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多数汽车轮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3742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在大多数汽车轮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现在大多数汽车轮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现在大多数汽车轮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现在大多数汽车轮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现在大多数汽车轮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在大多数汽车轮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docx

《现在大多数汽车轮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在大多数汽车轮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在大多数汽车轮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docx

现在大多数汽车轮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

现在大多数汽车轮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

,天然橡胶的综合性能优越过合成橡胶,所以高级轮胎多用天然橡胶。

为了使橡胶具有制造轮胎所要求的性能,必须要在橡胶中渗入各不同的化学材料,即化学添加剂。

其中添加的一种很重要的添加剂叫碳黑,因为碳具有特别的吸附性,碳粒子与橡胶分子的粘结非常好,使得橡胶增强了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由于碳黑与橡胶基本等量,所从汽车轮胎主要材料实际上是一种橡胶和碳黑的复合材料。

摩托车轮胎的主要成份虽然也是橡胶,但是价格通常比汽车轮胎价格要昂贵许多。

其中软材质轮胎可以获得较大牵引力,但其磨损很快;而硬材质轮胎损坏较慢,但其抓地性能较差。

汽车轮胎的主要材料是橡胶,应用最广泛的有天然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丁基橡胶等。

早期的汽车轮胎均为内外胎结构,其中内胎为橡胶制成,外胎由橡胶及多层帘子布制成。

现在的无内胎轮胎多为子午线轮胎。

早期的子午线轮胎用钢丝加强,随着化工技术的发展,钢丝子午线逐步被凯夫拉等重量更轻、比强度更高的合成纤维所代替。

轮胎知识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xx轮胎:

这种轮胎的特点是帘布层帘线排列的方向与轮胎的子午断面一致(即胎冠角为零度),由于帘线的这样排列,使帝线的强度能得到充分利用,子午线轮胎的帘布层数一般比普通的斜线胎约可减少40—50%。

帘线在圆周方向只靠橡胶来联系。

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线胎相比,具有弹性大,耐磨性好,可使轮胎使用寿命提高30—50%,滚动阻力小,可降低汽车油耗8%左右,附着性能好,缓冲性能好,承载能力大,不易穿刺等优点。

缺点是:

胎侧易裂口,由于侧面变形大,导致汽车侧向稳定性差,制造技术要求及成本高。

无内胎轮胎:

无内胎轮胎与一般的轮胎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内胎,空气直接压入外胎中,因此轮胎与轮辋间需有很好的密封。

无内胎轮胎在外观上和结构上与有内胎轮胎近似,所不同的是无内胎轮胎内壁上附加了一层厚约2—3mm的专门用来封气的橡胶密封层,它是用硫化的方法粘附上去的,当轮胎穿孔后,由于其本身处于压缩状态而紧裹着穿刺物,故能长期不漏气,即使将穿刺物拔出,也能暂时保持胎内气压。

无内胎轮胎胎圈上有若干道同心的环形槽,在胎内气压作用下,槽纹能可靠地使胎圈压紧在轮辋边缘上保证密封。

安装无内胎轮胎的轮辋是不漏气的,它有着倾斜的底部和平匀的漆层。

气门嘴直按固定在轮辋上,其间垫以密封用的橡胶衬垫。

无内胎轮胎有气密性好,散热好,结构简单,质量轻等优点。

缺点是途中修理较为困难

宽断面轮胎:

随着汽车车速的提高,要求降低整车重心,改善操纵性能,这就要求提高轮胎的侧向稳定性和对路面的附着性能,以确保高速状态下的行车安全,这样低断面轮胎的出现就成为必然趋势。

轮胎的断面高(H)与断面宽(的比值(H/是代表轮胎结构特征的重要参数,称之为轮胎的高宽比,也有人称之为扁平比。

碳黑

xx:

CARBONBLACK

分子量:

12.01

碳黑是以含碳原料(主要为石油)经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微细粉末。

外观为纯黑色的细粒或粉状物。

颜色的深浅,粒子的细度,比重的大小,均随所用原料和制造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

碳黑不溶于水、酸、碱;能在空气中燃烧变成二氧化碳。

碳黑的主要组成物是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氢、氧、硫、灰分、焦油和水分。

商业化的碳黑应有一定的规格。

碳黑是仅次于钛白粉的重要颜料,全世界年消耗橡胶碳黑约六百万吨,着色和其他用途等特殊碳黑约为二十五万吨。

所谓特殊碳黑即指其用途在“着色”或“导电”,而非橡胶碳黑之补强。

碳黑是经过精密控制的生产方法制造,可形成约50种不同品种,用于橡胶工业的即达成30种。

用于着色和其他用途的碳黑品种更多,包括碳黑的分散体、母料、导电复合料、浆料和漆片等。

碳黑有以下特质:

