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1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6845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1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1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1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1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1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1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1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1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1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x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1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备考指南]

最新考纲

三年真题

情景创设

关联考点

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王安石变法

4.俄国农奴制改革

5.明治维新

6.戊戌变法

2017·全国卷Ⅰ·45

新中国的工资改革

80年代改革的特点和意义

2017·全国卷Ⅱ·45

清末北京街道管理的改革

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启示

2017·全国卷Ⅲ·44

隋朝的法律改革

隋朝法律改革的特点、意义

2016·全国乙卷·45

唐太宗时期谱牒改革

唐朝时期的政治文化

2016·全国甲卷·45

清朝的军事改革

清朝的八旗制度

2016·全国丙卷·45

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2015·全国卷Ⅰ·45

币制改革

唐代币制改革的内容、意义

2015·全国卷Ⅱ·45

养廉银制度

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作用

[解题策略]

以材料信息为平台,快速解答《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充分利用材料信息和必修知识

近几年课标全国卷对选修一“改革”的考查,最大的特点就是所考的改革事件都是课外知识,不是教材和考纲要求的内容。

这样解答时就要充分利用材料信息,80%的答案就在材料里。

同时结合必修知识,以及相关的历史结论和规律。

再就是要通过材料信息和材料的出处确定其所处的时代,然后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思考、分析。

(2)紧扣主题,提炼有效信息

选修一的考查主题非常明显,即先选择一个单一、直接而简洁的主题,比如:

唐朝币制改革、清末军事改革,新中国的工资改革等等。

然后从事件的背景、内容、特点和评价等角度考查,多年都是这样,几近模式化,而且试题材料较少。

解题时,要紧扣材料主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但不能直接照搬材料,要加以归纳总结,同时从材料中推导出相应的结论。

(3)古代中国的经济、法制方面的改革是考查的重点

从近10年的高考试题看,大多数试题集中在古代和清末,而且主要考查经济、法制方面的改革。

作为应对措施,平时可以给学生印发一些这方面的改革事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4)注意答题时间安排

历史选考题学生得分往往很低,但并不是因为题难,相反这15分的题相较于前面的85分必修题容易的多。

为什么得分低呢?

主要是因为它是整个试卷的最后一题,再加上文综试题较难,导致很多学生做到这个题的时候,往往就没时间或者时间很少了。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把这个题放在最前面做,就是在老师发下试卷后(一般都是开考前5分钟发题)在正式开考前这5分钟,把这个题的材料阅读完毕,开考后再利用3-5分钟书写解答完毕,用5分钟的考试时间做完这15分较易的题,何乐而不为呢?

[整合通关]

一、改革的涵义和分类

1.涵义

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2.分类

(1)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3)从性质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奴隶制改革:

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等②封建性质的改革: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二、综合分析中国古代改革特点

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都涉及了政治制度改革。

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分封,推行县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时代背景决定的。

2.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

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达到改变积贫的局面。

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革本质目的是为了强兵,达到争雄优势,称霸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看,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

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强调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

三、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

3.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4.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符合国情、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5.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6.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积极参与我国的改革开放。

四、分析比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日、俄的改革

1.三次改革都是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但从背景看,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具有相似之处,即都是在遭受西方工业国侵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结果;俄国1861年改革则是在对外争霸战争失败、阶级矛盾尖锐、农奴制落后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2.三次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变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虽然俄国1861年改革的领导者是沙皇及政府,但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从三次改革内容上看,只有中国的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日本的明治维新最为彻底,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化进程。

4.从结果与影响上看,改革后俄国、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戊戌变法未成功,但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考点1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商鞅变法

1.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经济: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商业日益活跃。

(2)政治: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封建专制统治;各诸侯国都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出现了变法改革的潮流。

(3)文化:

“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出现“百家争鸣”。

2.条件和机遇

(1)有利条件

①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

②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受到秦国国君的认同。

③秦国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

(2)历史机遇

①长期遏制秦国发展的晋国分裂,力量大大削弱。

②中原地区众多士人纷纷游说各国,追求建功立业,为秦招揽贤能、进行变法改革创造了可能性。

3.措施

(1)经济:

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

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推进县制等。

(3)军事: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4)思想文化:

