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70509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4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菏泽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菏泽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菏泽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菏泽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菏泽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菏泽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菏泽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菏泽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菏泽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菏泽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菏泽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重点中学初一新生分班语文摸底试卷

语文

班级姓名得分(等级)

一、基础部分(30分)

1.先补充成语,再按要求分类。

(8分)

神机()算自私自()斗志()扬阴()诡计

滔滔不()()头丧气舍()为人口若()河

(1)将上述成语按褒义词和贬义词分类。

①褒义词:

②贬义词:

(2)从上述成语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2.把题目、作者和主人公用线连起来,使其具有关联性。

(6分)

杜甫《鸟的填空》桑娜

安徒生《穷人》诸葛亮

罗贯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武松

列夫·托尔斯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小女孩

巴金《景阳冈》作者

施耐庵《草船借箭》作者和自己的朋友

3.默写王昌龄的《出塞》一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课外阅读积累。

(8分)

(1)歇后语填空。

(1分)

①大路上的电杆——()②杨树开花——()

(2)成语填空。

(2分)

①桃李无言,。

②万事俱备,,。

(3)名句填空。

(3分)

①少壮不努力,。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

③路漫漫其修远兮,。

(4)文化常识。

(2分)

①“岁寒三友”是指。

②与分别登上了我国古代诗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5.按要求写句子。

(2分)

(1)小螃蟹悠闲自得地挥舞着两只小钳子。

(缩句)

(2)我即使很想参加奥运会开幕式,但我知道这是无法实现的。

(修改病句)

二、阅读部分

(一)上将与下士

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

就是他领导美国人民为了自由、为了独立浴血奋战,赶走了原来的统治者。

乔治·华盛顿是个伟人,但他若在你面前,你会觉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样,一样诚实,一样热情,一样的与人为善。

有一天,他穿着大衣独自一人走出营房,他所遇到的士兵,没有一个认出他。

在一处,他看到一个下士领着手下的士兵筑街垒。

“加把劲!

”那个下士对抬着巨大石块的士兵们喊道:

“一、二,加把劲!

”但是,那下士自己的双手连石头都不碰一下。

因为石块很重,士兵们一直没能把它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下士又喊:

“一、二,加把劲!

”但是士兵们还是不能把石块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他们的力气几乎用尽,石块眼看就要滚下来了。

这时,华盛顿已经疾步跑到眼前,用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

这一援助很及时,石块终于放到了正确的位置上。

士兵们转过身,拥抱华盛顿,表示感谢。

“你为什么光喊加把劲而让自己的手放在衣袋里呢?

”华盛顿问那下士。

“你问我?

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哦,这倒真是!

”华盛顿说着,解开大衣纽扣,向这位鼻孔朝天、背绞双手的下士露出他的军装。

“按军服看,我市上将。

不过,下次再抬重东西的时候,你可以叫上我!

你可以想象,那位下士看到站到自己面前的华盛顿本人,是多么羞愧,至此他才真正懂得;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3分)

2.文章仅用了“鼻孔朝天”“背绞双手”二词,下士趾高气扬的神态便跃然纸上,请你也写两个词,形象刻画“那位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华盛顿本人,是多么羞愧”的神态。

(4分)

3.把画线句子改写陈述句。

(3分)

4.短文中哪个句子能反映这则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请把它用直线画出来。

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分)

