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速度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0287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讲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速度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十四讲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速度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十四讲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速度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十四讲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速度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十四讲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速度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四讲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速度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

《第十四讲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速度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讲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速度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四讲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速度的关系_精品文档.ppt

第十三讲: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主讲:

高安庭,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探究加速度a与力F及质量M的关系时,应用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先控制一个参量小车的质量M不变,讨论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再控制砝码和小盘的质量不变,即力F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讨论加速度a与M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砝码、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

四、实验过程,1称量质量用天平测量小盘的质量m0和小车的质量M0。

2装器材按照如图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

一、实验步骤,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反复移动薄木块的位置,直至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匀速运动状态。

四、实验过程,4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挂上小盘和砝码,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拖着纸带在木板上匀加速下滑,打出一条纸带。

计算小盘和砝码的重力,即为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由纸带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并把力和对应的加速度填入表1中。

四、实验过程,5改变小盘内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4,并多做几次。

6保持小盘内的砝码个数不变,在小车上放上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打出纸带。

计算砝码和小车的总质量M,并由纸带计算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并将所对应的质量和加速度填入表2中。

四、实验过程,7改变小车上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6,并多做几次。

四、实验过程,二、数据处理,1计算加速度先在纸带上标明计数点,测量各计数点间的距离,根据逐差法计算各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

2作图象找关系根据记录的各组对应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牵引力F,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画aF图象,如果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便证明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

再根据记录的各组对应的加速度a与小车和砝码总质量M,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画aM

(1)图象,如果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就证明了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误差分析】,四、实验过程,1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误差。

以小车、小盘和砝码整体为研究对象得mg(Mm)a;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得FMa;求得,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mg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越小于小车的质量,由此引起的误差就越小。

因此,满足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的目的就是减小因实验原理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

2摩擦力平衡不准确造成误差。

四、实验过程,3质量的测量误差、纸带上打点计时器打点间隔距离的测量误差、细绳或纸带不与木板平行等都会引起误差。

四、实验过程,【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

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且要让小车拖着纸带匀速运动。

2不重复平衡摩擦力:

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四、实验过程,3实验条件:

每条纸带都必须在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的条件下打出。

只有如此,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

4一先一后一按住:

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按住小车。

5作图:

作图时,两坐标轴的比例要适当,要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

五、实验改进,1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来完成此实验。

2用拉力传感器直接测绳的拉力。

例题讲解,例12017山西太原一模用图a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有两个“巧妙”的设计,一是要求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之和;二是对小车要进行“平衡摩擦力”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要求“小车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质量之和”的目的是_。

(2)对小车进行“平衡摩擦力”操作时,下列必须进行的是_(填字母序号)。

A取下砂和砂桶B在空砂桶的牵引下,轻推一下小车,小车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匀速运动时,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断开D把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垫起适当高度,(3)在满足实验条件下,某同学得到了如图b的图线(M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图线在纵轴上截距不为零的原因是_。

例题讲解,例题讲解,2018云南昆明第一学期检测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例题讲解,

(1)为了使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等于钩码重力的大小,则_。

A应将图示装置中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以平衡摩擦力B平衡摩擦力时,图示装置中的钩码不需要取下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钩码的质量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合外力F的关系时,保持小车质量一定,有两位同学分别做实验,作出的aF图线如图甲、乙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

例题讲解,A甲图图线不通过原点,是因为没有平衡摩擦力B甲图图线不通过原点,是因为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一端垫得过高C乙图图线发生弯曲,是因为弯曲部分对应的小车的质量太大D乙图图线发生弯曲,是因为弯曲部分对应的钩码质量太大,例题讲解,例22018山东青岛模拟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小车质量m的关系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其接50Hz的交流电源),C为装有砝码的小盘,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等于砝码和小盘的总重力,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打的点求得。

例题讲解,例题讲解,例题讲解,例题讲解,例题讲解,例题讲解,例3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要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水平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有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细线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砝码盘。

实验首先保持轨道水平,通过调整砝码盘里砝码的质量让小车做匀速运动以实现平衡摩擦力,再进行后面的操作,并在实验中获得以下测量数据:

小车、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的总质量M,平衡摩擦力时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m0,挡光板的宽度d,光电门1和2的中心距离s。

例题讲解,

(1)该实验是否需要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车的质量?

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例题讲解,

(2)实验需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板的宽度d,如图所示,d_mm。

(3)某次实验过程:

力传感器的读数为F,小车通过光电门1和2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t2(小车通过光电门2后,砝码盘才落地),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是_。

例题讲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