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9923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docx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特征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生物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

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

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

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 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

1. 调查:

①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 ②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 ③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森林资源清查和人口普查都属于调查。

数量过多时,要抽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抽样调查)。

 2. 生物的归类方法:

①按形态结构归类:

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细菌和真菌)。

②按生活环境分:

陆地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③按用途分:

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一单元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第二节 环境与生物的相互影响

1.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3.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等。

例: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合作关系。

 4.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说明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说明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5. 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6. 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7.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

提出的问题是: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假设: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实验装置:

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一横轴中线为界,一层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现象:

鼠妇选择阴暗的环境。

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8.课本22页实验:

蚯蚓对环境的影响。

问题答案:

为什么要设置甲乙两套装置?

乙装置有什么作用?

为了形成对照实验;起对照作用。

沙与土分界是否明显?

甲明显,乙无变化。

得出的结论:

生物能影响环境。

第三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2. 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链的书写要求:

①起始环节是生产者(植物) ②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没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④食物链的长度≧3且≦7

3.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4.物质流动的特点:

循环流动。

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

5.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如果外界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第三、四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 生物圈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

 

2. 生物圈是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生态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的。

森林生态系统多分布在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

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种类也很多。

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第二单元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1. 正确识别课本44页显微镜结构,看图说出各部分名称。

 

2. 操作步骤:

① 取镜和安放 ②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2、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③观察 

3.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物镜上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上没有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离玻片越远,放大倍数越小。

4. 从目镜内看到的像是倒像(上下倒、左右倒)。

当物像不在视野中央时,物像在哪边标本就往哪边移。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1. 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①擦,用洁净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往装片上滴一滴清水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③撕,取生物材料,把观察材料放在载玻片水滴中;

④展,用镊子把材料展平;⑤盖,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再缓缓放下,避免出现气泡;⑥染,滴稀碘液染色;⑦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吸碘液,使碘液浸润标准的全部。

 

2. 常见玻片标本:

切片(切下标本)、涂片(液体材料,涂抹)、装片(撕下或挑取)。

按保存

时间分:

临时的、永久的。

 3. 看课本53页植物细胞图,说出各部分结构。

 细胞结构各部分的功能、

①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②细胞质—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质里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

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

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③液泡——贮藏营养物质

④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1.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步骤:

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2. 看课本56页动物细胞结构图,说出各部分结构。

 

第二章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

1. 细胞中含有的物质: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不含碳的小分子叫无机物,这种物质不能燃烧,包括水和无机盐;另一种含碳的大分子叫有机物,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

2.细胞膜:

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

 

3.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4. 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第二节 单细胞生物

1. 单细胞生物特点:

由一个细胞构成,常见生物: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眼虫。

 

2. 看图说出课本67页草履虫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结构

纤毛

口沟

表膜

食物泡

胞肛

细胞核

伸缩泡、收集管

功能

运动

进食

呼吸、排泄

消化

排遗

营养、生殖

排泄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

许多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眼虫可以用来监测水质的污染状况。

有害:

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体健康;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淡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水华,使水质变坏,危害渔业。

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细胞的分裂

1. 生物由小长大的原因: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2. 细胞的分裂和分裂时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变化: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分裂过程:

分裂时,1、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2、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3、最后,若是动物细胞,则是细胞膜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细胞核分裂时,遗传物质的数量在细胞分裂初期已经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这样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 动物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四种组织: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组织

分布

主要功能

上皮组织

皮肤表面、各种管腔的内表面、腺体

保护、分泌

结缔组织

分布最广泛如骨组织、血液、脂肪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肌肉组织

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收缩、舒张

神经组织

神经系统中的脑、脊髓

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器官。

动物或人的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并常以某一种组织为主,如心脏和胃主要有肌肉组织构成,大脑主要由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系统

2.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 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四种组织: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分化形成四种组织,分生组织一般存在于芽和根尖中)。

 

组织名称

细胞特点

功能

分生组织

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细胞较小

终生保持分裂能力

保护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

保护功能

输导组织

细胞排成管状

输导物质

营养组织

细胞壁薄,液泡大

储藏营养物质

机械组织

细胞壁厚

支持和保护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特征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生物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