(二)麻雀和燕子

有一回,我站在院子里看着屋檐下边的燕子窝。

一对燕子掠过我前面飞走了,留下一个空窝。

燕子一飞走,有只麻雀从屋顶飞下来,跳到燕子窝上。

它四面打量一下,拍拍翅膀就溜进窝里去,接着从窝里探出头来,还啾啾地叫呢。

过了一会儿,一只燕子飞回来了。

它钻进窝,一看有个生客,就吱吱吱地叫了几声,拍拍翅膀走了。

麻雀还蹲在窝里叽叽喳喳地叫着。

忽然飞来一群燕子。

它们急急忙忙地直飞到窝边,好像特意来看看麻雀似的,但马上又飞走了。

麻雀一点也不(hàisào),还叽叽喳喳地叫着。

一会儿,燕子们再飞到窝上来,不知干了什么,又飞走了。

燕子不是无缘无故飞来的。

每只燕子的嘴里都衔着稀泥,它们把燕子窝的小门一点儿、一点儿地封起来。

燕子飞来飞去,燕子窝也越堆越大,小门却越缩越小。

起先还看得见麻雀的脖子,一会儿只看见它的小脑袋,再过一会儿只能看见它的嘴,到后来什么也看不见了。

因为燕子们把麻雀完完全全给封在窝里了。

这时,燕子叽里叽里地唱着歌,在屋子周围绕了几圈便飞走了。

1.轻请为下列词语注音,并根据音节写出词语。

(4分)

屋檐()hàisào()

2.读读短文,联系上下文内容,展开想象,写句子。

(4分)

(1)“麻雀一点也不hàisào,还叽叽喳喳地叫着。

”好像在说:

(2)“燕子叽里叽里地唱着歌,在屋子周围绕了几圈”好像在说:

3.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4分)

4.你觉得燕子还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对付麻雀?

(4分)

5.你对文中的小燕子和麻雀分别有什么评价?

(4分)

(三)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令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单?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2分)

(1)卿令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1分)

3.孙权为什么劝吕蒙读书学习?

(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三、写作部分(30分)

俗话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生活中我们与周围的人少不了相互帮助,请记叙与同学合作的一件小事,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400字以上,题目自拟。

一、基础部分

1.妙利昂谋绝垂已悬

(1)①褒义词:

神机妙算斗志昂扬滔滔不绝舍己为人口若悬河②贬义词:

自私自利阴谋诡计垂头丧气

(2)自私自利—舍己为人垂头丧气—斗志昂扬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意义及感情色彩、词语的正确书写,应要平时多加练习、体会。

2.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

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

罗贯中——《草船借箭》——诸葛亮

列夫·托尔斯泰——《穷人》——桑娜

巴金——《鸟的天堂》——作者和自己的朋友

施耐庵——《景阳冈》——武松

解析本题考查课本中的文学常识,平时更要加强识记。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表达了诗人渴望朝廷能够有像李广那样的猛将守边,保护国家和人民安宁的思想感情。

解析“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指秦汉时候的明月和关塞,但其意义悠远,指从古到今,包括了唐王朝。

当时唐王朝也缺少像李广那样的猛将,致使“万里长征人未还”。

诗人的思想感情其实是唐代人民思想感情的反映。

4.

(1)①靠边站②不结果

(2)①下自成蹊②只欠东风(3)①老大徒伤悲②向阳花木易为春③吾将上下而求索(4)①松、竹、梅②李白杜甫

解析本题考查各方面语文知识的积累,要更加识记。

5.

(1)螃蟹挥舞着钳子。

(2)“即使”改成“虽然”。

解析缩句即提取主干,去掉各种修饰语。

该病句属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是“虽然……但……”。

二、阅读部分

(一)1.华盛顿帮助士兵抬石块并教育光指挥不动手的下士。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能力。

应抓住主要事件进行概括。

2.手足无措无地自容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积累能力,平时在表达时应多加运用。

3.你应该看出我是这里的下士。

解析本题考查自由运用句式的能力,要懂得各种句式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4.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决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的那种倒人胃口的蠢事。

理解:

华盛顿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会像下士那样恃权自傲,搞特殊化。

而是待人热情诚实,与人为善,以身作则。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心意思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二)1.wūyán害臊

解析语文即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要注意字词积累。

2.

(1)“我就是要占你们的窝,看你们怎么办!

(2)“这就是不劳而获抢占别人房屋的下场。

解析作答本题必须理解语境,根据语境加以想象。

3.不事劳动、懒惰、妄图不劳而获的人绝不会有好下场。

解析对故事寄寓的道理的探究,必须从故事入手,了解其过程和结局,加以思考。

4.略

解析本题是开放题,有理即可,如:

用嘴啄、轮番攻击等。

5.①对小燕子:

勤劳、聪明伶俐。

②对麻雀:

懒惰,厚颜无耻,妄想不劳而获。

解析根据情节加以思考。

(三)1.

