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动态0427050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8055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动态0427050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职动态0427050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职动态0427050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职动态0427050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职动态0427050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动态04270503.docx

《高职动态0427050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动态0427050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职动态04270503.docx

高职动态04270503

高职动态

(20130427—20130503)

【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的宏观动态】1

心系职教发展力促校企合作1

专业“吃黄牌”高校须警醒5

只要有梦想人人是胜者6

【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发展动态】8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8

³ÉΪȫ¹ú¹¤ÒµºÍÐÅÏ¢»¯Ö°Òµ½ÌÓý½Ìѧָµ¼Î¯Ô±»á¼°¸÷רҵ½Ìѧָµ¼Î¯Ô±»áίԱµ¥Î»8

ǣͷ½¨ÉèµÄÈí¼þ¼¼Êõרҵ½Ìѧ×ÊÔ´¿âÏîÄ¿³ÉΪµÚ¶þÅú¹ú¼ÒÁ¢ÏîÏîÄ¿µÚÒ»¸öÉÏÏßÏîÄ¿9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9

³ÉΪȫ¹úÍâ¾óְҵ½ÌÓý½Ìѧָµ¼Î¯Ô±»á»áÔ±µ¥Î»9

ÕÙ¿ª½Ì·ç½¨É蹤×÷Íƽø»á10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0

³Ð°ìÆÜϼÇø“֪ʶ²úȨ·þÎñ½ø¸ßУ”ôß“4.26”ÊÀ½ç֪ʶ²úȨÈÕÐû´«»î¶¯10

½ÌÓý²¿Ö°³É˾½Ì²úºÏ×÷´¦°×ºº¸Õ´¦³¤Ý°ÁÙÎÒУÊӲ켼ÄÜ´óÈü¹¤×÷11

½ËÕ»úµçÖ°Òµ½ÌÓý¼¯Íŵڶþ½ìÈ«ÌåÀíÊ´ó»áÔÚÎÒУ˳ÀûÕÙ¿ª11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12

ÉîÈëÆóÒµÖص÷Ñж෽»á̸´Ù·¢Õ¹——±ÏÒµ°à¶¥¸ÚʵϰºÍÖ°Òµ¼¼ÄÜËØÑøרÏµ¼µ÷Ñй¤×÷Ô²Âú½áÊø12

2013Äê½ËÕ»¯¹¤Ö°½Ì¼¯ÍÅÄê¶È¹¤×÷»áÒé˳ÀûÕÙ¿ª13

【省内国家骨干示范院校建设动态】14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14

ÕÙ¿ª¹ú¼Ò¹Ç¸É¸ßְԺУ½ÌѧʵÑéʵѵÌõ¼þ½¨ÉèÉ豸²É¹ºÏîĿר¼ÒÂÛÖ¤»á14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15

¼ÓÇ¿²ÆÎñ¶ÓÎ齨É裬·þÎñ¹Ç¸É½¨É裬¹æ·¶²ÆÎñ¹ÜÀí——2013ÉÏ°ëÄê²ÆÎñÁªÂçÔ±¶ÓÎéÅàѵ15

【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的宏观动态】

心系职教发展力促校企合作

——来自全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系列学术研讨会

 “全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系列学术研讨会”先后在天津、湖北、山东、辽宁、四川、甘肃、广东七个省份,依托七所高职院校举办了七场区域性学术研讨会。

会议精心安排的专家主题报告、院校案例分享、校企交流对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参会代表们收获颇丰。

其间,教育主管机构官员、专家学者、院校领导、企业高管齐聚一堂,围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这一话题,各抒己见,热烈探讨,碰撞思想火花,共享学术盛宴。

   挑战重重Vs机遇大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前景

   “职业教育面临‘区域转型、企业发展’两大机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应该强化‘校地’依存关系,实现学生增值和区域共生共长。

”广东站研讨会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在主题为《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主线与院校策略》的报告中指出,职业教育目前虽然面临着社会地位低、缺乏科研支撑系统、缺乏成熟行业组织、缺乏企业持续参与政策、资格证书权威及就业准入系统薄弱等多种挑战,但随着整个社会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转变,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历史性的新机遇。

职业教育目标将从“培养学生获取一技之长”,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转变。

当我们回首改革开放辉煌的30年,第一个10年主要是乡镇企业融合农村劳动力,第二个10年是面向全球代加工,第三个10年是全面建设基础设施,那么第四个10年发展机遇在哪里?