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

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

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 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

1. 调查:

①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 ②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 ③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森林资源清查和人口普查都属于调查。

数量过多时,要抽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抽样调查)。

 2. 生物的归类方法:

①按形态结构归类:

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细菌和真菌)。

②按生活环境分:

陆地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③按用途分:

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一单元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第二节 环境与生物的相互影响

1.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3.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等。

例: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合作关系。

 4.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说明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说明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5. 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6. 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7.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

提出的问题是: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假设: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实验装置:

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一横轴中线为界,一层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现象:

鼠妇选择阴暗的环境。

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9.课本22页实验:

蚯蚓对环境的影响。

问题答案:

为什么要设置甲乙两套装置?

乙装置有什么作用?

为了形成对照实验;起对照作用。

沙与土分界是否明显?

甲明显,乙无变化。

得出的结论:

生物能影响环境。

第三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2. 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链的书写要求:

①起始环节是生产者(植物) ②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没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④食物链的长度≧3且≦7

5.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6.物质流动的特点:

循环流动。

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

5.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如果外界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第三、四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 生物圈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

 

3. 生物圈是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生态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的。

森林生态系统多分布在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

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种类也很多。

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第二单元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1. 正确识别课本44页显微镜结构,看图说出各部分名称。

 

2. 操作步骤:

① 取镜和安放 ②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2、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③观察 

3.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物镜上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上没有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离玻片越远,放大倍数越小。

4. 从目镜内看到的像是倒像(上下倒、左右倒)。

当物像不在视野中央时,物像在哪边标本就往哪边移。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1. 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①擦,用洁净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往装片上滴一滴清水以维持细胞正常形态;③撕,取生物材料,把观察材料放在载玻片水滴中;

④展,用镊子把材料展平;⑤盖,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再缓缓放下,避免出现气泡;⑥染,滴稀碘液染色;⑦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吸碘液,使碘液浸润标准的全部。

 

3. 常见玻片标本:

切片(切下标本)、涂片(液体材料,涂抹)、装片(撕下或挑取)。

按保存

时间分:

临时的、永久的。

 3. 看课本53页植物细胞图,说出各部分结构。

 细胞结构各部分的功能、

①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②细胞质—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质里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

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

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③液泡——贮藏营养物质

④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1.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步骤:

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2. 看课本56页动物细胞结构图,说出各部分结构。

 

第二章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

1. 细胞中含有的物质: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不含碳的小分子叫无机物,这种物质不能燃烧,包括水和无机盐;另一种含碳的大分子叫有机物,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

2.细胞膜:

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

 

3.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4. 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第二节 单细胞生物

1. 单细胞生物特点:

由一个细胞构成,常见生物: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眼虫。

 

2. 看图说出课本67页草履虫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结构

纤毛

口沟

表膜

食物泡

胞肛

细胞核

伸缩泡、收集管

功能

运动

进食

呼吸、排泄

消化

排遗

营养、生殖

排泄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

许多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眼虫可以用来监测水质的污染状况。

有害:

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体健康;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淡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水华,使水质变坏,危害渔业。

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细胞的分裂

1. 生物由小长大的原因: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2. 细胞的分裂和分裂时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变化: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分裂过程:

分裂时,1、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2、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3、最后,若是动物细胞,则是细胞膜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细胞核分裂时,遗传物质的数量在细胞分裂初期已经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这样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 动物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四种组织: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组织

分布

主要功能

上皮组织

皮肤表面、各种管腔的内表面、腺体

保护、分泌

结缔组织

分布最广泛如骨组织、血液、脂肪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肌肉组织

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收缩、舒张

神经组织

神经系统中的脑、脊髓

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器官。

动物或人的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并常以某一种组织为主,如心脏和胃主要有肌肉组织构成,大脑主要由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系统

2.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 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四种组织: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分化形成四种组织,分生组织一般存在于芽和根尖中)。

 

组织名称

细胞特点

功能

分生组织

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细胞较小

终生保持分裂能力

保护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

保护功能

输导组织

细胞排成管状

输导物质

营养组织

细胞壁薄,液泡大

储藏营养物质

机械组织

细胞壁厚

支持和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