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3577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教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教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教案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这一单元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

例1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例2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例3认识1格表示5个单位或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四、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

一格表示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95页例1及做一做。

设计者

林媚峰

设计日期

2014年12月10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会用简单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1格表示一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特征;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和优势。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究知识、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1格表示一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

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和优势。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坐标纸等。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收集原始数据,引入统计。

 (出示北京市2012年8月天气情况表)

1.谈话:

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天气情况,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怎样能把它们清楚的表示出来?

2.学生自己活动。

3.反馈

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逐一评价。

预设

(1)统计表。

我们可以把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以备查找。

①导学生完成统计表中数据填写。

②说一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

预设

(2)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

①有什么优点?

②不足是什么?

为什么?

二、探求新知

1.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

我们不光可以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还可以把结果画到统计图中。

  

(1)观察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介绍横轴、纵轴、单位数量、单位、直条、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根据晴天的数量如何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

再让学生接着把阴、多云、阵雨、雷阵雨的天数也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

  (3)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4)小结,揭示课题──条形统计图。

2.比较:

统计图和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学生同桌议一议,发表一下自己和看法。

3.师生小结:

用统计图的方法来记录统计数据更直观、更便于比较。

三、新知应用

1.六一儿童节那天为了灾区的孩子们也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儿童节,咱们年级同学参加了为了灾区儿童捐玩具的活动。

(1)班各小组这次活动中的表现如何呢?

  

(1)师生共同把收集到数据画到统计图中去。

  

(2)展示、评议作业

  (3)能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吗?

2.现场统计学生生日月份的活动。

(1)小组活动,收集本组同学的出生月份并汇报。

(2)根据学生收集的材料,绘制条形统计图。

(3)完成统计后,回答预先设置的问题。

(4)自己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100页1,2。

条形统计图----

一格表示1

例1:

北京市2012年8月天气情况表

1.统计表

2.用圆圈表示

3.条形统计图

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

一格表示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页例2及做一做。

设计者

林媚峰

设计日期

2014年12月10日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碰到当用一格表示2个单位,而要表示的数量不能用整格表示时,会用半格表示;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

2.使学生经历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的转换过程,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让学生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理解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的必要性。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碰到当用一格表示2个单位,而要表示的数量不能用整格表示时,会用半格表示。

教具准备

课件、坐标纸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

师:

这个学期元旦我们要开新年联欢会。

联欢会上你们想看什么节目呀?

生:

自由发言。

师:

在课前老师做了调查,大家的意见集中在这四个节目上──唱歌、跳舞、相声、魔术。

(教师边说边在统计表中写名称)                      

节目

人数

唱歌

 

跳舞

 

相声

 

魔术

 

  师:

同时就大家的意愿做了统计了,出示统计结果                         

节目

人数

唱歌

6

跳舞

14

相声

18

魔术

8

二、探究新知

  1.试画统计图

  

(1)师:

拿出1号纸,把我们统计的结果在这张图中表示出来。

  (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师提示学生可以小组交流一下。

  

(2)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预设如下:

  生1:

在统计图的上面直接加格;

  生2:

在旁边一栏画格;

  生3:

用1格表示2个单位;

  (3)师:

刚才的三种方法大家都听清了,通过你的思考来比较一下吧。

  生比较、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第三种方法好。

  教师小结:

看来,用一格表示多少,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的。

2.学画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统计图

  

(1)师:

我们一起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方法完成这张统计图。

(黑板上空白统计图)

  师:

喜欢唱歌的有2人,怎么涂?

  预设:

涂1个格。

  师:

明明是2个人,为什么只涂1个格呢?

  预设:

因为1个格代表2个人。

  师:

怎么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来1格表示2个人呢?

  预设:

在左边标上数。

师:

从0开始,到这是几?

教师随着学生说标数,写单位名称。

(用红色标注0、2喜欢唱歌的有2人,怎么涂?

指名回答。

师:

我们先找到2这个数所在的横线,对准唱歌这一列画一条线,线以下这部分就表示2人。

(边说边将条形框描粗、涂色,并在上面标数2。

  喜欢跳舞的有14人,怎么涂?

(指定某名学生板演)

(2)师:

拿出2号纸,(在实投上展示)对照一下,要想完成这张统计图,你都需要做些什么?

你们自己试着完成这张统计图。

(1)班学生喜欢节目情况统计图

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对照黑板上的统计图检查。

(3)解决不足一个格的情况。

师:

如果喜欢跳舞的不是14人,是15人,应该怎么画呢?

