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28816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doc

《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doc

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

策动心理学是欧美现代心理学流派之一,它以英国的麦独孤为代表。

他主张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是由内在目的所驱策的,所以自称为目的心理学,1930年改称策动心理学。

一、麦独孤策动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1.麦独孤介绍

麦独孤(WilliamMcDougall,1871-1938)是位英国心理学家。

先在剑桥、伦敦大学学医,并到德国哥廷根大学向吉·伊·缪勒学习心理实验技术。

先后在剑桥、牛津、伦敦各大学任教,并主持过心理学实验室工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从事军队中的神经症治疗工作。

战后到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杜克大学任教。

他的主要著作有:

《生理心理学》(1905)、《社会心理学引论》(1908)、《身体与心灵》(1911)、《心理学:

行为的研究》(1912)、《心理学大纲》(1923)、《变态心理学大纲》(1926)等。

2.策动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麦独孤生于十九世纪末叶,那时英国正由垄断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

为了适应垄断资本家的要求,多数哲学家奉行唯心主义,而反对唯物主义,甚至认为心理学也有唯物主义的危险。

由于心理学在他的祖国不受重视,他就乐于接受美国的邀请了。

同时由于他要坚持英国唯心主义的传统,所以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处于敌对的地位。

麦独孤在心理学体系上继承了沃德和斯托特的传统。

英国本来是联想主义的策源地。

沃德在哥丁根求学(在陆宰担任哲学讲座的时候,约在1874年)受到布伦塔诺的影响,成为一位意动心理学家。

他强调了人类经验和行为的统一性,因而否定了英国联想主义的传统。

他相信意识不是心理状态的单纯的连续,而是一个统治着心理生活的核心或自我的表现。

麦独孤反对洛克的白板说和联想心理学,主张本能心理学、目的心理学或策动心理学,这都可在沃德和斯托特心理学说中找到它的渊源,至于“策动”一词则直接受了《教育原理》的作者沛西·能的启发。

当然,一个著名心理学家受其他学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二、麦独孤的心理学思想

麦独孤的心理学体系原被称为目的心理学。

麦独孤说,行为是有目的性的,而目的性的活动则恰恰表示沃德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一个主体面向一个实际的情境,想要改变它,从而产生了一定的欲望或目的。

所以波林说,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是在沃德体系的基本假定的基础之上而建立起来的。

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与正统的实验心理学及行为主义是鼎足而立的。

麦独孤说,正统的实验心理学“宣称心理学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内省法是唯一正规的方法,并设想心理学的任务是专用意识的基本单元或原子对经验的起伏作彻底的描绘,并阐述这些单元互相结合的某些法则。

这种心理学被它的批评家称为内省主义或被它的某些说明者称为构造主义”。

但是麦独孤以为,“很明显,实验心理学(狭义的内省主义)对人类行为的解释是很少贡献或绝无贡献的。

”人类行为的研究则正是麦独孤的主要的兴趣。

他还在1912年发表了《心理学,行为的研究》公开以行为为心理学的对象。

麦独孤对行为的解释与华生的行为主义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麦独孤以为行为是有目的的,是受意识经验调节的,而华生的行为主义则采取了“机械的反射论”,不考虑意识或经验的问题。

因此,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是自成一家的。

为了划分他与华生的界限,他放弃了过去的心理学的定义,而肯定了心灵的假设。

1.行为的七个标志

麦独孤为了区别目的行为与机械反射的不同,提出了行为的七标志如下:

(1)运动的自发性。

这是与刺激反应公式对立的。

这个公式以为行为是对刺激的反应,而刺激则分外在刺激和内在刺激,如果没有外在刺激,则必由内在刺激所引起

(2)活动的坚持性。

活动的刺激虽已消逝,但活动仍可持续不止。

但这还不能说是动物行为所独有的标志,因为无生之物也可以因被推动而持续运动至几秒钟以上。

(3)活动方向的变异性。

无生之物在被推动后一般都按照相同的方向前进。

至于动物如果因受某种感觉刺激而引起运动,它的运动的具体情况是不能预测的,除非我们熟悉它的习性。

例如兔子跑找到停。

(4)情境产生改变,运动即行停止。

找到巢穴,运动便从而停止,动物的运动若在其情境内引起特殊的变化,此种运动即可停止。

(5)对于动作所引起的新情境的准备性。

,例如猫闻鼠声出自洞内,它便潜行至洞口作准备捕鼠的姿态。

(6)由于反复,行为效果会有所改进。

那就是:

动物若在相同的情境之下,重复演习某种行为,则这一行为的功效便可有某种程度的改善。

(7)行为是有目的的。

麦独孤说,“当一个人的运动表现出行为的头五个特征时,我们就可以毫不迟疑地推测这些运动是有目的的。

这就是说,他们在作出这些运动时,是为了实现自然的目的,而这个目的是差不多可以预知清楚的。

”。

同时,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不但承认人的行为有目的性,而且主张动物的行为也有目的性。

由于机械反射缺乏这些标志,故被排斥于行为之外。

后来,为了和行为主义彻底划清界限,于1923年又把心理学宣称为“人心的科学”。

2.本能的认识

本能是麦独孤目的心理学或策动心理学的核心。

在麦独孤之前专业心理学家的本能观主要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以为当人的智力和推理能力渐趋发展时,他的本能就随而衰退了。

第二种意见以为本能是人的心理中的重要成分;当智力随高等动物的进化而发展时,并没有导致本能的退化。

麦独孤赞同第二种意见,并自称要促进有关人的本能的范围和机能的认识。

麦独孤对本能下了这样的定义:

“一个本能是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心物倾向,决定那有此倾向者感知和注意某一种类的客体,在感知时体验着某种特殊情绪的激动,和对它作出某种特殊样式的动作或至少体验着这种动作的冲动。

麦独孤将人的行为动力归之于本能。

他说:

“本能是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的推动者,如果我们消除这些本能倾向及其有力的冲动,有机体就将不能执行任何种活动了,他们将静卧不动,活象一只除去了发条的钟表或熄了火的蒸汽机。

不消说,这个定义是与本能的反射说对立的。

麦独孤不认为本能是连锁反射,而认为本能不仅是天生的能力,而且是天生的推动力。

以胡蜂为例,它就有交配的推动力、觅食的推动力和筑窝的推动力。

“每种推动力在活动时,就轮流遗用或同时运用适当的能力以便产生一种特殊的结果,实现推动力所趋向的目标。

所以麦独孤的本能概念可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侧重本能的目的性,使它有别于机械性的反射。

第二是强调本能的先天倾向性,以为这个倾向性有强大的推动力,使反射成为本能倾向的工具。

3.情绪

麦独孤以为本能与情绪是密切相关的,似乎每一种本能都有它的特殊的情绪。

例如逃跑本能与恐惧情绪相对应,搏斗本能与愤怒情绪相对应。

但是他承认这个对应是有不少例外的。

他说,“就较简单的本能而言,本能历程的情绪方面是不显著的;虽然各个本能无疑地都有特殊的性质,但是我们不容易识别这些性质,它们也没有特殊的名称。

至于就那些主要的强大的本能而言,它们的情绪性质以及内脏和身体变化的总的情况是很显著的,因此,语言也为这种情绪经验的形式提供特殊的名称,如愤怒、恐惧和好奇;它们的类名就是“情绪。

”后来他在《心理学大纲》中又说,“我们可以依照本能的身体适应的复杂性逐步降低的顺序,列成一个本能及与之相应情绪的量表。

本能情绪对应表

审阅这两个表,可知上端的本能如跑、搏斗、父母性本能等各有明显的相应情绪,下端的本能不仅缺乏明显的相应情绪,而且有些情绪的名称显然是由作者纯凭主观想象而创造出来的。