“燔诗书而明法令”;制订秦律。

(5)社会风俗:

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4.评价

(1)积极作用

①政治上:

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

②经济上:

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封建农业的发展。

③军事上:

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

变法中施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统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同时,变法也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商鞅变法的特点

1.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有效、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的改革,加快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2.核心内容是鼓励“农战”和实行“法治”。

3.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4.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5.影响最为深远,不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社会矛盾:

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2)有利条件:

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社会环境较安定,民族融合加强。

(3)个人作用:

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2.主要内容和意义

措施

内容

意义

均田制

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

抑制了土地兼并,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整顿

吏治

实行俸禄制,依据考核政绩决定官吏任期,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

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巩固了政权

三长制

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

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迁都

洛阳

公元495年迁都洛阳

政治上,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更便于经略南方;经济上,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军事上,远离了北方强敌柔然的骚扰,稳固了政权

革除

旧俗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与汉族通婚,改籍贯

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性质和作用

(1)性质:

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并且影响深远的一次封建化改革。

(2)作用

①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②加快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③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促进封建社会繁荣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改革前的社会矛盾及对应解决措施

1.国家与豪强地主间的矛盾―→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在地方设立三长制等,限制了豪强地主的政治、经济特权,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中央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2.国家、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租调制,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3.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行汉制、易汉服、讲汉语、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三、王安石变法

1.历史背景

(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

①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

②冗官、冗兵、冗费日益增加,财政日益入不敷出,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辽和西夏威胁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2)1045年,庆历新政失败。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项目

措施

作用

富国

之法

青苗法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保证灌溉;防洪抗灾

免役法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

市易法

打破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收入

方田均税法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均输法

节省购物钱钞和运费,增加政府收入,减轻人民的负担

强兵

之法

保甲法

维护秩序,兵农合一

保马法

节省开支,提高了马匹质量和数量

将兵法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军器监

武器质量提高

取士

之法

改革科举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整顿太学

3.认识评价

(1)性质:

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2)失败原因:

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失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新法在推行中存在缺陷,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人民不满。

(3)历史作用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4)局限性

①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②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1.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引起他们的阻挠和破坏。

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做宰相,废除了新法。

这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2.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变法的开始阶段,宋神宗支持王安石,使改革顺利进行;后来宋神宗态度动摇,王安石被迫辞职,变法法令陆续废止。

3.变法指导思想的缺陷和新法推行的不当。

在变法的指导思想上,王安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财政税收,一些措施甚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而且新法的实行也显得过于急进。

1.(2017·全国卷Ⅲ·44)(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

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

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

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

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

(8分)

解析:

(1)问,据材料信息“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可概括特点之一是改变前代严刑峻法,减轻刑罚;据信息“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可概括特点之一是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据信息“删繁就简……‘刑网简要,疏而不失’”可概括特点之一是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问,结合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内容和特点,从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方面分析。

答案:

(1)特点:

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意义:

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2.(2016·全国乙卷·45)(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

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

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

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

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

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

“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

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6分)

解析:

(1)问,由“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概括出改革的内容。

(2)问,由“唐太宗的改革降低了原来世家大族的等级、家族门第不再作为选官标准、将皇族列为第一等级”来总结得出改革的作用。

答案:

(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3.(2016·全国丙卷·45)(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

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

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7分)

解析:

本题以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问,根据材料逐点概括即可。

(2)问,改革的意义则要从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出发,从这一改革对孝文帝改革的推动作用、对民族融合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内容:

改变拓跋珪时的做法,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尊崇“天子七庙”儒家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2)意义:

改用汉族的庙号制度,加强了皇帝为中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发展,有利于巩固北魏的统治;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融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4.(2015全国卷Ⅱ·45)(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

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

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

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

“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

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

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

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

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两千两左右。

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

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

(7分)

解析:

(1)问本题回答的关键就是从材料中找关键词。

根据材料,能总结出雍正帝的措施主要是针对腐败现象,雍正帝提出“养廉”。

因此问题就转化为腐败带来的危害,围绕腐败的原因和带来的危害回答本题。

从材料中很容易就找到薪俸低、社会不稳定的关键词,进行简单概括即可。

(2)问针对雍正帝提出“养廉”政策的原因回答即可。

“养廉”政策产生的作用就是缓解了官员的经济压力,因此也就缓解了腐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稳定了社会秩序。

