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7018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含答案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

_______

考号:

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下来选项中,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A.电话机的发明和利用

B.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

C.留声机的发明和利用

D.计算机的发明和利用

2、下列不属于送别诗句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D.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4、但丁说过:

“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

,,对这句话理解无误的是()。

A.在某种意义上.道德比智慧对人更重要

B.一个人可以缺乏智慧。

但是不能缺乏道德

C.智慧的缺陷可以填补。

而道德的缺陷却不能填补

D.道德的缺陷,往往会带来智慧上无可弥补的缺陷

5、大航海时代,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得坏血病,有些水手上岸后吃一些柑橘蔬菜,坏血病就痊愈了。

科学家研究发现,果蔬中存在着一种可治坏血病的物质,该物质是()。

A.叶酸

B.维生素C

C.谷氨酸

D.D.维生素

6、周老师入职以来,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这表明周老师具有()。

A.尊重学生的理念

B.终身学习的意识

C.教学管理的能力

D.课程开发的能力

7、下列选项中,与“中国一香港”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北京--承德

B.宁夏--银川

C.新疆一一西藏

D.太原--山西

8、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形课程

9、“四书”是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它所指的是下列哪四本书?

()。

A.《史记》、《春秋》、《汉书》、《诗经》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史记》、《论语》、《诗经》、《汉书》

D.《论语》、《春秋》、《诗经》、《中庸》

10、“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

”(《韩诗外传》)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

A.不仅要提高道德认识,还要加强道德实践

B.不仅要从教的学识能力,还要做到以身作则

C.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注重能力的提升

D.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情怀

11、小宇上课时经常插话,老师生气地说:

“管住你的嘴,不然我就封住你的嘴!

”老师的做法()。

A.错误,应该杜绝当堂批评

B.正确,应该严格要求学生

C.错误,应该尊重学生人格

D.高尚的职业道德

12、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

A.巴士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麦哲伦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13、根据1992年统计,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领域的就业比重在美国为22%,日本为22%,德国为28%,加拿大为31%,巴西为35%,而我国仅为5%,差距很大。

这一领域为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下面哪项最能反映上文的主要观点?

()

A.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较多的领域

B.国有企业必须认真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

C.解决国营企业富余劳动力是深化改革的关键

D.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提供条件

14、下列关于教育平等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C.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D.适龄儿童.少年不得在非户口所在地入学

15、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

()。

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

1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杜会保护不包括()。

A.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B.禁止拐卖、虐待未成年人

C.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未成年人

D.任何人不得在中小教室吸烟

17、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江雪》。

其作者是()。

A.王维

B.韩愈

C.柳宗元

D.李商隐

1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洛克

19、下列对搜索引擎的描述错误的是()。

A.搜索英文资料,Google较为合适

B.搜索中文资料时,XX的资源更丰富

C.网络提供的多种搜索引擎在查询范围、检索功能等方面各具特色

D.搜索时,输入的关键词越多越好

20、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创造条件。

A.教育

B.平等教育

C.普及教育

D.终身教育

21、下列对古代年龄别称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豆蔻”指女子十七八岁

B.“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C.“花甲”指六十岁

D.“古稀”指七十岁

22、学科专家的建议是()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23、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阿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张的目标导向处于()。

A、惩罚服从取向

B、相对功利职向

C、寻求认可取向

D、社会契约取向

24、蒋老师的亲戚开办了一家培训公司,希望蒋老师推荐自己班上的学生参加辅导班,或者提供班上学生的联系方式.面对这种情况,蒋老师应该()。

A.推荐学生参加铺导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坚决拒绝亲戚的请求,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C.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同时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

D.仅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不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

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场馆是()。

A.展览馆

B.纪念馆

C.图书馆

D.影剧院

26、留守儿童小华身上有一些不良习惯,班主任应()。

A.关心爱护小华,加强对他的行为养成教育

B.宽容理解小华,降低对他的要求并顺其自然

C.严厉责罚小华,令其尽快改变不良习惯

D.联系小华家长,责令其督促小华改变不良习惯

27、下列有关“乐”的古代名句,出自《论语》的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8、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高于

B.接近

C.不低于或者高于

D.同等于

29、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蚂蚁

B.甲虫

C.蜘蛛

D.蝴蝶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那年由于工作调动,我到新的学校报到时,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

可我接手的是怎样的一个班呀。

课堂上总是乱哄哄的,搞小动作交头接耳的,坐立不安的……令你应接不暇。

下课铃一响,几十个孩子纷纷从座上弹起来,争先恐后地冲向门口。

我从事教学已有十六年了,在那段时间,几乎试过了我所知道的一切方法,就是不能把这个班搞好。

我暗暗地等待着时机,准备“杀一儆百”。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号称“大圣”的孙琦,课间把一块快要融化的雪糕,扔在邻班一男生的身上,来了个漂亮的“仙女散花”。

先是其班主任气咻咻地跑来告状,下午其父母又来讨说法。

我带着满腔的怒气,让孙琦写了一份2000字的检查。

一次在班会课上,我把孙琦叫到讲台上,让他当众读自己的检查,并让其他同学来指出他的错误,希望别的同学能够引以为鉴。

问题:

请运用新课改的学生观分析该老师的教育行为。

 

2、某校班主任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李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

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李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

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

高某家长找到李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

李老师解释说:

“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

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

(1)李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

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李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

为什么?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次网络访谈中,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某领导谈到,快递业务的便捷,形成了邮政的一种新业务:

为高校学生服务,可把积攒的脏衣服寄洗,再通过快递寄回。

这一现象引发社会热议。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B

2、A

3、D

4、A

5、B

6、B

7、B

8、D

9、B

10、B

11、C

12、D

13、D

14、D

15、C

16、D

17、C

18、A【解析】夸美纽斯奠定了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19、D

20、D

21、A

22、C【解析】学科专家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发展趋势、一般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非常熟悉,所以他们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23、C

24、B

25、C

26、A

27、A

28、C

29、C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该老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首先。

该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学生是发展的人的观点。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这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就否定学生。

材料中,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没有看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

而是气鼓鼓地惩罚学生,准备“杀一儆百”,老师的做法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其次.该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观点。

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材料中,教师没有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没有依据孙琦个人的不足进行引导和教育,该做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该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观点。

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材料中,教师惩罚学生写2000字检查并让其他同学当众指出错误,该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可能会给孙琦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不利于学生之间团结协作。

因此,作为教师。

要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看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2、

(1)李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的规定。

(2)李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李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

《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本案例中李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