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集DOC 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73003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10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集DOC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集DOC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集DOC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集DOC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集DOC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集DOC 2.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集DOC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集DOC 2.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集DOC 2.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集DOC2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案·

1燕子·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出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

2.收集有关燕子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

二课时

(一)

一、导入:

1.播放课件:

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燕子……体会春天的美丽.

2.说说你了解的春天.

小朋友有没有留意观察自己的周围,有没有嗅到春的气息?

有没有找寻到春天已经悄悄来临的足迹.

二、初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

俏:

与“悄”区别读音和字形.

拂:

不要错读成fó.

2.自主识字,找规律.

3.交流.

4.巩固运用.

5.同桌抽读.

四、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五、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六、写字.

1.读准字音.

2.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燕、聚、演、倦、漾.

3.观察字形结构.

4.练习书写.

 

(二)

一、播放燕子翻飞的课件.

二、理清课文线索,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

1.第一自然段:

由近处看燕子.

2.第二三自然段:

由远处看到的燕子的飞行姿态.

3.第四自然段:

由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

4.小结:

我们要学习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并运用到平时的观察中去.

三、朗读感悟.

1.自读全文,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

2.再读课文,想象画面,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中去.

3.讨论:

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

(1)外形特点

读第一自然段,再读,说说燕子外形的特点(活泼机灵).

用朗读表达燕子的活泼机灵.

(2)飞行特点

读二、三自然段,找找燕子的飞行特点(轻快).

通过朗读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

(3)停

体会课文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来打比方.

读一读四自然段,学习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4.横掠过湖面的“掠”用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找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

5.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能为大家读一读吗?

四、音乐配读全文.

五、练习背诵.

六、摘抄喜欢的句子.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

妆、滨、裁

易混淆:

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

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

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

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

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

(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

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1)碧玉:

绿色的玉

妆:

打扮

一树:

满树

万条:

枝条多

绦:

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

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

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

(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1)细叶:

细细的嫩叶

似:

好像

裁:

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思考:

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

(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

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

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

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

胜日:

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

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

水名

滨:

水边

光景:

风光景色

一时:

形容时间很短

新:

新鲜、奇丽

4、由词意思考:

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

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

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

平常、随便

识得:

认识

东风:

春风

万紫千红:

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

总是:

都是

诗意:

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指导朗读3、4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再读,感悟诗境.

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

3.荷花

一、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部分,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美的体验.

三、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

四、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2、师制作教学课件.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师出示课题:

荷花.

师:

你见过荷花吗?

它是什么样的呢?

生说后师大屏幕展示荷花图.

二、初读课文,正音.

1、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3、分小组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生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文章条理.

第一节:

“我”去公园看荷花.

第二、三节:

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

第四、五节:

自己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明确:

第一节告诉我们赏荷花的时间,人物,地点.

3、提问:

这一节看出荷花的什么特点:

(花香)

从“赶紧”看出“我”想看荷花的急切心情.

4、朗读.

五、学习第二、三节.

1、生自读二三节.

勾画你难以理解的句子.

2、师出示“如果——了不起”.

请生谈自己的看法.

3、引导读第三节.

师让生看图,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一池荷花的.

你喜欢哪句?

为什么?

交流:

荷叶:

像大圆盘(比喻)

冒:

形象写出了荷花突现出来,格外引人注目.

(理解后读.)

师引读:

“有的——有的——有的——”

想象荷花的姿势.

你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荷花吗?

(生各抒已见.)

朗读第二节.

4、再读第三节.

谈自己的理解.

(荷叶、荷花有各种美妙的姿态,而且,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更有一番别样的风韵.)

生想象动态荷花图.

5、朗读二三节.

六、自学生字.

师作个别易错字的指导.

七、作业:

1、朗读全文,背诵1、2、3节.

2、听写词语.

3、观察自己喜欢的花.

·第二课时

一、朗读1、2、3节.

二、学习4、5节.

1、师大屏幕出示荷花图.

师:

多美的荷花呀!

看着看着,我们就仿佛变成了那一朵朵美丽的荷花,进入了这精彩的画卷之中.

2、齐读第四节.

3、你就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

生带问题再读第四节.(生各抒已见.)

4、美读第四节,

5、读第五节.

思考:

“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被美景所吸引,忘了自己在做什么)

从这儿你看出什么:

(作者对荷花的赞美,对大自然的赞美.)

三、学习写作特点.

1、生讨论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2、交流.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请生在文中找出.)

抓住荷花的特点进行描写.

用词准确.

写实与想象结合,使文章更加生动.

四、小练笔.

1、生再读全文.

2、师;作者把荷花写得如此之美,你们一样能把自己喜欢的花写下来.

3、交流课前所观察的花.

4、师引导分成几个部分写,写出特点.写生动.

5、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6、交流个别习作,评讲.

7、生继续完成.

五、作业:

1、完成习作.

2、预习第四课.

4*珍珠泉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二、学习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时间:

1—2课时

四、课前准备

教师:

准备有关泉水的图象资料,或一些图片资料.