农村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无疑会成为必然之势,因此,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应该强化“校地”依存关系:

强化技术技能型人才海绵功能,主动规划设计对区域发展贡献,主动向地方政府要任务要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主动引领和助推三线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

   利益共赢Vs文化共生——校企合作的关键之处

   校企合作应以利益共赢机制为基础,这已成为业内共识,但是实现利益共赢就能搞好校企合作吗?

国家教育部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提出了新的观点。

他在山东站研讨会上做了题为《校企合作推进产业文化育人》的专题报告,其精彩的观点、丰富的实例,激发了参会代表的热烈讨论。

   余祖光指出,文化而非利益才是校企合作的根本,文化对接是校企深度合作的纽带。

校企合作搞得好与不好不仅靠利益,也要靠社会责任和社会合作,同时还离不开深刻的文化原因。

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标准的不对接问题,首要原因是产业文化没有对接。

何为产业文化?

产业文化是富有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的生产和工作方式的沉淀与升华。

校企合作要以文化融合为先,首先应跨越学习世界和工作世界之间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鸿沟,其次才是跨越知识技能的鸿沟。

其实,教育主管机构也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如国家教育部门相关领导就主张“要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

   定界教育Vs跨界延伸——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趋势

   职业教育应该是立足职业看职业、立足教育看教育,还是应该跳出职业看职业、跳出教育看教育?

甘肃站研讨会上,国家教育部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姜大源发表了他的见解。

在题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世界趋势》的专题报告中,他阐明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三大基本问题和三大世界趋势。

   姜大源指出,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跨界的教育要有跨界的思考。

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职业教育要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将“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宗旨,课程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科学学科的子领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

同时姜大源总结了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四大主体脉络,即“一个重大的共识:

确立需求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的职教观念;一个重大的定位:

构建多元趋向的开放式运行的职教体系;一个重大的突破:

开展创新驱动的跨界性集成的职教研究;一个重大的进展:

建设交流互动的国际化合作的职教网络。

”在研讨会结束前,姜大源还口赠了高职院长们一副对联:

上联“跨界勿越界界界树新风”,下联“升本不忘本本本出特色”,横批“我是高职”,激起与会高职院校长们的强烈认同。

   高职姓“职”Vs高职姓“高”——校企合作话语权之争

   高职姓“高”还是姓“职”?

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和企业两者究竟谁才是主体?

在广东站研讨会上,来自粤、桂、闽、琼四省的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展开了讨论。

   参会企业代表——广东某美容健身公司负责人姚文峰认为,校企合作已是共识,当前双方的沟通定位更加重要。

他认为,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定位清晰,学生的定位才更加清晰。

但学校和企业其实是人才培养链条的前半段和后半段,双方合作的最终指向是,共同打造一个人力资源品牌,在此意义上,没有主体之分。

   对此,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安华持不同观点。

他指出,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应该是主体,作为校方需要培养出专业性强、高水准的职业人才,而非培养一线工人。

只有坚持职业院校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向企业输送专业素质强的人才。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院长严振也强调校企合作中学校应掌握更多话语权,“教育是百年大计,企业有生命周期,职业教育应以育人为基础,育人是职校的职责所在”。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劳汉生也认为,校企合作只是手段不是目地,教育对产业不要亦步亦趋,只有学校在育人和办学环节加强向更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转变,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助推校企融合的良性发展。

   行业主导Vs区域主导——职教集团活力体现

 2010年国家教育部门提出,要通过政府主导、校企自愿、集团发展的方式推进校企合作,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近三年来,各地职教集团纷纷涌现,据辽宁站研讨会上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耿洁分享,目前全国有30个省份开展了集团化办学,已经成立的职教集团接近500个,参与企业达7000多家,涉及43个行业,覆盖80%的高等职业学校和30%的中等职业学校。

笔者认为职教集团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当地职校和企业的联合,二是行业协会牵头的行业内职校和企业的联合。

在一定程度上,这两种模式都存在共同的问题:

一是牵头方的主要出发点是从实现政绩的角度出发;二是缺乏持续的资金投入和支持;三是缺乏稳定的实体化运作和专业的团队深入经营。

  行业主导和区域主导,究竟哪种职教集团模式更有活力?

