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行业风云人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9935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行业风云人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铜行业风云人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铜行业风云人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铜行业风云人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铜行业风云人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铜行业风云人生.docx

《铜行业风云人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行业风云人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铜行业风云人生.docx

铜行业风云人生

铜冶炼行业中风云人生

——记杭州富春江冶炼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忠平

―――――――――――――――――――――

个人名片

罗忠平,高级工程师。

现任杭州富春江冶炼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杭州市十二届人大代表,富阳市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浙商理事会主席,富阳市工商联副主席,富阳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富阳市慈善总会副会长。

―――――――――――――――――――――――

“和鼎铜业”是解读罗忠平的一个切口。

因为“和鼎铜业”是杭州富春江冶炼厂这家产值超百亿的大企业的一次“再造”和涅槃,三期投资高达35.8亿元,高强度的投入,承载着罗忠平的梦想。

2012年8月3日晚,中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第一巨头、上市公司“江西铜业”放出公告,公司将以3.6亿元现金入股由杭州富春江冶炼厂组建的浙江和鼎铜业有限公司。

第二天,股民大称“江西铜业”入股“和鼎”是利好。

而主导这场在中国有色冶炼行业内“强强合作”好戏的主角——“富春江冶炼”的掌门人罗忠平来说,心情一点也不轻松。

因为这既是一场转型升级之战,又是一场企业走向光明还是黑暗的选择之战。

罗忠平掌舵这家企业10多年来,曾作出过无数个决策,但这个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决策。

自2000年担任富春江冶炼厂厂长以来,罗忠平“用未来思考今天”,不断决策着投资矿山、收购兼并企业、投入巨资技改这样充满风险的大动作,短短几年就把一个年产只有1万吨电解铜的企业,推到了“10万吨级”的规模,企业于2008入榜浙江省百强企业,2010年入榜全国民企500强,这是许多“富冶”员工想也没有想过的高度。

这一高度,对于罗忠平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罗忠平说,办企业不是逆水行舟那么简单,而是一棋下错,满盘皆输。

他会因为工作压力大睡不着觉,有时脑海中还会冒出这样的念头,如果自己的决策错了,这家具有50多年历史的企业就垮台了?

这一千多员工怎么办?

但是三年前,罗忠平又作出一个更大决策,为了企业更大更好的发展,组建浙江和鼎铜业有限公司,又将自己推向了“背水一战”的风险中:

生产基地迁至地处富阳西部山区的新登,承担起富阳打造新登工业平台助力“工业兴市”的建设者,上马全新的国内领先的冶炼技术,并与铜冶炼大鳄“江铜”合作……在外部宏观经济形势趋紧,项目试生产充满风险的情况下,谁也不敢说自己有100%的把握。

但仅仅过了30多个月,2013年6月29日,和鼎铜业点火试生产,并且一次性试生产成功,各类技术经济指标全部达到设计要求。

一期全部投产后,可以带来100亿元的工业销售产值,如果后期项目全部投产,将诞生一个265亿元的航母级企业。

两个月后,罗忠平在英国伦敦参加世界金属年会,当参加年会的企业家知道中国的“和鼎铜业”一次试生产成功的消息后,非常惊讶,连称和鼎铜业是冶炼行业里的“明星企业”。

而曾在富阳市政府分管工业多年,现任富阳市政协主席的陆洪勤这样评价:

和鼎铜业试生产成功,无论对“富冶”还是对富阳,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决策、大投入的现象背后,更值得探究的是:

这个从桐庐合村乡走出的农家子弟,他在追求什么?

为什么能从成功走向成功?

他身上又在努力承担着什么?

