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0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概括与翻译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0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概括与翻译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10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概括与翻译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
B.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
C.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
D.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
【答案】A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
题中断句抓住关键虚词“乃”“曰”主语“王”。
抓虚词看位置:
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本题中就出现时间副词“时”。
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
(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
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
“曰”后冒(:
),“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
或句(。
)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易》即《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与《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合称“五经”。
B.伊、吕指伊尹和吕尚,殷商时期伊尹、吕尚两位贤臣辅佐朝政,皆有大功,后来以伊吕来泛指辅弼重臣。
C.征是我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指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D.太建为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自汉武帝始,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
【答案】B
用此典故。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伊尹,商初大臣。
名挚,又名阿衡,尹是官名。
他具备运筹策划的才能,在灭夏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他是商朝初年的元老,自汤至太甲时一直是商王的辅佐大臣,在政治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传说伊尹出身奴隶,生于伊水边,原为有莘之君的近身奴仆,听说商汤“贤德仁义”,而心向往之。
商汤与有莘结亲,他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来到商汤手下,成为汤的“小臣”。
他身为庖人(厨师),便乘机用“割烹”作比喻向商汤陈说,要他“伐夏救民”。
据《韩非子·
难言第三》载,伊尹曾对汤“七十说而不受”,可见耐心陈说之情形。
后伊尹受汤的赏识,被任以国政,帮助商汤攻灭夏桀,并潜入夏王朝内部以“间夏”。
在商汤被夏桀扣押后,伊尹等人又给桀送去大批珍宝,使汤得以释放。
《管子·
地数》称伊尹“善通移轻重、开阖、决塞,通于高下徐疾之□”。
他辅佐商汤先后灭掉葛、韦、顾、昆吾等方国,最后一举灭夏,建立了商王朝。
伊尹被商汤尊为“阿衡”(相当于宰相)。
商建国初,伊尹总结海内万邦存亡的教训,制订出君臣之间的关系准则。
汤去世后,他又历佐汤子外丙、中壬两王。
中壬后,汤之孙太甲继位,商朝实权落到身居相位的伊尹手里。
因太甲不理国政,破坏了商汤之法制德行,伊尹将他放逐,囚禁于桐,自摄行政当国。
太甲居桐三年,悔过自新,伊尹还政于太甲。
太甲死后,伊尹作《太甲训》三篇(今佚),并尊太甲为“中宗”。
据说伊尹活了一百余岁,卒于沃丁时,沃丁以天子礼葬之。
伊尹在商代受到诸王隆重的祭祀,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祭祀伊尹的卜辞,可见他的地位之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马枢才学出众。
他年幼时父母双亡,是姑母将他养育成才。
六岁的时候,他便能背诵《孝经》《论语》《老子》。
B.马枢德高望重,鄱阳王倾慕他品德高尚,但因为马枢出生鄙陋,不能亲自前往,于是让使者去邀请他,马枢称病推辞。
C.马枢少逢乱世,他的居所,连盗贼都不进,依托在她家的人常有数百家。
他目光敏锐,能看见暗中之物。
D.马枢博览经史,尤其善解佛经和《周易》《老子》,并撰写有《道觉论》二十卷流传于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B项“但因为马枢出生鄙陋,不能亲自前往”错,原文“鄙不能致”应理解为“担心不能招致”。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
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
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
①枢乃依次剖判,开其宗旨,然后枝分流别,转变无穷,论者拱默听受而已
②王别筑室以处之,枢恶其崇丽,乃于竹林间自营茅茨而居焉。
【答案】
(1)马枢便一一剖析,先阐发其宗旨,然后条分缕析,论述千变万化,与他论者都顶礼膜拜默默聆听而已。