在湖北站研讨会上,国家示范高职——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给与会者分享了一个校企合作案例。

学院副院长刘小芹介绍,学校紧密依托武汉光谷,搭建“区校”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建立与武汉高新技术示范区政府的联系,区政府为学校首期提供了数百家高新技术企业,帮助校企牵线搭桥,建立区内职业教育联盟,积极探索构建“区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有着诸如“上海通用班”、“施耐德班”、“华中数控班”等各种对口班。

学校利用类似订单班、定向班、冠名班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育人,将企业高新技术引入课堂。

通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育人活动,该校实现了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及高新技术岗位对接,近四年来,已为武汉高新技术示范区输送8000余名毕业生,占毕业生30%,培训员工3000余名,成为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所需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校热企冷Vs企热校冷——校企合作发展阶段之分

   校企合作的现状是学校热企业冷还是企业热学校冷?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本来已经在大多数业内人士心里达成共识,即学校相对积极、企业相对消极,但在全国七站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学术研讨会上,很多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认为,“中国的校企合作整体而言,正处在学校动力挑战与企业动力复苏的中期,由于各个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处在不同阶段,学校和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也相应处在不同阶段。

  广东的参会企业和地方政府认为,随着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需要,对人才水平提升的要求日益迫切,大部分企业很想与学校在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反而是院校方未给出积极回应。

   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之路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整体推动应该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在全国七站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行业协会、院校代表、企业代表和政府官员似乎在此点达成了一致。

  “体制是国家层面,院校无能为力;机制可以灵活,以弥补体制不足”,广东省各高职院校代表如是说。

   专家引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观点:

在体制上,职业教育体制必须是开放、灵活而以学员发展为本的,成为对终身教育的极大贡献;在机制上,在劳工界与教育界之间必须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建立相互协调的机制。

   国家教育部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原相关领导,在湖北站研讨会上表达了如下的期望:

希望各职业院校各地方政府努力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新机制,形成优秀经验,继而推动校企合作政策制定和顶层制度设计。

专业“吃黄牌”高校须警醒

据东方早报报道,上海市教委日前向社会发布2013年度本科专业的预警目录。

其中,15个专业被亮“黄牌”,包括日语、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电子商务、社会工作等。

上海市发布高校专业预警已有多年,这是负责的做法。

在强调自主办学、就业面向市场的今天,政府有责任提供信息服务与指导。

专业预警的依据是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高校对其作深度分析,明辨因果,必有收益。

  一些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的原因很直接,就是办学盲目。

一位老校长曾告诉笔者,学校从冶金学院改名大学时想开时髦的新闻专业。

一位同行告诉他,你们缺少有实力的中文、法律、历史、社会等学科,办新闻专业没有相关支撑,那叫孤岛专业,毕业生不会受欢迎。

他觉得很有道理,打消了这个念头。

类似情况在艺术类专业也较为普遍。

这些年艺术专业受热捧,一千来所高校办起了艺术院系,表演、播音主持、电视编导、广告学、动漫等专业遍地开花,师资、行业背景都不行。

一方面“艺考热”持续升温,另一方面毕业生用非所学。

这种迎合世俗、赶时髦的做法应该叫停。

 值得研究的是,很多被警示专业并非相关行业不缺人才,而是学校的办学质量或专业定位经不住推敲。

笔者曾听到一位省环保局长讲,环保事业发展势头猛,立项很多,财政也支持,缺员不少。

该省高校开设“环境”专业的也很普遍,但大多是新办专业,教师半路出家,与企业接触少。

学生就是坐在教室里上了几十门课。

环境行业主要是垃圾、烟尘、污水处理等三方面,专业性很强。

拿污水处理来说,环境专业专门化方向不强、缺少工程训练的毕业生到了现场连管路、阀门都理不清,还不如学给排水专业的学生。

这就造成了一边是有事没人干,另一边是有人没事干,这是教育资源与学生青春年华的浪费。

再以新闻、艺术两大门类为例,一方面是一些名校有传统、有实力的强势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没质量、没有优势特色的“追风”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岗位。

还要指出的是,专业预警也给考生、家长提出警示。

填报志愿,选择职业在发达国家,孩子们上初中就开始考虑,准备作出自主选择。

我们当下的情况仍然是,中学生一门心思读书,没时间也没空间选择、培养志趣,作职业准备。

高考志愿由家长、教师代办的情况仍不少,而家长、班主任对各高校不同的专业面向、就业市场也不了解,更何论发展前景?