可以看出麦独孤对情绪心理学也有很大贡献。

他根据情绪与本能的关系,把千头万绪、杂乱无章的情绪整理出来一个分类的系统。

上文所举的十四种情绪都与一定的本能倾向相应,叫作基本情绪或主要情绪。

两种本能倾向如果同时引起,则其相应的两种情绪就可以合成一种新的情绪,叫作混合情绪或次要情绪,例如蔑视。

如果一种情绪不常与某一种本能倾向相关,而可能产生于任何种强大冲动或倾向发生作用的时候,这种情绪便被称为派生情绪。

4.情操

麦独孤还以为情操(sentiment)是一种改变本能的方式。

在他看来,情操不仅是隋绪,而且是持久长存的心理成分,是几种情绪以某一事物为对象而结合成的一个系统,是情绪的最高的最集中的表现,往往在人的行为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在各种情操中,麦独孤特别重视自我情操,麦独孤在各种情操之中特别重视自我情操。

这个情操,顾名思义,自然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形成的情绪组织。

他以为一个人的自我是随时扩大的,从爱自己的子女进展为关心所有的儿童,从爱自己进展到爱自己的学校、家乡或国家,从爱具体的事物进展到爱抽象的原理,如“正义、真理、勇敢和自我牺牲”,构成了抽象情操和道德情操。

麦独孤以为这个发展是有赖于社会道德的传统和毁誉的影响的。

5.意志

麦独孤的这个自我情操的发展说是他的意志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他认为,低等欲望和理想欲望相比起来,低等欲望的冲动较强大于理想的欲望。

一个人如果放弃后者而满足前者,他便没有所谓意志的问题。

意志是在以较弱小的冲动对较强大的冲动进行斗争而终于取胜的过程中实现的。

詹姆士曾以简单的图式表示这个过程:

I(理想的冲动)就它的本身来说较弱于P(天生的倾向)。

I+E(意志的努力)较强于P。

但是这个意志的努力究竟是什东西呢?

麦独孤依据前人的看法,认为意志主要是一种否定作用,是对一切无关的观念的抑制。

他还把人的自我情操视为意志活动的重要因素或决定性力量。

6.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理论心理学的一个难题。

距离的远近、形状的大小方圆本来是触而知的,不是见而知的,那么人的空间知觉究竟如何形成的呢?

詹姆士曾将空间知觉分为三种可能的学说:

第一种学说,认为感觉本身没有空间的性质,空问仅仅是由于感觉的衔接。

第二种学说,认为展延性或空间性直接存在于某种特殊感觉之中。

第三种学说,认为心灵内部产生了一种性能去影响原来没有空间性的种种感觉,使它们投入空间的形式之内,从而得到了统一和条理。

詹姆士和麦独孤都反对联想主义的空间知觉说。

第三说来源于康德先验说,以为空间是人们不依赖经验而习得的东西,所以是先验的。

詹姆士接受了第二说。

但麦独孤则接受了第三说,也就是康德的先验说,虽然它在心理学内发展为“精神刺激说”,因为先验说与麦独孤的先天的倾向是吻合的。

麦独孤还以为人们的先天组织有一种空间知觉的能力,使被感知的对象产生了空间知觉,他举下列图形为例。

这个图的线条排列在平面上。

麦独孤以为初看,可能看成平面。

但是如果继续观察,就会看成一个立体,最近点为a角,最远点为b角。

后来继续观察,看到另一个立体,最近点为b角,最远点为a角。

他说:

“在这种事例内,对象的空间性质的知觉作为经验说来是两个阶段或甚至于三个阶段的事件。

”很明显,空间知觉在麦独孤看来是由于主观活动的结果。

三、对麦独孤的评价

无论从麦独孤策动心理学的思想来源来看,还是从他强调行为目的、动机、本能、机能和活动来看,策动心理学均属于英国机能心理学的范畴。

麦独孤关于行为的目的与动机的驱使、人与动物的连续性、重视情操的价值及情意的互动关系、机能衰退导致变态、开辟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与罗斯提出的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不同,它不是从群体心理视角出发,而是从个体心理视角出发)等独创性的研究和见解,对动力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等均做出了贡献。

并且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也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麦独孤没有区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把人类活动具有的目的性特征,扩展到一切动物的行为,这样就陷入了拟人论和目的论的境地。

参考文献:

[1]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浙江: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05.

[2]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