共开立跨境人民币清算账户352户,在中行开立人民币清算账户的境外代理行覆盖40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跨境人民币贸易的飞速发展,中行传统的国际业务优势正在遭遇挑战。

  据记者了解,除国内商业银行积极致力于开发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汇丰、摩根大通、花旗等全球性银行也纷纷推出人民币结算产品和服务,积极抢占市场份额。

  汇丰已推出多种以人民币计价的新产品,人民币结算服务已覆盖36个国家和地区。

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透露,目前在香港的新开设个人账户中,100个新客户中,大约20%是来自大陆的客户,而新的企业客户中,也有近一半是来自大陆的中小企业。

  作为全球最大的美元清算行,摩根大通资金管理部总监兼上海分行副行长许晟表示,2010年7月1日宣布将人民币清算账户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推广至全球客户的摩根大通,目前正通过其上海分行向全球的银行客户提供人民币清算账户及人民币清算服务,同时也正积极地向美国、亚太及欧洲的企业客户介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给他们带来的商机。

“摩根大通正在与包括东南亚、欧洲和美国在内的多家海外银行洽谈人民币清算账户的合作。

”许晟介绍说。

  2、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加速

  自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一直成为全球讨论的热点话题。

原因在于美元本位受到了空前的质疑。

美国不负责任的“量化宽松”政策,更加重了外界对美国转嫁金融危机的置疑。

  国际金融协会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萨特尔指出,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中国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做法有助于国际金融体系建设。

“伴随各国的兴衰,各国货币的国际影响也应处于相应的动态调整进程之中”。

  不过,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显然仍很漫长。

汇丰银行在其《走向世界第三大货币》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分为三部曲,目前正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

报告称,中国政府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策略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第二阶段成为国际投资/债务货币;第三阶段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目前正从第二阶段向第二阶段迈进,第三阶段诱人,但是目前来看仍然很不现实。

在人民币达到储备货币之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指出:

“当前人民币的确尚未达到作为国际货币的要求。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刚刚发展到具有一部分区域性货币职能的阶段。

首先,尽管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强劲增长,但尚局限于亚太地区,在欧美国家的接受度并不高。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对于资本项目的开放仍有诸多忧虑,尤其因对热钱管理水平不足导致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显得尤为谨慎。

  然而,中国政府显然正在加快步伐。

中国央行2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日前部署,2011年要继续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力争将试点扩大至全国范围,继续有序放宽跨境资本交易项目的管制,有序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继续扩大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协议的签订,鼓励互换资金用于贸易投资。

  汇丰预计,随着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持续快速增长,未来数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加速。

除了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外,由于汇兑成本的降低企业也会积极响应。

此外,人民币正大步从贸易结算向投资过度。

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快速增长使人民币在贸易渠道日益得到广泛使用。

而人民币在贸易中的使用越广泛,就越有望于被用于投资。

在加速和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将不断带来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