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了纸上.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6647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了纸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了纸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了纸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了纸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了纸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了纸上.docx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了纸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了纸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了纸上.docx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了纸上

《27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课文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立足重点段落、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立足课题,提出疑问

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鱼游到了纸上”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游到纸上?

(设计意图:

直奔主题,让学生立足课题提问,引起学生阅读欲望和探究文本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成语积累,导入课文

  1、你能说出哪些关于鱼的成语?

(如鱼得水浑水摸鱼鱼水相逢殃及池鱼鱼跃龙门……)

  2、从孩子们积累的成语中可以看出鱼儿和水密不可分,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却很特别,鱼不是游到水里,而是游到了纸上。

(读题:

鱼游到了纸上)

  3、请大家回忆一下,第一次读到这个“游”字时,你最大的感觉是什么?

一个词语——奇怪、惊讶、不可思议。

  4、按常理来说,鱼是不可能游到纸上去的。

读到题目,我们能读出一种感觉,能读出一些问题,真的会用心读书了。

带着这些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题目。

(生齐读课题)

  4、谁能让鱼游到了纸上呢?

找到谁,才能知道鱼怎么游到纸上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

  我们从课文中找答案吧!

(提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读不来的地方多读几次,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把文章读正确,读通顺。

  2.是谁能让鱼游到了纸上呢?

课文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情?

  

(二)交流检查

  1、出示词语认读:

  泉白如玉清澈见底赏心悦目"西湖玉泉"给人的感受;

  秀气举止特别聋哑厂徽青年人的特征;

  工笔细描一丝不苟挥笔速写融为一体青年绘画的状态。

  大家赞叹纷纷议论相互交谈游到纸上观众的反映

  2、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或者部分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目标预设】

知识目标:

在品读课文中理解“一丝不苟、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等词语。

能力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联系课文,抓重点词理解、品析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目标:

运用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等方法,感受聋哑青年画鱼的“专注”,进而体会鱼游到了纸上的真正含义,激发学生由衷的赞美之情,体会青年高超的画技及忘我的精神。

【预设流程】

一、引读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到玉观鱼(板书:

观鱼)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教师引读):

“说他‘特别’,因为(学生读)……从来不说一句话。

”(板书:

呆呆地、静静地)想知道这位青年是怎样画鱼到了吗?

带着自己的疑问让我们走进课文,先读为快吧。

3、边读边思考:

课文哪些句子是写青年画鱼到的,拿起笔划一划,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别忘了和身边的学习伙伴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

引读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情境,入境生情。

二、研悟鱼游纸上

根据学生的交流开展研读。

(一)感悟鱼游纸上

出示重点语段:

我挤过去……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个别读,指导读正确。

2、自由读,鼓励读流利。

3、从这段话里,你读明白了鱼真的是自己游到了纸上的吗?

(不是)你是从哪个词读明白的?

(仿佛)“仿佛在纸上游动”,原来青年人是把鱼画得很逼真,把鱼画活了。

4、青年人是怎么把鱼画活的呢?

让我们锁定青年人画鱼(板书:

画鱼)的这一幕,细细读读这段话,想想哪些地方能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5、板块预设:

A、一丝不苟

(1)“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

(一点儿也不马虎)这个意思的词语还有哪些?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2)正是有着这种专注的态度,才能把鱼画活啊。

你能读出这种专注吗?

(个别读,老师同学进行评价)

B、工笔细描

(1)怎样才叫“工笔细描”呢?

(板书:

工笔细描)(学生个性化理解)你看老师工笔细描金鱼身上的部位——鳞片(板画鱼鳞)这是一种特殊的画技,你看出来了吗?

画时要慢,要一丝不苟,这样才能把鱼鳞画得美观又逼真。

(2)这位青年只是一丝不苟地画着鳞片吗?

(不是)你从哪个词知道?

(每个部位)哪些部位呢?

(嘴巴、眼睛、鳍尾巴等)你想画什么部位?

请以读代画。

(预设评价语——呀,这个姑娘怎么毛手毛脚的!