1.最好的黑色颜料。

2.几乎是最廉价的颜料。

3.着色力及遮盖力最强的颜料。

4.视觉感官上呈中性。

5.最稳定的颜料、耐热、耐化学品、耐光。

碳黑为工业中不可或缺之化工原料,其染色与补强的特性,为多数塑、橡胶制品的改质添加剂,其中轮胎用量占总体之七成最多。

表一为世界碳黑生产国之年产量统整。

美国碳黑工业崛起於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确保战略物资之供应,迫使碳黑厂商大量扩产,以至今日之龙头地位,年产量高达160万公吨;亚洲地区近来因中国大陆世界工厂强劲的经济成长带动下,产能也紧追美国,以日本和中国大陆居二、三位,年产量约达70万公吨。

若将各国之年产量依照地理位置区分如表二,与1994年对照下,不难发现亚洲地区成长惊人,从1994年的29%提升至38%,原因来自韩国、泰国、中国大陆与印度等亚洲国家传统产业成长力道的加持下,需求日益扩大,只得不断扩充产能,以平衡需求缺口;其他地区如东欧国家长年政治动荡因素,许多碳黑炉停止运作,因而年产量不定;北美地区则因需求逐渐呈现饱和状态,并未有增产动作出现。

预计至2006年时,亚洲国家之产能仍会继续扩产,以就近供应中国大陆等地之需求。

体质颜料,通常又称为填料,从本世纪起逐渐变成重要,它们包括许多化合物,从自然界得来、直接制造或作为副产品获得。

这些物质主要是钡、钙、镁、或铝的盐类,硅或铝的氧化物,或从前两类物质衍生的错合双盐类,在涂料、油墨、油毡、塑料物质、纸和纸涂料、油布、油灰、擦光和洗刷物质、橡胶产品、水泥、塑胶、陶器等领域中有广泛的用途。

它们的有用程度现在和白色不透明颜料相接近,并且体质颜料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在传统工业中的用途将有更近一步的发展。

这些颜料有两种通性:

折射率比

1.75为低(通常是

1.45~

1.70),颜色是白或几乎是白的。

体质颜料其它性质的变化范围很广,如相对密度、容量值、颗粒形状、颗粒大小、粒径分布、吸油量、化学活性等等。

自从1930年起,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体质颜料在颜色、均匀度、颗粒大小、粒径分布、表面处理等方面有很大的改进。

体质颜料最早是从自然界获得,而目前由其它化学工艺副产品得到的体质颜料逐渐增多,其中很多体质颜料需要专门的生产。

常用的体质颜料有碳酸钙、硅酸镁、硅酸铝、硫酸钙、结晶氧化硅、硅藻土、硫酸钡等。

第一节碳酸钙主要是从石灰石矿获得,也可以作为某些制造流程的副产品,或直接用二氧化碳对石灰乳浆反应制得。

天然碳酸钙的制造可以用干磨法或湿磨法。

干磨法中干磨好的产品经空气分选机分离出过大的颗粒返回重磨。

利用湿磨法可以产生更细、更鲜艳的、筛分更好的品级。

石灰石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研磨,利用锥形或管状研磨机将磨制品连续的放出,用离心机分选,过大的颗粒和进料一起送回重磨。

湿磨法的另一重要优点是可通过进一步的浮选改进产品颜色和化学纯度。

在连续式研磨过程中,有多种类型的研磨机可以使用,但原则上都应使用压缩空气、高温压缩空气或过热蒸汽作为液体。

原料和液体一起进入研磨机,在高速下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研磨,控制液体和颜料的研磨过程使细颗粒和液体一起流出。

一般的研磨机都兼有分选和研磨的功能。

沉淀碳酸钙填料的制造有几种成熟的工艺,生产商可使用不同的方法制造不同品级的颜料,但公同之处就是沉淀法都是利用天然碳酸钙为原料,煅烧制成氧化钙(石灰),然后水解得到氢氧化钙。

