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室内环境调查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24359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室内环境调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汽车室内环境调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汽车室内环境调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汽车室内环境调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汽车室内环境调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室内环境调查方案.doc

《汽车室内环境调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室内环境调查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室内环境调查方案.doc

首次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公益活动(工作大纲)

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控制系统工程

首次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活动

(工作大纲)

二○○四年三月

主管单位

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

主办单位

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室内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绿色家居环境技术工作站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

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形态已经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全面迈进。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改善。

汽车和汽车产业的发展是小康型社会的一大表现,汽车工业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承载着希望和富强,同时也在破坏着人类和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的大幅增长,汽车内环境污染问题成为继汽车排放污染后的又一危害公众健康安全的突出问题。

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室内环境专业委员会,长期致力于我国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为了应对汽车内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以室内环境专业委员会为依托,成立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启动“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控制系统工程”。

为了摸清汽车内环境污染现状,搜集汽车内环境污染数据,为制定我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提供可靠依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首次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活动。

(一)汽车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1)汽车工业迅猛发展:

2003年全国汽车生产量达444.37万辆,同比增长35.20%,其中轿车生产201.89万辆,客车生产119.52万辆,载货汽车121.14万辆;2004年预计全年生产汽车将达到510~534万辆,其中轿车生产约为250~262万辆,客车生产约为129~135万辆,载货车生产量约为131~137万辆;

(2)私人购车比例不断提高:

汽车已经进入中国普通百姓的家庭,私家车全国保有量已达1242万辆,私人轿车保有量489万辆。

城市之间、省际之间长途大巴客车运输迅速发展,已成为公众的重要交通工具。

2004年春节期间全国投入运输运营的有76万辆大中型客车,全国公路客运量超过13亿人次。

2003年全国出租汽车客运量达58亿人次。

(3)长时间驾驶汽车或乘坐汽车者,尤其是在空间狭窄并且密封很严的小汽车、人员拥挤的空调客车内,人们容易产生头晕、困倦、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种现象很像室内环境中的“不良建筑综合症”(SBS),针对汽车驾乘者可以称之为“驾车综合症”。

由此造成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增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汽车内环境污染,不容忽视

当今社会,人们更多的时间是在室内和车内度过的。

对于某些特定人群来说,例如出租汽车司机,公交汽车司售人员,长途客货运司机等,每天在车内的时间要达到8~12小时,甚至更长。

1、汽车内部主要污染源有以下几方面:

(1)汽车内非金属材料:

如工程塑料、粘合剂、橡胶、涂料、皮革、油料等,这些材料在车内释放甲醛、苯等有害气体。

新车尤为明显;

(2)汽车内设备也会产生有害物质:

如绝缘材料受热,电器放电,汽油燃烧等也会散发出有害物质;

(3)汽车内的人体活动和人体代谢会产生上百种有害物质。

有资料为证人体可以分析出500种化学物质。

人体代谢产物有400多种,由呼吸排出的有149种,从汗液中排出的有151种,通过皮肤表面排出有271种,尤其是CO2、NH3、H2S以及真菌、细菌等微生物和人体代谢产物的污染。

2、汽车内常见的污染物有30多种,如甲醛、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CO、CO2、NH3、H2S、NO2、PM10以及重金属,微生物污染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汽车内环境保护法规标准相对滞后

(1)汽车污染事故案例及相关健康效应缺乏全面研究;

(2)对汽车内空气质量状况没有做系统的调查研究;

(3)制定汽车环境标准和相关的政策法规缺少科学依据,执法难度较大。

活动宗旨

宗旨:

加强汽车环境研究,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意义:

开展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实际意义

(一)、在我国经济发达城市,汽车的人均拥有率较高,开展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具有代表性意义;

(二)、通过调查,有利于摸清汽车内的环境污染情况,积累调查数据,为制定我国汽车内的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三)、通过调查,有利于宣传和普及汽车内环境保护知识,帮助公众建立正确的汽车环境保护理念,预防和避免汽车内环境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提高公众健康生活水平;

(四)、有利于促进汽车生产厂商和汽车装饰用品厂商使用环保材料,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环保水平,从产销渠道控制汽车内环境污染的发生;

(五)、为已经造成汽车内环境污染汽车的车主提供可靠的治理方案,减少污染危害。

调查内容

首次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公益调查活动,将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工作:

(一)、调查汽车内环境污染车辆的比例;

