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方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8231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度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度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度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度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方案》.docx

《《度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度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方案》.docx

《度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方案》

《xx年度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上级部门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客运驾驶员综合素质,全面深入开展客运驾驶人大培训活动,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深入开展对客运驾驶员以安全驾驶、文明行车为主要内容的客运驾驶人大培训活动,进一步落实客运企业驾驶员教育主题责任,增强客运驾驶员法律法规意识、责任意识,解决道路客运驾驶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促进客运驾驶员素质整体提升,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运输事故。

二、培训范围

辖区内所有营运客运车辆驾驶员。

三、培训内容

(一)道路运输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驾驶员职业道德等;

(二)交通运输部组织编写的《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教材》和《道路运输典型事故案例评析》;

(三)本地区、本行业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以及恶劣天气和复杂道路驾驶常识、紧急避险、应急救援处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四、建立组织

为切实加强对客运驾驶人安全培训活动的组织领导,区道路运输管理站成立了客运驾驶人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组织成员名单:

长:

赵铁英

副组长:

晶孙

江东

成员:

常春燕刘宏伟张

亮王

宏赵连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常春燕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此项活动的督导检查和落实。

各道路运输企业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辖区客运驾驶人大培训活动的开展。

五、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8月份至9月30日)

各道路客运企业要要充分认识开展客运驾驶人大培训活动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通过召开宣传动员会议,悬挂宣传条幅等形式,积极营造客运驾驶人大培训活动氛围,充分调动道路客运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组织实施阶段(9月30日至10月30)

各道路客运企业要按照通知要求,统筹安排客运驾驶人大培训活动,结合本单位客运驾驶人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企业实施方案。

合理安排人员全面推进活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是各道路客运企业要对所属客运驾驶人进行一次摸底

2排查,将客运车辆驾驶员姓名、所驾驶车辆牌号、从业资格证号和运行班次依次登记造册,建立档案。

二是各道路客运企业要按照方案要求,制定本辖区、本企业驾驶人培训计划,自xx年9月30日开始,到xx年10月30日结束,在不影响正常营运的前提下,分期分步骤开展培训。

三是实行客运驾驶人培训报备制度。

客运企业要将每批次的培训时间、地点、人员花名册以及培训合格客运驾驶人的培训档案收集整理后,报送加区运管站备案备案。

(三)总结完善阶段(12月份)

各客运企业要对xx年安排客运驾驶人大培训活动进行全面总结,于12月16日前将工作完成情况报加区运管站。

我站将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思想不重视、落实不到位的客运企业给予通报批评和相应处罚。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

各客运企业要切实提高对此次客运驾驶人大培训活动的认识,结合本辖区客运驾驶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措施,通过培训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落实责任。

客运企业严格落实此次培训活动,落实运输企业从安全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为所属客运驾驶员参加客运驾驶人大培训活动提供培训时间和教育经费保障。

第二篇:

xx年度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方案xx年度来宾市道路运输企业

从业人员全员安全培训方案

为切实加强和规范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督促道路运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道路运输行业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在保障道路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健康的前提下,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市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xx‟10号)、《自治区安委会转发的实施意见》(桂安委„xx‟5号)及《转发的通知》(来安委办„xx‟19号)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坚持依法培训、按需施教的工作理念,以落实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上岗制度为核心,以落实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全面提高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为重点,以预防和减少各类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为目标,努力提高道路运输企业全员安全素质,建立健全道路运输行业全员安全培训组织和考核体系,实现1

全员安全培训教育全覆盖,切实减少“三违”行为,确保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总体目标

按照各级安委会(办)相关要求,大力推进道路运输企业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工作。

通过加强对全市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的全面培训。

使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使所有企业的从业人员普遍接受一次系统的、与所从事岗位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在此基础上,基本形成适应我市道路运输行业发展要求的安全培训长效机制,使全行业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常态化。

三、培训内容

(一)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基本知识;

(二)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制度;

(三)工作岗位安全环境、职业危害及危险因素;

(四)岗位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五)应急管理、应急处置(包括自救互救方法)、事故应急救援;

(六)安全防护用品的佩戴、使用和维护;

(七)有关事故案例;

(八)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所有道路运输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国家规定的学时(32学时);所有新上岗、在岗、转岗的一线从业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合格后上岗,考核不合格的,一律不得安排上岗作业。

其中:

危化品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

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其余道路运输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不得少于12学时;新上岗从业人员岗前培训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再培训不得少于8学时。

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大纲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四、培训方法及时间

(一)培训方法

各道路运输企业要认真开展自查工作,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取得安全资格证的,必须按照《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的专项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