在此工艺中有许多方法可用来除去几乎所有的大颗粒杂质以及没有分解成石灰的石灰石。

1.重碳酸法控制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可得到颗粒大小不同的碳酸钙,但对所有的沉淀碳酸钙而言,其粉体颗粒大小一般是中等程度。

2.副产品法此方法利用氢氧化钙浆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可产生相当细的碳酸钙颗粒。

这一工艺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完全清洗去所有的氢氧化钠成分,否则碳酸钙颜料具有碱性,会导致在涂料中的应用出现问题。

3.氯化钙法此方法中的反应物通常由其它化工过程得来,例如在制造碳酸氢钠时得到的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可产生氯化钙和氢氧化铵,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可得到一系列非常细的碳酸钙,并且填料的颜色纯度高,颗粒的粒径分布相似。

当然,需要仔细的洗去所有的氯化钠组分。

氯化钙方法得到碳酸钙具有方解石晶型结构,颗粒大小通常为8~10µm,最小的范围为

0.03~

0.05µm。

而石灰乳法得到的产品为文石型,颗粒大小一般为

0.2~

2.0µm。

碳酸钙填料有许品级,相对密度在

2.70~

2.77之间,吸油量为5~45g/100g,平均粒径从小于1µm到非常大的,200号筛余物(约300µm)通常有25~30%,通过控制生产工艺可获得胶体范围内(小于

0.1µm)粒径分布的产品。

碳酸钙不溶在水,对大部份油性树脂涂料的基料具有惰性,但其对稀酸类敏感。

这一性质有利于碳酸钙在许多室内涂料中的应用,如底漆、半光漆等,在高光漆、喷漆、以及许多其它工业涂料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沉淀碳酸钙的典型性质如表7-1所示。

表7-1沉淀碳酸钙的典型性质(未经表面处理)方解石型(粗颗粒)文石型(颗粒中等大小)方解石型(特细颗粒)物理性质外观纯白色粉末浅奶油色粉末纯白色粉末平均颗粒大小(µm)

3.0

0.4

0.06粒径范围

1.0~

10.0

0.1~

2.00.03~

0.15325号筛余物,湿(%)

0.001

0.1微量可以不计相对密度,固体

2.65

2.65

2.65

吸油量(g/100g)285458pH值

9.4

9.8

10.4化学组成(%)CaCO3

99.3

98.5

98.9MgCO3

0.04

0.84

0.04SiO2

0.01

0.31

0.01Fe2O3

0.004

0.15

0.003CaSO4

0.50

0.21

1.0Al2O3

0.02

0.18

0.02H2O(在100℃失去)

0.10

0.25

0.50第二节石膏应用在涂料中已经有几世纪,目前其主要是用于二氧化钛-钙复合颜料中的钙组分,在立德粉和硫化锌颜料中也有少量的应用。

石膏很少作为一种单独的颜料使用,主要是因为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对水的敏感性。