(二)、查清汽车内环境受污染程度;

(三)、分析各种汽车内环境污染物质的主要成分,何为首要污染物质;

(四)、分析汽车内环境污染物质的主要来源;

(五)、研究适合保护人体健康的汽车内环境质量参考指数,为国家制定汽车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提供依据。

调查工作纲要

(一)活动性质

“首次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是一次公益性的社会调查活动,所有入选的被调查对象均可得到汽车内环境免费检测。

(二)参照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十项标准GB18580-18588\6566—2001

(三)调查内容

调查检测内容:

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四)调查范围

1.一期调查:

1)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4月1之间购置的轿车和七座以下旅行车

包括:

公务用车和私家车

2)1993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之间购置的轿车,每月1辆,共计120辆。

2.二期调查:

公共交通工具(具体时间待定)

包括:

出租汽车、公共电汽车、地铁列车、城市轻轨列车

备注:

被调查车辆必须为北京市牌照,年检合格,尾气排放合格(绿标车)

(五)采样条件

被测试车辆驾驶员、检测采样员坐于车内,关闭门窗,启动引擎,启动汽车空调内循环系统。

20分钟后开始采集车内空气样品。

(六)报名办法

1、报名期限和名额:

2004年3月27日——2004年4月30日,名额3000名;

2、报名截止日期以邮戳为准;

3、报名者必须填写《首次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活动报名表》;

4、报名表可以从以下几个渠道获得:

a)有关报纸;

b)“百姓TAXI”杂志;

c)中科协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网站()下载;

d)网易·汽车频道网站下载;

5、“报名表”和汽车行驶证复印件一并邮寄至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北京市西直门内前半壁街66号祺祥园写字楼四层(邮政编码:

100035);

6、信封正面收件人处需注明:

“首次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活动报名”字样;

7、不符合报名要求的报名信函无效;

8、报名者登录)查询。

(七)调查对象的产生办法

“首次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为社会公益调查活动,免费调查对象名额为3120名,报名有效期以邮戳为准。

自报名开始之日起,根据报名先后顺序,名额满为止。

北京交通台每周公布一次免费调查对象入选公告;入选被调查车辆的检测日期安排通过“北京交通台”和“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发布通知,登录。

(八)调查工作程序

1、准备阶段:

2004年2月21日——2004年3月25日

主要工作包括:

组建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调查方案,规范调查程序,落实支持媒体,落实企业赞助。

2、宣传阶段:

2004年3月26日14:

30

由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首次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活动”新闻发布会;

2004年3月27日——4月30日

在北京交通台、各支持媒体和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网站发布调查公告,刊登调查报名表;

2004年3月31日——6月30日

在北京交通台每周一次,公布免费调查对象入选公告,公布入选被调查者名单;网易《汽车频道》和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网站同期发布免费调查对象入选公告;入选车辆免费检测时间根据检测安排,在北京交通台、网易《汽车频道》和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网站每日公布。

2004年7月8日

由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首次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报告”。

北京交通台和其它支持媒体同期公布;

调查活动特邀中国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交通台和京城各公众媒体,网易·汽车频道等跟踪报道。

3、报名阶段:

2004年3月27日开始报名,至2004年4月30日截止。

4、实施阶段:

2004年3月31日——2004年6月30日完成全部测试工作。

由“调查活动组委会”设立检测点,被调查检测对象根据北京交通台和北京天衡诚信室内环境成份监测评价中心通知的检测时间,到指定地点接受车辆测试。

5、调查资料汇总分析阶段:

2004年7月1日——2004年7月5日

由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组织专家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类、整理、分析,最终完成《首次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报告》。

6、调查结果公布阶段:

2004年7月8日

《首次中国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报告》由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北京交通台和其它支持媒体公布将予以报道。

7、车内环境污染治理阶段:

调查活动指定北京化工大学的化大天瑞纳米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为污染治理单位,其“天瑞牌”光触媒产品为本次活动的指定治理产品。

对于此次活动中检测的车内环境有污染车辆,由指定治理单位为其免费提供车内环境污染治理,治理结果将邀请各有关媒体跟踪报道。

通过此次调查活动的开展,必将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汽车行业环保进程,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支持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中国消费者协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调查工作顾问委员会

调查工作总顾问

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国林

顾问委员会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会长李保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控司副司长李新民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保司副处长吴臻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产业政策司副处长周晓兰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与法律事务部主任王前虎

北京交通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