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控制最新优质PPT课件.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2989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1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控制最新优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控制最新优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控制最新优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控制最新优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控制最新优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控制最新优质PPT课件.ppt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控制最新优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控制最新优质PPT课件.ppt(1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控制最新优质PPT课件.ppt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控制,目录,基本概念,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队列研究的主要特点,队列研究用途,队列研究的研究类型,队列研究应用条件,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队列研究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队列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研究实例,什么是队列?

?

队列,原意是指古罗马军团中的一个分队,流行病学家加以,借用,表示,有共同经历或共同状态的一群人,,例如一组出,生队列有相同的出生年代,一组吸烟队列有共同的吸烟经,历,妊娠期间服用强的松与出生缺陷关系的队列研究中,,服药队列为妊娠期间服用过强的松的妇女。

一、基本概念,?

?

队列,(cohort),:

有共同经历或有共同暴露特征的一群人。

分为,固定队列,和,动态队列,暴露,(exposure),:

指研究对象所具有的与健康有关的某,特征或曾接触的与健康有关的某因素。

泛指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

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因素,?

危险因素(,riskfactor,),泛指能引起某特定不良结局或,使其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

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任务,病因研究的逻辑顺序应该是先有病因,存在,然后有疾病发生。

因,果,固定队列,FixedCohort,:

指研究对象都在某一固定时间或,一个短时期内进入队列,直至观察期结束。

出现结局,未出现结局,研究开始,研究结束,动态队列,DynamicCohort,:

指在某队列确定之后,原有,的队列成员可以不断退出,新的观察对象可以随时加入。

出现结局,失访,研究开始,研究结束,二、,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队列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首先根据研究对象(加,入研究时,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一群人)是否暴露于所研究的,病因或暴露程度而划分为,不同队列,(组),,随访,观察不同,组别结局,通过比较不同队列的疾病发病率(死亡率)来,判断暴露因子与发病有无关联及关联大小。

?

暴露组的率,未暴露组的率,则可认为暴露与疾病存在联系,,可能是因果联系。

队列研究的结构模式图,结局,暴露,Y,N,Y,N,E,目标人群,代表性,样本,时间顺序,三、队列研究的主要特点,观察法,设立对照,由因到果,符合时间顺序,确证暴露和结局因果关系,四、队列研究用途,验证病因假设,研究疾病的自然史及预后分析,评价“自发的”预防措施效果,新药的上市后监测,五、研究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prospectivecohortstudy,),历史性队列研究,(,historicalcohortstudy,),双向性队列研究,(,ambispectivecohortstudy,),三种类型的队列研究比较,暴露组,非暴露组,回顾性地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历史性队列研究,双向性,暴露组,非暴露组,回顾性地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继续前瞻性收集资料,队列研究,暴露组,非暴露组,前瞻性收集资料,前瞻性队列研究,过去某时点,现在,将来某时点,1.,前瞻性队列研究(,ProspectiveCohortstudy),优点:

暴露资料和结,局资料均由研究者收,集,真实性好;可信,性强;可计算发病率。

缺点:

观察样本量大,,费用高;若疾病的诱,导期、潜伏期长,则,随访观察的时间长,,花费大;,这些都会影响其可行,性。

发病,暴露组,未发病,随访观察,发病,非暴露组,未发病,研究开始时,(现在),研究结束时,(将来),婴儿期营养不良对儿童,3,岁左右时体格、智力发育的影响,?

?

?

?

目的,:

探讨婴儿期营养不良对儿童,3,岁左右时体格、智力发育,的影响。

方法,:

采用11配对队列研究的方法,参考,WHO,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选取身长和体重有一项低于相应平均数,2,个标,准差的儿童作为,婴儿期营养不良暴露组,选择同性别、月龄,相差不超过,1,个月、家庭情况相似,婴儿期身长和体重均在正,常范围内的儿童作为,婴儿期营养正常对照组,在儿童,3,岁左右,时追踪调查他们的体格、智力发育情况。

结果,:

婴儿期营养不良组儿童,3,岁左右时的身长、坐高、体重、,胸围、上臂围、上肢长、精细运动商、语言商、社交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头围、皮脂厚度、,适应商、大运动商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婴儿期营养不良对儿童,3,岁左右时的体格、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

2.,回顾性队列研究(,retrospectivecohortstudy),优点:

研究所需的时,间短,耗费人力物力,少,,出结果快。

适宜长,诱导期和长潜伏期的疾,病,也经常用于具有特,殊暴露的职业人群的研,究。

发病,暴露组,未发病,随访观察,发病,非暴露组,未发病,研究开始前,(,过去,),缺点:

暴露资料和疾,病结局资料均为历史,记录,真实性较差,,还常常因不能获得混,杂因素的资料而影响,资料的分析。

研究开始时,(,现在,),葛根素注射剂与发热相关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

?

?

目的,:

在病例对照研究葛根素注射剂,(,普乐林,),与发热有相关,性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两者的因果联系。

方法,:

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5,一,1997,年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脑血管病病例为调查,对象,设立暴露组,(,使用普乐林,),与非暴露组,(,使用其它药物,),,,调查普乐林致热发生率,统计分析暴露的相对危险度,(RR),和,特异危险度,(AR),,揭示普乐林注射液暴露致热的剂量反应关,系。

结果,:

普乐林致热发生率达,26.73%,,与非暴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RR,为,6.568,,,AR,达,21.47%,,暴露于普乐林注射,液致发热发生率和体温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结论,:

普乐林注射液与不明原因短期发热存在强因果联系,,有剂量反应关系,临床使用时应注意用药疗程和剂量。

(三)双向性队列研究(混合型队列研究),发病,暴露组,未发病,?