(2)鄱阳王另外筑室让他住,马枢不喜欢住所高贵华丽,便在竹林间自造茅茨庐居住。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
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马枢字要理,扶风郿县(现作“眉县”)人。
其祖父马灵庆,为齐竟陵王录事参军。
马枢几岁时父母俱丧,其姑收养了他。
六岁时,他能背诵《孝经》、《论语》、《老子》。
长大后,他博览经文史籍,尤其善解佛经及《周易》、《老子》义。
梁邵陵王萧纶任南徐州刺史,向来闻其名,荐引为学士。
萧纶当时自己讲授《大品经》,令马枢讲授《维摩》、《老子》、《周易》,同一日阐发题解,道俗听者二千人。
邵陵王想弄清讲授的优劣,便对众人说:
“与马学士论义,一定要使他屈服,不能够空立主客之席位。
”于是数家学者齐起发问,马枢便一一剖析,先阐发其宗旨,然后条分缕析,论述千变万化,与他论者都顶礼膜拜默默聆听而已。
萧纶十分赞赏他,想把他向朝廷推荐。
不久遭遇侯景之乱,萧纶带兵援助台城,便留下二万卷书给马枢。
马枢潜心阅览,几乎全部通读,便喟然叹息说:
“我听说看重爵位的人把巢父、许由当作羁绊,喜好隐居者以伊尹、吕望为低贱,为名利所束缚者则把道家之言视为草芥不值。
习玩于清淡者则把儒家学说当作糠米比,公正的考察,他们是各取所好。
近来那些追求志向的人们,望着道路而叹息。
难道是上天不愿施惠给高尚之人,以至于隐居之人是这样的少!
”便隐居茅山,有终身之志。
天嘉元年(560),文帝征辟为度支尚书,他辞不应命。
那时马枢的亲人故友都住在京口,每年秋冬之际,按时去游玩。
鄱阳王任南徐州刺史,钦慕其品德高尚,担心不能招致,于是卑辞厚意,让使者去邀请他,马枢称病坚决推辞。
有门客规劝他,马枢不得已,才前往。
鄱阳王另外筑室让他住,马枢不喜欢住所高贵华丽,便在竹林间自造茅茨庐居住。
每次王公的馈赠,他再三推辞,自己所要的只是十分之一。
马枢少时逢乱世,他的居所,连盗贼都不进,依托在他家的人常有数百家。
他目光敏锐富有洞察力,能看见暗中物品。
太建十三年(581)去世,时年六十岁。
他撰写的二十卷《道觉论》流行于世。
2.【2017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月考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苏颂,字子容。
第进士,知江宁县。
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
颂在馆下九年,奉祖母及母,养姑姊妹与外族数十人,甘旨融怡,昏嫁以时。
妻子衣食常不给,而处之晏如。
擢知制诰。
大臣荐秀州判官李定,召见,擢太子中允,除监察御史里行。
宋敏求知制诰,封还词头。
复下,颂当制,颂奏:
“虽朝廷急于用才,度越常格,然隳紊法制,所益者小,所损者大,未敢具草。
”次至李大临,亦封还。
神宗曰:
“台官有阙,不拘官职高下。
”颂与大临执奏不
已,于是并落知制诰,归工部郎中班。
知婺州。
方溯桐庐,江水暴迅,舟横欲覆,母在舟中几溺矣,颂哀号赴水救之,舟忽自正。
母甫及岸,舟乃覆,人以为纯孝所感。
徙亳州,有豪妇罪当杖而病,每旬检之,未愈。
谯簿邓元孚谓颂子曰:
“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
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
”颂曰:
“万事付公议,何容心焉。
”既而妇死,元孚惭。
吴越饥,选知杭州。
一日,出遇百余人,哀诉曰:
“某以转运司责逋市易缗钱,夜囚昼系,虽死无以偿。
“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
”皆谢不敢负,果如期而足。
拜刑部尚书,迁吏部兼侍读。
请别制浑仪,因命颂提举。
颂既邃于律历,以吏部令史韩公廉晓算术,有巧思,奏用之。
授以古法,为台三层,上设浑仪,中设浑象,下设司辰,贯以一机,激水转轮,不假人力。
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自书契以来,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图纬、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
绍圣四年,拜太子少师致仕。
(节选自《宋史·
苏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
B.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
C.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
D.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
【答案】D
【技巧点拨】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本题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先抓虚词“则”等,初步断句,再结合文意细细断开。
断句更多情况要抓虚词看位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科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级。
考中称为及第,没考中称为落第。
第进士,即殿试及第,考中进士。
B.古代倡导孝道,有“百善孝为先”之说。
孝即孝顺,善事父母;
古代以尽心奉养和绝对服从父母为孝。
C.尊公是对别人祖父的敬称。
尊,敬词,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又如尊堂指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D.九流是古代战国时代的九个学派,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B项中尊公是对别人父亲的敬称,尊堂指对别人母亲的尊称。
【名师点睛】尊公,对人父亲的敬称。
《三国志·
魏志·
袁尚传》“十月至黎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刘表遗谭(袁谭)书:
‘天笃降害,祸难殷流,尊公殂殒,四海悼心。
’”《晋书·
简文帝纪》:
“及超(郗超)请急省其父,帝谓之曰:
‘致意尊公,家国之事,遂至於此!