硫酸钙在自然界中以石膏的形式存在,经选择后(对颜色),经粉碎、湿磨、水分选、干燥、筛分或用空气浮选成为成品。

石膏在约650℃完全脱水,成为无水物,也叫作“烧死”的硫酸钙,以此形式应用在上述几种复合颜料中。

硫酸钙也可以用钙离子和硫酸离子反应制得,成为水合沉淀物,然后烧成无水物。

第三节镁颜料硅酸镁(H2Mg3(SiO3)4)可从天然产物中获得,其中含有滑石、皂石以及其它一些组分,其颗粒形貌主要有两种,纤维状或针状、片状或云母状。

典型的硅酸镁产品一般含有

7.0%CaO,某些特殊用途的高达

15.0%。

硅酸镁的相对密度为

2.60~

2.98,吸油量变化很大,从20以至89g/100g,折射率约为

1.59,颗粒大小的分布较宽。

硅酸镁对普通的涂料基料具有化学惰性,除非CaO的成份明显的超过

6.0%。

由于规酸镁耐久度好,并且不会在常用的油性基料中出现沉淀,适合用于室外涂料。

而因为组织结构较粗,硅酸镁不能用于瓷漆,但新开发的细颗粒品级使硅酸镁的应用范围扩大。

硅酸镁在外墙漆中最主要的用途是增加薄膜强度,防止开裂,主要原因是其纤维状或针状,片状或云母状的颗粒对涂膜的开裂产生了抑制作用。

在室内平光漆中,硅酸镁用来控制光泽或亮度,防止流挂,同时减少流动和流平。

碳酸镁、碱性水合碳酸镁以及氧化镁是三种其它的镁化合物,分别有不同的用途。

碳酸镁在自然界中以菱镁矿存在,其开采过程与一般矿物相同,包括粉碎、研磨、分级等,主要用在水泥、橡胶产品和纸张中。

虽然某些碳酸镁含量高达45%的天然碳酸钙(白云石)在欧洲有一定的应用,但在北美洲直接应用于涂料的场合很少。

碱性水合碳酸镁

(11MgCO3·3Mg(OH)2·11H2O)也叫作镁的轻碳酸盐,将白云石矿煅烧,去除CO2后余下的氧化物浮悬在水中,通进CO2,有选择性的沉淀出钙的碳酸盐,同时溶解氢氧化镁得到酸性碳酸盐,加热滤液,沉淀出碱性碳酸镁,在进一步加热后去除CO2,过滤出碱性水合碳酸镁,干燥并研磨。

CaCO3·MgCO3→CaO·MgO+2CO2CaO·MgO+2H2O→Ca(OH)2+Mg(OH)2Ca(OH)2+Mg(OH)2+3CO2→CaCO3+Mg(HCO3)2+H2O14MgHCO3→11MgCO3·3Mg(OH)2·11H2O+17CO2此种镁的轻碳酸盐作为轻度洗涤剂应用在橡胶中,在印刷油墨合涂料中也有应用。

氧化镁(MgO)是用碱性水化碳酸镁或粗的白云石矿石煅烧而成,应用在橡胶、水泥,但很少应用在涂料中。

第四节高岭土通常称为“瓷土”,主要成分为硅酸铝,通常A12O3含量为

37.5~

44.5%,SiO2为

44.8~

53.1%,并含有少量的铁、钠、钾、钛、钙和镁的氧化物,折射率约为

1.56,比重为

2.58~

2.63,吸油量的范围较广,从25到70g/100g,颗粒大小较细的为

0.2~2µm,较粗的可达70µm。

高岭土的颜色差别较大,从白色以至乳白色或灰色。

高岭土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填充率较大,加上价格便宜,所以被广泛的

应用。

在涂料中的应用包括室内平光漆、半光漆、底漆、仓栅漆、货车漆等。

由于有良好的干遮盖力,高岭土也广泛的用于水性漆、乳胶漆以及造纸工业和纺织涂料。

颜色性能较差的高岭土多应用在油毡、地板配料和油布中。

通常需要对高岭土进行后续处理,如煅烧,以改善其某些性质。

煅烧高岭土的Al2O3含量在

42.1~

45.3%之间,SiO2为

51.0~

53.1%,烧灼损失几乎为零,吸油量略高于未经煅烧的高岭土,通常为47~75g/100g。

煅烧的作用是改进光泽或亮度,同时使涂料有更好的遮盖力和鲜艳光亮度。

对高岭土的后处理还包括添加分散剂和在颗粒表面用树脂或疏水性有机物质进行处理,最后分成各种品级,其颗粒大小较平均且分布范围较狭窄。

这种品级的高岭土多应用在喷漆、瓷漆以及平漆中。

第五节云母为铝和钾的正硅酸盐,化学结构式为K2O·3Al2O3·6SiO2·2H2O。

颜料级云母只从白云母或金云母取得,具有片状颗粒结构,这正是其可用作体质颜料的主要原因。

主要生产过程是用干磨或湿磨对云母矿进行沉淀,浮悬的云母用离心机回收,然后干燥分选。

特级云母或微粒云母的平均颗粒大小分别为5~10µm和10~20µm,也有经过表面处理的品级。

云母的折射率为

1.58~

1.606,相对密度为

2.5~

2.83,吸油量为30~74g/100g,除了微粒级外,325号筛余物为3~30%。

云母颗粒的片状结构和对紫外线的不透明度可以增强室外建筑底漆和最后加工涂膜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当涂膜曝露在空气中时,小片颗粒的发光特性有时会影响到涂膜的外观。

云母颗粒的形状以及化学稳定性使其在多孔表面和金属的底漆、乳胶漆、水性漆、壁纸、金属粉状涂料(如铝、青铜、金箔)等多种体系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应用。