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已取得安全资格证的,要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积极组织参加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的再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大纲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各道路运输企业对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要坚持以企业自主培训为主的原则,强化安全技能培训。

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企业,可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3号令)的要求,自行组织企业内部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外的其他从业人员的培训。

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企业,主动和行业主管部门联系,由行业主管部门就近安排有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进行集中培训,无法集中培训的可组织师资力量深入基层进行现场培训,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

各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必

须按照法律规定,保证课时、保证质量,并建立完备的从业人员培训档案。

包括:

职工花名册、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记录、签到册、考核试卷等。

其中,处安全科、运输科、城市客运科负责督促指导市直客运企业、客运站、出租汽司、危货运输企业开展培训工作;维修科负责督促指导一类维修企业开展培训工作;培训科负责督促指导驾校开展培训工作;各县(市、区)运管所负责督促、指导辖区道路运输企业开展培训工作。

(二)培训时间

第一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xx年4月-5月)

搞好宣传发动,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和工作措施。

各业务科室要督促各道路运输企业对参加安全培训人员进行摸底,分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高危险岗位操作人员、一线从业人员等4个层面,登记造册,制订出培训内容、时间班次,有计划按步骤地组织实施。

各道路运输企业要将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参加全员安全培训的人员登记表于5月15日前报我处安全科,联系电话:

4273576;邮箱:

lbygaqk@163。

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阶段(xx年6月-11月)

全市各级运管部门要按照计划分工集中开展全员安全培训。

本着先规模以上企业后其它中小企业的原则强力推进,力争通过全员安全培训活动,使道路运输企业所有从业人员普遍接受一次系统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达到全员安全培训的预期目标。

各道路运输企业也要自觉组织本单位一线员工开展安全培训工作。

第三阶段:

总结表彰阶段(xx年1月-3月)

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表彰奖励培训工作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安全培训规章制度,形成全行业全员安全培训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安全意识淡薄和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生产最大的隐患。

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对于加强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各相关单位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高对实施全员安全培训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保安全就是促发展、抓培训就是保安全”的观念,切实加强全员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工作。

要广泛动员,周密部署,落实保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

要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因地制宜,因员施教。

为加强对全员安全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处成立以主任韦兴宗为组长,副主任邝舜嵩为副组长,处内各业务科室、各县(市、区)运管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全员安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处安全科,左文杰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培训的组织、监督及协调工作。

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大宣传,注重实效

各单位要加大全员安全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

要以安全宣传教育、知识竞赛、研讨会等活动为载体,以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为对象,以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为目标,切实搞好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

报道全员安全培训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树立典型,激发企业员工参与安全培训的积极性。

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把全员安全培训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结合起来,严格安全标准,规范安全行为,提升公众安全生产法制意识、责任意识、事故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营造全行业关注安全生产、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三)严格督查考核,强化培训效果

各单位要把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工作列入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的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组织全员安全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担负起安全培训的主体责任,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全程重视、全员参与、全部覆盖、全面落实;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安全培训任务后,要按有关规定严格考核、登记建档,考试不合格者要及时重新组织学习,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安排上岗作业。

全市各级运管部门要把企业全员安全培训、持证上岗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必查内容,纳入年度安全检查计划,加大检查力度,对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严格处罚。

我处将把企业全员安全培训纳入诚信考核。

第三篇:

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制度道路运输企业从业人员管理制度

1、驾驶员准驾制度,

2、建立代班驾驶员数据库,完善驾驶员代班上岗制度

3、营运驾驶员管理档案,

4、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和培训计划

5、驾驶员安全例会制度。

6、健康体检及心理的职业适应性检查制度

7、安全检查制度以及安全隐患台账

8、应急救援预案制度

9、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及安全隐患台账。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5、从业人员、专用车辆、设备及停车场地安全管理制度。

6、应急救援预案制度。

7、安全生产作业规程。

8、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制度。

9、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第三章技术管理的一般要求第十四条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制度,实行一车一档。

档案内容应当主要包括:

车辆基本信息,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客车类型等级评定或者年度类型等级评定复核、车辆维护和修理(含《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车辆主要零部件更换、车辆变更、行驶里程、对车辆造成损伤的交通事故等记录。

档案内容应当准确、详实。

车辆所有权转移、转籍时,车辆技术档案应当随车移交。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运用信息化技术做好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第四章车辆维护与修理第十六条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车辆维修手册、使用说明书等,结合车辆类别、车辆运行状况、行驶里程、道路条件、使用年限等因素,自行确定车辆维护周期,确保车辆正常维护。