(1)掌管

(2)推托(3)难道(4)只,只是

解析要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2.吕蒙才开始学习。

解析本题关键在于对“乃”的解释,这里“乃”的意思是“才”。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解析本题考查按要求筛选语句的能力。

三、写作部分

初一新生小升初语文分班摸底考试卷

1.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

深秋的清晨,天空那么澄澈,静mì(___________)了的校园又喧闹起来了。

亲爱的同学们,两个月前,你们走进了新的校园,踏上与小学jié(__________)然不同的旅程。

你们遇见了学识yuān(__________)博的老师、认真拼搏的同学。

理想的光指引着你,青春的风激dàng(_________)着你,奋发向上吧!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呤鞭东指即天涯。

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诘问(jié)憎恶(zèng)孤孀(shuāng)迸溅(bèng)

B.哽咽(gěng)嗥鸣(gāo)污秽(huì)地壳(ké)

C.斑斓(lán)懊悔(huǐ)惩罚(chěng)门槛(kǎn)

D.彷徨(páng)赫然(hè)卓越(zhuó)亘古(gèn)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末去滨江路游玩的人很多,大人们漫步江畔,悠闲自得,孩子们则在免费开放的室内沙场堆城堡、玩滑梯,乐此不疲。

B.针对在校初中生能否使用手机的问题,某班向家长进行了专项调查,80%赞同使用手机的结果让班主任李老师莫衷一是。

C.今年第一季度“泸州好人”出炉,龙润珍等五位普通市民榜上有名,他们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故事很快家喻户晓。

D.韩国“岁月号”客轮拥有防破坏设计,但这样的设计并非天衣无缝,一旦有水漫入某些隔间,船体也会迅速下沉。

记得有次我把一堆水鸭蛋拿给一只麝香鸭代孵,小凫的羽毛一干,也是马上就逃走了,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它们抓了回来。

又一次我让农场里的一只胖大白鸭代孵,那些小家伙却高高兴兴地跟在她后面,好像她是它们真正的母亲似的。

我猜想关键一定在母鸭的叫声上,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不过白鸭的叫声却和水鸭一样——这是因为农场的家鸭原是由野鸭驯养而来的,在这段驯养的过程之中,野鸭羽毛的颜色和身体的形状都已大变,但是叫法却还保持原样。

我因此得出一个颇为清晰的结论:

如果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凫一样叫才行。

“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

”布什的诗句正是这种情况的最佳写照。

于是我立刻着手去做这个实验。

就在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天,我把一窝待孵的水鸭蛋放在人工孵卵器里。

小凫一出壳,羽毛刚干,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

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我的猜想因此完全得到证实:

新出世的雏凫只对母凫的叫声有本能的反应,却不知道母亲该像什么;只要会像母鸭一样叫唤,不管是只肥胖的北京鸭还是一个更胖的人,都成了它们的母亲。

不过,这个代替物却不能太高。

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

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

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

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

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喚,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

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

——选自《动物笑谈》(劳伦兹)

【链接一】

我很少笑话动物,有时笑过,后来总是发现其实笑的是自己,或者也是因为动物的某一种滑稽样很像人才笑的。

我们总是站在关猴子的笼子前面笑,但是当我们看见一只毛虫或蜗牛的时候,就不觉得那么可笑了。

如果我们觉得公雁鹅追求雌鹅时的举动滑稽得不得了,那是因为我们自己在恋爱时,也一样做过许多荒唐事啊。

凡是有经验的观察者都不会随便取笑动物的奇形异相。

我每次看到那些去逛动物园或水族馆的人,站在一只因为演化的关系而变得奇形怪状的动物面前大声嘲笑的时候,就觉得生气;我认为他们其实是在嘲弄一些神圣的东西——生命的来源,创造和造物者之谜。

我一点也不觉得变色蜥蜴或是河豚、或是食蚁兽的样子有什么可笑的,每次看到它们,我心里就会升起一股惊奇的敬意。

——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劳伦兹)