人生归零

人生的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财富。

“我的家乡四面环山,当车不能往前行驶时,家就到了。

”罗忠平的家乡位于桐庐合村乡一个偏静的小山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这里交通不便,翻过一座大山,再走上五、六里的山路,才能到达岭源乡(原乡政府),这条蜿蜒的山路是通往外界最方便的路。

出身寒门,生活在偏远山区,如果没有理想,没有奋斗,也许人这一辈子就是一个简单的轮回。

回忆起年少时光,罗忠平觉得“虽苦犹甜”,几十年后他仍然念念不忘家门前清沏的小溪、童年的小伙伴,还有妈妈做的“霉干菜”。

在村里念完小学后,罗忠平来到离家较远的乡里念初中,晚上无法回家,需要住在学校,与大多数同学一样,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困难,住校生吃的菜主要是“霉干菜”。

“霉干菜”就伴着他完成了初中、高中六年的求学时光。

在那个物质匮乏、条件艰苦的年代,罗忠平是幸运的。

不少孩子成年后,父母大都让他们回家务农赚工分。

而罗忠平的父母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他们将五个子女的教育看成头等大事,把原本可以成为劳动力的儿女送到外面读书。

仅靠父母劳作养活一家人,其间艰辛可想而知。

但父母从不放弃,也从不喊累,坚定不移地供子女读书。

他们的做法,直到现在仍在乡人间口口相传。

也许是父母从小灌输的“重学”思想,年幼的罗忠平从小就有强烈的求学欲望。

他珍惜读书机会,学习用心刻苦,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尽管山区闭塞的环境,不高的师资力量,成为一个山区孩子求学最大的绊脚石,但他从未想过放弃读书。

他初中到高中,他一头扎进了书堆里,以读书为乐。

功夫不负有心人。

1982年,他参加了高考,取得了优异的高考成绩,长沙冶金工业学校(现已和中南大学合并)向罗忠平寄来了录取通知书。

那一年,全乡只有2位学生考取了学校。

回想起32年前的那一天,罗忠平依旧难掩激动:

“当我从地里干完农活回到家,接过父亲花了2个小时从乡邮政所取回的入学通知书,寒窗苦读终成正果,此情此景永生难忘!

乡亲们闻讯后,也纷纷赶到他家里祝贺。

一个农村的孩子凭借坚定的信念,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走出了山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当他背起行囊离乡赴长沙求学时,母亲脸上的笑容成了他留下的最好礼物。

到长沙后,罗忠平人生地不熟,但一切都是新鲜的,他得花时间适应;功课非常紧张,英语基础薄弱,他得付出加倍的努力;他又担任班团支部书记,又得组织开展班级活动……这难不倒吃得起苦的罗忠平,异乡求学让他学会了很快适应新环境,系统的知识学习打开了他求知的大门;团干的职务锻炼了他组织协调的能力。

1984年7月,罗忠平以优异的成绩从长沙冶金工业学校毕业,分配到了地处富阳环山乡的“正团级”杭州市属企业——杭州富春江冶炼厂,这是杭州的一家老牌工业企业,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还被国务院命名为“大庆式企业”,主要生产电解铜、黄金、白银等,在全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赫赫有名。

工厂里有近千人,专业技术队伍中人才济济,不乏有来自清华、浙大这样的名校毕业生。

学习分析化学专业的他被分配到了工厂化验室,从事冶金分析。

化验分析在企业里向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辅助岗位,很少受到重视。

但在这个看似不受重视的岗位上,罗忠平却没有年轻人的那种浮躁,“兢兢业业”成了他的工作标签,这个有着扎实专业知识,做事勤勤恳恳的年轻人,很快受到同事们的认可,厂领导也开始注意到他。

一年后,他被厂党委提拔为团委书记。

能够在这样的大工厂里工作,还有不错的工资收入,又当上了团委书记,本来可以享受生活了。

但罗忠平骨子里的那种“求知欲”又让他不安分起来。

1989年9月,他白天工作,晚上复习,考取了原浙江工学院(现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获得脱产带薪学习的机会,这次学习再一次拓展了他的专业知识领域。

1996年,他又参加了浙江大学研究生班学习……在学习这条路上,罗忠平一直停不下他的脚步,贯穿了他的整个生活。

一个艰难的起点

时代变革如同巨浪奔腾。

而要搏击戏浪,靠的根本不是运气。

1996年5月,这个“热爱学习”,又从基层做起,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有专业知识储备又有党务知识储备的年轻人,成为工厂里的首屈一指的复合型人才。

当时杭州富春江冶炼厂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老化,经过上级层层选拔、组织考核,杭州市建材冶金公司任命为罗忠平为副厂长,他在厂领导班子中年龄最小、学历最高,也是整个杭州市经委系统县团级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厂级领导。