还有以下一些铝硅酸盐体质颜料。

浮石是一种火山灰或错合的铝、钾和钠硅酸盐的玻璃质,由于具有颗粒粗、多孔、质脆的特性,在平漆、交通标志漆以及其它的加工漆中有一定程度的应用。

典型品级的浮石约含有84%硅酸铝,相对密度为

2.22,粒径为40~60号筛孔大小。

膨土是一种胶质土,其膨胀作用可进行有效的填充并且矿物本身具有颜料性质,因而在水性漆或乳胶漆中有少量的应用,典型品级的相对密度为

2.75,吸油量为23g/100g。

白土与膨润土的成份、性质和用途相似,折射率为

1.63,相对密度为

2.9,吸油量为26g/100g。

第六节石英用作颜料的氧化硅取自石英石或硅藻石,以及单细胞水产植物的砂质骨架沉积物,合成的胶质氧化硅也可以用作颜料。

从水产有机质所得的氧化硅叫作硅藻土或硅藻土氧化硅,在近代颜料应用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们不同于动物性或植物性的颜料。

后者有时叫作“化石”树脂,由于原始有机质的种类太多,用于普通颜料的价值较小。

从石英或硅藻石所得的氧化硅叫作无定形氧化硅,这一用词虽然不是十分准确,但通常用来和硅藻土进行区分。

石英或硅藻石在开采后,第一步通常是煅烧和用水骤冷,使后续的打碎和研磨较为容易,最后用水分选、筛分或空气浮选。

氧化硅颜料通常含有99%的纯SiO2。

颜料级氧化硅的折射率为

1.55,比重为

2.55~

2.65,吸油量为15~47g/100g,3253号筛余物不大于5%。

氧化硅的磨蚀性非常好,在常用的涂料基料中难于研磨或分散,因此很少作为涂料的填料。

硅藻石比石英石要软一些,在组织上也要细一点。

硅藻土是一种细粉末,在使用时会影响到环境的卫生状况,并且在配方没有经过优化的涂料中沉淀很快,尽管有这样的缺点,但由于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和价格低廉,仍然有着较多的应用。

硅藻土早期曾用于室外建筑涂料,由于硅酸镁和其它填料有更好效果,因而在此方面的应用逐渐减少。

但由于硅藻土可以改善涂料的涂刷性和增强涂膜的粘附力,在浆状木材填料、底漆、平漆、地板漆、船板漆和交通标志漆中仍有广泛的应用。

合成的氧化硅颜料大部份作为流平剂,或对涂料进行增稠。

制造合成氧化硅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空气溶胶法,以空气代替氧化硅水溶胶中的液体;还有一种是火烧方法,在此法中,四氯化硅在蒸气相中发生水解。

两种方法得到的产品都有非常细的颗粒和非常高的吸油量,因此也影响了它们在涂料配方中的使用。

硅藻土在世界各地有许多的沉积矿,但只有少数具有足够细和足够多的原料而值得开发。

天然的硅藻土最高含有60%的自由水份,可通过干燥减少或去除。

第一种方法是将干燥后的物质加热、研磨以及空气浮选。

第二个方法是首先在约540~1,100℃然烧,除去自由水、结合水、以及有机物质,接着研磨和空气分选。

第三个方法也包括研磨和燃烧,但不同的是和某些化学物质一起在约870~1,100℃燃烧,这些化学物质是用来漂白和将杂质转变成为合成硅酸盐,燃烧后的产品用空气浮选以获得不同的品级。

硅藻土的主要成份是氧化硅,含量为83~89%或更多,其它组分主要为Al2O3和Fe2O3,以及少量或微量的钠、钾、钙、镁、钛以及其它氧化物。

因为硅藻土具有开口、多孔的结构,因而其物理性质的变化较大,折射率为

1.4~

1.5,比重为

2.0~

2.30,平均颗粒大小为1~60µm,比表面积为7,050~67,000cm2/g,吸油量为30~210g/100g。

颜料级硅藻土在1900年起已在涂料中使用,但从1935年起慢慢减少,由于开发了适合一般涂料使用的、更白更细的颗粒,其应用又重新受到了重视。

硅藻土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光泽低、填充率高、吸油量高,在平墙涂料、底漆、交通标志漆、半光涂料、伪装漆、表面漆、水泥和灰泥加工漆、房屋漆、平清漆、平瓷漆等方面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在乳胶漆和其它水性涂料中,硅藻土不仅可以作为消光剂,也给涂膜提供了遮盖力。