但是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答案:

(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整治。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抵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

5.(2018·济宁模拟)(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明代中叶以后,卫所兵制逐渐崩溃。

在东南沿海,虽然卫所尚存,但卫所军士素质极差,往往不能抵御倭寇的骚扰。

戚继光清醒地认识到,倘若再不从改革兵制上寻找出路,编练新军,抗倭斗争就难以取得胜利。

嘉靖三十七年(1558)戚继光被允许招练民兵。

戚继光招募的对象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活动在义乌县南、仙霞岭山区的“矿夫”,二是以陈大成为首的义乌县地主武装。

新军设置了一整套训练内容,训练注重根除以往明军只练武艺、不“正心术”的弊端,使军队懂得“卫国保民”的义务和责任。

训练中坚持把纪律训练与战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训练达到严格纪律、严格节制、统一号令的目的。

训练内容既有各种兵器的技术训练,又有各种战术训练内容;既有士卒的训练,又有将军的训练;既有体能训练,又有胆气等心理训练。

这支招募形成的戚家军成为东南沿海抗倭的骨干力量。

——摘编自李鹏青《论戚继光的军事改革》

(1)据材料概括指出戚继光军事改革的特点。

(7分)

(2)据材料指出戚继光军事改革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作用。

(8分)

解析:

(1)问,根据材料“嘉靖三十七年(1558)戚继光被允许招练民兵。

戚继光招募的对象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活动在义乌县南、仙霞岭山区的‘矿夫’,二是以陈大成为首的义乌县地主武装”得出推行募兵制,以农民和地主武装为主要募兵对象;根据材料“训练注重根除以往明军只练武艺、不‘正心术’的弊端,使军队懂得‘卫国保民’的义务和责任”得出军事训练、思想教育和纪律训练相结合;根据材料“训练内容既有各种兵器的技术训练,又有各种战术训练内容;既有士卒的训练,又有将军的训练;既有体能训练,又有胆气等心理训练”得出训练系统,注重实战。

(2)问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在东南沿海,虽然卫所尚存,但卫所军士素质极差,往往不能抵御倭寇的骚扰”得出结论;第二小问作用,主要从对军队战斗力的提高,抗击倭寇方面回答。

答案:

(1)特点:

推行募兵制,以农民和地主武装为主要募兵对象;军事训练、思想教育和纪律训练相结合;训练系统,注重实战。

(2)背景:

卫所兵制逐渐崩溃;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作用:

提高了军队思想觉悟、凝聚力和战斗素质;有利于抗击倭寇,维护国家利益。

6.(2018·梅州质检)(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通典》载:

“秦自孝公纳商鞅策,富国强兵为务,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

”……注意按照职务分类,选拔那些能够胜任该项工作的人来担任此职。

秦《内史杂律》规定“除佐必当壮以上”。

刘邦进入壮年,才试为亭长;秦汉时的博士限年五十以上。

《为吏之道》提出的处理君臣上下关系的总原则是:

“为君则怀,为臣则忠。

”并将“君怀臣忠”视作为政的根本。

秦始皇在巡游全国各地所立的记功刻石上,就曾留下不少要求臣民效忠于皇帝的说教。

秦《除吏律》有多处规定,不得以“废官”为吏,不得任刑徒和未决犯为吏等。

——摘编自黄崇岳《中国历朝行政管理》

(1)根据材料,概括秦朝官吏选拔入仕的条件。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前代相比,秦朝选拔官吏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说明这一变化有什么积极作用。

(7分)

解析:

(1)问,根据材料“秦自孝公纳商鞅策,富国强兵为务,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注意按照职务分类,选拔那些能够胜任该项工作的人来担任此职”“刘邦进入壮年,才试为亭长;秦汉时的博士限年五十以上”“为君则怀,为臣则忠”“秦《除吏律》有多处规定,不得以‘废官’为吏,不得任刑徒和未决犯为吏等”归纳即可。

(2)问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之前的世袭转变为秦朝的官僚政治,即以血缘关系为主转变为以才干和品行为主;第二小问作用,从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