学生:

收集有关泉水的图片、文字资料,或向他人求教有关泉水的知识.熟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在上面的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燕子的可爱,夏日里荷花的美好.大自然的一切都给了我们神奇美妙的感觉,泉水也是这样.

2、你见过泉水吗?

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泉水资料.

3、师播放泉水图象,读“资料袋”,了解泉水,引入“故乡”“珍珠泉”.

二、导语引入自学课文;

1、引导读懂连接语,明确阅读要求:

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和伙伴交流自己读后的印象和感受;

再读课文:

根据课文提示,展开讨论,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有感情朗读课文:

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语感,积累优美语句.

3、学生分组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自学.

三、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课文是什么顺序写的,排一排顺序:

()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

()“我”对家乡泉水的喜爱.

()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

2、读书检查自学情况:

想一想,读出有关语句.

(1)珍珠泉的周边的景物怎样?

(2)潭水是什么样的?

(3)泉水是怎样冒出的,为什么叫珍珠泉?

说一说:

珍珠泉有什么特点?

交流总结:

(珍珠泉四周绿色环绕,水是绿色的,清且深,泉水有冒不完的水泡,在阳光下涌出,形成多彩的珍珠.)

3、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再和大家交流:

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感情?

(2)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腻和观察的仔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写太阳光照在水泡和潭底石头上的情景:

“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引导学生感受文字描写的流动中的美,色彩的绚丽.)

(读潭底冒水泡的情景时,“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把水泡当作人来写,融入了人的感情,从中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语气轻松、活泼,好像在夸奖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朗读珍珠泉周围的景物,要强调“绿”字,绿青苔、绿草、绿树、绿水,还有水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三个“那样”要读出绿的美感和赞叹的感情.“绿得……”“清得……”强调绿的程度要读出赞叹的感情.)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是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赞美,要强调重音和停顿,读出自豪感.)

4、背诵、抄写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

四、拓展学习;

想一想:

自己家乡景物的可爱与美丽之处.布置学生去想,去回忆,去观察,

(课后小记)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景物,增强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感情,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习作:

能写出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有丰富的想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我的发现:

让学生发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并积累语言.

4、日积月累:

学习准确运用量词,积累词语.

5、宽带网:

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景物,扩展观察范围,学习作家敏锐细致地观察和描写方法,积累语句.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口语交际.”

第二、三课时:

“习作”教学.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教学.

教学过程:

一、教学“口语交际”

1、师引入:

本单元,我们一起去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荷花、珍珠泉、燕子都融入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我们的家乡同样有迷人的风景,你能介绍给大家听听吗?

2、小组介绍:

每个人轮流说,互相启发感染,听听同学可补充或提问,发言同学回答.

3、小组评议,互相评价:

说说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谁说得有特点.

评出大家认为好的推荐到班上发言.

4、全班交流、评比:

评出进步大的同学.

5、师总结:

师根据学生表现情况,从说、听、纪律以及表达等方面进行总结.

二、教学“习作”

1、师引入:

上节课,我们都相互介绍了家乡的景物,你一定受到了一些启发,有的同学观察仔细,能说出景物特点,有的能按一定顺序,说得很清楚,还有的说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节课,我们说要把你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2、明确习作要求:

(1)指名生说说写景物文应注意什么.

(2)师补充,归纳:

A、能写出景物的特点.

B、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C、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D、有丰富的想象.

3、写作方法指导:

师以《珍珠泉》为例,讲写作时应注意的地方.

A、写出了珍珠泉的特点:

泉水中冒水泡,有大有小,在阳光照射下,像彩色的珍珠.

B、条理清楚:

先写清了珍珠泉的位置;再写泉周围的景色,泉水的特点;接着写水泡似珍珠;最后表达了自己对珍珠泉的喜爱赞美.

C、文章感情真挚.

D、想象丰富:

如,泉周围开着花,像编的花环;泉水美丽多姿,像珍珠;想象是许多孩子在吹泡泡玩.

4、生写作,师巡视指导.

5、交流:

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出好在哪里?

全班交流.

6、师选出有特点的习作讲评.

7、生根据自己习作进行修改,可同桌互相提建议修改.

8、办“我爱家乡”为主题的习作展.

三、教学“我的发现”

1、生自读词语.

2、指名读,正音.

3、结合查字典,弄明白词语意思.

4、思考:

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每个词中两个字意思相反,合成一个词时表达出另外一个意思.

5、指生举例说明自己的发现.

如:

呼吸、

6、扩展:

说说其它这类词语,积累词语.

四、“日积月累”“我会填”教学

1、生读题,试着填空.

2、交流,用这些短语填句子,讨论填得不同之处.

3、试着用其它量词填是否正确.如:

一道(束)金光.

4、填后读一读.

“读读背背”

1、师请生根据拼音读词.

2、指名读,正音,再自读.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意.

4、明确:

这些词,分别为描写花草,日月、山峦的成语.

