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二十压强实验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5563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86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二十压强实验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二十压强实验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二十压强实验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二十压强实验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二十压强实验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二十压强实验含答案.docx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二十压强实验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二十压强实验含答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二十压强实验含答案.docx

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二十压强实验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二十:

压强实验

1.(2019龙东,8)关于下列实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装满水的塑料管,倒置后纸片不会掉落,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B.图中液体从容器侧壁下面小孔喷射的距离较远,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小

C.将图中装置从一楼拿到六楼,细玻璃管内水柱会上升,表明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增大

D.图中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2.(2019荆门,32)学习了密度后,张磊尝试利用身边的器材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他找到一个圆柱形的硬质薄壁塑料茶杯,杯壁上标有间距相等的三条刻度线,最上端刻度线旁标有600ml,接下来的操作是:

(1)他用刻度尺量出最上端刻度线距离杯底的高度如图所示,则刻度尺读数为cm,将空茶杯放在电子体重计上显示示数为0.10kg;

(2)向杯中注入配制好的盐水直到液面到达最下端刻度线,此时体重计显示示数为0.32kg,则可求得液体密度为kg/m3

(3)向杯中轻放入小石块,小石块沉到杯底,继续放入小石块,直到液面到达中间刻度线处,此时小石块全部在水面以下,体重计显示示数为0.82kg,则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4)根据以上操作还可求得放入小石块后茶杯对体重计的压强为Pa,盐水在杯底处产生的压强为Pa

3.(2019荆州,26)小明在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气压计,瓶中装有适量的水,当他将自制气压计由楼下拿到楼上时发现细玻璃管中液面上升,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他将这个瓶子装满水,戴着隔热手套捏瓶子,发现细玻璃管中液面也能上升,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_.他还发现将装满水的瓶子放入热水中,细玻璃管中液面仍能上升,这又成了一支自制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瓶内水的密度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2019娄底,17)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没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如图所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_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现在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

5.(2019湘潭,28)如图1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p盐水>p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型管两侧液面的  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  (选填“有色”或“无色“)。

(3)将探头放在图2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內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将探头放在图2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  hB(选填”<””=”或“>“),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关系。

(5)由以上实验可知图2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位置  。

6.(2019辽阳,25)阳阳做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将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端靠近乒气球,管的上端用一个电吹风对着管口水平吹风,发现乒乓球沿着玻璃管向上运动,并从管口飞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乒乓球沿着玻璃管向上运动,是利用了流体压强的什么特点?

(2)电吹风中的电动机工作时,主要的能量转化是什么?

(3)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的发热原理是什么?

7.(2019通辽,2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此实验是根据_____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的。

(2)小明刚开始拉木块时,他的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静止,木块所受的摩擦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木块被拉动,且越来越快,小明读出某一时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他认为这时摩擦力的大小为3N,他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

(3)改正错误后,小明完成了探究过程,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在图甲、图乙实验中,假如把木板换成海绵,拿掉弹簧测力计,会发现_____(选填“甲”或“乙”)图中海绵凹陷得更深。

说明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与_____有关。

 

8.(2019烟台,11)1648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如图)。

这个实验说明了

A.液体压强与水的深度有关B.液体压强与管的粗细有关

C.液体压强与水的密度有关D.液体压强与水的质量有关

9.(2019兰州,28)如图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在透明有机盒内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

(1)实验时,他通过观察来比较砖块对海绵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试验方法叫做转换法,采用相同实验方法的其他实验还有哪些,请举出一例。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选用图中两次试验进行比较。

(3)分析比较图中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0.(2019呼和浩特,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液体产生的压强,密度一定时,其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以用甲图表示

B.水平面上静止的质量均匀、形状为正方体的物体,其对水平面的压强与其接触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乙图表示

C.对于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其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可以用丙图表示

D.流体产生的压强,其压强与流速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丁图表示

11.(2019昆明,23)下图是表演“睡钉床、砸石板”的节目:

一个人躺在若干钉子做成的“床”上,身上盖一块石板,旁边一个人用大锤去砸石板结果石板被砸烂了,而人安然无恙。

老师为此做了几个模拟实验。

(1)探究人睡在钉床上为什么不受伤:

