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环境考研专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1457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大环境考研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地大环境考研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地大环境考研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地大环境考研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地大环境考研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大环境考研专业.docx

《地大环境考研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大环境考研专业.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大环境考研专业.docx

地大环境考研专业

地大环境考研专业

大气科学

一、学科(专业)简介

历史沿革

大气科学专业的筹办始于与湖北省气象局的全面合作。

2003年12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湖北省气象局签署了“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气象局局校合作协议”;2004年3月与湖北省气象局合作共建“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研究所”,并决定互派研究人员任兼职教授,合作申报科研项目;2005年与湖北省气象局联合申报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硕士点获得成功,并从2005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环境科学专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研究领域和特色

气象学是研究气候系统中各种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运动和变化的规律、形成原因及预测的学科。

它以地球气候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中心,运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及计算机科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气候系统中各种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现象产生的机理和预测方法;大气环境研究包括污染成分在内的气体与气态物质在大气层内扩散、输送和运动规律和它们在大气中经历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以及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

中国地质大学已在地质灾害与气象关系、古地质记录与中国季风气候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该二级学科上已经有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教师中不少人都承担了涉及大气物理学、全球变化、大气污染等方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师资队伍

学校和湖北省气象局共有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员1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

从师资质量来看,教师学位均为硕士以上,职称以教授、研究员为主,年龄一般在40岁左右。

实验室和设备

湖北省气象局大气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为本科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有多个实验室可供学生使用。

有计算机群、卫星接收机、GPS阵列、系留气球探测系统等先进设备供教学和科研使用。

设有科技部直属的暴雨研究所;大气遥感与卫星气象实验室;天气分析与预报实验室;大气气溶胶本底监测站和遍布全省各地、市的气象台站监测网。

就业方向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各县市气象部门。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中文、英文)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指导教师

1

大气环境

Atmosphericenvironment

 

研究大气污染的形成机理、城市及区域颗粒物污染特征;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迁移和转化过程;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和方法。

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规律研究是主要特色,对于城市及区域大气污染的调控及综合治理有重要意义。

祁士华

庄新国

覃军

 

2

大气环流异常

Atmosphericcirculationanditsanomaly

 

研究气候系统中各种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现象产生的机理和预测方法。

专业特色为大气环流异常及其机理,气候变化模拟与预测;应用气象等。

为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气候变化适应措施,增强适应能力提供依据,对减轻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推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覃军

陈正红

胡超涌

周月华

张礼平

3

中尺度数值预报技术和暴雨形成机理研究

Meso-scalenumericweatherforecastingandthemechanismsforheavyrainfall.

研究中尺度动力学理论和中尺度数值预报技术;中尺度暴雨、灾害性天气系统形成机理研究。

专业特色为暴雨及其机理研究,依托于科技部直属的武汉暴雨研究所。

该研究为政府部门防灾减灾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俞康庆

崔春光

辜旭赞

王登炎

4

海-气相互作用

Air-seainteraction

利用海洋环流模式和海气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结合观测资料,诠释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动力学理论,重点分析当代气候数值模拟中几个受关注程度较大的问题。

覃军

张礼平

周月华

汪金福

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

2.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气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宽的知识面,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和近代气象学的进展与学科前沿。

有独立从事气象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能力,也能从事本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业务和管理、科技开发工作。

3.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应用前景。

4.有永远获取知识的渴望;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欲望。

5.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主要是英语);能阅读和撰写专业论文。

6.身体健康。

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硕士生的基本学制为2-3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学位课

(至少修18学分)

政治(科学社会主义、自然辩证法(理工科)

3

70

1

 

第一外语(含专业外语)

4

140

1-2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3

60

1

 

FORTRAN程序设计

2

40

1

 

气候动力学

2.5

40

2

俞康庆

地球物理流体力学

2

40

2

辜旭赞

高等大气动力学

2

40

2

袁恩国

暴雨形成机理与暴雨灾害

2

40

2

崔春光

全球气候系统

2

40

2

覃军

选修课

(至少修10学分)

