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三、四章习题答案-(1).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719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学第三、四章习题答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工学第三、四章习题答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工学第三、四章习题答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工学第三、四章习题答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工学第三、四章习题答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学第三、四章习题答案-(1).doc

《电工学第三、四章习题答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学第三、四章习题答案-(1).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工学第三、四章习题答案-(1).doc

第三章三相电路

一、单相选择题

1.三相对称绕组在空间位置上应彼此相差(B)

A、60°电角度;B、120°电角度;C、180°电角度;D、360°电角度。

2.三相对称电路是指(C)

A、三相电源对称的电路;

B、三相负载对称的电路;

C、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均对称的电路-

D、三相电源对称和三相负载均不对称的电路。

3.有“220V、100W”“220V、25W”白炽灯两盏,串联后接入220V交流电源,其亮度情况是(B)

A、100W灯泡最亮;B、25W灯泡最亮;

C、两只灯泡一样亮;D、100W和25W都不亮。

4.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已知作星形联接的三相负载中U相为纯电阻,V相为纯电感,W相为纯电容,通过三相负载的电流均为10安培,则中线电流为(A)

A、30安;B、10安;C、27.32安。

5.在某对称星形连接的三相负载电路中,已知线电压,则C相电压有效值相量为(A)

A、V B、V C、VD、

6.星型连接的三相对称负载,接于三相对称电源上,线电流与相电流之比为(C)。

A、 B、 C、1D、

7.额定电压为220V的照明负载接于线电压为380V的三相四线制电源时,必须接成(A)形。

A、U B、D

C、Y和D都可以D、Y和D都不可以

8.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连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则相电压(D)。

A、 B、

C、 D、

9.有一对称三相电动势,若U相电动势为则V相和W相电动势分别为(A)

A、

B、

C、

D、

10.在三相交流电路中,三相堆成负载星形连接,三个线电流均为4A,则中线电流为(A)。

A、0B、4AC、8AD、12A

11.某三相电热电器,每相负载的电阻为55Ω,额定电流为4A,电源电压为380V,则三相电热电器用作(A)。

A、Y连接B、△连接

C、Y、△连接均可D、不能在该电源上使用

二、填空题

1.我国民用三相交流电的相电压是220伏,线电压是380伏,从相位关系上看,相电压滞后线电压30度。

2.三相对称负载三角形电路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是=,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是=。

3.对称三相负载作Y接,接在380V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

此时负载端的相电压等于倍线电压;相电流等于1倍的线电流;中线电流等于0。

4.有一对称三相负载成星形联接,每相阻抗均为22Ω,功率因数为0.8,又测出负载中的电流为10A,那么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为1760w;无功功率为1320w;视在功率为2200w。

5.为了防止中线断开,中性线上不允许装设开关和熔断器。

6.对称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接在线电压为380V的三相电源上,已知线电流的有效值为10A,三相有功功率为6KW,则电路中的相电压为220V,相电流为A,功率因数为,三相负载的阻抗为。

8.电力工程上常采用黄、绿、红三种颜色表示U、V、W三相。

三、计算题

1.下图所示的电路为三相对称电路,其线电压Ul=380V,每相负载R=6Ω。

试求:

相电压、相电流、线电流,并画出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图。

解:

电路为三相对称电路,所以只要求出一相,即可知其他相。

已知线电压幅值为380v,所以设,则

2.在线电压为380V的三相电源上,接有两组电阻性对称负载,如下图所示。

试求线路上的总线电流I和所有负载的有功功率。

解:

由于两组对称负载都是电阻性,所以计算较简单。

(A)

(A)

(A)

也可以用相量法进行求解。

由于三相负载对称,所以可以选用一相进行计算。

设(V)

则(V)

星接时的线电流和相电流相等,则

(A)

三角接时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相等,则

(A)

由角接时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知,

(A)

所以(A)

即IL=39.32(A)

3.一台三相交流电动机,定子绕组星形连接于线电压UL=380V的对称三相电源上,其线电流IL=2.2A,cosφ=0.8,试求每相绕组的阻抗Z。

解:

因三相交流电动机是对称负载,因此可选一相进行计算。

三相负载作星接时

由于UL=380(V),IL=2.2(A)