’”明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
“余与伯应尊公少司马(袁可立)同举于兰阳陆先生之门,司马居恒授余教见法,目伯乐相千里马,而教其子相国马,以为千里马不常,即善相无所用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
“王误信人言,囚系尊公,今有群臣保举,称君家三世忠臣,王内惄过听,外愧诸侯之耻,反拜尊公为相国,封二子为侯,尚赐鸿都侯,员赐盖侯。
尊公久系初释,思见二子,故复作手书,遗某奉迎。
必须早早就驾,以慰尊公之望。
”清顾炎武《与周籀书书》:
“昔年过访尊公於江村寓舍中。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颂为官正直,坚持按法规办事。
神宗想破格提拔李定,他认为这样会毁坏法制,拒绝起草任命书,他和李大临的知制诰一职都因此被免。
B.苏颂仁厚待民,体谅百姓的苦衷。
不论是犯了罪却装病的豪强妇人,还是欠了钱还闹事的吴越饥民,他都能以其悲悯之心去感动、转化他们。
C.苏颂擅长发明,科技成就很突出。
他和韩公廉等人设计、制造的天文仪器,用的是水力而不用人力,不仅能够观测天象,还能够准确地报时。
D.苏颂十分好学,知识面非常广博。
无论是经史、九流、诸子百家之说,还是天文、地理、算法、音韵、医药等方面的知识,没有他不通晓的。
A项,豪妇生病是真,不是装的;
吴越的饥民也没有闹事;
“转化”也不妥。
由文章“有豪妇罪当杖而病,每旬检之,未愈。
”可知道。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
(10分)
①甘旨融怡,昏嫁以时。
②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
(1)甜美和乐,按时让他们结婚和出嫁。
妻子儿女的衣食常常不能供给,他对此却很安定(或安然、安然自乐)的样子。
(译出大意给2分。
“甘旨融怡”“昏嫁”“晏如”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我放了你们,让你们自己谋生,除了供给吃穿以外,剩余的都用来偿还欠款,以一年为期限还足欠款,可以吗?
