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文献综述案例及评析笔记_精品文档.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483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写好文献综述案例及评析笔记_精品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怎样写好文献综述案例及评析笔记_精品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怎样写好文献综述案例及评析笔记_精品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怎样写好文献综述案例及评析笔记_精品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怎样写好文献综述案例及评析笔记_精品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写好文献综述案例及评析笔记_精品文档.ppt

《怎样写好文献综述案例及评析笔记_精品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写好文献综述案例及评析笔记_精品文档.ppt(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怎样写好文献综述案例及评析笔记_精品文档.ppt

读书笔记书名:

怎样写好文献综述案例及评析作者:

张黎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本书分为“学术论文的结构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案例评述:

纯文献综述类型的文章”、“文献综述案例评述:

实证研究类文章”、“研究方法部分的文献综述”、“在文章的讨论部分如何结合文献回顾”、“参考文献部分”等六章。

首先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方面的书籍和文章,给出一个进行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的总体介绍。

其后是作者学生的习作作为案例文章进行评述,找出与文献综述思路和方法有关的问题,特别是学生们在文献综述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分门别类加以分析和评论。

一、学术论文的结构虽然每位作者在写作学术论文时可能偏好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学术期刊对于文章的结构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是一般来说,一篇学术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一)文章题目、摘要和关键词(P.1-3)1、一般要求作者用简单的文字将论文所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核心思想表述出来。

若作者感觉用简短的主标题较难表达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需要一些补充,往往会采用副标题的形式。

(一)文章题目、摘要和关键词(P.1-3)2、摘要就是对一篇论文的高度概括性的介绍。

一般来说,学术期刊对于摘要都有数字上的严格限制,如限制在200字以内或者是300字以内等。

不管具体的研究如何,作者一般都应该在摘要中首先开宗明义地给出文章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然后可以是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等,最后是研究的主要结果即发现。

一个好的摘要应该能让读者在阅读之后,基本了解文章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主要的研究对象以及最关键的结果。

(一)文章题目、摘要和关键词(P.1-3)3、关键词的主要作用适用于检索,合适的关键词将使得一篇文章在文献库中容易被查询。

一般来说,关键词应该是文章中关键的、出现频率较高的概念或者是关键的变量等。

一般的学术期刊会给出三到五个关键词,因此作者应该珍惜这几个词,仔细斟酌。

(二)引言(P.3)引言也可以称作绪论或者问题的提出等,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并且论证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就内容来说,这一部分已经涉及文献综述,原因是要论证研究的必要性,往往就要从理论或者实践的角度引用相关文献。

(三)文献回顾(P.4)1、介绍相关的理论;一般来说,一个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是在一个理论的框架下进行,通过一个具体的研究以期对理论的适用性进行检验,试图拓展理论或者对理论的正确与否进行验证。

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应该对相关理论进行介绍。

(三)文献回顾(P.4)2、对实证研究进行回顾;对文献中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研究的的空白、一致性的结果或者相互矛盾的地方。

3、提出研究问题或者研究假设在理论框架和已有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作者将要研究的问题或者需要检验的假设。

(四)研究方法(P.5)在实证研究中,这个部分主要是介绍样本的选择、问卷的设计过程和问卷包括的主要内容,如测量变量的问题项等。

对于利用实验方法进行的研究来说,这部分需要介绍参加实验者的情况、实验刺激物的具体描述、实验进行的过程以及记录、测量实验效果的方式(如问卷)等。

(五)数据分析和结果(P.5)在这个部分,研究人员需要详细介绍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的方法和具体步骤。

比如在定量研究中对于变量的因子分析、对变量测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或者是结构方程模型等。

当然,作者需要以合适的方式,包括图表和文字等,对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报告。

(六)结果讨论(P.5)在结果讨论部分,作者需要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做一个总结,强调主要的发现等。

同时应该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对结果和发现进行讨论,例如有什么重要的发现、和以前的研究结果有什么不同、如何解释等。

在这部分中,关键是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层次的讨论,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结果的罗列。

因此可以说这部分的内容建立在“数据分析和结果”部分之上,但在一个更高层次对文章结果和发现进行讨论,和以往的文献进行比较并加以解释。

(七)文章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P.5)一个研究对相关理论的贡献是什么、结论对于实践有什么启示和借鉴意义等,都应该在这个部分表述清楚。

(八)文章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P.5)在这个部分,作者需要对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讨论,例如样本的特殊性是否限制了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对于相关问题的分析是否还不充分、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哪些不严谨的地方等等。

此外,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就是作者在完成研究后,感觉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说清楚、有哪些未涉及的但是还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本研究为未来研究带来的经验和教训等。

(九)参考文献(P.6)对于文章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在最后的参考文献部分应该给出所引用文献的细节,如作者名、文献年份、文章题目、出自的期刊名、期刊的卷和期以及所引用文章的起始页码等细节信息。

其目的是让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顺利地查找到所引用的相关文献。

在这个部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作者往往忽视参考文献的重要性,表现为不遵守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漏掉一些引用的文献、参考文献的给出顺序不合规范等。

(十)附录(P.6)一些不适合在文章正文中出现的细节性内容往往会放在附录部分,例如调查问卷、一些细节性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图表等。

二、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目的首先,文献综述总结了与自己的课题相关的研究结果,包括每个研究所涉及的具体问题、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结果;其次,在总结的基础上,作者会通过文献综述将所综述的每一个研究与整个文献相关联,并且对每一个研究在文献中的贡献加以评述(比如说填补了文献中的空白、对文献进行了有意义的扩展等);最后,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建立了一个研究的框架体系。

