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四检测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103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必修四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必修四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必修四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必修四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必修四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必修四检测题.docx

《人教必修四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必修四检测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必修四检测题.docx

人教必修四检测题

必修四综合检测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提防(dī)    央浼(měi)     躯壳(ké)   令人发指(fà)

B. 踯躅(zhú)  摇曳(yì)     酒馔(zhuàn)  鼎铛玉石(chēng)

C. 诡谲(jué)     癖好(pǐ)  窥视(kuī)  果实累累(léi)

D. 霰雪(xiàn)    聒噪(guō)     戏谑(nuè) 翘首以待(qi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绸缪   凋谢   誊写   胜筵怄心沥血矢志不逾

B. 飘缈   跌宕   隐逸   编缉面面相觑富丽堂皇

C. 留滞   溽热   阴霾   撺掇真率稚气锱铢必较

D. 剽窃   言迄   凌厉    纰漏切中肯綮通宵达旦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4月3日,合肥市公安局西园派出所接到指挥中心指令:

有一“红衣女”在青阳路交口西边桥上,有轻生的可能,请速去解救。

②4月9日刚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春季拍卖会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取得骄人业绩:

近三百件书画作品成交,成交率极高。

③法国空中巴士公司近日计划推出中国人口味的“凤凰舱”设计,舱内不但有可让六个乘客围坐的麻将桌,乘客还可唱卡拉OK。

A.盘桓果然逢迎B.盘桓竟然迎合

C.徘徊果然迎合D.徘徊竟然逢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有些形影相吊、自怨自艾。

B.2010南非世界杯巴西遗恨,但热心的球迷仍望桑巴军团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她已经完全掌握了吴宫的规则,应对进退,游刃有余了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办事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份调查显示,“春节恐归”的理由除了传统的经济、事业、婚恋等压力外,还有假期短和组建家庭后回农村过年不适应等因素使一些人春节不愿回家。

B.福利院真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关爱被弃儿童,然而,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大批人员的涌入,会对这些儿童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C.今年全国扶贫工作会议提高了扶贫标准,这意味着将有更多低收入的人被纳入国家扶持与救助的范围,城乡分割的社会救助制度从此将趋向一体化。

D.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以来,四国加强了国际执法合作,及时妥善处置了各类突发情况,保障了航运秩序,保护了各国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谈谈“情景交融”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

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

顾起元说:

“作者内激于志,外荡于物,志与物泊然相遭于标举兴会之时,而旖旎佚丽之形出焉。

”用现在的话来说,情因景而物态化,景因情而意象化,这便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内容。

而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便成了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

从我国的古典诗歌民族传统看,情景交融标志着我们民族基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

古典诗歌往往通过借景言情,寓情于景,而使诗情画意高度融合,从而在艺术上表现为含蓄蕴藉,诗味浓郁,使人读之,悠然神远。

诗歌,或借景言情,或寓情于景,或缘情布景,其中所写景物,不只对诗人所抒之情起着规范作用,显示着诗人思想感情的趋向,使诗人内在的,乃至抽象的情感外化、客观化和对象化,从而加强诗歌的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而且,“情融乎内而深且长”,“寓情于景而情愈深”,更加强了诗歌的美感,而耐人寻味。

情景交融,关键在融。

有些诗,情景并同,然而妍媸各别。

谢榛曾说:

“韦苏州曰: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白乐天曰: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司空曙曰: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

”这大约是因为,司空曙的两句诗,仿佛信手拈来,抒写自然,善藏善露,能给人以更多的美感。

也就是情与景融合得好,不露痕迹。

可知,同是情景交融,也自有高低优劣之分,或者说是有程度的不同。

而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则是情景浑融,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传统的美学观念中有一个显著特色,即认为世界万物具有类似人的精神、意识、性情的表现。

因此,诗人们往往追求一种“山情即我情,山性即我性”的理想艺术境界,物我同一,浑然无迹。

  与此相联系,诗人抒情写景,莫不“因性之自然,究物之微妙”。

因此之故,同是情景交融之作,不同的诗人在写法与风格方面,却各呈异彩,各有千秋。

比如,“大概李(白)写景入神,王(昌龄)言情造极。

”(胡应麟语)又如:

“耆卿熔情入景,故淡远;方回熔景入情,故秾丽。

”(周济语)如此等等。

情景交融,说到底不过是创造诗歌意境的一种手段与方式。

而要创造出既优美而又深切动人的意境,最终还得看整个诗篇的立意。

所谓“情景交融,错综唯意”(胡应麟语),所谓“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惟意所适”(王夫之语)。

这都较明确地指出了在情景交融过程中,意所应有的统摄作用。

所以,抒情写景,贵在立意。

(任中杰《谈谈“情景交融”》,有删节)

6.下列有关“情景交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情”和“景”相互生发与渗透,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产生美妙的诗歌意境,这就是所谓的“情景交融”。

B.从我国的古典诗歌民族传统看,情景交融标志着我们民族基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

C.“情景交融”使中国古典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含蓄蕴藉的特点和浓郁的诗味,使人读来有悠然神远之感。

D.情景交融不过是创造诗歌意境的一种手段与方式,这种方式最终是由整个诗篇的立意决定的。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顾起元认为诗人在创作时受到内在主观情感和外在客观事物的共同作用,当主客观相互碰撞时,美丽的诗篇就产生了。

B.作者认为诗人在创造诗歌意境时,都必须经过“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这一过程。

C.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能够对诗人所抒之情起着规范作用,同时让读者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趋向。

D.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不仅能够让诗歌更形象、具体和生动,而且当诗情画意高度融合时,更能加强诗歌的美感。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美学观念认为世界万物具有类似人的精神、意识、性情的表现,这让中国诗人们往往追求一种“物我同一”的理想艺术境界。

B.由于诗人个性的差异,即使同是情景交融的作品,不同的诗人在写法与风格方面,却各呈异彩,各有千秋。

C.司空曙的两句诗虽然在景情方面与韦庄和白居易的诗句没有差别,但因为情景融合得好,不露痕迹而最为人津津乐道。

D.胡应麟和王夫之都认为情景交融可以创造出既优美而又深切动人的意境,同时情景交融又理所当然地要受到诗歌的立意的统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

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

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

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

崇祯中,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

时帝以刑威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石麒多所平反。

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

后有熊、姜之狱,卒以执法去位。

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吏;未至,改吏部尚书。

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

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皆褒纳之。

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

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

石麒奏曰:

“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而杨廷和、蒋冕谦不受。

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

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

”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先是,御史刘宗周矢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半。

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

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焱乞休。

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英助之。

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

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明年嘉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

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曰:

“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

”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月二十七日也。

僧真实藏之柜中,踰二旬始殓,颜色如生。

仆祖敏、李升从死。

闽中唐王立,谥“忠襄”。

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奸用事,郁郁不得志。

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皆拒不应,且疏劾之。

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

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

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节选自《南疆逸史》,有删改)

【注】深文:

引用法律过于严苛。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论:

判罪

B.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讽:

暗示

C.因发朗内通之罪发:

揭发

D.中贪田成辈纳赂请属属:

亲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石麒为尽力

②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殆为此也

B.①石麒以例出之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C.①石麒益愤,因里请罢斥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D.①皆拒不应,且疏劾之

②彼且奚适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徐石麒“刚方清介”的一组是()

①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

②石麒多所平反

③石麒以祖宗之法裁之

④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

⑤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

⑥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⑤D.②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任吏部尚书后,徐石麒向皇帝陈奏了有关官吏考核任用的七件事,都被皇帝采纳了。

B.马士英上疏向皇帝讨要封赐,徐石麒坚决反对,认为在这个时候这样做很不合适,因而

被马士英怀恨在心。

C.徐石麒死后,真实和尚把他的尸身藏在柜子中,二十天后入殓,面色还和活着一样,很

有传奇色彩。

D.徐石麒博闻强识,明晓典律,爱人荐贤,为官清正刚直,却因奸臣当道,屡遭排挤打击。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

(2)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

(3)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

1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

为什么?

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4分)

答: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

_____________,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