因为硅藻土的结构形状多样,在涂膜中也可以产生层叠结构,从而能够增强

涂膜的强度,改进抗裂性。

硅藻土颗粒的开口结构和不规则形状会导致涂膜产生相当程度的多孔性,这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是极为有用的。

如果表面涂膜需要利用硅藻土的这种独特结构,则要避免过度研磨,否则将使硅藻土颗粒破损而降低涂料稠度、增加光泽、减少涂膜的多孔性。

第七节硫酸钡用作颜料的硫酸钡可从天然矿物中提取,或可通过硫酸钠和硫化钡溶液反应制得,还可以从生产过氧化氢的副产物获得。

硫酸钡的折射率较低,是立德粉的主要组分。

硫酸钡也是二氧化钛-钡复合颜料的组分,后者为25%锐铁矿型二氧化钛和75%硫酸钡的共沉淀物。

当铅白作为室外建筑涂料的主要颜料时,硫酸钡有时可作为掺合剂。

由于涂料是以重量销售,硫酸钡因其较高的相对密度而成为一种常用的体质颜料。

颜料级硫酸钡是由矿物重晶石获得,也可以用合成的硫酸钡粉沉淀物质制成。

通常用湿法研磨矿物,进行漂白、冲洗、干燥、分选。

高品质的硫酸钡颜料或重晶石颜料至少含有96%的硫酸钡,其余的主要是氧化硅和石膏,以及微量的氧化铁。

重晶石颜料的折射率为

1.64,相对密度为

4.30~

4.46,吸油量为5~12g/100g,平均颗粒大小为2~5µm,粒径范围为

0.1~30µm。

重晶石颜料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其作为体质颜料最重要的性质是它的高密度和低吸油量,易为油和涂料基料所润湿和容易研磨。

由于在酸和碱条件下都相当稳定,重晶石颜料在高酸性或高碱性涂料中很有效,但在应用时需要特别注意配方的调整,因为比起大部份其它颜料,重晶石更易趋向于快速沉淀。

重晶石的其它应用还包括油毡和地板复合涂料。

合成硫酸钡粉是用含有硫酸离子的水溶液和含有钡离子的水溶液反应制得,其性质和重晶石颜料相似,相对密度为

4.18~

4.40,吸油量为13~30g/100g。

因为合成硫酸钡粉的填充率较低,在涂料的应用中是比较贵重的一种填料。

硫酸钡粉与重晶石颜料一样易于快速沉淀,因此需要注意调节涂料的配方。

其作为涂料的填料对最终产品亮度的影响很小,在印刷油墨、油毡、油布和橡胶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第八节其它体质颜料其它一部分体质颜料具有独特的性质而在涂料中有小范围的应用,这些填料包括碳酸钡、铝水化物、亮白、缎白和丝白。

碳酸钡可从碳酸钡矿或通过合成沉淀获得,其用途和硫酸钡相似。

“铝水化物”也叫作氢氧化铝,或“轻质氧化铝水化物”,通常是在硫酸铝溶液中加过量的碱沉淀制得。

铝水化物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基料,在其上沉淀印刷油墨生产中用到的染料和有机调色剂。

铝水化物具有较高的吸油量,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价格较贵,在纺织品和纸张的涂料、以及橡胶的填料中有一定程度的应用。

亮白是25%铝水化物和75%硫酸钡粉的复合颜料,具有较细的组织和耐腐蚀性,主要用在印刷油墨中。

缎白为铝水化物和硫酸钙的共沉淀物,主要用在纸的涂装。

丝白是用氯化钙和钠氧化硅反应制得,主要用于印刷油墨。

除上述各种体质颜料外,还有一种在特殊涂料(如交通标志涂料)中作为填料的玻璃珠,对入射光有相当程度的反射。

当涂料表面磨蚀后,玻璃珠就曝露出来,成为微小的反光球,使夜晚交通标志线的能见度大为改善。

通常的品级有100%过70号筛、85~100%过80号筛、15~55%过1440号筛和0~10%过230号筛,相对应的粒径分别为

0.21、

0.177、

0.105和

0.063mm。

玻璃珠还可以在广告板、邮箱、方向指针等的涂料中起填料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