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南师大培训点-2010江苏教师岗前培训最新最全-手工整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2240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南师大培训点-2010江苏教师岗前培训最新最全-手工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理学-南师大培训点-2010江苏教师岗前培训最新最全-手工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理学-南师大培训点-2010江苏教师岗前培训最新最全-手工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理学-南师大培训点-2010江苏教师岗前培训最新最全-手工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南师大培训点-2010江苏教师岗前培训最新最全-手工整理.doc

《心理学-南师大培训点-2010江苏教师岗前培训最新最全-手工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南师大培训点-2010江苏教师岗前培训最新最全-手工整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南师大培训点-2010江苏教师岗前培训最新最全-手工整理.doc

心理学复习提纲

题型:

选择:

10小题*1分=10分

填空:

10小题*1分=10分

判断:

10小题*1分=10分

简答:

6小题*7分=42分

论述:

2小题*14分=28分

第一章绪论

P2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因心施教,因龄施教,因性施教,因材施教。

P7最近发展区理论:

“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经过教师教育和学生自身努力实现的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

P7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其独立的标志通常认为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

P8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及我国的具体情况,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

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P8教育、学习、发展三者的关系:

联系:

1、教育必须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

2、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为中介。

区别:

1、三者分别由教育理论中不同的学科侧重加以研究。

2、三者的主体不同。

P13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威信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好感效应。

P17教师的三种教学水平:

尝试式教学,因循式教学,策略式教学。

第二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P27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两高一实践,两自一结合)

内容:

1、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

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

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方式:

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

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P29桑代克尝试错误说

准备律:

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同他是否做好准备有关。

练习律:

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便越牢固。

效果律:

只有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

P31条件反射的几个规律性现象:

强化,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分化,高级条件反射。

P33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内容、过程、原则、方式、思维)

1、强调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2、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3、教学应遵循4个学习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反馈原则。

4、提倡发现学习。

5、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

P36奥苏伯尔认知接受说(有意接受说)按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接受学习不等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不等于意义学习。

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P37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

1、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倾向。

2、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同化新知识。

(即固定点)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P37奥苏伯尔认为,为了使学生有效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循“逐渐分化”(纵向)和“整合协调”(横向)的教学原则。

P37“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清晰地将它与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新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

P4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观(相对性):

科学的知识包含真理性,但它不是对现实纯粹客观的反应,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比较可靠的一种解释、假设,它不是绝对的、惟一正确的答案,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学生观(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

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

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学习观(主动建构):

学习过程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

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第三章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

P52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

认知内驱力:

认知的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P54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倒“U”曲线):

1、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2、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3、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P58动机期望理论:

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M=V·E)

激励力量是指学习动机激励水平的高低,它表明被激发的学习动机的大小,即为达到学习效果而做的努力程度。

期望值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否导致所想得到的学习效果和目标的主管概率,即主观上估计达到目标、得到奖酬的可能性。

效价是指某一学习目标满足个体学习需要的价值。

上式表明:

对学习目标的价值看得愈大,估计实现的可能性愈高,其激发的动机力量就愈大。

P59阿特金森认为:

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求成功者的目标是获得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

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P61自我实现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动机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他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P63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激励措施有哪些?

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

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3、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

第四章知识、技能的学习

P68一般认为知识学习的过程主要包括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等五个基本环节。

P71促使大学生知识有效感知的条件:

1、灵活运用多种直观形式: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对象特点:

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对比律。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4、指导学生参与活动。

P76促进大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条件:

1、运用正例和反例。

2、提供丰富的变式(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自觉概括。

P77记忆是一个从“记”到“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P78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不同,可以把记忆分成瞬时记忆(0.25秒-2秒),短时记忆(<=1分钟),长时记忆(>1分钟

P8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

在学习结束的较短时间内,遗忘的速度很快,遗忘的内容也很多。

接着,这种下降的趋势就变得较为缓慢,遗忘速度有所减慢,数量有所减少,最后则在很长时间内基本不再变化。

遗忘的过程可以简述为“先快后慢”。

P84知识遗忘的原因:

1、衰退说。

2、干扰说: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与后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3、同化说。

4、动机说。

5、提取失败说。

P88知识应用的基本过程:

审题,课题归类,重现知识,解题。

P90技能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完成特定目标的操作程序,它是通过练习而逐渐熟练掌握的。

P92动作技能形成过程:

认知阶段,动作分解阶段,动作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

P93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

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利用线索的减少,动觉控制的加强,运动图式的形成,预见和应变能力的增强。

第五章学习策略与学习迁移

P99元认知就是对自己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认知。

P100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的内容。

P10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和调控。

P105记忆编码策略

组块:

将输入的看似分散无关的信息加工组合成一个记忆“块”或记忆单位,从而扩大记忆容量的一种策略。

替换:

将不易记忆和难以记忆的项目设法变成有意义、易记住的材料的一种编码策略。

记忆术:

理解不仅在有意义材料的识记中有效,在识记某些无意义的材料时,人为地赋予其意义并加以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即使用一定的“记忆术”。

P117阅读方法训练:

SQ3R浏览(Survey),提问(Question),阅读(Read),背诵(Recite),复习(Review)。

P125学习迁移(简称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P126学习迁移的分类:

1、按照迁移的性质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2、按照迁移的层次可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

3、按照迁移的顺序可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按照迁移的内容可分特殊迁移与普通迁移。

P127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1、形式训练学(心理活动的形式):

迁移的实质是“心灵”的官能或心理活动的形式得到训练的结果。

2、相同要素说:

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具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提高才会促进另一个机能的提高。

两种学习之间存在的相同要素是产生迁移的根本。

3、经验概括说:

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在于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概括。

4、关系转换说:

只有学习者发现一种学习中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将已掌握的这种关系应用到新的学习之中,迁移才能产生。

5、认知结构说: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有三个变量,对学习迁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认知结构的概括性:

表现为在学习新的任务前,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

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

指在学习新的任务前,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的异同是否能清晰分辨。

认知结构的巩固性:

指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巩固程度。

P129教学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1、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

2、合理地编排教学内容(基本标准就是要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改进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在呈现教材内容时,应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的不断分化的原则。

同时应遵循“综合贯通”的原则,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横向联系)。

4、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

P136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是指一种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或现象,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

真创造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而类创造产生的成品在人类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