高等天气学

2

40

2

张礼平

高等大气环流

2

40

2

覃军

现代气象统计分析

2

40

2

陈正红

海-气相互作用

2

40

2

覃军

空气污染气象学

2

40

2

袁业畅

数值天气预报

2

40

2

俞康庆

大气边界层物理

2

40

2

周月华

Grads绘图

1

20

1

张兵

科技文献检索

1.5

30

1

 

科学方法论

2

40

1

院士讲座

学术报告

至少3次

2

 

 

 

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可以是带本科生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辅导工作。

2

10

 

 

说明

理工类学科的硕士生必须选修一门人文类学科开设的硕士生公共选修课。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一、学科(专业)简介

(简单介绍学科专业点的设置时间、发展状况、国内外地位;主要研究领域和特色;师资队伍和著名学者;主要实验室和设备;项目状况(项目经费、来源等)和主要成果;已培养研究生情况及就业方向;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300字以内))

本学科前身是以原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省部级重点学科(我国第一批(1981年)具有博士、硕士授予权的学科点)为依托,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下增设的。

经过50年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积累,本学科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的教学与科研队伍(目前在编24人,教授12人(博导8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5名。

另有外聘中科院院士2名、楚天学者1人、地大特聘教授1人)。

本专业培养的优秀毕业生遍及海内外,绝大多数已成为我国地下水科研和生产第一线的中坚力量,其中3人成为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

本学科一直是“211”建设重点学科群之一。

近年来以环境污染水文地质研究、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主要特色,在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这一地球科学优先发展领域,保持着自己的学科优势。

本学科教师承担着许多地下水学科的前沿课题,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省部级纵向攻关项目,同时也涉及到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华北平原水资源开发、清江水电站工程、金沙江溪洛渡水电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的生产课题,年均科研经费过千万。

研究领域涵盖地下水中物质与能量循环规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水-岩相互作用机理,土壤水分和盐分迁移机制、地下水监测、模拟与评价技术、地下水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技术、以及地下水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环境同位素测试技术等。

许多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近几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一等奖各1项、省部级二、三等奖二十多项。

出版专著三十余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并有四十余篇论文进入三大检索系统。

主要实验室:

水土环境修复验室、渗流模拟实验室、水化学分析测试实验室、地下水模拟与3S技术应用实验室。

毕业生就业方向: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家有关部委的职能部门(如国土、水利、电力、交通、环境)和各系统(部门)的研究所、设计院等。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中文、英文)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指导

教师

1

含水层系统三维表达与过程耦合的数值模拟

Visualizationofaquifersystemandsimulationofcoupledprocesses

综合利用水文地质信息刻划含水层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建立地下水水流与水质、地质过程、地热及水文地球化学等的耦合数值模型。

焦赳赳

唐仲华

李海龙

成建梅

2

地下水与地质灾害防治

Groundwaterandgeologicdisasterprevention

研究水资源开发方式或程度不当、地下水过量开采、矿山开发对水资源系统的过度扰动等引发的区域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岩溶塌陷、土地沙漠化等环境地质问题的机理和过程,提出科学的防治对策。

陈 刚

陈植华

万军伟

周爱国

3

岩溶地区地下水运动机理与可持续开发

Mechanismtransferandcontinuableexploitationofgroundwaterinkarstregion

揭示岩溶水循环和演化过程与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评价岩溶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量化识别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及地下水系统影响状况,探索地下水补给与更新能力机制,提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调控对策,为水土资源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梁 杏

汪玉松

张家发

4

环境同位素示踪技术与方法

Tracetechnologyandmethodofenvironmentalisotope

开发环境同位素分析测试及采样技术,研究各种同位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地下水来源、年龄、作用过程、流动途径、地下水环境变化等的指示作用,提高获取高分辨率水文地质信息的能力。

周爱国

万军伟

马 腾

5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Groundwaterpollutionandprevention

