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完整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4179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完整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完整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完整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完整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完整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完整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完整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完整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完整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docx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完整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

2019年最新教师招聘《教育学》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B)

A.列宁B.加里宁C.苏霍姆林斯基D.陶行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C)

A.1978年B.1985年C.1993年D.1995年

3.与学生自主性探索的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不包括(C)

A.确定主题B.布置任务C.备课D.制定评价标准

4.进行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B)

A.教学任务B.课程标准C.教学目标D.教学内容

5.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D)

A.杜威B.华虚朋C.柏克赫斯特D.克伯屈

6.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系统讲解教材内容即时练习与反馈校正属于(A)

A.教师主导取向B.学生自学取向C.形式性策略D.方法性策略

7.式(C)

A.教学B.教学原则C.教学模式D.教学方式

8.教师在教学中补充教学内容以反映最新科学成果,体现了教学的(B)

A.思想性B.科学性C.拓展性D.趣味性

9.教学从本质上讲,是(C)

A.一种主体活动B.一种实践活动C.一种认识活动D.一种文化活动

10.“拔苗助长”违背的教学原则是(C)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1.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B)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12.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C)

A.重要力量B.主要力量C.内部动力D.外部动力

1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C)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境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14.教学工作的基础是(A)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作业布置与批改

15.一节好课的最根本的标准是(D)

A.教学目的明确B.教学内容正确C.教学方法灵活

D.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16.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A)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形成性评价

17.从课程范式来看,研究性课程属于以(A)为代表的课程范式。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

18.学校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B)

A.活动B.教学C.科研D.教育

19.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C)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20.教育史上,课程类型的两大主要对立流派是(A)

A.学科中心课程与活动中心课程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核心课程和广域课程D.接受课程和发现课程

21.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B)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育目的D.教学目标

22.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D)

A.教师B.学生C.教学D.课程

23.为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叫做(D)

A.选修课程B.学校课程C.综合课程D.必修课程

24.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是(C)

A.课程内容B.课程计划C.课程目标D.课程设计

25.在构成课程的理论基础中,(A)对于课程的影响最为长久.最为深刻。

A.哲学B.心理学C.教学论D.社会学

26.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B)

A.杜威原理B.泰勒原理C.斯宾塞原理D.赫尔巴特原理

27.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

A.泰勒B.罗杰斯C.布鲁姆D.布鲁纳

28.“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

这正是(C)的“教育学”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

29.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A)

A.导入.详述和汇总B.导入.分析和汇总C.分析.详述和总结D.分析.质疑和总结

30.随着年龄和才智的增长,学生的(C),在他们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A.自我评价能力B.自我调控能力C.自我教育能力D.自我学习能力

31.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B)

A.民主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常规管理

3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B)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

33.班级建设设计以(D)最为重要。

A.实现目标的途径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34.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A)提出的。

A.德鲁克B.马卡连柯C.杜威D.布鲁纳

35.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C)

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

36.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C)

A.民主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常规管理

37.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班级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是(B)

A.领导核心B.正常秩序C.良好班风D.集体目标

38.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过多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决定,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属于班主任领导方式的哪种类型(C)

A.权威的B.民主的C.放任的D.随意的

39.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属于(D)

A.平行管理B.常规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40.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是《大教学论》的作者(A)

A.夸美纽斯B.埃拉斯莫斯C.杜威D.凯洛夫

4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C)

A.教务处B.政教处C.班级D.团委

42.德育的价值属性和(C)对平行教育子系统的作用是德育的功能的两大含义。

A.社会性B.个体性C.教育性D.享用性

43.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C)

A.布置作业B.检查作业C.课外辅导D.课后练习

44.“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制定纪律条文,使学生负有责任感”,这是实施(A)的要求。

A.自觉纪律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C.理想教育D.道德教育

45.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教师资格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4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B)

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

48.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式即称为(A)

A.德育模式B.德育策略C.德育类型D.德育形式

49.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B)

A.榜样法B.说服法C.陶冶法D.锻炼法

50.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D)

A.方法B.手段C.内容D.途径

51.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B)

A.道德意志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D.道德行为

52.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B)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

53.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来了解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体现了德育原则的(C)

A.导向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54.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叫(B)

A.智育B.德育C.教学D.美育

55.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的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B)

A.加减评价法B.操行评语法C.评等评分评语测评法D.模糊综合测评法

56.“私德教育”的核心是(A)