实验一:

在大小相同的两块平板上,用约100颗钉子做成了钉床甲,6颗钉子做成了钉床乙,如图所示(钉子规格相同)。

将一个塑料袋装满水封好(代表人体),先后放到两个钉床上,发现它放到钉床甲上未被扎破,而放到钉床乙上却被扎破了。

所以睡在钉床上的人不受伤,是由于接触面积_____,压强_____的缘故:

(2)探究石板的作用:

实验二:

如图中的两个鸡蛋,其中一个的蛋黄和蛋白己经被取出,只剩下一个空壳,质量是7g,另一个完把它们并排放在好无损,质量是66g。

桌子上,然后沿图示箭头的方向用嘴吹一下,发现空壳立刻转动了起来,而另一个几乎不动。

说明质量大的物体,惯性_____;而惯性_____的物体,运动状态_____。

实验三:

如图,将钉床甲放在地面上,在钉床上放装满水并封好的塑料袋,再在上面放一块石板,质量为1657g,然后用锤子敲石板上面的核桃,结果核桃被敲碎了,塑料袋完好:

将石板换成一块木板,质量为142g,用几乎一样的力敲核桃,结果核桃未碎而塑料袋破了。

综合以上两个实验,你认为石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保护作用_____。

(3)下面三个亊例中与实验二、三所探究的问题不一样的是_____。

A.篮球比铅球掷得远

B.乒乓球离开球拍后还能继续运动

C.同一辆自行车,一个人骑比两个人骑更容易刹车

12.(2019昆明,26)如图是一个饮水机的简化示意图(饮水机的外壳被省去了,支撑水桶的地方并不密封)。

水桶被倒扣在饮水机上后,桶中的水会流到下面的储水盒里,当满足一定条件后,水不再往下流:

打幵储水盒上的龙头,流出一些水后,桶中的水又继续流动。

那么:

(1)储水盒里的水面到达_____位罝(选填“A”或“B”),水桶里的水才不再往下流;

(2)某时刻,桶中的水处于静止状态,桶中的水面与储水盒里的水面的高度差为h,那么桶外大气的压强与桶内水面上方的压强差是多少?

_____

(3)若桶底裂了一个缝,将出现什么现象?

_____

(4)若将水桶口向上放在桌子上,如图所示,将一根管子的一端插入水桶中,从另一端吮吸,待水到达管中一定位罝后,水会自动从管中流出(养金鱼的人给鱼缸换水也常用这种方法)。

设当地的大气压为P0,水面距桶口的高度为h1。

请通过计算说明,管子中的水至少要被“吸”到什么位罝时,桶中的水才会自动从管子中流出?

_____

13.(2019鄂州,22)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海绵等物品在水平桌面上进行探究。

(1)实验中用______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2)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以得出_______;比较丙图和___图,可以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本实验还采用了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14.(2019扬州,31)如图甲所示是路边交通指示牌,通过横杆A、B与立柱相连,细心的小明发现路边的立柱都是空心圆柱而不是空心方柱。

(1)小明猜想可能是空心圆柱比空心方柱的抗压能力强。

为此设计了下面的探究活动,如图乙所示,分別在圆纸管和方纸管上面施加压力,观察并记录纸管的形变情况,如下表所示:

在探究过程中,除了要保持纸管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相同外,还要保持纸管的_________相同。

小明经过多次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图甲中指示牌和立柱的总质量是300kg,长为4m,高为2.5m,AB间距离为1m。

(忽略指示牌与立柱之间的距离,g取10N/kg)立柱对横杆B的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___,大小是_________N。

横杆B对立柱压力的受力面积为400cm2,则横杆B对立柱的压强是_____Pa。

立柱固定在地面上,为了增加立柱的稳定性,最好在立柱底座的_________(左/右)侧增加固定螺丝。

(3)请你写出生活中应用本实验结论的一个实例_________。

15.(2019鸡西,8)关于下列实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装满水的塑料管,倒置后纸片不会掉落,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B.图中液体从容器侧壁下面小孔喷射的距离较远,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小