这就造成了填报志愿的盲目性。

再加上社会风气浮躁,什么专业流行,什么专业看似容易发财、当官就报什么。

比如管理类人才的成长都是先经过实践锻炼,再到学校培训、提高,本科毕业生离岗位要求还远着呢,就业很难。

而“民以食为天”才是刚性需求,安全绿色食品的市场前景发展无限,但是种植业、养殖业没人愿意学,越是农村考生越不愿意学。

大道理不是不懂,而是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不想自主创业,都想去占有一个现成的、稳固的、有钱有权的岗位。

这也是造成高校办学脱离社会需求的重要背景。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只要有梦想人人是胜者

“中国职业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技能强国的梦,是全面发展的梦,是人人成才的梦,是尽展其才的梦。

”日前在教育部召开的职业教育系统“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座谈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用四个梦阐释了中国职业教育梦。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职业教育梦的必然要求,客观上为成就高职学生人人成才、尽展其才的梦想提供了有力保障,高职院校应适时适势而为,为实现中国职业教育梦、为圆高职学生成才梦做些实事。

 发掘闪光点——高职学生的成才梦并不遥远

 不少人认为,高职学生爱攀比、怕吃苦、不爱学习等。

教师抱怨不好教,辅导员抱怨不好管,教育者享受不到为师之乐。

部分学生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没考上一本、二本,迫不得已上高职,以一种失意心态开始学习生活,享受不到学习之乐。

但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新生入学问卷调查中发现,高职学生虽然在学习成绩方面较普通本科学生存在不足,但是大多数高职学生也有实现人生梦想的需求,也希望自己的个人价值得以体现。

 实际上,高职学生人人有特点、人人有优点、人人皆可成才。

人有智商、情商、财商、健商,总有一“商”较为发达,高职学生也如此。

心理学研究证实,胜利者会像胜利者那样行动,失败者会像失败者那样行动;彼得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理总是趋向于上升到他不能胜任的位置,这些研究理论对高职教育具有特殊的实践价值:

教师应该是学生优点的发现者、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学生问题的解决者、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帮助者,不应只是知识传授者、训导者和管教者的角色。

 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学风不正,课堂里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没有吸引力;学生上课不拿书本,只有手机和饮料,总感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课堂里听课很无奈”。

为什么?

关键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滞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方法不对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长和进步。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学会发现、学会欣赏、学会激励、学会调动学生,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参与创新创造、发挥专长,学生才能发现自我、增强信心、增强成功感和成就感。

 创造好条件——助力高职学生人人成为胜者

 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技能,同时也有职业素质的养成。

不同于传统大学教育,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面对行业企业需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不遗余力地为学生动手实践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学生发挥专长,促使人人成为胜者。

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实训基地,能看到银行专业的学生们身着工服在柜台前办理银行日常业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们在超市货架旁为最佳陈列方案进行热烈讨论,酒店专业的学生为调制出一款新式酒品而细细斟酌、品味。

这种典型的工作场景,就是“上班式”学习的一幕。

我们培养学生实际上是培养一种“社会角色”,培养学生具有不同个性和创新能力、职业延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坚持“人人是胜者”的教育理念,就要对高职教学进行深入改革。

改革的重点就是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专长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变革。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引领者,应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用更多的时间,以项目教学等形式,让学生参与设计与策划、参与制作与实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势,实现“研学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上班式”课程的提出与实践,就是财经类专业教学模式由“工学结合”向“研学结合”转变的一种有益探索。

学院基础部教师王妍带领学生通过数学建模开展“研学”,学生的成果获得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论文发表在《工程数学学报》上,金融系学生王博因此获得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这说明学生有很大的研究和创新潜力,只要因材施教,加强个性培养,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着眼大职教——让人人是胜者梦想成为可能

 高职教育的视野不应只是偏隅于职前教育即学历教育上,而应以大职教的视野,把职业教育办成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

