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2416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

《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x

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学案人民版必修2

二罗斯福新政

一、实干家罗斯福

1.新政的提出

(1)1932年,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当选美国总统。

(2)上台后,果断地放弃了自由放任主义政策,推行新政。

2.新政的准备

(1)起用一批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组成“智囊团”,打造新政的纲领。

(2)把一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在政府各个部门中进行新政的试验。

(3)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支持他改革经济运行机制。

(4)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争取人民的支持。

3.新政的目的:

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摆脱危机。

4.新政的发展:

逐步发展成为一系列具有改革意义的金融、工业、农业和劳工政策。

二、施行新政

1.阶段

(1)第一阶段:

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目的是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2)第二阶段:

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2.主要内容

(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

(2)恢复工农业生产:

通过《农业调整法》,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4)保护劳工权利:

1935年,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935年,通过《社会保险法》;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初步形成。

3.特点:

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4.影响

(1)新政成为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2)对战后美国政府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渡过难关

1.基本恢复

(1)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2)表现:

①1936年底,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

②1939年,工业生产达到创纪录水平,农民收入增加。

2.彻底摆脱危机

(1)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2)原因: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

②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经济出现战时繁荣。

③政府由限制农业生产转向鼓励增产。

(3)表现:

①国民生产总值激增,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失业现象基本消失。

②二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美国,美国经济进入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轻巧识记] 罗斯福新政

[概念阐释]

1.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干预经济是指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国家运用管制和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亦校正、补充市场缺陷的活动的总称。

2.以工代赈

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

罗斯福新政期间,实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这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和生产,稳定了社会秩序。

[易错提醒]

正确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在不改变其生产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和缓和社会矛盾的改革。

其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并未触及生产资料私有制。

所以罗斯福更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不具有社会主义色彩。

1.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立即实行新政,改革资本主义制度。

新政包括一系列挽救金融危机、工农业生产危机以及社会危机的政策、法规与法令。

新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新政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以重新正常运转。

罗斯福政府用国家干预手段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材料一]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

……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

——傅任敢译《全国工业复兴法(节录)》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

[教你读史]

“政府制裁和监督”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提示] 政府在发展经济和调节劳资关系等方面的行政干预。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2)材料二表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教你读史]

关键信息:

“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指坚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提示]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3)据材料三,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教你读史]

抓住“社会主义”等关键词进行分析。

[提示] 新政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某些做法,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新的理论和政策:

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

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

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

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

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试用的“试验性疗法”指的是什么?

指出其实质。

[教你读史]

注意此时罗斯福的身份及其“医治”的含义。

从“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中得出实质。

[提示] “试验性疗法”指的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手段。

实质:

不改变国家政治制度前提下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提出的新政“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的观点?

[教你读史]

抓关键信息:

从“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的角度理解其影响。

[提示] 新政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摆脱了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实质和作用

1.目的

(1)直接目的:

通过国家干预摆脱经济危机。

(2)根本目的:

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作用

(1)积极性:

①渡过危机:

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②维护民主: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了民主制度。

③改变生活:

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④创新体制: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局限性:

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一、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因素

原因

时代潮流

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实力

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

民主传统

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理论依据

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个人努力

罗斯福的个人努力

二、多元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

1.近代化史观:

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

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

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

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同时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升级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题组一 实干家罗斯福和施行新政

1.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

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

解析:

选A 罗斯福新政规定全国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有利于稳定国内商品价格,减轻农民负担;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使“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故A项正确。

2.罗斯福在竞选美国总统的演讲中说:

“我的愿望是排除革命……既避免激进的革命,又防止保守的革命。

”他就职后为“排除革命”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

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B.实施“新政”干预经济

C.建立计划经济体制D.提倡“新经济”模式

解析:

选B 罗斯福是在美国处于经济大危机前提下上任的,面对经济危机,他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故B项正确。

3.到1940年,美国65周岁以上未参加老年保险的人员中,约有200万人得到联邦和州政府的共同帮助,每人每月平均生活津贴20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罗斯福政府实施的(  )

A.《全国工业复兴法》B.《紧急银行法》

C.《公平劳动标准法》D.《社会保险法》

解析:

选D 《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为复兴工业发展而制定的措施;《紧急银行法》是为了恢复银行信用而采取的应急措施;《公平劳动标准法》是为了保障工人利益,限制资本家的剥削,与发放津贴没有关系;材料反映了当时未参加老年保险的老人得到政府的生活津贴,主要得益于《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故D项正确。

4.“罗斯福上台后,短时间内就促使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立法。

胡佛政府领导下实行的援助农场主、小户人家和工业的小心翼翼的方案,被空前地扩大了,以致面目一新,无从辨认。

”这段话的作者认为罗斯福新政(  )