特点:

这种研究,具有上述两种研,究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它们的不足。

?

应用:

最适宜评,价对人体健康具,有短时间效应和,长期作用的暴露,因素的研究,。

随访观察,发病,非暴露组,未发病,研究开始时,(现在),六、队列研究应用条件,?

?

?

?

?

?

?

有明确地检验假设,所研究疾病的发生率较高(5),明确规定暴露因素和结局变量,可靠的测量手段,足够的观察人群和暴露情况,能完成随访的人群,足够的人、财、物力,七、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确定研究因素,确定研究结局,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确定样本量,资料的收集与随访,质量控制,一,确定研究因素,暴露因素:

因果关联线索比较明确,在描述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上确定。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验证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联系;,暴露因素必须有明确的定性或定量的规定,暴露水,平可分级别;,包括可能影响结局的因素,:

混杂因素、人口学特征,等;,收集方法:

如,通过访谈、问卷方法、医学检查、,有关记录、环境检测等。

混杂因素的确定,?

在队列研究追踪随访以前,除了要测量暴露因素外,,还要确定和测量混杂因素。

因为在评价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联系时,如果在研究设计和分析中没有注,意和,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将不能正确估计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

分析阶段用分层分析、,logistic,模型或,Cox,模型控制,混杂因素,以准确地估计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联系。

二,确定研究结局,?

观察结局是指追踪观察中出现的,预期结果,的事件。

通常以疾病发生为观察结局。

也可将因该病死亡作,为观察结局。

?

判断结局标准应尽量采用国际或国内统一的标准。

?

可以同时收集到多种结局资料,故非预定结局的疾,病或死亡的信息也要收集。

发病或死亡,血清指标,分子标志的变化,定性或定量,一次研究可有多个结局,慢性,支气,管炎,吸烟,吸烟,肺癌,冠心,病,结局的测量,采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标准,婴儿期营养不良对儿童,3,岁左右时体格、智力发育的影响,?

?

?

婴儿期营养不良暴露组,婴儿期营养正常对照组,结果,:

婴儿期营养不良组儿童,3,岁左右时的身长、坐高、体,重、胸围、上臂围、上肢长、精细运动商、语言商、社交,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头围、皮,脂厚度、适应商、大运动商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三,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有足够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研,究,现,场,领导重视、群众支持,医疗条件较好,交通较便利,发病率较高,不应低于,5,有代表性,研,究,人,群,从目标人群中抽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未患所研究疾病,分为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

研究人群:

必须是未患研究结局疾病的人群,而且,在追踪观察期有可能发生所研究结局疾病。

?

分组:

?

暴露组,暴露于研究因素的研究对象,?

非暴露组,未暴露于研究因素或最低水平暴露于,研究因素的研究对象。

暴露人群选择,一般人群,职业人群,特殊暴露人群,有组织的人群团体,1.,一般人群,?

在某地一般人群中选择暴露组。

?

其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但观察费用较高,在追踪观察,中易发生失访。

2.,职业人群,?

从暴露于研究因素的职业人群选择的暴露组。

如选择染料厂,工人来研究联苯胺致膀胱癌的作用;心脏介入手术医生的,X,线暴露。

?

优点:

职业人群往往暴露于令人感兴趣的假设因素;,有固定职业不易发生失访;,一般具有完整的健康记录,可从中获得对研究有用的资料;,可结合定期体检进行追踪观察。

3.,特殊暴露人群,?

指对某因素有高的暴露水平的人群。

常常首选;,?

选择特殊暴露人群,包括职业人群做暴露时,常用历史,性队列研究,因对暴露的危害作用多半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到的,一旦认识到了,大多都采取了防护措施以减少,暴露,所以不易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

4.,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从有详细可靠的健康和疾病记录的参加医疗和人寿保险,者等有组织的人群团体选择暴露组;,?

便于有效地收集随访资料。

对照人群选择,内对照,(internalcontrols),外对照,(externalcontrols),同时设内对照外对照,一般人群对照,1.,内对照,?

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平最低,的,人员作为对照即为内对照。

?

队列研究应尽量选用内对照,因为这是最理想的对照,,除暴露因素外,它与暴露人群的,可比性好,,同时选用,内对照较方便可行。

?

Doll,与,Hill,吸烟与肺癌的研究;,Framinshan,心脏病研,究,2.,外对照,?

当暴露组选自特殊暴露人群或职业人群时,有时难以,找到合适内对照,需要在该人群之外寻找对照组,可,从同一地区一般人群中或同一地区无该因素的职业人,群选择对照组。

3.,同时设内对照与外对照,?

有些队列研究可同时设立内对照与外对照,以便增加判,断因果联系依据以及减少只用一种对照带来的偏倚。

4.,一般人群对照,?

使用暴露人群所在地区的人口,而且时间上也是一致或,相近的,以保证可比性。

(,1,)发病率或死亡率比较稳定且容易得到。

(,2,)可以节省大量的经费和时间。

(,3,)资料比较粗糙,往往不十分精确或缺乏要比较的项目,选择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时注意事项,?

1.,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的基本特征(如健康状态、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是否有,可比性,;,?

2.,混杂因素(除了假设因素外其他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或特征)在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之间是否有,可比性,婴儿期营养不良对儿童,3,岁左右时体格、智力发育的影响,?

?

?

1.1,研究对象,采用11配对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身长或体,重有一项低于相应平均数,2,个标准差的儿童作为婴儿期营养不,良暴露组。

选择同村或邻村,同性别,月龄相差不超过,1,个月,家庭情况相似且婴儿期身长、体重均在相应均数,1SD,范围内,的婴儿作为营养正常对照组。

于,2006,年,8,月,儿童,3,岁左右时再,次追踪调查他们的体格、智力、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