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世勇现代汉语名著选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3971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39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亢世勇现代汉语名著选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亢世勇现代汉语名著选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亢世勇现代汉语名著选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亢世勇现代汉语名著选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亢世勇现代汉语名著选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亢世勇现代汉语名著选读.docx

《亢世勇现代汉语名著选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亢世勇现代汉语名著选读.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亢世勇现代汉语名著选读.docx

亢世勇现代汉语名著选读

现代汉语名著选读

亢世勇

汉语言文学院

目录

绪论

第一章词本位——《马氏文通》

一、写作起因

二、思想、理论来源——拉丁文法

三、词类体系及词类划分标准

四、句法单位及构成

五、句子分析——句子成分分析法

六、词本位语法的特点

第二章句本位——《新著国语文法》

一、思想、理论来源——英语《纳氏文法》

二、词类体系

三、句子成分体系

四、词类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五、单句的分析及方法——中心词分析法与图解法

六、句型体系

七、句本位语法的特点——以单句为基点,向下探求词类的划分,向上可以扩充为复句。

第三章汉语语法研究结构主义的代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一、词类体系

二、句法结构

三、句型及句子成分

四、构词法

五、结构主义的表现

第四章新时期以前汉语语法研究的总结——《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一、《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写作目的

二、语法单位的确立

三、分类存在的问题

四、关于结构

五、存在问题的研究

第五章词组本位——《语法答问》、《语法讲义》

一、汉语语法的特点

二、词类

三、句法成分和特殊句式

四、句法分析方法

五、语法体系

六、语法研究的原则——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七、汉语语法研究的基点——词组

第六章语法分析方法的集大成——《八十年代的中国语法研究》

一、层次分析法

二、变换分析法

三、语义特征分析法

四、语义格和语义指向分析法

五、值得注意的理论问题

第七章三个平面的理论——《三个平面的语法观》

一、三个平面的理论

二、三个平面的实践——具体问题的研究

三、三个平面的发展前景

第八章汉语语法的“本位”

一、汉语语法学几个“本位”的提出

二、从“句法转折”到“超句法转折”

三、立足点和观察站

绪论:

一、新时期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思潮、倾向

(一)主要思潮

(1)结构主义的描写语言学得到广泛应用。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虽然主要是在传统语法的间架里谈问题,但“别的学派有可取之处也不排斥”,这其中对结构主义的引述不少。

80年代初的“析句方法讨论”和哈尔滨“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使描写语言学的主要分析方法——直接成分分析法(或谓层次分析法),逐渐成为主要的析句方法,并在语法教学中得以应用,从此结构主义的层次、功能、分布、替换、扩展、切分、客观描写等观念逐渐深入汉语语法学,尤其是层次观念,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结构本质的认识。

(2)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相结合的学说成为热点。

结构主义语法,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从形式入手,语法研究难以达到搞清楚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关系这一语法研究的终极目的,既不能较好地解释句法结构的灵活性、多样性,也不能指导和说明句子的具体运用。

句法分析是不自足的。

正是认识到单纯句法分析存在的不足,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相结合的析句理论便应运而生。

这一理论的提出、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新时期语法观念更为深刻的转变,使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走向深入。

(3)大语法观念的逐渐形成。

由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所关心的主要是语言系统本身,语法也只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形式。

随着语法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这种“纯语法”的研究已难以解释很多复杂的语法现象,语法学的领域必须开拓,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借助于相关学科的方法、材料、手段、理论来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关系,同时语法学也应向其他学科输送自己的成果,以相互结合而相得益彰。

认知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社会学、信息理论、系统理论、符号学理论、统计学、模糊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方法、理论都在语法研究中得到应用。

这种大语法观念的形成,不仅开拓了语法研究的新领域,也带来了语法研究的深入和语法观念的转变,增强了语法学的解释力,提供了对语法现象观察、研究的新视点、新方法。

(4)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倡导。

在文化语言学理论影响下,流水向、意合法、隐藏的语法范畴、句读段组织论、单音节性、功能句型观等观念的提出或重新论述,也为人们正确认识汉语语法的结构规律提供了新的视点。

(二)主要倾向

(1)形式与意义相结合。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关系是语法研究中的根本问题,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弄清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以从原则上说,进行语法研究应把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真正的结合是要使形式和意义相互渗透,讲形式的时候能够得到语义方面的验证,讲意义的时候能够得到形式方面的验证。

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在新时期都受到广泛重视,在具体语言事实的描写、归纳、分析中,研究者对形式和意义虽各有侧重,但都努力使两者结合,或从形式入手,从意义上验证,或从意义入手,寻找形式标志,探求形式与意义之间对应关系,以促进语法研究的深入。