A.使美国彻底克服了经济危机

B.使市场经济变成了计划经济

C.与胡佛政府的政策差别不大

D.是对胡佛政府政策的大胆突破

解析:

选D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罗斯福上台后,对胡佛的政策进行突破性的调整,改变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题组二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5.罗斯福新政推行期间,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对新政持敌视态度,他们对“大笔开支”“经济狂想”“社会主义改革”极为不满,成立了“美国自由联盟”,号召民众反对新政。

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受到“敌视”的原因是(  )

A.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B.违背了工人的利益

C.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

D.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

解析:

选C 依据材料“罗斯福新政推行期间”“大笔开支”“经济狂想”“社会主义改革”信息可知,罗斯福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对新政持敌视态度,故C项正确。

6.罗斯福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讲中,郑重表示:

如果竞选成功,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他还说:

“我们必须限制投机倒把、操纵市场,甚至金融家的活动,我们认为我们必须作为必要而接受这种限制,目的不是去妨碍个人主义,而是去保护个人主义。

”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A.为解决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B.为限制恶意竞争而采取的所有制改革

C.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解决

D.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解析:

选D 从材料中罗斯福的坚定决心来看,新政绝不是一个临时的措施,并且罗斯福又强调了新政是保护而不是去妨碍个人主义,也就是说不彻底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故A、B、C三项都不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933年3月10日,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后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10月美元贬值30%左右,该措施(  )

A.增加就业

B.调整企业关系

C.缓和与列强矛盾

D.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竞争力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罗斯福整顿金融的措施,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目的是增强美国在世界市场竞争力,故答案选D项。

2.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罗斯福新政(  )

1930年

1940年

拖拉机

92万台

156.67万台

谷物联合收割机

6.1万台

19万台

玉米摘收机

5万台

11万台

A.推行“以工代赈”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C.整顿财政金融体系D.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

解析:

选B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30年和1940年,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摘收机等工业品不断增加,说明美国的工业在不断恢复与发展,这与罗斯福新政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有密切的关系。

3.罗斯福说: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来源。

”从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之一是(  )

A.关注民生问题B.遏制两极分化

C.削减政府开支D.控制生产规模

解析:

选A 罗斯福认为国家进步的标志是“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来源”,对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以工代赈”“救济”等措施,如建立专门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这些都关注了民生问题,故选A项。

4.从1933年5月开始,美国在春夏两季有计划地犁掉了1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的复苏

B.违背了自由竞争原则

C.只能使美国暂时克服危机

D.解决了农业生产过剩问题

解析:

选D 从材料信息可知,这些政策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的复苏,虽违背了自由竞争原则,但使美国暂时克服了危机,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过剩问题。

5.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

”这主要说明了(  )

A.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

C.美国受经济危机打击特别沉重

D.罗斯福反危机的思路是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

解析:

选D 材料中“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说明罗斯福想要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所以D项符合材料含义。

6.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

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

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

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  )

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

解析:

选C 依据材料中国家招募众多的人就业,包含社会救济的内容,再结合“资源保护队”的相关内容综合判断C项正确。

7.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

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由此说明(  )

A.新政后美国推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B.新政后美国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C.新政后美国政府大力发展国营经济

D.新政后美国政府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解析:

选D 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政后美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正确。

8.有的学者指出:

“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也超过一定意义上的改革,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

”这里“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指它(  )

①完全消除了经济危机 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③彻底缓和了社会矛盾 ④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

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但并没有完全消除,故①③错误。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思想……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

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比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

材料二 从3月9日制定出《紧急银行法》,到6月16日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在这

100天当中,罗斯福总统顶着狂风暴雨前进,一天天显示出他无穷的智慧和无限的精力。

他指引议员们通过了13个重要法案,其中包括对一切银行存款实行保险,对抵押住宅者发放贷款,对华尔街金融市场进行改革,拨发40亿元作为联邦救济金,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等一系列法令。

——摘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1)依据材料一,概括胡佛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和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

(8分)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罗斯福总统上台后采取的政策与胡佛总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6分)

(3)胡佛和罗斯福两任总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解决经济危机,其结果不同,由此得到什么启示?

(4分)

解析:

(1)问,注意对材料一信息的提取。

(2)问,从材料二中罗斯福的政策的实质来分析。

第(3)问,应从资本主义的特点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来回答。

答案:

(1)胡佛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联邦政府大规模地干预经济,倡导地方团体和劳资双方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危机。

(2)放弃了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方式来克服经济危机。

(3)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市场,但无序的竞争也会影响其发展,国家的干预增加计划性也会促进经济发展,应依据形势和经济发展规律来适当的调整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