A.家庭美德教育B.个性品质教育C.职业道德教育D.交往礼仪教育

57.(B)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A.上课B.备课C.钻研教学大纲D.布置课外作业

58.在德育过程中,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对待学生的思想问题,那就违背了(C)原则。

A.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B.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C.尊重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D.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59.下列选项中,不受政治经济制度影响的是(D)

A.教育领导权B.受教育权利C.教育目的D.教育结构

60.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总和活动实践反映出对(C)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

61.13.14~16.17岁属于人生的(B)

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62.教育的直接目的是(D)

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C.促进文化的发展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63.心理断乳期是指(C)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

6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考试用书

65.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这是一种(B)

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综合论的观点

66.提出道德的教育必须走在性成熟之前这一主张的是(B)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科尔伯格D.皮亚杰

67.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的作用是(C)

A.可能性B.影响作用C.决定作用D.外在作用

68.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D)提出来的。

A.互补性B.阶段性C.顺序性D.不平衡性

69.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C)

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

70.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必须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C)

A.教育学和心理学B.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管理学

C.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科教学法D.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和各科教学法

71.《学记》中“学不躐等”,主要体现了(A)

A.循序渐进B.温故而知新C.藏息相辅D.长善救失

72.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B)

A.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B.培养人C.巩固国家政权D.促进文化延续

73.第一个提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A)

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康德

74.古代斯巴达教育主要以(C)为主。

A.“四书”.“五经”B.读.写.算.音乐教育C.军事教育D.教会教育

75.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C)

A.布鲁纳B.赞可夫C.舒尔茨D.皮亚杰

76.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D)

A.科学技术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生产力

77.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C)

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

78.1632年英国哲学家谁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A)

A.培根B.斯宾塞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79.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B)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80._____是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核心思想(A)

A.人文主义B.自然主义C.科学主义D.进步主义

81.提出“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这一观点的是古希腊学者(B)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维多利亚

82.在儿童心理发展基础上,对儿童的教育年龄作了划分的学者是(B)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杜威

83.首次把教育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出来的哲学家是(B)

A.夸美纽斯B.培根C.卢梭D.赫尔巴特

84.“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最早是由德国的谁提出来的(B)

A.拉伊B.梅伊曼C.狄尔泰D.杜威

85.著名的“白板说”是由英国著名学者谁提出的(D)

A.卢梭B.斯宾塞C.培根D.洛克

86.提出“泛智教育”的著名思想家是(A)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斯宾塞

87.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哪一年(B)

A.1978年B.1986年C.1988年D.1992年

88.认为个人价值高于一切,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到影响。

这种观点是(A)。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

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D.个人社会本位论

89.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从内容上看,在较低层次上,是指教师对学生的(A)

A.亲近感B.理解感C.尊重感D.期待感

90.人们常说:

“教育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C)

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B.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C.创造能力D.观察能力

91.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是(A)

A.教师的专业素质B.教师的个性品质C.教师的个人修养D.师生关系

92.许多国家都对教师资格的取得规定了相应的学历要求。

比如,日本政府规定小学或初中教师必须具备什么水平(B)

A.高中毕业B.学士学位C.硕士学位D.博士学位

93.下面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D)

A.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B.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C.教育始终要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D.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

94.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C)

A.人格培养B.学科专业素养C.教育专业素养D.职业素养

95.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下列(D)不是其基本原则。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无歧视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无歧视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D.无歧视原则.放任儿童意愿原则

96.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C)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D.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97.“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B)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

98.(C)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99.下列哪位将进步主义与实用主义联系在一起(D)

A.赫尔巴特B.加涅C.乔姆斯基D.杜威

100.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也是(D)

A.美育B.体育C.智育D.德育

10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对教育的领导权,其中不包括(D)

A.国家的权利机构B.国家的经济力量C.国家法占统治地位的思想D.科学技术

102.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

这种观点是(B)。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

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D.个人社会本位论

103.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B)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学制

104.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D)

A.潜在性B.现实性C.特殊性D.可塑性

A、105.杜威B.卢梭C.夸美纽斯D.诺笃尔普

106.当前,流生问题与(A)问题这两种倾向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A.片面追求升学率B.乱收费C.唯学历教育D.辍学

107.培养劳动者是(A)。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108.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标志和总要求是(C)

A.培养爱国主义者B.培养高科技人才C.培养劳动者D.培养有知识的人

109.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就必须坚持素质教育面向(C)