此时的富春江冶炼厂与国内许多国企一样,体量看似很大,实则体制机制陈旧,生产经营效益不佳。

当时的“富冶”也面临着类似问题,企业的战略定位、生产经营机制、员工精神面貌均呈现“疲态”,企业内部各种问题交集,但要彻底解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谈何容易。

当年有许多国有企业在那个年代走到了“岔路口”,走对路的,从此凤凰涅槃,走向光明;走错了路,从此一蹶不振,倒闭有之、兼并有之。

2000年5月,老厂长调任杭州,才39岁的罗忠平被任命为杭州富春江冶炼厂厂长,成了这家“问题重重”国企的掌舵人,他没有一点高兴,而是压力重重。

当时摆在罗忠平面前有两大棘手问题,一是宏观经济下行、企业经营管理“死气沉沉”,还有老企业固有的利益格局和陈旧观念,想改革创新阻力重重;二是两年前已经剥离给一家私营企业的环山分厂的员工,因为那家私企经营不善长期停工,被生活所迫的160多位员工强烈要求返回“富冶”,当时“富冶”因为经营困难还在下岗分流,100多人要返回,这怎么可能?

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

很多人都说罗忠平当这个厂长,是接了一个“烂摊子”。

就在此时,杭州市政府下达通知,要求包括“富冶”在内的一批工业企业,必须在2000年底前完成改制,建立起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管理科学、经营灵活、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

旧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接踵而至。

“改制”面临着利益调整,职工身份改变,人员分流,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改制”一下子把罗忠平推到了“风口浪尖”,有员工放出话来:

如果改制让他失去了工作,他就住到罗忠平家里去。

而环山分厂100多位停工在家、心里一直盼望重新回到“富冶”的员工听说工厂要改制了,他们开始串联,情绪激动,强烈要求返回工厂。

“改制”成了一场触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大革命”,也成为“富冶”何去何从的“大革命”。

处理得好,企业还能平稳过渡;处理得不好,那就真了成了“烂摊子”。

所有的压力排山倒海般地涌向罗忠平。

当时“富冶”投入了7000万元进行的技改项目还在进行中,繁重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已让罗忠平压力重重,何况面临“改制”这样的大变局。

首先发难的是160多位早已划转出去的员工,他们聚集在一起,堵住工厂的班车,堵住办公大楼,情绪激动的员工,还放言威胁。

连续几个月,罗忠平面对上百人的集聚,他不停地从法律角度、从企业现实,于情于理不停地劝说、解释。

你可以想像当年罗忠平面临的压力和困难。

罗忠平说,当年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让他身心疲惫。

但他自从走出桐庐合村乡的那一刻起,就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放弃。

他一遍遍地解释,一遍遍地沟通,通过与有关部门不断地商议,努力为这100多位员工争取应有的利益。

守得云开见月明,他和有关部门一起制订出了“一厂一策”,圆满解决了充满“火药味”的人员分流问题,也保障了他们的利益。

风暴过去,雨过天晴。

虽然一切可以用“圆满”来做注解,但回望那段历史,罗忠平说,这真的是一个艰难的起点,也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起点。

而“富冶”,也就是在那个艰难的起点上,开始整装出发。

布局全国“战场”

通过“改制”这起大事件,罗忠平向大家证明了他性格中坚韧不拔、统筹兼顾、决断决行的一面。

刚刚完成改制的“富冶”,电解铜年产量不到1万吨,这样的规模根本无法与同行竞争。

罗忠平认为,市场竞争不相信眼泪,而且具有“马太效应”,强者只会更强,弱者只能更弱。

要把“富冶”这艘具有50多年历史的老船驶入深水道,必须把准航向,对整艘船进行从“动力”到“结构”的改造升级。

罗忠平深知这家“大船”的问题出在哪里。

他以“市场”为导向,对生产、技术、采购、销售、财务等等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大胆起用一批年富力强、敢于创新、想干事能干事的技术管理骨干。