师:

能不能就画7格,画8个格行不行?

师:

你认为应该怎么画?

师:

是不是在格中任意位置画条线表示就行,那应该画在什么位置?

(教师板演指导)

(4)师:

看着这幅统计图,你都知道什么了?

预设:

我看着统计图,知道了……

如果让你当小导演,根据这个统计结果你想怎么安排节目呀?

师:

刚才我们用统计的知识解决了安排节目的问题。

这节课的统计知识和原来学的哪不一样了?

预设:

原来学的1个格表示1个,现在学的1个格表示2个,遇到单数用半格表示。

三、巩固练习

1.第96页例2。

2.昨天上体育课时,大家进行了拍球比赛,还记得自己组的成绩嘛?

(1)班同学拍球情况统计表

组别

个数

 

 

 

 

(1)指名体育小组组长汇报数据,学生填写。

(2)下面,请你们自己根据这张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3)完成后,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4)你能根据这张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5)了解了咱们班同学拍球的情况,你有什么建议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2)

通过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p97/做一做

2.第101页3,4。

条形统计图----

一格表示2

节目

人数

唱歌

6

跳舞

14

相声

18

魔术

8

第3课时条形统计图----

一格表示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99页例2及做一做。

设计者

林媚峰

设计日期

2014年12月10日

教学目标

1.认识绘制以一当五(以一当多)的统计图的必要性,会绘制不足一格来表示统计结果的统计图能,将收集、整理的有关数据用统计图表示,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提出和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有关数据和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初步的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以一当五的必要性,并会用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能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提出和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

碰到要表示的数量不能用整格表示时,会用不足一格来表示。

教具准备

课件,坐标纸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放暑假时,学校开展了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同学们利用废旧物品做了许多小制作,开学后,同学们纷纷交来了自己的作品,老师对大家上交作品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记录了各种小制作的件数。

编织

布贴

花篮

其他

正正正正正

正正正正正正

正正

1.认真观察这张表,调查了几类小制作?

2.每类中有几个“正”字,表示的是几?

3.师:

你能把老师调查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吗?

(2)班小制作件数统计表

项目

编织

布贴

花篮

其他

件数

 

 

 

 

(1)谁来说说这张统计表统计的是什么内容?

(2)师:

你们能不能根据这张统计表绘制成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师:

大家认真观察这张统计图都有什么?

与以前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一个格表示5个单位。

2.师:

想一想:

这幅图为什么用一格表示5个单位?

3.师:

在统计图中,“编织”一项应怎样表示?

4.你是怎样绘制的?

5.以下几项请大家自己动手画出来,你们会吗?

(独立完成,做得快的同学看看同桌的同学是怎样做的?

你要向他学习什么?

6.指名汇报。

(生口述,师课件演示。

7.认真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

(1)全班共有(  )件小制作。

(2)(  )类的小制作最多。

(3)布贴类比编织类多(  )件。

8.你还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

学生提出的问题。

9.如果花篮做了12件,在图中应怎样表示?

(讨论—汇报)

如果是14件,怎么表示?

(课件演示。

10.如果咱们班小制作统计结果如果是这样,你认为,每格代表几合适?

四年级

(2)班小制作件数统计表

项目

编织

布贴

花篮

其他

件数

40

60

30

10

11.师小结:

不仅如此,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统计图。

(出示1个格表示100、200、500个单位的统计图和省略下边数据的统计图)它们的应用也说明了一幅图是用一格表示多少,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的。

统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大作用,能帮我们了解许多事情,解决很多问题。

三、巩固练习

1.第98页例3。

2.说出下列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的大小和直条表示的多少。

1格表示:

        直条表示:

       

1格表示:

        直条表示:

      

1格表示:

        直条表示:

     

1格表示:

        直条表示:

      

2.根据育兴小学各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表,按要求绘制条形统计图。

(1)每格代表(     )比较合适,请标注并完成统计图。

(2)育兴小学有(      )名同学参加兴趣小组。

(3)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提问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第99页做一做。

2.第102,103页5,6,7。

条形统计图----

一格表示5

四年级

(2)班小制作件数统计表

编织

布贴

花篮

其他

正正正正正

正正正正正正

正正

项目

编织

布贴

花篮

其他

件数

25

25

10

5

四年级

(2)班小制作件数统计表

项目

编织

布贴

花篮

其他

件数

40

60

30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