(2)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在充分描写语法现象的基础上引入语义指向分析,语义特征分析,三个平面理论及格、向等理论和方法对语法现象进行充分的解释,使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3)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受到各种语境因素的制约,语境也同样影响到语义结构和语法结构,因而语法研究不能仅仅满足对语言结构作句法的或语义的静态描写和分析,应引用动态观念,使静态研究与动态考察结合起来,借以弥补句法分析的不自足性。

语用条件、语境功能以及话题、焦点、预设、蕴含、省略、移位、空位、生成、转换等观念,使语法研究出现了大的变化。

(4)事实与理论相结合。

中国语言学历来具有务实的优良传统,对语言事实的调查、分析、总结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重视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汉语语法理论,把事实和理论结合起来。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语法答问》、《汉语语法研究》等都体现了较强的理论色彩,变换分析的理论探讨、语义特征分析法的总结等也是加强理论指导的表现,而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更可以看出中国学者对适合汉语语法的语法理论探索的自觉意识。

(5)主流与多元相结合。

描写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突破了传统语法的一统天下并成为语法研究的主流,同时,还有乔姆斯基理论、菲尔墨的格语法以及系统功能理论、切夫语法、蒙太古语法等都在汉语语法研究中被借鉴和运用。

句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外、变换分析、语义结构分析、语义特征分析、语义指向分析、动词的格向分析、三个平面分析等方法配合使用。

这种多样化态势促进了汉语语法的深化。

(6)借鉴与创新相结合。

三个平面理论是“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立足革新,不断探索”的结果,既来源于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又吸取了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和格语法的长处,并充分利用了现代语义和语用学的成果,更是基于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这一特点提出的,三个平面理论,是新时期语法学中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范例。

(7)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共同语与方言相结合。

“大小三角理论”主张将现代汉语和古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结合起来。

(8)研究与应用相结合。

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的需求也是促进语法学发展的积极因素。

对外汉语教学和中文信息处理对汉语语法研究提出了挑战,促使了汉语语法的发展。

二、本课的主要内容

本课是汉语语言学的提高课,重点是对原著的研读。

主要内容包括:

第二章词本位——《马氏文通》

一、写作起因

二、思想、理论来源——拉丁文法

三、词类体系及词类划分标准

四、句法单位及构成

五、句子分析——句子成分分析法

六、词本位语法的特点

第二章句本位——《新著国语文法》

一、思想、理论来源——英语《纳氏文法》

二、词类体系

三、句子成分体系

四、词类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五、单句的分析及方法——中心词分析法与图解法

六、句型体系

七、句本位语法的特点——以单句为基点,向下探求词类的划分,向上可以扩充为复句。

第三章汉语语法研究结构主义的代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一、词类体系

二、句法结构

三、句型及句子成分

四、构词法

五、结构主义的表现

第四章新时期以前汉语语法研究的总结——《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一、《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写作目的

二、语法单位的确立

三、分类存在的问题

四、关于结构

五、存在问题的研究

第五章词组本位——《语法答问》、《语法讲义》

一、汉语语法的特点

二、词类

三、句法成分和特殊句式

四、句法分析方法

五、语法体系

六、语法研究的原则——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七、汉语语法研究的基点——词组

第六章语法分析方法的集大成——《八十年代的中国语法研究》

一、层次分析法

二、变换分析法

三、语义特征分析法

四、语义格和语义指向分析法

五、值得注意的理论问题

第七章三个平面的理论——《三个平面的语法观》

一、三个平面的理论

二、三个平面的实践——具体问题的研究

三、三个平面的发展前景

第八章汉语语法的“本位”

一、汉语语法学几个“本位”的提出

二、从“句法转折”到“超句法转折”

三、立足点和观察站

三、学习方法

1、深入钻研原著,搞清楚原著的理论来源,以及与汉语研究结合后的发展,以及前后的继承关系。

2、联系实际进行研究,用事实说明原著的贡献及不足,以及对现在研究的影响。

四、参考文献

1、马建忠:

《马氏文通》

2、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

3、丁声树等: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4、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5、朱德熙:

《语法答问》,《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丛稿》

6、陆俭明:

《九十年代的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自选集》

7、范晓:

《三个平面的语法观》

8、邢福义:

《汉语语法学》,《邢福义自选集》

9、徐通锵:

《语言论》,《徐通锵自选集》

10、俞士汶等:

《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

11、龚千言:

《中国语法学史》

12、林玉山:

《汉语语法学史》

13、陈亚川等:

吕叔湘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助读

 