A.社会B.未来C.全体学生D.世界发展

110.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C)。

A.教育实验的热潮B.教育改革的实践C.素质教育运动D.教育的国家化走势

111.马克思认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C)。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112.(A)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

A.教育B.科技C.政治D.自然

113.以下各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内容的是(D)

A.语言符号体系B.知识技术体系C.价值规范体系D.自然环境

114.(B)在考察生产劳动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时,指出:

“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

A.马克思B.恩格斯C.毛泽东D.邓小平

115.进入(D)以后,生产力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复杂多样化,带来了学校教育结构的复杂多样。

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

116.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有:

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B)。

A.评价作用B.评价功能C.教育功能D.全面发展功能

二、多选题

117.认知模式的特征有:

(A.C.D)

A.人的本质是理性的B.坚持性善论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D.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E.倡导民主德育观

118.教学过程的结构所包含的因素有(A.B.C.D.E)

A.组织教学的构成部分B.认知活动C.行为操作D.方法因素E.内容因素

119.关于教学的内涵,理解正确的有(B.D.E)

A.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体活动B.教学实质是一种认识活动

C.教学的本质就是智育D.教学不等于课堂教学

E.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统一的活动

120.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A.B.C)等活动。

A.独立作业B.复习C.预习D.社会实践E.课外活动

121.属于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A.B.C.D.E)

A.准备好问题B.准备好谈话计划C.提问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

D.善于启发诱导E.做好归纳.小结

122.制定自主性探索学习的评价标准时,必须注意到以下几点(B.E)

A.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B.评价标准应当突出重点C.评价标准应该量化

D.评价标准应该有唯一的标准E.评价标准应当有一定的弹性

123.泰勤提出了课程评价的程序,评价程序共有以下几个步骤(A.B.C.D)

A.确立评价目标B.确定评价情境C.设计评价手段D.利用评价结果

E.采取果断措施

124.考查的基本方式有(A.C)

A.口头提问B.期中学期测验C.检查书面作业

D.阶段学绩测验E.期末学绩测验

125.学生作业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A.B.C.D)

A.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B.口头作业C.书面作业D.实践作业

126.教师批改作业的方式有哪些(A.B.C.D)

A.全面批改B.重点批改C.轮流批改D.当面批改和指导学生互相批改

127.班级授课制的五个固定是指(A.B.C.D.E)

A.学生固定B.教师固定C.内容固定D.时间固定E.场所固定

128.以下哪些是由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

(A.B.C)

A.班规B.值日生制度C.考勤制度D.学生守则E.日常行为规范

129.钻研教材包括(A.B.C)

A.钻研教学大纲B.钻研教科书C.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D.阅读课外书籍E.了解学生

130.隐形课程具有(B.C.D)的特点

A.计划性B.内隐性C.随机性D.不确定性

131.德育过程的结构要素有(A.B.C.D.E)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目标E.德育方法

13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E.疏导原则

133.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A.B.C.D)

A.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B.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D.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规律

E.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反复性规律

134.德育方法之一的处分,一般可分为(A.C.D.E)

A.警告B.训诫C.记过D.留校察看E.开除学籍

135.班级管理包括(A.B.C)三个基本环节。

A.制定计划B.组织实施C.评价总结D.科学规范

136.班会的特点有(A.C.D)

A.集体性B.科学性C.自主性D.针对性

137.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的作用有(C.B.D)

A.规范B.管理C.控制D.教育

138.主题班会的形式主要有(A.B.C.D.E)

A.演讲比赛B.诗歌朗诵会C.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

D.主题讨论会E.主题报告会及汇报会

139.班级组织的社会特征(B.C.A)

A.自动功能B.靠正式和非正式两方面的手段来维持C.半自治性

D.基层性

140.班级常规管理必须做的工作(A.B.C.D)

A.拟定细则B.宣传教育C.检查评比D.总结奖惩

141.上课的基本要求有()

A.目的明确B.内容正确C.方法恰当D.结构紧凑

142.教育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是(C.A)

A.为谁培养人B.怎样培养人C.培养什么人D.怎样办教育

E.办什么样的教育

143.我国古代的《四书》是指(A.C.D.E)

A.《大学》B.《老子》C.《中庸》D.《论语》E.《孟子》

144.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有(A.B.C.D.E)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全民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多元化E.教育技术现代化

145.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哪几个阶段(B.C.D)

A.义务教育B.前制度化教育C.制度化教育D.非制度化教育E.终身教育

146.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特别表现在(A.B.C.D)

A.公立教育崛起B.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