C.将图中装置从一楼拿到六楼,细玻璃管内水柱会上升,表明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增大

D.图中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16.(2019枣庄,29)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压强计上的U型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  (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  有关。

(4)比较  两图,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5)已知图丁中U型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  Pa.(ρ水=1.0×103kg/m3,ρ盐水=1.1×103kg/m3,g=10N/kg)。

17.(2019济宁,)小明跟着爸爸去游泳,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感觉呼吸略微有些困难,越往深处感觉越明显,由此激发了他想研究水的压管强特点的想法。

(1)图12中是小明利用底部和侧壁套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倒入水后的实验现象,由此可说明

(2)下表是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时的几组数据。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前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②比较序号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早在1648年,物理学家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13所示。

结果,他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木桶撑破了。

此实验不仅证明了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还由此说明了液体的压强与无关

(4)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当蛟龙号潜水器下潜到7000m深度时,所受海水的压强为Pa(g取10N/kg,p海水=1.03×103kg/m3)。

18.(2019上海,15)亚里士多德为了说明抽水机原理,提出自然界厌恶真空的理论。

他认为在自然界中,接触到真空的液体就会自己填补,会上升,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

(1)在下列几个现象中,能支持上述亚里士參德理论的实验是

A.回声的形成

B.彩虹

C.用吸管吸饮料

(2)在下列几个实验中,能推翻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

A.托里拆利实验

B.富兰克林风筝雷电实验

C.马德堡半球实验

(3)请你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第2小题中你所选择的实验可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19.(2019上海,26)某小组同学在“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向上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圆柱体,测力计示数为F0.现将圆柱体悬空放置在一个烧杯中,倒入液体A,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为h,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以及F0和F的差为△F.接着,将液体A钟换为液体B,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二所示.

①根据实验序号1与2与3或5与6与7的数据,分析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

②根据实验序号1与2与3或5与6与7的数指,分析比较△F与圆柱体的下表而到液面的深度h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

③根据实验序号1与5或2与6或3与7的数据,分析比较△F与液体密度ρ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④本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牛,高度为厘米。

20.(2019阜新,6)下列各组实验器材完好,初始状态如图所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该容器倾斜一定角度后,各管内液面仍将保持相平

B.如图乙所示,微小压强计探头进入水中后,U型管两侧液面仍将保持相平

C.如图丙所示,放开手指后,玻璃管中液面将会降到和槽内液面相平

D.如图丁所示,向吸管B用力吹气后,吸管A内液面和烧杯内液面仍将保持相平

21.(2019泰州,27)小明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____

步骤一: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

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

步骤三: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长度为4.00cm

步骤四:

算出大气压强值为____Pa

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将步骤一改为:

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____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____(摩擦力/大气压力)为0.3N.

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

数据,重新计算了大气压的值

22.(2019舟山,26)墨水沾到衣服上,很快就会渗入衣服,这种液体主动流进狭窄空间的现象称作“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中液面升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某科学小组进行了如下研究:

【建立假设】液面上升的高度与细管的粗细有关。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假设,他们将半径分别为r、1/2r和1/3r的细玻璃管立于水中,观察水位上升的情况(如图为示意图)。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交流与表达】

①发生毛细现象范围内,如果用足够长的半径为1/5r的细管,请预测水位上升的高度为。

②该小组还想研究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液体种类的关系,请帮他们完成方案设计。

23.(2019毕节,5)只利用下图各组给定的器材做实验,不能完成其实验目的是(  )

24.(2019无锡,20)如图所示,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面的朝向不同。

(1)要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等,必须控制金属盒面的中心在液体中的  相等,由上述实验可知:

液体内部某一点,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  的。

(2)不增加器材,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  的关系。

25.(2019黄石,17)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1m长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管中水银柱高度为  mm。

(1)假定移动玻璃管的过程均不漏气,请描述玻璃管内水银柱高度的变化情况。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将玻璃管倾斜放置,水银柱的高度将  。