第一章词本位——马建忠的《马氏文通》

一、写作起因

让蒙童早日掌握文法,精通语文,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别的事。

(后序:

P13)

二、思想——仿拉丁语法

看到外文组词成句有一定的规律(后序:

P12)

借西书之律,征集汉文之义例而成书(后序:

P13,例言:

P15)

三、语法体系——词本位

1、以词为研究的基点,重点解释字相配成句的规律。

(例言:

P15)

2、全书的内容:

《正名》一章,《字类》八章,《句读》一章,总体以“字”为本。

四、词类体系及词类划分标准

1、词类体系

名字、代字、动字、静字、状字、介字、连字、助字、叹字。

凡九类,五类实字,四类虚字。

字都可归类。

2、词类划分标准——字义

字各有义,而一字不止一义者,古人所谓“望文生义”者此也。

义不同而其类亦别焉。

古文字类者,亦类其义焉耳。

(正名:

P23)

五、句法单位及构成

1、句:

凡字相配而辞意已全者,曰句(24页)。

凡有起词、止词而辞意已全者,曰句。

2、读:

凡有起、语两词而辞意未全者曰读。

(28页)

3、顿:

集数字而成者也。

盖起词、止词、司词之冗长者,因其冗长,文中必点断,使读时不至气促。

(42页)

4、起词:

凡以言所为语之事物者,曰起词。

(24页)

5、语词:

凡以言起词所有之动静者,曰语词。

(24页)

字之为语词者,动字居多,而动即行也。

既曰行矣,则行必有所自发者,亦必有所止。

(25页)

内动:

凡动之行仍存乎发者之内着,曰内动字,省曰内动(25页)。

外动:

凡动之行发而止乎外者,曰外动字,省曰内动(25页)。

6、止词:

凡名代之字,后乎外动而为其行所及者,曰止词(25页)。

7、表词:

静字为语词者,曰表词。

(26页)

8、次:

凡名代诸字在句读中所序之位,曰次。

(27页)实字卷之三详论“次”。

9、主次:

凡名代诸字为句读之起词者,其所处位曰主次。

10、宾次:

凡名代诸字为句读之止词者,其所处位曰宾次。

11、正次:

凡数名连用而意有偏正者,则正意位后,谓之正次。

12、偏次:

凡数名连用而意有偏正者,偏者居先,谓之偏次。

13、前次、同次:

凡名代诸字,所指同而先后并置者,则先者曰前次,后者曰同次。

14、司词:

凡名代诸字为介字所司者,曰司词。

司词之次,亦为宾次。

六、词类与成分之间的关系

词类与成分之间有对应关系:

字之为语词者,动字居多,而动即行也。

既曰行矣,则行必有所自发者,亦必有所止。

(25页)

名字为起词、止词、司词。

(40页)

卷十论句读开始的说明(385页)

首卷界说有言曰:

“凡有起词、语词辞意已全者曰句,未全者曰读。

”起词者,即所志之事物也;语词者,事物之所动静也。

故欲知句读之所以成,当先知起词、语词之为何。

于是焉第二卷之论名字、代字者,所以知起词所从出也。

后四卷之论动字、静字者,所以知语词所由生也。

要之名无定式,凡一切单字、偶字,以至集字成顿成读,用为起词、止词、司词者,皆可以以名名之。

(40页)

静字先乎名者常也。

(112页)

静字成为语词,更名曰表词,所以有别也。

(127页)

状字所以貌动静之容者。

状字之于动字,亦犹静字之于名字,皆所以肖貌之者也。

凡状者,必先其所状,常例也。

状动字则先动字。

(227页)

 

第二章句本位——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

一、语法思想——句本位

•1、句本位的表述(P1页)

•本书《引论》:

诸君知道近来研习文法的新潮吗?

简单说,就叫“句本位”的文法。

•近来大家也就主张一步一步地踏着“句子”的自然发展,用作修习文法的途程;先理会综合的宏纲(句子),再从事于分析的细目(词类)。

不但“宏纲具举”而后能“细目毕张”,并且词类的区分,有些要由词类在句中的功用而定。

2、对以前语法的批判(P3页)

•于是摹仿从前西文GRAMMAR的“词类本位”的文法组织,非打破不可了;仅就九品词类,分别汇集一些法式和例证,弄成九个各不相关的单位,是文法书最不自然的组织,是研究文法最不自然的进程。

先就句子的发展,

2、对以前语法的批判

(2)

•娴习词类在句中各部分的位置和职权,然后继续地研究词类的细目:

这是极自然的事。

句子由最简单的到极繁复的形式,仿佛象一种有机物的生长,-----篇章由句子组成,-----所以,“句本位”的文法,退而“分析”,便是词类的细目;进而“综合”,便成段落篇章的大观。

3、句本位思想的实践

(1)语法研究以句子为基本单位

(2)词类按照词的词汇意义划分,然后又按照句法成分进行对应,力图说明词类是从词在句子中的职务和位置分别出来的。

所谓“依句辨品,离句无品”。

•(3)复句由单句扩充而来,篇章由单句和复句扩展而来。

第十九章段落篇章举例用图解法分析了篇章。

二、词类体系,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

•1、词类划分的标准(P5页)

•词的词汇意义

(1)3节词类就语词在言语组织上所表示的各种观念,分为若干种类,叫作“词类”。

(2)(5节句法)词类分别观念自身在言语组织中的品类和性质。

词类划分标准

(2)

•(3)2节字与词观念一名意象,英文为IDEA。

在此处是用它的广义:

一切外界的感觉、反应的知觉、想象、乃至概念等,凡是由认识作用而来的,都可叫作观念。

•(4)由词类的定义可见词汇意义为标准

•词类观---仿西方词类

词类划分标准(3)

•(5)反驳按句子成分分类。

•A、先讲词类,后讲句子成分,不合逻辑。

•英语:

词形-(划分)---词类--(对应)--句子成分---(决定)---词形

•汉语:

词义--(划分)--词类--(对应)---句子成分

•B、第一章第6节的注7里说

词类划分标准(4)

•譬如一个“人”字,一望而知其为名词,但若不举出句子来作例,也就不能单独断定,因为它有时作动词用,[“人”其人]是;有时又可作形容词用,如普通语词的[“人”熊,“人”参,“人”鱼]都是;有时更可作副词用,如[豚“人”立而啼]是。

2、词类体系

(1)实体词:

名词、代词

(2)述说词:

动词

•(3)区别词:

形容词、副词

•(4)关系词:

介词、连词

•(5)情态词:

助词、叹词

三、句法分析——中心词分析法

•1、句子成分

(1)主语,

(2)述语(谓语)----------主要成分

•(3)宾语,(4)补足语(主要即表语)---连带成分

•(5)形容性的附加语(简称形附)------附加的成分

•(6)副词性的附加语(简称副附)-----附加的成分

补足语的类型

(1)

•1、同动词的补足语,表所说主语之体,如:

•工人是劳动者。

空气也有重量。

•2、内动词的补足语,表主语所成之物,如:

•现在的工人变了主人。

那个工人成了一个学者。

•以上补足语是补足主语的。

•3、外动词所带的补足语

(1)表对于宾语所祈使之事:

工人请我报告。

我的话引起他们发笑。

•主人让客坐。

补足语的类型

(2)

•4、外动词所带的补足语,表对于宾语所认定之名。

如:

工人推选张同志作代表。

•我们认工人是生产者。

他们叫我老哥。

•5、外动词所带的补足语,表对于宾语所指之性。

如:

工人赞成我的话公正。

我爱他们诚实。

他们骂卖国贼没有良心。

•外动词所带补足语是补宾语的。

•2、词类与句子成分的关系及实体词的“位”、散动。

•名词——主语、宾语,动词——述语(谓语),

•形容词——形附,副词——副附,补足语——名词、动词、形容词。

•但汉语的成分和词类不是一一对应,为解决矛盾提出“位”“散动”

•实体词的“位”指实体词在句中出现的位置。

共有七位:

实体词的常规位置是主语宾语,即主位、宾位,补位(用作补足语),领位(用作形附),副位(用作副附),

•同位用作与上五种同一的成分又同指一事物),呼位(离开上五种而独立的)

•动词散动的三种

•1、动词作主语、宾语、补足语(“是”)

•如:

“坐”“立”都不好。

他们往天桥去看“耍狗熊”。

太烦琐的礼节,实在(是)“作伪”。

•2、动词作形附,如:

“打虎”的武松是-----

•3、动词作副附,如:

“使劲”打。

“笑着”说。

•3、句子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

•单句图解法的公式和程序

•图解实例:

那时侯的这些很明白的工人,决不承认那个极苛刻的条件。

•图解实例:

工人当炎热的天气,在黄河的两岸,把种种的、木料,替我们造桥。

•图解单句的程序和手续:

(P28)

(1)先画一根主要的横线,上面加一双竖线。

(2)先看清全句的主要成分,主语、述语,填好。

(3)再看动词属于哪类动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

(4)连带成分左边图解线在横线上:

宾语作垂直线,补足语作右斜线。

•(5)末了将句中所有的附加成分填上。

•(6)附加成分图解线在横线下:

凡属形附的都向左斜,凡属副附的都向右歇。

•(7)主要成分有限,附加成分无限,可填加好几层。

•图解法的好处:

(P29)

•就这图解式,可以认别一个句子里边的各个语词是属于何种词类;即:

无论哪一根横线上,都是些实体词或动词(但只有一定的“主要动词”,即述说词在主要的横线上);向左斜的线上都是形容词,向右斜的线上都是副词;横线下的直线(可微向左右斜)旁边是介词。

——连词就是介词的引申用法,只需改用虚线来表示;助词跟随在语后,叹词独立于句外,都和图解没有大关系。

——于是九种词类,都可从图解语句的结果,自然分别的清清楚楚;要检查一个句子里的某种词类有多少,也就一望而知。

•但这“图解辨别词类”的方法,却是本书所特创的,因为国语本有这个“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依靠结构,显示品类)的特质。

•四、文法的句型

•单句:

(1)完全句,

(2)省略句,(3)复成分句

•复句:

包孕复句:

两个以上的单句,只是一个母句包孕着其余的子句,这种复句叫包孕句。

即主谓结构作成分。

•等立复句:

(1)平列句

(2)选择句(3)承接句(4)转折句

•主从复句:

•五、句本位的特点

•1、以句子为语法分析的基点,下可根据词在句中功用分类,可再分细目;上可分析复句、段篇章。

复句等由单句扩展而来。

•2、词类和句子成分一一对应。

•3、句子分析采用中心词分析法——图解法。

根据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确定结构关系或确定句子成分。

如:

“教室里走了人”中“人”为主语后置。

第三章汉语语法研究结构主义的代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一、词类

(一)词类划分的标准

•语法是用词造句的方式。

句子是拿词造成的,有些词的用法有相同的地方。

句子的格式里头,最要紧的就是词的次序。

有些话次序能更动,可是更动以后不是原来的意思。

•既能独立运用又有一定意义的单位叫词。

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几个字。

•一个词有一个词的特殊意义。

一类词又有一类词的共同性质,共同用法。

•按照性质和共同用法,把词分为以下类:

•1、名词2、代词3、数词4、量词5、动词

(1)助动词

(2)次动词(介词)

•6、形容词7、副词8、连词9、语助词10、象声词

•附带:

词头、词尾(结构助词:

着、了、过、的,附着在词后,表示一定的意义)

•许多词只属于一定的词类。

但是有时候一个词可以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应该作为两个词看待。

•说一个词可以属于几个词类,不是说词无定类,一类词有一类词的性质、用法。

二、句法结构

(一)主谓结构

•主语可以是施事、受事、陈述的对象。

•她切了一棵大白菜。

•两个人都受了批评。

•这事咱们上当了。

•(根据位置判断主宾语)

•主谓结构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充当句子成分。

(二)补充结构

•1、动补结构

•2、形补结构

•补语:

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动补结构可以带宾语。

•(三)动宾结构

•1、动词带宾语2、次动词总带宾语(我先把我家里的情形说一说)

•充当宾语:

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动宾结构、主谓结构

•(四)偏正结构

•(五)联合结构

•(六)句子分析的方法

•语言特点:

一个结构套着另外一个,或是这个结构和那个结构并列,并不需要很多结合的成分。

并列结构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成分组成,其他四种结构是由两个成分组成的。

这就规定了分析句子的步骤:

对分析并列结构采取“多分法”,其他四种结构用“二分法”。

•帝国主义的侵略(主谓)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

•帝国主义的(偏正)侵略

•打破了(动宾)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

四、句子的基本类型

•句子是说话的单位。

只要单独站得住,能够向对方表示一定意思的话,不论长短,都是一个句子。

•主谓句

•非主谓句:

四种

•无论是一个字或几个字,无论是什么结构,只要独立说起来成话,就是句子。

•1、体词谓语句

•2、动词谓语句

•3、形容词谓语句

•4、主谓谓语句

•1、张排副以前的确体格挺棒。

•2、窗户谁叫打开的?

•3、我相信你,你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

五、特殊的句式

•1、连动式

•2、兼语式

•3、连锁式

六、构词法

•1、并列式

•2、偏正式

•3、动宾式

•4、动补式

•5、主谓式

•6、附加式

•7、重叠式

七、结构主义的特点

•1、按照功能划分词类。

•2、结构助词、动态助词是“词尾”。

•3、划分主宾语依据分布位置。

•4、句子分析采用二分法

•5、句法结构:

五种基本结构

•6、句子不论长短、何种结构,只要能单独说就可以。

第四章新时期以前汉语语法研究的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