车辆维护作业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关于汽车维护的技术规范要求确定。

道路运输经营者可以对自有车辆进行二级维护作业,保证投入运营的车辆符合技术管理要求,无需进行二级维护竣工质量检验。

道路运输经营者不具备二级维护作业能力的,可以委托二类以上机动车维修经营者进行二级维护作业。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完成二级维护作业后,应当向委托方出具二级维护出厂合格证。

第五章车辆检测管理第二十条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自道路运输车辆首次取得《道路运输证》当月起,按照下列周期和频次,委托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进行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

(一)客车、危货运输车自首次经国家机动车辆注册登记主管部门登记注册不满60个月的,每12个月进行1次检测和评定;超过60个月的,每6个月进行1次检测和评定。

(二)其它运输车辆自首次经国家机动车辆注册登记主管部门登记注册的,每12个月进行1次检测和评定。

第四篇: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讲稿第一章道路运输概述(模版)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讲稿

第一章道路运输概述

道路运输既是最古老、也是最现代的一种运输方式。

在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中,道路运输业占支配地位。

一、道路运输的概念道路运输是指在公共道路上使用汽车或其他运输车辆从事旅客或货物运输及其相关业务活动的总称。

道路运输始于19世纪末,由于道路运输主要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也称公路运输。

现代的道路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所以有时道路运输也称为汽车运输。

道路运输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主要由直接从事客、货运输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为运输生产活动服务的车辆维修、搬运装卸、运输服务构成。

道路运输业按性质分为营业性道路运输和非营业性道路运输。

非营业性道路运输指为个人或本单位生产、生活服务、不发生费用结算的道路运输;营业性道路运输指为社会提供劳务、发生费用结算的道路运输。

本书所研究的是以为社会提供劳务、发生费用结算、营业性的道路运输。

二、道路运输的发展阶段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道路运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早期道路运输(1886年以前)早期的道路运输靠人畜力完成,我国是世界上道路运输发展最早的国家,曾经居世界领先地位。

据《古史考》中记载,“黄帝作车,任重致远”。

商周时期出现了主管道路运输的官职,如“司空官”等。

开始有组织的修建道路,位于秦巅山区的“金牛道”是世界上最早的道路。

古代道路的开辟与战争和征服是如影随行的,开辟著名的“丝绸之路”就经过了长期的战争。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巅峰,道路运输在这一时期也发展到了顶点。

经过宋、元、明、清几代,道路运输继续发展,但是欧洲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使得西方迅速的赶了上来,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政治腐败,经济落后,道路运输落在发达国家的后面。

(二)近代道路运输(1886-1914)

1886年1月29日,德国工程师.本茨(1844-1926)(见图1-2),获得专利,被公认为世界第一辆实用的汽车。

成为世界第一辆汽车设计、制造者。

次年,率先把汽车作为商品出售。

这一重大事件标志着近代道路运输业进入汽车时代。

从第一辆汽车的发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道路运输的特点是:

道路不发达;汽车数量少、质量差;道路运输仅是铁路、水运的辅助手段,只承担部分短途运输。

(三)近现代道路运输(1915-1945)这一时期位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剧烈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道路运输的特点是:

道路网规模逐步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汽车拥有量初具规模;成为短途运输的主力,并开始在中长途运输领域同铁路、水运开展竞争,其优势逐渐显示出来。

(四)现代道路运输(1946-197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二十年间,主要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同时,道路运输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道路运输的特点:

道路网基本完善,高速公路迅速发展;汽车拥有量剧增,品种多、性能先进;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开始占主导地位,承担的客货运输量均占首位。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

人民政府迅速恢复道路运输秩序,1953年7月15日,在前苏联的帮助下,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标志着新中国汽车运输业的起步。

(五)当代道路运输(1970-)

这一时期,世界道路运输发展特点是。

路网结构高级化,建成高速公路网;道路运输管理现代化,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道路运输的优势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三、道路运输的特点

道路运输是目前普及最广、承担全社会运量最大的一种运输方式,其主要特点是:

(一)覆盖面广

公路通达城乡并形成网络,使各地之间得以连通。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道路运输覆盖面最广、通达性最强。

截至xx年底,全国公路里程已达176.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2万5千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仅次于美国。

按国土面积计算公路密度为17.7公里/百平方公里,按人口计算公路密度为13.1公里/万人,全国已有99.3%的乡镇和91.8%的行政村通公路。

可以说,道路运输为我国城乡居民提供了最基本的通行条件。

(二)适应性强

道路运输能够满足城镇、乡村、矿区、林区、边疆的运输需求,可以适应各种陆上运输环境,适应厂矿企业、农村、商店、部队、机关、学校以及不同家庭、个人的各种使用要求。

不论旅客、货物的集散与多少,甚至随走随停等特殊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三)直达性好道路运输最大的优势是直达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