“营生”“奉”“期以岁月”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句子。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
首览全文,掌握大意。
词不离句,句不离词。
词句难解,前后联系。
跳跃句子,补出本意。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
实词活用,领会语意。
翻译整句,句子流利。
对照原文,务求直译。
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考中进士,担任江宁知县。
升任集贤校理,编订书籍。
苏颂在国史馆九年,奉养祖母及母亲,养活姑姊妹和外亲几十人,甜美和乐,按时让他们结婚和出嫁。
妻子儿女的衣食常常不能供给,他对此却很安定的样子。
提升为知制诰。
大臣推荐秀州判官李定,皇上召见,提升为太子中允,任监察御史里行。
宋敏求为知制诰,封还谕旨。
谕旨又下来,苏颂为知制诰,上奏说:
“虽然朝廷急于用人,超越常规,然而毁坏法制,得到的益处少,受到的损失大,不敢起草。
”接着到了李大临手中,也封还。
神宗说:
“台馆有缺额,不拘于官职的高低。
”苏颂和李大临进奏不止,于是都被罢去知制诰一职,归工部郎中班。
出任婺州知州。
正要逆水而上去桐庐,江水暴涨,船被打偏将要翻了,母亲在船中几乎溺死,苏颂哀叫着扑入水中救她,船忽然自己正过来。
母亲刚上岸,船就沉了,人们认为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
改任亳州,有豪强的妇人犯罪应受杖刑却生病了,苏颂常常去检查,病没有好。
谯簿邓元孚对苏颂的儿子说:
“你的父亲高明,且以政绩著称,怎么可以被一个妇人欺骗。
告诉医生依法检查,自然不会冤枉(她)。
”苏颂说:
“万事都依法而办,哪里忍心啊。
”不久妇人死了,邓元孚感到惭愧。
吴越饥荒,苏颂被选派去治理杭州。
一天,他出来时遇见一百多人,悲伤地诉说道:
“我们因为转运司责罚拖欠贸易的钱,已经被囚禁,即使死了也没有钱。
“我放了你们,让你们自己谋生,除了供给吃穿以外,剩余的都用来偿还欠款,以一年为期限还足欠款,可以吗?
”他们都道谢说不敢负约,果然都如期交上了欠款。
担任刑部尚书,升任吏部兼侍读。
请求重新造浑仪,皇帝于是任命苏颂为提举。
苏颂对于律历有深入的研究,因为吏部令史韩公廉通晓算术,有精巧的构思,苏颂奏请任用他。
教给他古代的方法,造了三层高台,在上面放浑仪,中间放浑象,下面放司辰,用一个机关相连接,通过激水带动轮辐旋转,不用人力。
时刻到了,司辰就出来报告。
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看验时也应验,不差片刻,白天黑夜,都可以推测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
自从有了书籍以来,经史、九流、百家之说,以至于图纬、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
绍圣四年,以太子少师退休。
3.【2017届江苏泰州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游丹霞记
【清】袁枚
甲辰春暮,余至东粤,闻仁化有丹霞之胜,遂泊五马峰下,另买小舟,沿江往探。
山皆突起平地,有横皴,无直理,一层至千万层,箍围不断。
疑岭南近海多螺蚌,故峰形亦作螺纹耶?
尤奇者,左窗相见,别矣,右窗又来;
前舱相见,别矣,后舱又来。
山追客耶,客恋山耶?
舛午惝恍,不可思议。
行一日夜,至丹霞。
但见绝壁无蹊径,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
人侧身入,良久得路。
攀铁索升,别一天地。
借松根作坡级,天然高下,绝不滑履;
无级处则凿崖石而为之,细数得三百级。
到阑天门最隘,仅容一客,上横铁板为启闭,一夫持矛,鸟飞不上。
山上殿宇甚固甚宏阔,凿崖作沟,引水僧厨,甚巧。
有僧塔在悬崖下,崖张高幂吞覆之。
其前群岭环拱,如万国侯伯执玉帛来朝,间有豪牛丑犀,犁靬幻人,鸱张蛮舞者。
余宿静观楼。
山千仞衔窗而立,压人魂魄,梦亦觉重。
山腹陷进数丈,珠泉滴空,枕席间琮琤不断,池多文鱼在泳游。
余置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
次日,循原路下,如理旧书,愈觉味得。
立高处望自家来踪,从江口到此,蛇蟠蚓屈,纵横无穷,约百里而遥。
倘用郑康成虚空鸟道之说,拉直线行,则五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
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工也。
第俯视太陡,不能无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
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
余曰:
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景胜矣。
又问:
“无古碑何也?
”曰:
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
黄山开自前明,故无宋人题名;
丹霞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
大抵禹迹至今四千馀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
然即此以观,山尚如此,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
若因前贤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不许再参一说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陋矣妄矣,殆不然矣 陋:
浅薄
B.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涯:
边际
C.循原路下,如理旧书理:
温习
D.间有豪牛丑犀间:
中间
【解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
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
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
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