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6078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docx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docx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教育永远是对心灵的,感动多少,记忆多久……

——2006杭师院附高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评估

我校是一所拥有48个班级(含12个XX班),2500多名学生(其中约1900名寄宿学生),集示X性、标志性为一体的省一级重点高中。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早,从1995年至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的心理辅导方式从原来只有一个心理辅导站和一种心理活动课的单一形式,发展到今天的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目前,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由校长室直接领导,学生处教师具体负责,并有一名专职心理教师维持日常工作,另有兼职心理教师17人,下设有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心理健康教育室,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心理健康课题研究小组、班主任心理活动课备课小组、家长心理教育咨询中心、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学生心理社团、心海拾贝心理、学生心理档案库、各年级设立相应的心理活动课和选修课,以及利用各种渠道开辟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专栏等。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本着着眼于预防和发展的原则,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在我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越来越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可和欢迎。

2001年被XX市评定为首批心理辅导优秀站,2003年被指定为全国心理咨询员培训实习基地,2004年全国心理卫生年会的现场会在学校召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全国各地知名专家的充分肯定。

一、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特点

1、本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效率较高;他们有较稳定的情绪,乐观自信,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对未来满怀憧憬,对生活有满足感;他们有较健全的意志,不怕困难,果断、顽强,有自制力;他们人格完整统一敢于竞争,努力向上,积极进取;他们有较完善的自我意识,能较好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他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广。

我校是省一级重点中学,孩子父母以及社会的期望值显著过高,给学生造成较强的心理压力。

受升学指挥棒影响,很大部分家长急功近利陷入教育误区,突出表现在:

重升学读书、忽视道德素质培养;重生活物质提供,忽视孩子生存能力训练;重身体健康,忽视心理素质提高;重单向教育,忽视亲子有效沟通;重言教,忽视身教,致使部分学生缺乏耐力、缺乏自信心、缺乏观察力、缺乏决断能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等等。

我校绝大多数是寄宿制学生,这些学生和其他非寄宿制学生白天一起学习、活动,但他们从上一周的周日晚至下周四夜晚,在校寄宿住校。

第一,这批学生家庭教育时间,与家长语言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时间和力度,显然少于非寄宿制学生,部分学生被父母关爱的需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或者由于父母过分关爱而容易造成心理问题。

第二,这些学生从比较从容优越的家庭生活,变为需要面对和处理吃喝撒都在一起的集体生活,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出现的茫然与失落,表现为人际交往方面的过密与过疏、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加重,个别学生还出现轻微的敌对和躯体化反应。

我们连续六年,对12000余名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后发现,住校学生比走读学生更易焦虑、偏执、抑郁。

2、XX学生和本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以高一为例)

XX

高一

人数

79

79

79

79

79

79

79

79

79

79

平均分

57.34

59.92

69.29

60.49

63.95

56.37

67.67

64.76

66.10

62.33

标准差

24.59

29.87

26.23

28.82

25.48

26.80

25.49

25.87

25.58

29.47

本地

高一

人数

517

517

517

517

517

517

517

517

517

517

平均分

54.30

57.25

54.82

56.39

54.53

51.58

61.31

50.50

52.95

52.07

标准差

25.48

28.19

28.42

27.46

27.45

26.42

25.54

27.55

27.35

27.40

自由度

594

594

594

594

594

594

594

594

594

594

t

.99

.78

4.26

**

1.23

2.88

**

1.50

2.06

*

4.32**

4.01

**

3.07

*

注:

“*”表示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显然,XX学生和本地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人际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阳性症状”项目上都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在“恐怖”项目上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

原因分析:

首先,沉重的心理压力。

考试的失败,使学生丧失了原有出类拔萃的优越感,许多学生无法接受对自己重新定位而产生的心理落差。

其次,社会支持系统的减弱。

XX学生远离父母和朋友,失去了最强有力的避护伞,减少了亲密感的体验,相应地增强了自我保护机制。

另外,高考淘汰制的存在,使他们的交往有了距离,多了戒备心。

长此以往,孩子就把自己封闭起来。

再次,单一的生活环境。

一年回家一次,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学校里。

最后,弱势群体的心理特点。

离乡背井来杭读书,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失去了有力的支持系统,他们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学校里的弱势群体,所以他们有着弱势群体自卑、敏感、逃避、依赖性强的心理特点。

二、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工作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寄宿制等实际状况,确立我校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以及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

面对个别有心理障碍学生的补救性辅导为基础;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预防性教育为核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开发自身潜能,达到自我完善为重点。