水路、铁路、航空运输一般只能将客货运至港站、机场,两头则需汽车集疏,周转、装卸环节增加。

而道路运输避免了这种缺陷,运客可以招手即停、送客到家,运货可以上门取货、送货到门,减少了周转环节。

(四)机动灵活

汽车单位运量小,调度灵活,既易于集中,也利于疏散,在突击抢运时优势更加明显。

因此,道路运输是连接其他交通方式的纽带,也大量用于救灾抢险第一线和战争前线的物资运输。

(五)交通工具购置费用少,容易驾驶

汽车造价比飞机、火车、轮船低得多,不但经营者投资少,不少家庭也有能力购置,加之驾驶技术容易掌握,所以汽车可以在全社会普及,成为使用最广泛的现代交通工具。

道路运输的缺点是占地多、交通事故多、对环境的影响大、能耗高,运价也相对较高。

第五篇: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培训复习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培训复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

1、《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只规定汽车从事危险货物运输作业要求。

2、凡是《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列名的都是危险货物,品名表中未列名的都不是危险货物。

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应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并定期检查。

4、放射性货物运输包装,应符合国家《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的要求。

5、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上有了危险品标志灯、牌,其危险货物包装上可不贴危险货物标志。

6、危险货物包装上贴有危险包装标志,该车辆可不悬挂危险品标志灯、牌。

7、一种危险货物,可能具备几种危害性,只贴主要危害标志即可。

8、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只准液化石油汽罐车使用。

9、运输液氯钢瓶的车辆,不准从隧道过江。

10、运输液氯钢瓶时,瓶口按《氯气安全规程》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

11、盛装过危险货物的空容器,未经消除危险处理的,仍按原装货物条件办理托运。

12、盛装过氧气的空瓶,可按普通货物运输。

13、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先加油,后装货”比较安全。

14、装载危险货物的车辆不得在居民聚居点、行人稠密地段、政府机关、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停车。

15、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严禁搭禁无关人员。

16、运输忌火的危险货物时,其车辆不得接近明火,高温场所。

17、行车人员不准擅自变更作业计划,严禁擅自拼装、超载。

18、装车前发现危险货物包装破损,应由发货人调换包装或修理加固后,方可运输。

19、未经县级以上道路运政机构核准,擅自购置营运车辆,每车处以购车价3%--5%罚款,总额不超过10000元。

20、使用全挂汽车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21、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不按《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作业,造成事故的,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22、不按规定悬挂、装置运输的车辆,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23、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持无效上岗证件上岗的,处以200元罚款。

24、违法行为当事人对道路运政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25、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人员未经运政机关培训、考核,可凭本人身份证上岗作业。

26、氨、氯同是有毒气体,可以同车运输。

27、装运易燃液体、腐蚀物品的罐车,按车辆核定吨位装载,并留有规定的膨胀余位,严禁超载。

28、氧气、乙炔气、氢气同属气体危险化物,也不可同车装运。

29、微型栏板货车的厢体较窄,不能横放氢气钢瓶,可以改为顺放。

30、危险货物运输途中,如发生火警应立即扑救,同时报警。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在空白处)

1、jt3130—88《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将危险货物分为(

)类。

a、九类

b、七类

c、八类

d、三类

2、《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第三大类为(

a、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b、易燃固体c、放射性物品d、易燃液体

3、危险货物的危险性主要是由物质的(

)决定的。

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易燃性质

d、还原性质

4、《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第四类名称为(

a、易燃气体、不燃气体和有毒气体

b、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c、氧化剂、无机过氧化物和有机过氧化物

d、易燃固体、易燃液体和自然物品

5、在一个大气压下,液体沸腾转化为气体时的温度就称为(

)a、闪点

b、燃点

c、熔点

d、沸点

6、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牌应放在(

a、前保险杠左侧

b、车辆驾驶室内前风挡处

c、车辆尾部左侧

d、车辆尾部右侧

7、从事易燃有毒化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过程中,驾驶员和押运均不得(

)a、睡眠

b、吸烟

c、看球赛

d、打扑克

8、运输爆炸物品的车辆应有(

)间距为宜。

a、10m

b、20m

c、50m

d、100m

9、易燃液体灌装时,应留有(

)%的膨胀余位。

a、5

b、10

c、15

d、20

10、毒害品中毒的途径一般通过(

)a、皮肤、呼吸道和血液

b、呼吸道、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