将玻璃管向上提升一点,水银柱高度将  。

(2)如果用水来代替水银做实验,水  (选填“会”或“不会”)充满玻璃管,若管口刚好在水面上且保证不漏气,此时玻璃管内底部的压强  Pa。

(g=10N/kg,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6.(2019菏泽,22)小明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的实验情形,如图所示。

(1)小明安装好实验仪器后,发现U型管两侧的液面不相平,如图A所示,实验前需要将U型管两侧液面调整相平,方法是_________。

(2)小明调整好仪器,将探头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并多次调整探头方向,如图B、C、D所示,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

(3)根据C、E两个图中的现象可以看出:

_________。

27.(2019泸州,6)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

在下面几个实例中,对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

A.研究磁场性质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B.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液体温度变化反映电流产生的热量,采用的是转换法

C.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受力面积不变,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D.研究声音的产生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水花四溅表明音叉在振动,采用的是类比法

28.(2019衡阳,24)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________(选填“A"、“B”或“C”)实验中

A.在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当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当压力一定时,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甲、丁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

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二十:

压强实验参考答案

1.(2019龙东,8)关于下列实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装满水的塑料管,倒置后纸片不会掉落,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B.图中液体从容器侧壁下面小孔喷射的距离较远,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小

C.将图中装置从一楼拿到六楼,细玻璃管内水柱会上升,表明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增大

D.图中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答案】A。

2.(2019荆门,32)学习了密度后,张磊尝试利用身边的器材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他找到一个圆柱形的硬质薄壁塑料茶杯,杯壁上标有间距相等的三条刻度线,最上端刻度线旁标有600ml,接下来的操作是:

(1)他用刻度尺量出最上端刻度线距离杯底的高度如图所示,则刻度尺读数为cm,将空茶杯放在电子体重计上显示示数为0.10kg;

(2)向杯中注入配制好的盐水直到液面到达最下端刻度线,此时体重计显示示数为0.32kg,则可求得液体密度为kg/m3

(3)向杯中轻放入小石块,小石块沉到杯底,继续放入小石块,直到液面到达中间刻度线处,此时小石块全部在水面以下,体重计显示示数为0.82kg,则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4)根据以上操作还可求得放入小石块后茶杯对体重计的压强为Pa,盐水在杯底处产生的压强为Pa

【答案】

(1)15.00(14.98—15.02)

(2)1.1×103(3)2.5×103(4)2.05×103;1.1×103

3.(2019荆州,26)小明在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气压计,瓶中装有适量的水,当他将自制气压计由楼下拿到楼上时发现细玻璃管中液面上升,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他将这个瓶子装满水,戴着隔热手套捏瓶子,发现细玻璃管中液面也能上升,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_.他还发现将装满水的瓶子放入热水中,细玻璃管中液面仍能上升,这又成了一支自制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瓶内水的密度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减小;形变;热胀冷缩(液体的热胀冷缩和水的热胀冷缩均可);变小;

4.(2019娄底,17)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没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如图所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_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现在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

【答案】750;低于。

5.(2019湘潭,28)如图1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p盐水>p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型管两侧液面的  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  (选填“有色”或“无色“)。

(3)将探头放在图2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內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将探头放在图2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  hB(选填”<””=”或“>“),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关系。

(5)由以上实验可知图2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位置  。

【答案】

(1)高度差;

(2)有色;(3)深度;(4)>;密度;(5)D。

6.(2019辽阳,25)阳阳做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将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端靠近乒气球,管的上端用一个电吹风对着管口水平吹风,发现乒乓球沿着玻璃管向上运动,并从管口飞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乒乓球沿着玻璃管向上运动,是利用了流体压强的什么特点?

(2)电吹风中的电动机工作时,主要的能量转化是什么?

(3)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的发热原理是什么?

【答案】

(1)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2)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电流的热效应

7.(2019通辽,2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此实验是根据_____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的。

(2)小明刚开始拉木块时,他的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静止,木块所受的摩擦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木块被拉动,且越来越快,小明读出某一时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他认为这时摩擦力的大小为3N,他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

(3)改正错误后,小明完成了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