从内容来看,包括:

①智能训练,②学习心理辅导,③情感教育,④人际关系指导,⑤职业生涯辅导,⑥性心理教育。

高一年级:

针对学生不适应学校住宿生活,和部分学生青春期“闭锁”心理,同时又很关心别的同学和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对新集体的形成持“观望态度”以及个别学生有“孤独感”等心理特点,开展以适应性、良好人际关系形成、集体意识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心理教育活动,设有《架起沟通的桥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美好校园环境》等活动课。

另外,开学初我们为每位新生建立心理档案,跟踪学生学习、生活动态,为以后教育教学提供线索。

高二年级:

学生学习、生活使学生群体趋于稳定,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心理活动日益增强;学生较多考虑友谊、异性交往;心理上独立性更趋强烈,渴望自由,渴望师长的理解,但又容易向师长闭锁心扉;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高原现象”等。

针对这些心理特点,开展对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开展审美教育活动,提高学生感受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活动课主题有《学会自主学习》、《如何正确评价自我》、《萌动的青春情》、《如何承受挫折》等。

高中三年级:

面临毕业,大多数学生开始思考未来,个人前途等问题,既对未来有美好的愿望,又害怕承受失败,产生了焦虑和苦恼;在建立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前提下对如何处理好个人爱好、父母意愿、社会价值三者关系问题上,思想反复很大等特点,开展以应试心理与技巧、升学择业指导、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以及自我价值的探求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

2、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自得、自悟、自我发展。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对于内容的选择,我们终把握好一个原则,就是要从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

如:

X怡洁老师的“合作·宽容”,与寄宿制生活密切联系的。

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心理体验、情绪自我评定、谈话等方式培养竞争、合作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悦纳自己,悦纳他人,学会宽容。

胡泽平老师的“正确的异性交往”课堂中,气氛非常温馨而真诚,引导学生健康的恰当的异性交往心态,帮助学生树立恰当的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并用以知道自己的异性交往行为。

段艳芳老师的“打开记忆之门”一课时,只了解自己的记忆力、记忆习惯和方法,了解遗忘的规律,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记忆,没有对记忆有太学术化的教学。

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

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心理教育活动课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课堂教育模式。

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以达到教会学生了解或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调适、自我疏导,甚至自我宣泄等,最终达到“助人自助”,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3、坚持不懈地开展发展性的团体辅导,使广大学生成员释放各自潜能,得到积极性的自我成长。

针对学生所反应出的问题以及特点,对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以人际交往方面为主题的辅导,对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辅导。

2006-1学期为例,团体辅导内容及安排如下:

主题

参考内容

参考游戏

上课老师

互相认识

自我介绍、如何赢得他人的好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等

谁在布后

邬甬梅

自我定位

自我意识的培养、角色转换、正确地评价自己等

徐叶红

同学间的相处

室友、好友、异性间的关系怎样处理等

X琦

自我调控

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

情绪卡

你说我做

X琦

时间管理

合理分配时间

高珍珠

责任感的培养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对自己负责

勇于承担责任

汪泉

危机干预

董莉

信任感的培养

信任他人

瞎子走路

徐叶红

正确处理与家长的关系

代沟问题

骆燕波

自我期望

父母老师的期望与自身的矛盾、直面真诚

董莉

互相认识

更深入地了解彼此

超级大头贴

吴汝华

时间管理

合理分配学习、娱乐的时间

时间烘培坊

X琦

记忆力的培养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记忆考验

姜建军

网络成瘾

正确对待网络、游戏

黄怀球

考前辅导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

高珍珠

情绪管理

失败与成功的归因、如何消除不良情绪等

情绪卡

邬甬梅

注意力的培养

注意的合理分配

一心二用

徐英萍

学习耐挫力

树立自信心、挫折教育等

肯定的玻璃球

徐叶红

创新性思维

开拓思维

圆球游戏

徐英萍

压力管理

压力的产生、消除压力的途径

你说我做

汪泉

4、利用网络,构建和更新“心海拾贝”(),探索“网上自主辅导”的新形式。

从内容上包括:

中心介绍——有最新的消息,让你及时了解心理健康动态。

心理学堂——你知道一百多年来,人类是怎样不懈地探索自身的精神世界吗?

你想系统了解人的心理、精神、主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知识吗?

欢迎畅游“心理学堂”!

心灵透视——不要怪人心叵测,也别怨知音难觅,也许你自己都未必认识自己。

来做个心理CT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