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25593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doc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doc

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

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而有调适作用的表现,思维也开始萌芽。

(二)前运算阶段。

(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

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维思维

例如,让4或5岁儿童用两手分别向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内投放同等数量的木珠(每次投一颗)‘儿童知道这两个杯子里装的木珠一样多。

然后实验者将其中一杯珠子倒入另一高而窄的杯子中,问儿童:

两杯珠子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

部分儿童会说,矮而宽的杯子中的珠子多;另一部分儿童会说,高而窄的杯子中的珠子多。

皮亚杰认为,前运算儿童只能从单维进行思维,考虑高度却不能顾及宽度。

反之,考虑宽度,却忽略了高度。

这种现象又叫集中偏向(centration)。

2。

思维的不可逆性

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

前运算儿童不能这样思维。

例如问一名4岁儿童:

“你有兄弟吗?

”他回答;“有。

”“兄弟叫什么名字?

”他回答;“吉姆。

”但反过来问:

“吉姆有兄弟吗?

”他回答:

“没有”。

3.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例如皮亚杰请儿童坐在一座山的模型的一边,将玩具娃娃置于另一边,要儿童描述玩具娃娃看到的景色。

结果6或7岁以下的儿童描述的景色和自己看到的相同。

4.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

例如,有人将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装满水,然后将其中一杯水倒进另一个大而低的杯子里,当倒水时用一屏障挡住水在杯子里的水位线,儿童能见到水,但看不见水在杯子里的高低。

许多4岁儿童说新杯子中的水同原来的杯子中的一样多。

但当屏障拿掉以后,他们改变了看法,说新杯子中的水没有原杯子中的水多。

这说明他们的认知被静止的知觉状态支配,而不能同时考虑导致这个状态的转化过程。

5.不合逻辑的推理

例如,皮亚杰的两岁女儿的一个小朋友是驼背,她说,这个小朋友很可怜,他病了。

几天后她听说这个小朋友得了流感,睡在床上。

后来又听说这个小朋友的流感好了。

于是,她说:

“现在他的驼背没有了。

”这种推理不是从个别到一般或从一般到个别,而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从一种病到另一种病的推理,视二者同一,以为一种病好了,另一种病也好了。

这种思维被皮亚杰称为传导思维(又称传导推理)。

(三)具体运算阶段(7—1l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所谓守恒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主要有如下特征:

1.多维思维。

例如,呈现如图2—1所示的几何图形,要求儿童完成下列任务:

①正方形的数目;②长方形的数目;⑧白色图形数目;④阴影图形数目;⑤阴影正方形数目。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能完成这类任务。

这类任务要求儿童从多维对事物归类。

皮亚杰称这种思维的多维化叫去集中偏向(deeentratJon)。

2·思维的可逆性

这是守恒观念出现的关键。

例如,对上面所说的倒水例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考虑水从大杯倒入小杯,而且还能设想水从小杯倒回大杯,并恢复原状。

这种可逆思维是运算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

3.去自我中心(10ssOfegocentrism)

这就是说,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意识到别人持有与他不同的观念和解答。

他们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看法。

这是儿童与别人顺利交往,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4.反映事物的转化过程

例如,将5只鸡蛋和5只杯子一一对应,排成一线且排得一样宽。

问4岁儿童鸡蛋与杯子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

他们能回答一样多。

但假定将鸡蛋排得很宽或堆成一堆,再问他们鸡蛋与杯子何者多。

他们会认为排得开的物体多。

但6至7岁儿童能知道两者一样多。

皮亚杰认为,这时儿童已经能意识到转换的动作,思维不再局限于静止表象,因此能解决这种数目守恒问题。

5.具体逻辑推理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虽缺乏抽象逻辑推理能力,但他们能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

如,向7—8岁小孩提出这样的问题:

假定A>B,B>C,问A与C哪个大。

他们可能难以回答,若换一种说法:

“张老师比李老师高,李老师又比王老师高,问张老师和王老师哪个高?

”他们可以回答。

因为在后一种情形下,儿童可以借助具体表象进行推理。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儿童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推理逻辑,由大小前提得出结论,不管有无具体事物,都可了解形式中的相互关系与内涵的意义。

他们的思维有以下重要特征。

1,假设一演绎思维

假设一演绎思维指不仅从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考虑可能的情境(假设的情境)进行思维。

例如,“如果这是第9教室,那么它就是4年级。

这不是第9教室,这是4年级吗“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假设一演绎思维。

有人请小学生以“是”、“不是”或“线索不充分”来回答这个问题。

多数小学生回答“不是”。

但正确答案应是“线索不充分”。

2.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指运用符号的思维,也称命题思维。

例如,学习中学代数就需要抽象逻辑思维。

中学生已具有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解决代数问题。

3.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指儿童在解决问题时,能分离出所有有关的变量和这些变量的组合,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儿童解决钟摆问题。

问儿童:

决定钟摆的摆动速度的因素是什么?

这里涉及摆的长度、摆锤的重量、推动摆捶的外力和摆锤离中心线升起的高度。

前运算儿童不能系统操纵某一变量,同时控制其他变量去解决问题,只有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同系统探索,解决这个问题。

德国的一则关于“鱼牛”的童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说的是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它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

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

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及待地向它询问外面的情况。

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

“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

鱼惊叫道:

“哇,好怪哟!

”,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它心目中的“牛”的形象:

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

鱼脑中的牛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鱼牛”)在客观上当然是错误的,但对于鱼来说却是合理的,因为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的关于牛的部分信息,从本体出发,将新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形象。

这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结论:

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即由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经验各不相同,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必然会各不相同。

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因而对知识正误的判断只能是相对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

因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建构”。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