进行污染物的形态识别及性质表征,污染物在地下迁移过程中经历的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地下水污染预警、预报及风险评价,地下水污染内在净化作用,含水层物理及化学非均质性对污染物归宿运移的影响,经济、高效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与技术等研究,为地下水资源保护与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王焰新

李义连

马 腾

6

3S技术与地下水资源管理

Groundwatermanagementand3Stechnologies

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技术支撑平台,研究地下水资源评价、利用与管理的信息技术方法。

陈植华

成建梅陈 刚

7

非饱和带水分及溶质运移

Solutetransfertheoriesofin-saturationzoneofgroundwater

研究水分及溶质在包气带中的运移机转化规律及定量模拟,为为土壤改良,生态保护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靳孟贵

梁 杏

唐仲华

8

生态系统与地下水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

Interactionandfeedbackmechanismbetweenecologicandgroundwatersystem

研究生态系统与地下水系统建的物质与能量传输与转化规律,为生态保护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徐恒力

周爱国

马 腾

三、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学位课

(至少修18学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30

 

 

自然辩证法概论

2

40

 

 

硕士生公共外语(一外)

4

120

 

 

实用多元统计分析

任选二门

3

60

 

 

数理方程

3

60

 

 

时间序列分析

 

 

 

 

数值分析

2

40

 

 

VisualC++

任选一门

3

60

 

 

高级FORTRAN程序设计

3

60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

任选二门

2

40

2

 

土壤水动力学

2

40

2

 

岩土工程数值模拟

2

40

 

 

地下水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

2

40

1

 

选修课

(至少修10学分)

水资源系统分析

2

40

2

开列的选修课为我院可开设选修课,除此之外,说士生可与导师依据培养需要,选修我校开设的研究生选修课

环境地质学

2

40

1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2

40

1

环境同位素

2

40

2

地质灾害

2

40

2

水工环前沿

1

20

2

工程水文学

2

40

2

环境有机污染调查

1

20

2

地质生态学

2

40

1

学术报告要求

至少2次

2

 

 

 

说明

本专业硕士生必须选修一门人文类学科开设的硕士生公共选修课。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  学科(专业)简介

本学科前身为环境地质专业,设立于1994年。

1998年国家在学科调整时将环境地质专业并入环境工程专业,正式设立环境工程硕士点。

2000年在湖北省首家获得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2003年经人事部批准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同年12月设立环境科学硕士点。

2006年1月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

本学科学术队伍的知识结构合理,建设了以中青年学者为学术带头人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博士生导师13人,教授15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

本学科为学校“211工程”一期和二期重点建设学科。

学科紧密结合学科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事业实际开展科研工作,以国家科技部“86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为依托,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在Nature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和国家发明专利,形成了以地下水污染防治为核心、以水土环境问题研究为特色的稳定且相互支撑的研究方向,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本学科实验条件优越,拥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工程中心,下设14个开放实验室,配备有ICP-AES、GC-MS、MIS、AFS、TOC、IC、GC、HPLC和微量量热仪的大型高精密仪器。

本学科有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的成功经验,有1人获德国洪堡基金,3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毕业生就业方向: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家有关部委的职能部门(如国土、水利、电力、交通、环境)和各系统(部门)的研究所、设计院等。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中文、英文)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学术

骨干

1

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TheoriesandTechniquesonEnvironmentalPollutionControl

运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对水、土、气等环境污染进行来源、运移与去除的研究,着重于基础机理研究与新治理技术的发展。

王焰新

鲍建国

靳孟贵

马 腾

刘 慧

2

环境化学

Environmentalchemistry

研究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体系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及相关数学模型、污染控制原理等。

地下水环境化学是我校特色,其研究成果对于废物处置、地下工程及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王焰新

祁士华

万军伟

李义连

成建梅

3

环境生态学

Environmentalecology

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

地质体中水、土(岩)、气、生、热诸要素的耦合关系及其生态学功能;植被—地境的适宜性评价;土地生态质量的修复及保护。

其成果对生态规划、生态建设及国土的综合整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徐恒力

周爱国

葛继稳

胡学玉

顾延生

4

环境微生物学

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

研究自然环境中微生物分布、微生物对无机及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过程和机理。

其成果可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包括单级生物脱氮、胞内碳源反硝化、废气生物脱臭等研究。