5、扩展:

说说自己积累的描写大自然景物的.

6、读背词语.

五、“宽带网”教学

1、师引入:

你注意过清晨荷叶上滚动的露珠吗?

你看见过夏日野外的草地吗?

还有山间流淌的溪水吗?

2、生读“宽带网”内容.

3、交流自己喜欢的描写.

4、师引导学生积累,明确“宽带网”要求:

课外阅读中有关大自然的描写就把它们记下来,做成卡片,放入“成长记录袋”中.

5、作业:

“读读背背”抄写、听写.积累精彩片段.

5、翠鸟

一、教学目的: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二、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挂图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触发个性

师述:

同学们,听--(多媒体课件播放“百鸟争鸣”声)你们听到了什么?

你们都喜欢鸟吗?

都喜欢哪些鸟?

为什么?

1:

(鹦鹉):

它可以模仿人类说话.

2:

(鸿雁):

它每到春天就会来到我们身边.它是春的使者.

3:

(黄鹂):

它的歌声清脆悦耳.

4:

(啄木鸟):

因为它可以捉虫子,是森林的医生.

  ……

二、揭示课题

过渡:

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

1:

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

2:

翠鸟的羽毛很漂亮.

3:

翠鸟的眼睛非常透亮,嘴巴又尖又长.

  ……

三、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1、读音:

有“赤、衬、衫”(翘舌音)、“秆、衬、衫、泛、翁”(前四者为前鼻音,最后一个为后鼻音).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

“秆、绣、褐”,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翁”,颜色或衣服学习“赤、褐、衬、衫”等.“秆、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

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

四、抽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五、课堂作业:

1、写生字.

2、抄写生词.

六、自由读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检查回家读书情况.

1、抽读.

2、小组读.

3、齐读.

二、读文作画、张扬个性.

1、师述: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发言,抓住翠鸟的特点,进一步了解翠鸟的样子、生活习性和活动.)

过渡:

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翠鸟吗?

你最喜欢它的什么?

2、课堂训练: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最擅长的方式,选择你最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谁收获大.谁喜欢翠鸟外形部分?

愿意来亲手画一画翠鸟吗?

好,请同桌或小组合作,画一只课文中描写的翠鸟.喜欢翠鸟捉小鱼部分的同学请站起来,老师也很喜欢读这一部分内容,我已经练习读了七八遍了,觉得能够读出翠鸟捉小鱼的情景了.你想和老师比比吗?

好,你们赶快练习,可以找自己的小伙伴切磋一下,看能不能比过老师.有没有两部分都喜欢的?

肯定有.爱学习的孩子总是这样.你们学习完一部分,可以学习另一部分.好,大家开始吧.

(学生自由分组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3、师述:

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读书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

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实物投影一个小组送来的画)

4、小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根据自己的感悟想象画出美的图画来,这说明你们读懂了课文.老师也画了一只翠鸟(多媒体课件展示),可是忘记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

自己练习说一说.(学生练习)

 三、评读感悟,凸显个性

1、师:

翠鸟又漂亮又机灵,还擅长捉鱼.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来比比吧.(学生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2、共同评议.

3、师小结:

翠鸟太可爱了,应该保护它.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难捉到.翠鸟应该生活在大自然里,不能捕捉,如果捉了也活不久,会害了它.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捉.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

(多媒体课件播放:

各种各样的翠鸟)

四、拓展延伸,放飞个性

师: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凭着自己的力量,读懂了课文,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或疑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收获或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

选作:

1:

现在,鸟儿的家都被淘气的小朋友捣坏了,我要为鸟儿造几个窝,让鸟儿都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家!

2:

我准备做一期关于“我喜欢的鸟”的手抄报.让大家都来认识鸟.

3:

我回去将继续在电脑上查阅有关翠鸟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4:

我想向全市的小朋友发出倡议:

爱护鸟吧,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五、全课总结

 师: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其实,课外还有更大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希望你们带着这节课的收获或疑问,继续探索,继续研究,老师将永远做你们学习上的朋友!

6、燕子专列

一、教学目的: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交流

1、背诵第一课《燕子》

师: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给大自然开来了勃勃生机.可是有一年春天,在瑞士小燕子差点就濒临死亡,是谁救了它们?

(人类)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瑞士的资料

多媒体出示:

瑞士欧洲中部内陆国家,和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德国接壤.面积413万平方公里.人口704万(1995年),日耳曼人占84%,其他的是法兰西人、意大利人.居民多数信基督教或天主教.城市绿化率约61%.首都在伯尔尼.瑞士由山地和高原组成,西北有侏罗山脉,中部、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瑞士境内湖泊很多,莱茵河、罗讷河等发源于此.山间谷地气候温和,高山比较寒冷.水力丰富,有少量煤、铁、石油和铀矿.瑞士经济发达,人均国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工业、金融业、旅游业发达,为经济三大支柱.钟表业历史悠久,产量居世界前列,誉称:

钟表王国.1950年9月与我国建交.)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