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时期,随着技术进步、信息化加速、产业升级和职业的快速变化,大量的在职劳动力或需要提升技能,或因转岗升职需要学习新的技能,为有发展需求的人提供有力的教育支持,高职教育责无旁贷。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在制订“十二五”规划过程中,特别把企业中“红海”和“蓝海”的战略概念引进高职教育,强调不仅要重视在高职教育“红海”市场——学历教育中站稳脚跟,也要在高职教育“蓝海”市场——在职教育、各类培训中有所作为。

只有把高职教育视为“全职业生涯”教育,并据此对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和教学模式、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满足人人渴望发展、追逐梦想、成为胜者的需求。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作者王成荣,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

【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发展动态】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³ÉΪȫ¹ú¹¤ÒµºÍÐÅÏ¢»¯Ö°Òµ½ÌÓý½Ìѧָµ¼Î¯Ô±»á¼°¸÷רҵ½Ìѧָµ¼Î¯Ô±»áίԱµ¥Î»

4月22日至23日,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工信部通信发展司祝军副司长主持,工信部人教司衣雪青司长到会致辞,教育部职成司王杨南副司长、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郭建兵副司长发表重要讲话。

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委员代表,来自全国多所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教育研究机构的二百余名委员、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主要听取了行指委主任刘素文关于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了《全国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全国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各专业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等文件,讨论了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计划。

全国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行业职业教育专家组织。

我院眭碧霞教授作为全国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出席会议,并接受聘书。

秦益霖、陈必群、杨诚等三位教师参加了成立大会,随后分别参加了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通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并接受聘书。

至此,我院成为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和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通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

ǣͷ½¨ÉèµÄÈí¼þ¼¼Êõרҵ½Ìѧ×ÊÔ´¿âÏîÄ¿³ÉΪµÚ¶þÅú¹ú¼ÒÁ¢ÏîÏîÄ¿µÚÒ»¸öÉÏÏßÏîÄ¿

4月26日,由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召开的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类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经验和成果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江苏、山东、浙江、江西等省市高职院校的280多名计算机类专业教师。

会上,我院眭碧霞教授作为软件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作了题为《提高教学质量-----从软件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探索课程建设与教学资源一体化建设与应用模式》的报告,软件学院杨丹老师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展示了资源库课程建设范例。

眭碧霞教授的报告获得与会代表的高度好评,对促进软件技术专业国家资源库项目的应用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立项50个项目,我院牵头建设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成为第二批立项17个项目中的第一个上线项目。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³ÉΪȫ¹úÍâ¾óְҵ½ÌÓý½Ìѧָµ¼Î¯Ô±»á»áÔ±µ¥Î»

4月21-22日,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湖南长沙成功召开,学院党委书记安宇教授应邀出席大会,并受聘为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与会期间,安宇书记同参会的行业企业和院校领导与专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详细介绍了我校外经贸专业在“寓教于赛、校企联动、信息技术拉动”等方面所作的思考、探索与实践,广受好评,与参会的行业企业的专家与领导结下了浓厚的友谊,达成了“加强联络、共谋发展”的共识。

商学院院长陈鸣鸣陪同参加了上述活动。

  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受教育部委托,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建和管理,对外经贸行业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的专家组织,同时也是指导本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专家组织,其委员是经教育部核准,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聘任的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较深厚的行业专业阅历与背景的专家和骨干人员,安宇教授的受聘为委员和学校成为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会员单位为我校外经贸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搭建了更的平台,拓展了更为广阔的交流与发展空间,必将有效推动与提升全院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与综合效应。

ÕÙ¿ª½Ì·ç½¨É蹤×÷Íƽø»á

4月27日上午,我校召开教风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副院长、教风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长俞宁主持,各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各教学单位教风建设工作推进方案进行了认真审核,形成全校教风建设推进工作具体进程安排;就如何针对各教学单位教风建设工作开展督查、典型事迹宣传推广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实施教学单位教风建设工作月汇报制度;对近期开展的教师教学能力考核、课程考核方案改革实施、教学管理制度完善等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举措等细节进行了敲定。

  俞院长强调教风建设工作要抓住重点,要以教师能力和学生学习效果提升为落脚点,切实推进“以老带新”培训青年教师工作,循序渐进地开展学生课程考核改革。

各教学单位要根据审核意见对教风建设工作方案和进程进一步完善,以保证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³Ð°ìÆÜϼÇø“֪ʶ²ú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