鲍建国

罗泽娇

王红梅

5

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Environmentalassessment,programmingandmanagement

研究环境评价的新指标和新技术,研究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自然资源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其特色表现为对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评价、规划和管理。

程胜高

鲍建国

周爱国

陈正红

马腾

6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AtmosphericPhysicsandenvironment

研究大气污染机理、城市及区域微小颗粒污染特征,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在大气体系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和大气污染物监测系统和方法、风暴预报与数值预报的机理与应用等。

大气污染物的远距离传输过程的示踪是主要研究内容,对污染的源解析有重要意义。

祁士华

周爱国

李义连

7

GIS、RS、GPS技术与应用

GIS,RSandGPSinEnvironmentStudies

运用3S技术进行区域性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整治理论和技术研究,为国土规划和经济建设服务。

陈植华

梁 杏

陈 刚

万军伟

8

废物处理与处置理论与技术

TreatmentandDisposalofSolidWaste

运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固体废弃物进行从源头消减到资源化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直接服务于生产实践。

王焰新

周爱国

李义连

9

环境法学

Environmentallaw

开展环境法学基础理论、理论与实践、实施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等方面的内容,为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

程胜高

黄 霞

黄德林

 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务实肯干的从事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研究型、应用型、管理型等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团结同志,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本领域相关问题的先进理论、技术方法和实验技能;能较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尤其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项目和工程组织管理的工作能力;要特别注重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环境工程学科领域的专业文献和撰写论文摘要。

4、具有健康的体魄。

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硕士生的基本学制为2-3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备注

学位课

(至少修12学分)

B09001

政治(科学社会主义、自然辩证法)(理工科)

3

70

1

 

S09005

第一外语(含专业外语)

4

140

1-2

 

B00004

数学类(多元统计分析、数值分析、数理方程、时间序列分析)

自定

3—6

 

 

 

S06001

S06003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C++程序设计)选一

3

60

 

 

 

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年领域研究进展

Advanceinenvironmentalscience

3

60

 

 

S03041

数值模拟技术

NumericModellinginWaterChemistry

2

40

2

 

S16020

环境微生物技术

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

2

40

1

 

S16010

环境地质学

Environmentalgeology

2

40

1

 

S03047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GroundwaterPollutionandPrevention

2

40

1

 

S16021

高等环境化学

Advancedenvironmentalchemistry

2

40

1

 

S16022

环境分析技术

Analyticaltechnologyinenvironmentalscience

2

40

2

 

S16029

环境规划与管理

Environmentalprogrammingandmanagement

2

40

2

 

S16030

环境生态学Ecology

2

40

1

 

S16032

环境毒理学

Environmentaltoxicology

2

40

2

 

S16033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2

40

2

 

S16031

环境地球化学

EnvironmentalGeochemistry

2

40

1

 

选修课

(至少修6学分)

S16007

环境同位素

EnvironmentalIsotope

2

40

2

开列的选修课为我院可开设选修课,除此之外,硕士生可与导师依据培养需要,选修我校开设的研究生选修课

S16025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TreatmentandDisposalofSolidWaste

2

40

2

S16026

膜处理技术

2

40

2

S16024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及应用

EnvironmentalQualityAssessment

2

40

1

S16034

生物学Biology

2

40

2

S16040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基础Principleofhydrologyandhydrogeology

2

40

1

S16035

水处理过程化学Chemistryforwatertreatment

2

40

1

S03024

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

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of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2

40

1

S16028

环境工程学

EnvironmentalEngineering

2

40

2

 

环境法EnvironmentalLaws

2

40

2

学术报告

 

至少3次

3

 

 

 

说明

除新开设课程外,课程编号按现有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填写(对于有些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