则UP=220(V),Ip=2.2(A),

(Ω)

由阻抗三角形得

(Ω)

(Ω)

所以Z=80+j60(Ω)

4.电路如图3.2所示的三相四线制电路,三相负载连接成星形,已知电源线电压380V,负载电阻Ra=11Ω,Rb=Rc=22Ω,试求:

(1)负载的各相电压、相电流、线电流和三相总功率;

(2)中线断开,A相又短路时的各相电流和线电流;

(3)中线断开,A相断开时的各线电流和相电流。

解:

(1)(V)则(V)

设(V)

则(V),(V)

(A)

(A)

(A)

所以:

=(A)

(2)中线断开,A相又短路时的电路如图所示;

此时RB、RC上的电压为电源线电压,

(A)

(A)

(3)中线断开,A相断开时的电路如图所示,

此时RB、RC二负载串联后的电压为电源线电压,

(A)

5.在线电压为380V的星形连接三相电源上,接两组电阻性对称负载,如图10所示。

已知,试求电路的线电流I。

解:

则:

对于星形负载:

其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对于三角形负载,线电流计算如下:

依据KCL定理得:

6.已知电路如下图所示。

电源电压UL=380V,每相负载的阻抗为R=XL=XC=10Ω。

(1)该三相负载能否称为对称负载?

为什么?

(2)计算中线电流和各相电流,画出相量图;

(3)求三相总功率。

解:

(1)三相负载不能称为对称负载,因为三相负载的阻抗性质不同,其阻抗角也不相同。

故不能称为对称负载。

(2)(V)则(V)

设(V)

则(V),(V)

(A)

(A)

(A)

所以:

=(A)

(3)由于B相负载为电容,C相负载为电感,其有功功率为0,故三相总功率即A相电阻性负载的有功功率。

即(W)=4.84(KW)

第四章

一、选择题

1.图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定状态,而且电容器C上已充有图示极性的6V电压,在t=0瞬间将开关S闭合,则i(0+)=( A)

A、-1A;B、0A;C、1A;D、2A。

2.RC电路的初始储能为零,而由初始时刻施加于电路的外部激励所引起的响应称为(   C ) 响应。

 

A、暂态  B、零输入  C、 零状态     D、 全响应

3.全响应是指电源激励和储能元件的初始状态均不为零时电路的响应,也就是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叠加,这是( C  )在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中的应用。

 A、戴维宁定理  B、诺顿定理  C、叠加定理   D、 结点电压法

4.图5所示电路的时间常数(D)。

A、 B、 C、 D、

5.换路定则适用于换路瞬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A、 B、+

 C、+- D、

二、填空题

1.换路瞬间,电容元件可视为开路路瞬间,电感元件可视为短路。

2. RC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是指uc(0-) 等于零、外加激励不等于时的响应。

(t=0时换路)。

3.电路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是电路中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电容电压。

4.暂态电路分析时,电路换路前,若uC(0-)¹0,换路瞬间(t=0+等效电路中),电容元件可用电压源替代,其电压为uC(0-);换路前,若iL(0-)¹0,在t=0+等效电路中,电感元件可用电流源替代,其电流为iL(0-)。

5.对于一阶RC电路,时间常数=RC,对于一阶RL电路时间常数=。

6.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是指待求响应的初始值值、稳态值值和时间常数。

三、计算题

3.如图所示,换路前各储能元件均未储能。

试求在开关S闭合瞬间(t=0+)各元件中的电流及其两

端电压。

解:

开关在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所以

开关合上后瞬间

根据换路定则可得:

所以电感相当于开路,电容相当于短路,等效电阻如图所示

所以

C1和C2电流会等于流过电阻R1和R2的电流,即

L1和L2两端电压会等于R2两端电压,即

2.如图8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已达稳态。

当时开关接通,求的和。

解:

1分

1分

2分

依据三要素法得:

2分

则:

2分

据KCL知:

3.图示电路原已稳定,已知:

R1=6W,R2=3W,C=0.25F,IS=1A,t=0时将开关S闭合。

求S闭合后的,,并画出,的变化曲线。

曲线②

其中:

t(s)

i(A)

0

-0.5

0.5

1

i1

i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