(P.6)文献综述者必须意识到文献综述不只是写给自己,而更主要是呈现给读者。

通过阅读文献,找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这是一个思维过程。

然而,读者不能直接看到文献综述者脑海中的思维,他们对文献可能也并熟悉,许多甚至对相关领域一点也不了解。

因此,作者需要通过文献综述使得读者对相关研究有所了解,即在阅读文献综述后,读者应该对过去的研究所涉及的具体问题、研究手段,以及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有所了解。

为了显示自己所进行的研究的意义、理论和实践的价值,作者也应该让读者知道过去相关研究的缺陷和空白,以及拟进行的研究将如何对文献有所贡献。

(P.6-7)总之,好的文献综述应该使得读者确信你所要进行的研究在这个领域是有价值的,提出的问题是清晰地,方法也是可行的。

(P.7)

(二)定性和定量研究中的文献综述从认识论这个根本点出发,研究人员进行的人文科学研究有定性和定量两个方法,这两个方法在具体的研究手段上存在差异。

1、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方法指的是“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其分析方式以归纳为主”(陈向明,1996,p.94)简单地说,定性研究的倡导和实践者认为世上并没有一个所谓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和真理,对于世界的了解由于研究人员所处的角度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个角度是与研究人员的背景如教育水平、社会地位和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Lincoln&Guba,1985)。

1、定性研究形象地说,就是每一个人都会戴着自己特有的“眼镜”来看待周边的事物,因此在定性研究中研究人员除了报告自己的发现外,还应该汇报自己在研究、看待问题时所处的角度(Maxwell,1997;Taylor&Bogdan,1984)。

只有这样,别人才能处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研究,并对研究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断(Creswell,2002;Lincoln&Guba,1985,2000)。

定性研究常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分析、观察法、文献分析等。

(P.7)2、定量研究定量研究则认为存在客观的真理,事物之间的关联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并且可以通过量化的手段来揭示。

因此,定量研究依靠量化的手段对事物的可量化部分进行测量,通过统计分析来发现变量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对事物的理解和把握(陈向明,1996;Cresswell,2002)。

定量研究中常采用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

(P.7)2、定量研究对于定性研究来说,文献综述的目的、方式以及在文章结构中的位置都和在定量研究中的文献综述有所不同。

由于在本书中,我们讨论的主要是定量研究的文献综述,因此对如何在定性研究中进行文献综述,读者可以参考相关的书籍。

在定量研究中,一般会安排一个专门的部分,叫做“文献综述”、“相关文献回顾”等。

这个文献综述的目的是为所研究的问题或者提出的假设服务。

当然,在一篇文章的后面部分进行结果讨论时,一般也会涉及相关的文献。

这个时候主要是将本研究的结果和文献中的研究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

甚至在文章的最后讨论研究的不足、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时,有时也会利用文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P.8)(三)文献的来源1、研究方法方面的著名学者Burns(2000)在总结自己进行学术研究,特别是综述文献的经验时,提出较好的方法是首先找到一些初步的文献并从中得到有价值的线索,这里所指的初步文献包括教科书和一些学者在相关领域进行的文献综述。

通过教科书,可以得到与课题相关的一个完整的理论和研究框架体系,同时在书籍中也可以发现丰富的参考文献。

而通过一些文献综述类文章,可以比较容易地对相关文献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整体的把握(Burns,2000)。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查找一些后续的文献,这些文献更多地来自一些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的论文集、学位论文、工作论文等,然后进行详细的文献综述。

(P.8)(三)文献的来源2、文献的来源是多方面的,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关键词在一些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搜索。

在我国比较常用的社会科学的文献数据库有万方数据库、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以及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国外的西文数据库包括ABI、EBSCO和JSTOR等。

(P.8)(三)文献的来源3、除了图书馆中提供的数据库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很好的资料来源,。

当人在互联网上搜集到的许多文献,没有办法得到全文,这是可以转向学校的图书馆或者相关的数据库,再查找全文。

(P.8)(三)文献的来源4、在文献综述时一般不会轻易引用一些实用型的期刊(在我国比较知名的有世界经理人、销售与市场、商业评论等)中的结论。

因为“学术性的期刊一般经过比较严格地评审,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等方面在文章中也有比较完整的呈现,因此可以从数据来源、数据分析以及结果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评判,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对于实用类型的期刊或者称杂志,一般来说在数据等资料来源以及研究方法方面基本没有涉及,无法判断相关结论和观点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等(Cone&Foster,1993)”。

当然,在一篇文章的引言部分,为了充分论证所研究课题的现实意义和研究的必要性等,有时候会引用来自实用型期刊的结论或者观点。

(P.9)(四)对文献的有机整合文献综述是由对每一篇文章的总结组成。

因此在写作文献综述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文献中的每一篇文章进行很好的总结和评论。

就每一篇文章,最好能够做一个读书笔记,最后将这些笔记进行综合并最终形成完整的文献综述。

阅读每一篇文献,不仅仅要对其中重要的结论和启示进行记录和总结,而且还应该有批判性和建设性的评价,比如说找出文献的缺陷。

具体说来,在阅读每一篇时,需要考虑哪些是该文献所没有回答的问题、研究可能存在哪些方法上的问题、所提出的对未来研究的建议是什么等。

特别是实证性的文章,尤其需要关注的是研究的逻辑推理、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果报告部分,而不是最后作者给出的结论。

需要仔细审视作者们的发现,自己是否同意作者的结论,以及作者们是不是没有对其中的一些结果进行很好的讨论,或者夸大了自己的结论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P.10)(四)对文献的有机整合一个完整的文献综述建立在对文献中每一篇文章的充分理解基础之上,但并不仅仅是将文献中的研究结果和观点进行一个简单的罗列和集合,作者还必须清晰地阐述这些研究结果和观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与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之间的联系。

通过文献回顾,作者可以对文献中不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