一位从基层一线提拔起来中层干部说,罗总十分爱才,对人才他往往有更多的期许,希望他们独挡一面、干出一片天地。

他要求中层干部带头学习管理、技术方面的知识,还要求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文章,他亲自过目,不合格的要求重写。

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建设学习型企业,改制后的企业有了生机,干部员工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2000年后的几年,全国铜冶炼市场仍然不很景气,铜价低迷,但作为国家的基础性原料产业,铜、铝、铅锌等矿产品严重依赖海外。

罗忠平前瞻地判断出铜冶炼行业的在国家产业中的“基础性”不会动摇,认为干好铜冶炼这一行,实则是一种“产业报国”。

经过系统的市场分析,一套有着超前眼光、做大做强“富冶”的方案开始实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为解决原料问题,也为缓解企业将来发展的原料制约,2002年,罗忠平跨出企业发展第一步——投资矿山,他在安徽宣城全资买下一座铜钼矿山,紧接着又买下安徽滁州琅琊山矿业总公司22%的股份,实现该公司70%的原料供给富冶。

两次在外地市场进行的并购,并非唾手可得。

当时想并购的不止罗忠平,还有几家国内冶炼行业里“财大气粗”的大企业大集团。

罗忠平的性格特点是真诚、朴实、执著,他有一说一,总是以“双赢”作为商谈的支点,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诚意,这是罗忠平打败大企业的最大原因。

通过投资矿山、并购企业,“富冶”成为江浙沪地区唯一一家集矿粉采选、粗铜冶炼、铜精炼,黄金、白银、硫酸生产于一体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企业上游产业链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工业企业,规模可以决定效益。

在全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许多铜冶炼国有企业占据铁路、港口的交通优势,又有当地政府“政策面”利好的刺激,在成本、效益、定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优势,作为民营企业的“富冶”,要与他们竞争,做大规模、采用新技术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槛。

2005年开始,“富冶”先后投入2.1亿元资金,对“富冶”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

此次改造站在了世界铜治炼技术的前沿,以环保绿色生产、低成本高效益为导向,采用了一大批新技术。

通过技改,电解铜产能整整提升了10倍,达到年产10万吨的规模。

这个规模,在全国铜冶炼行业,已经可以排得上号了。

“富冶”远离原料供应基地、相关产业配套不全,同时又面临环境容量、政策层面的倒逼压力。

2006年底,罗忠平布局企业进军铜工业经济十分雄厚的江西,成立了以铜再生资源为主的加工企业——上饶和丰铜业有限公司,罗忠平抽调技术管理骨干来到上饶,短短几年间,“和丰铜业”生产经营风生水起。

好消息传到厂里,员工们信心满怀。

“富冶”这艘大船终于慢慢驶进了深水道。

2010年,罗忠平再次作出一个重大决策,收购了江西金汇铜业有限公司,罗忠平目的是要在国内废铜冶炼行业占领主动权。

罗忠平继续从本部抽调精兵强将,空降江西,这批由罗忠平一手培养起来的年轻人,没有给大家带来失望,“金汇铜业”现在已发展成为具备阳极铜、电解铜共10万吨规模的环保企业。

罗忠平在江西革命老区打造出了一个以再生资源利用为主的上饶铜产业生产基地,不仅在行业内影响较大,而且有了引领国内废铜行业市场的主导地位。

“富冶”成为富阳最大的纳税大户,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桂冠也花落“富冶”,罗忠平自己也获得了不少荣誉。

对罗忠平来说,应该喘口气,好好休息一下了。

但罗忠平仍然看出企业在持续发展、永续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他总是不断告诫企业高层以及中层干部,一定要戒骄戒躁,立足长远,再做当下。

他认为,从宏观层面上说,在“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重工业行业受到环境容量制约会越来越多,迫切需要更好的绿色生产、环保生产;从中观层面上说,企业作为富阳经济三大经济支柱之一的铜产业“领头羊”,有责任为地方经济发展奉献更多的利税;而从微观层面上讲,企业发展停步,就会被对手赶超,失去同台竞争的机会。

2011年4月,“富冶”组建成立浙江和鼎铜业有限公司,并启动异地建设项目,新厂址在远离富阳主城区的新登镇松溪,总投资高达35.8亿元,采用的世界领先的技术。

项目完成后,“富冶”的整个生产基地将迁入,这无异是对富冶的一次“再造”。

那段时间,罗忠平总是思绪万千,有时会因压力大而睡不着觉,作为铜冶炼行业的专家,他知道采用新技术有风险,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一次性生产成功,他脑海中经常会冒出这样的念头,如果自己的决策错了,试生产失败了,“富冶”也许就没了?