【链接二】

人吃蝗虫需要有非常健壮的胃,而这样的胃并不是人人都有的。

我只能说,蝗虫是老天爷赠给许许多多鸟类的食物。

其他许多动物,尤其是爬行动物都喜欢吃蝗虫。

我曾多次看到小壁虎的小嘴叼着一只蝗虫的残骸。

甚至鱼如果幸运能吃到蝗虫也会很高兴。

蝗虫的跳跃是没有明确目的的。

它盲目地跳就随便落在什么地方,如果落到水里,鱼就立刻把淹死者吃掉。

用不着进一步列举吃蝗虫的动物,我已经清楚地看到它的用途了,它通过迂回曲折的途径把植物变成佳肴给人享用。

只有一点我还说不准,那就是直接吃虫。

人是不是讨厌直接吃蝗虫呢?

我曾经抓了一些肥大的蝗虫,裹上牛油和盐,简单地煎一煎,晚餐时大人小孩分着吃,它比亚里士多德吹嘘的蝉好吃多了,有点虾的味道,有点烤螃蟹的香味,我甚至可以说滋味鲜美,不过我根本不想再吃了。

——选自《昆虫记》(法布尔)

5.阅读《动物笑谈》文段,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

人工孵出的鹅把第一个碰到的生物认作母亲,人工孵出的水鸭为什么不同?

猜想和假设

(1)(_____)

设计、进行实验

(2)(_____)

分析论证

猜想得出证实,新出生的雏凫只对母凫叫声有本能反应,对母亲的外貌没有反应。

 

6.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小鸭子“看不到‘我’就会哭起来”的描写,幽默生动地表现出小鸭子焦急紧张的心情、胆小可爱的特点和对“我”的依赖之情。

B.劳伦兹认为,那些因演化关系而变得奇形怪状的动物,实际上呈现着“生命的来源、创造和造物者之谜”,他对这些动物充满了敬意。

C.“链接二”中加粗词“迂回曲折”的意思是蝗虫吃植物,动物以不同的方式吃蝗虫,人也可以像动物一样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吃蝗虫。

D.法布尔尝试过直接吃蝗虫,觉得可以说滋味鲜美,但他说自己以后根本不想再吃了,由此可见人讨厌直接吃蝗虫,是有一定道理的。

7.劳伦兹是动物学家,法布尔是昆虫学家,结合材料,谈谈他们的共同之处。

8.雨果说“一开始是我们教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在有必要教化人类和自然以及动物之间的关系。

”阅读上述材料,你认为人和其它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结合具体材料说明理由。

温暖的依靠

顾晓蕊

①记得那年黄昏,刚下过一场阵雨,院里落了一地桐花。

五岁的我在趟水玩,裤腿上沾满斑驳的泥点。

②随着“吱咛”一声,大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一位身穿军装的男人。

妈妈恰好从灶间出来,抬头一看,两只脚像被施了魔法,定定地站在那里。

③男人咧开嘴直笑。

妈妈揉了揉眼,惊喜地喊:

“你回来了,你可算回来了!

④妈妈走到我面前,蹲下身子,把我拉进怀里,指着眼前的男人,说:

“妞妞,快喊爸爸,他是你爸爸。

”我挣脱妈妈的怀抱,飞速跑回屋……

⑤父亲是一名军人,他所在的部队常年驻守边防,回家探亲的机会屈指可数。

因此,年幼的我对他印象模糊,只觉得父亲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我对他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感。

⑥父亲在家住了三天,就急匆匆地返回部队。

八岁那年,妈妈带着我来到了爸爸的部队里。

⑦又见到父亲,我拽着妈妈的衣襟,躲到她的背后。

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

⑧我和父亲,如在两岸,隔着清清浅浅的溪。

倔强的我用沉默来对抗爸爸的自私和不负责任,不肯叫他一声“爸爸”。

多少个静谧的夜晚,父亲走进我的卧室,借着微弱的月光,他坐到床边,为我掖好被子。

我侧着身子,假装睡觉,心里却十分厌烦。

⑨直到十岁的一天。

学校召开运动会,要求我们自备运动鞋。

父亲冒着大雨步行到市里,为我买回一双白球鞋。

望着淋得透湿的父亲,我突然心里酸酸的,舌尖转了无数次的“爸爸”,终于脱口而出。

⑩日后年龄渐长,我慢慢理解了父亲。

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既然选择了参军,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