谁能细致地来画一画?

——好一个细致入微的姑娘,好一个一丝不苟的青年!

你也能这样以读代画吗?

C、挥笔速写

(1)画金鱼的动态用的是什么不同的手法?

引出“挥笔速写”。

(板书:

挥笔速写)(“挥笔速写”可是豪放派的画技,谁能用读来体会体会?

(2)指导朗读。

(3)让我们来豪爽地挥笔速写金鱼的尾巴吧!

(师板画金鱼的尾巴)看,活泼可爱的金鱼游出来了。

6、小结提升:

同学们,这就是那位青年,美丽的风景没有吸引他,围观的人群没有打扰他,他只是在一丝不苟地画着金鱼。

让我们静静地分享这一份与众不同的一丝不苟。

女同学读工笔细描这一部分,男同学读挥笔速写这一部分,注意读出绣花般的细致,读出豪爽派的挥洒。

7、如此一丝不苟的态度,如此灵活多变的高超画技,怎能不让鱼游到纸上呢?

俨然是出自画家之手的杰作呀!

同学们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课件展示几幅金鱼画作)你会用一个什么词或一句话来表达你看画时的惊叹?

(学生个性化表达)

生1:

栩栩如生

生2:

惟妙惟肖

【设计意图:

通过品词品句来理解重点句子,读中理解,读中感悟青年画鱼一丝不苟的态度。

(二)赏析鱼游纸上

    面对如此逼真传神的金鱼画作,难怪那位围观的女孩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叫。

出示语句: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1、谁来替这位女孩叫叫?

个别朗读,引导评价。

2、指导学生抓“哟”、“游”、“啦”从表情、动作、语气的角度读出女孩的惊奇、赞叹的语气。

3、师:

她这一叫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围观的人都纷纷议论着、赞叹着:

一位老人不住点头称赞说:

……

一位青年忍不住地赞叹道:

……

一群孩子惊讶地叫道:

……

学生进入课文中的角色,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悟,表达对青年的赞叹之情。

4、你们的赞叹都没有影响到这位青年,那是为什么?

预设学生的问题:

(1)因为青年是聋哑青年。

(师:

面对一个身体有缺陷的青年,却能画出栩栩如生的鱼,你有什么话要说。

(2)因为它画鱼画得太专注了。

(拟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引导品读。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文本插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迅速进入文中的角色,从内心地发出对青年的赞叹,通过架设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的桥梁,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青年高超的画技和身残志坚的高尚品格。

(三)、辨析鱼游纸上

   师:

当“我”把“鱼游到了纸上”写在纸上给那位青年时,他平静地吐了一句话,请找一找,一起读。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此时你们又有什么疑问呢?

1、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

鱼为什么会游到他的心里?

为什么说先游到了心里呢?

2、在小组讨论交流:

“游到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3、根据板书小结:

青年观鱼的专注先让鱼游到了他的心里(板书:

游到心里),高超的画技让鱼跃然纸上,让鱼(板书:

游到纸上)。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理解弄清“游到心里”和“游到了纸上”的关系,深化了文章的内容。

三、延伸课外,作业预设: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写人的方法,仔细观察搬上的同学,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

3、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板书设计:

               观鱼   忘我境界    专注

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了心里

画鱼 一丝不苟勤奋

教学反思:

1、挖掘生成点,在体验中受到熏陶

   抓住“人们赞叹着、议论着”教材这一生成点,利用文中插图,播放背景音乐、创设情景,由一个小女孩惊奇的叫起来为引子,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不同人物角色,与文中主人公零距离对话,达到师、生、文本、作者的情感共鸣。

2、抓重点段,在品读中积累语言

阅读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课文第七自然段细腻、生动地描写了青年人作画时的一丝不苟和技艺娴熟,把金鱼画的栩栩如生。

因此,教学时我通过想象情境、品味词句,把“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进行对比,反复朗读,学生进入了文本,渐入佳境。

3、创设对话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通过“对话式”语文教学,师生双方之间可以相倾听和交流,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理解和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

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能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