1000多员工就得回家了?

罗忠平内心的担心没有发生,经过两年多的紧张建设,通过周密翔实的技术论证,2013年6月29日,和鼎铜业点火试生产。

这对罗忠平来说,是一个重要而难忘的日子,对“富冶”来说,也是一个重要而难忘的日子。

但传来的是好消息,位于新登新区年产10万吨矿产粗铜项目一次性试生产成功,各类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基本实现预设目标。

“再造富冶”梦想成真。

现在年产15万吨电解铜项目的三大机组全部进入,正在紧张进行安装调试,预计在5月可投入运行,一期投入运行后,可实现工业销售产值达100亿元。

担当社会责任

“富冶”是富阳的纳税大户,连续多年被评为富阳十大功勋企业。

“富冶”成功了,罗忠平也成功了。

许多荣誉接踵而至,但面对媒体、各界人士对他的褒奖,罗忠平总是说,成绩是大家同心同德干出来的,非我个人的功劳。

成绩也代表过去,我们在任何时刻都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富冶’’的理念是“责任创造价值”,“责任”两个字是罗忠平最看重的,当父亲的责任、当丈夫的责任、当企业主的责任、当人大代表的责任……

说起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他说自己很惭愧。

事实上,他默默做了很多,却很少在媒体上看到。

他总是避着闪光灯和摄像头,他不喜欢抛头露面,却总是尽己所能、做着实实在在的事。

“就业有保障,老百姓的日子才能真正在安稳中度过。

”罗忠平深知一家企业的责任。

近年来,罗忠平通过企业快速发展,不断创造工作岗位,吸纳大量失地农民就业,提高当地百姓就业率。

他还带领企业积极参与救灾扶贫、联乡结村、新农村建设、春风行动、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

一次性捐资富阳中学教育基金会600万元,一次性支持企业周边村自来水改造工程200万元,在近年来企业发展急需资金的情况下,企业捐资金额高达2550余万元。

“富冶”也获得浙江省慈善总会颁发的“慈善贡献奖”、“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奖”、富阳市“农村公益事业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一份份荣耀,在罗忠平看来他只是尽了一点绵薄之力,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要做大企业,而且要做强企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利税,助推地方经济发展,造福更多的老百姓,实现他心中的“铜业报国”的理想。

 故乡,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是一份永远扯不断的牵挂。

游子是飘在天空中的风筝,无论你飞得多高多远,始终有着一根线牵着你飞行。

罗忠平在外打拼多年,有了诸多光环,但他仍然保留着浓浓的桐庐口音,在富阳生活工作了近二十多年,他仍然觉得自己是一个桐庐人,因为桐庐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他的根在这里。

 罗忠平的“乡情”很重,情谊很深。

多年来他坚持为家乡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为家乡建造凉亭、修建公墓、捐资助学,还在桐庐钟山投资了一个企业,资助所在村的敬老事业,安排40多名残疾人就业。

在罗忠平看来,离开家乡在外打拼那么多年,别人看到他的风光,但更多的是别人看不到办企业所需要付出汗水和压力。

他说他心中有一盏灯总是照耀着,它都不会熄灭,那就是家。

每次回到桐庐回到家乡,听着熟悉的乡音,感受着亲人的挂念,心里总是十分感动,对他来说,是一次身心“充电”过程。

身在富阳的罗忠平一直关心桐庐的发展,媒体上只要有桐庐的消息,他都会细细去读。

桐庐县城变高变大了,自己的家乡变富变美了,这让罗忠平十分高兴。

罗忠平说,桐庐山水哺育了我,虽然我走出了桐庐,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但这要归功于良好的社会环境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

我将用继续做大做强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如果有机会,他还期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