更何况,粗犷的他一旦柔情起来,竟让人心里溢满温暖。

⑪记得那一年我12岁,我们起了个大早,翻过两座山头,来到了人烟稀少的后山。

这里黄花菜长势茂盛,遮住了一个个峭壁,美丽的花朵染黄了整座山,格外富有诗意。

⑫我松开父亲的手,如一只快乐的蝴蝶,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快乐地奔跑。

父亲打开帆布袋,开始采摘黄花菜。

半个小时后,父亲再抬起头时,不见我的身影,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⑬父亲在波浪般的花丛中横冲直撞,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

父亲终于发现了我,我不慎从峭壁坠落,被一截树桩挡住,我吓得浑身发抖。

父亲拼命把我拉了上去,我紧紧地,紧紧地依偎在父亲的肩头,大声哭泣。

⑭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那个夏天,父亲背着“死而复生”的我,沿着弯弯的山路,唱着军歌回到了家。

父亲用浑厚的歌声驱散了我内心的恐惧。

那一刻,我冰冷的脸伏在他宽大而温暖的肩上,就像靠着一座坚实而温暖的大山。

⑮窗外又下起了雨,往事随着雨滴溅出记忆的水花。

我在心里默默地感念,父亲用他坚实的臂膀,为我撑起了一片晴空。

他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依靠。

(有删改)

9.文章围绕父亲和“我”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请你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五岁时,父亲从部队回来探亲,我拒绝喊他。

10.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我和父亲,如在两岸,隔着清清浅浅的溪。

(2)这里黄花菜长势茂盛,遮住了一个个峭壁,美丽的花朵染黄了整座山,格外富有诗意。

11.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12.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中描写父亲的内容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3.对下列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约定B.相委而去委:

委托

C.下车引之引:

牵拉D.元方入门不顾顾:

回头看

1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用“/”表示)正确的一项是()

A.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B.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C.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D.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朋友感到惭愧准备离开,元方下车去拉朋友的手让朋友留下。

B.文中的“尊君”谦称自己的父亲,“家君”尊称对方的父亲。

C.文中友人失信于元方,又失礼于元方。

D.本文告诫人们做事要有诚信,为人要方正。

16.作文

请以“________我的手,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填写“牵着”或“放开”;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⑤思想健康,内容充实。

 

答案解析

1.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

深秋的清晨,天空那么澄澈,静mì(___________)了的校园又喧闹起来了。

亲爱的同学们,两个月前,你们走进了新的校园,踏上与小学jié(__________)然不同的旅程。

你们遇见了学识yuān(__________)博的老师、认真拼搏的同学。

理想的光指引着你,青春的风激dàng(_________)着你,奋发向上吧!

【答案】

(1).静谧

(2).渊博(3).截然不同(4).激荡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常用汉字的能力。

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

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

本题注意“谧”和“截”字的写法。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呤鞭东指即天涯。

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答案】

(1).

(1)浩荡离愁白日斜

(2).落红不是无情物(3).化作春泥更护花(4).

(2)可以调素琴(5).阅金经(6).无丝竹之乱耳(7).无案牍之劳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琴”“牍”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诘问(jié)憎恶(zèng)孤孀(shuāng)迸溅(bèng)

B.哽咽(gěng)嗥鸣(gāo)污秽(huì)地壳(ké)

C.斑斓(lán)懊悔(huǐ)惩罚(chěng)门槛(kǎn)

D.彷徨(páng)赫然(hè)卓越(zhuó)亘古(gèn)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A项有误,应为憎恶(zēng);B项有误,应为嗥鸣(háo),地壳(qiào);C项有误,应为惩罚(chéng)。

故选D。

4.下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