锉配凸凹体_精品文档.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4689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锉配凸凹体_精品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锉配凸凹体_精品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锉配凸凹体_精品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锉配凸凹体_精品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锉配凸凹体_精品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锉配凸凹体_精品文档.ppt

《锉配凸凹体_精品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锉配凸凹体_精品文档.ppt(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锉配凸凹体_精品文档.ppt

,课题八综合技能训练,锉配凸凹体,设计目录,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07年劳动版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四版第二单元课题八,本教材是钳工专业的必修课,在设计上,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采取由浅入深,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相关训练课题的做法,变枯燥学习为实际运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

综合技能训练这个课题是钳工划线、锯削、锉削、钻孔等基本操作技能的综合练习,在本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钳工实习教学的核心环节。

本节课是综合技能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了“简单锉配”之后,“锉配角度样板”之前学习的。

在“简单锉配”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锉配方法和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工件的锉配加工方法,提高锉配精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同类型更高精度的锉配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提升自信心,注重社会能力的培养。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专业素养。

1、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工件的划线加工及测量方法;2、进一步提高锉削、锯削的技能操作和误差的检查方法及原因分析;3、掌握工件的间接测量及计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重点:

难点:

凸凹体的锉配加工,对称度的控制,教学场地:

钳工实习车间,教学方法,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实习加工,在自己动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细节处提高锉配精度和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多角度输出信息,采用“任务驱动法”采用“讲解+示范法”,教学过程,理论分析1课时,工件加工5课时,工件点评20分钟,示范演示20分钟,技术要求各配合面互换间隙0.10mm.,C,3.2,相关知识,对称度误差的测量测量被测表面与基准表面的尺寸A和B,其差值的一半即为对称度误差。

B,M?

A,1、对称度误差的测量和控制方法,对称度的控制应以外形基准面作测量基准,先加工一边,再加工另一边,一步一步达到要求。

测量基准,2、间接测量工艺尺寸的计算,T,L,M,测量基准,难点,例:

如右图所示,工件凸台间的尺寸T=mm,对称度要求为0.10mm,若工件外形的实际尺寸为L=60.02mm,求测量时间接工艺尺寸M是多少?

解:

Mmax=L(实际尺寸)/2+Tmin/2+Mmax=60.02/2+(20-0.05)/2+0.05=30.01+9.975+0.05=40.035(mm),Mmin=L(实际尺寸)/2+Tmax/2-Mmin=60.02/2+20/2-0.05=30.01+10-0.05=39.96(mm),T(,M?

L(60.02),),L/2+10-0.05,20,L/2+10+0.025,=0.05,L/2+10+0.025,L/2+10-0.05,20,19.95,L/2,最大与最小工艺控制尺寸,在最大工艺控制尺寸下,取得对称度误差最大左偏值0.05mm,在最小工艺控制尺寸下,取得对称度误差最大右偏值0.05mm,=0.05,凹形面对称度的控制,A,A,20配作,3、对称度误差对转位互换精度的影响,0.05,0.1,0.1,0.1,同方向位置配合,转位后的配合,1、加工外形保证(8060)0.03。

3、加工凸形面,

(1)加工一侧保证60和40尺寸及对称度要求。

4、加工凹形面,

(1)钻排孔,去除多余材料,粗锉至线条;,

(2)细锉凹形顶端面,控制60mm尺寸的误差值;,(3)细锉两侧垂直面,保证达到配合精度要求。

5、复查各项尺寸及形位精度,6、锯削保证尺寸200.5mm等精度要求,2、按要求划出加工线,并钻工艺孔。

重点,

(2)加工另一侧保证及形位精度要求,加工步骤,1、对称度超差

(1)60mm的实际尺寸必须测量准确,应取其各点实测值的平均数值;

(2)计算要正确;(3)测量方法要正确;,2、垂直度超差

(1)加工中勤测量

(2)测量方法正确,巡回指导,共性问题统一讲解,个别问题个别指导,1、为什么在加工对称件时应先加工一侧,再加工另一侧?

2、是否两侧同时加工?

如果两侧同时加工又应采用什么测量方法?

3、锉配时为什么要先加工凸件,后加工凹件?

如果调换加工顺序有什么影响?

知识拓展,提出问题巩固知识,理解,运用,思维,1、编写锉配凸凹体加工工艺2、对称度的测量方法有哪几种?

作业,板书设计,一、相关知识1、工件分析2、间接测量的计算方法二、加工步骤1、加工外形2、划线3、钻工艺孔4、加工凸形面5、加工凹形面6、全面检查各项精度7、锯削,三、示范演示1、示范工件加工方法2、示范工件测量方法四、学生实习五、工件的点评六、作业,技术要求各配合面互换间隙0.10mm.,3.2,课题八锉配凸凹体,小结,在整个教学的设计中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习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通过讲解示范、多媒体演示、问题引导等方法和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通过凸凹体的锉配加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操作能力和工艺分析能力,为他们踏上工作岗位,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