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98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docx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docx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问号”之歌》设计说明题:

“问号”之歌

  教学目的:

  情感、态度目标:

  1、树立学习信心,克服学习畏难情绪;

  2、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行为、习惯目标:

  1、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珍惜现有的学习环境和条,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祖辈学习的不易。

  2、搜集优秀的格言、谚语,了解中外名人的勤学事迹。

  教学时间:

两时

  设计意图:

  1、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积极学习服务

  学习是一愉快的事,它能充实人的头脑,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获得收获;但学习也是一艰苦的事,会遇到各种困难。

因此,要学好知识非下苦功夫不可。

三年级的学生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正处于这样的矛盾状况之中:

一方面对学校学习兴趣已经没有初入学时的那样有激情,产生厌倦心理;另一方面又因为已经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渴望获得更多的新知。

鉴于这样的认识,作为老师一方面需要不断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努力刻苦地学好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另一方面要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为学生终生学习服务,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2、第一时要学生明白的学习的重要性:

一是为了对知识的渴求,对事物的好奇心,都得通过学习来获得。

二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

三是为了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教学前让学生去收集名人的故事,堂上进行勤学故事会,用名人的勤学故事感染学生,并记录自己的感受,使爱学习之情扎根心底。

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更具感染力。

  3、第二时首先利用图片介绍、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三代人不同的学习条和学习环境,从而更珍惜自己现在优越的学习条。

然后评选身边的“勤学之星”,通过榜样来树立孩子们爱学习光荣的观点。

以情景剧表演的形式,展示了同学们日常的学习场景,辨析行为,提高认识。

最后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牢记一些勤奋学习的格言名言,以勉励自己不断上进,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格言、谚语的收集和处理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题:

“问号”之歌学校:

  设计者:

  教学目的:

  情感、态度目标:

  1、树立学习信心,克服学习畏难情绪;

  2、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行为、习惯目标:

  1、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珍惜现有的学习环境和条,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祖辈学习的不易。

  2、搜集优秀的格言、谚语,了解中外名人的勤学事迹。

教学重点:

1、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2、珍惜现有的学习环境和条。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从小对学习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古今名人从小好学、勤学的故事。

2、有关的格言、谚语。

学生准备:

1、古今名人从小好学、勤学的故事;有关的格言、谚语。

  2、准备情景剧的表演。

  3、调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的学习条教学时间:

二时教学过程教学点评第一时

  一、导入新,引出疑问。

  1、出示“?

”,这是一个什么符号?

  2、在学习中,在生活中,我们一定碰到过许多的疑难问题吧。

  二、创设情景,鼓励质疑

  1、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

  

(1)这句话你能读、能理解吗?

(出示:

头悬梁,锥刺股。

  

(2)指名学生读、说意思。

  (3)教师评价引导:

不会读,不理解,这很正常,我们没有学过呀。

学习中出现问题是最平常不过了。

老师对这句话直到中学后才理解呢。

不过学问学问,要学要问才有学问。

那么你有什么问题想请教大家?

  (4)学生提问,教师鼓励。

  ()教师小结:

看来在我们的学习中一个个“?

”还真不少呢。

(出示?

)那么对这些问题你有解决的办法吗?

  (6)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学问学问,要学要问,问遍百家成行家。

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2、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

  

(1)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你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2)师评价:

  A、已经有解答的问题:

肯定他会动脑。

可以这样说:

不过已经有人证明了,你去看看书,会知道答案,鼓励他们主动学习;

  B、至今还是一个谜的问题: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科学价值,好好钻研;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样重要。

小结:

诗歌朗读在我们的交往、学习和生活中,问号是无处不在的。

让我们一起朗诵《问号之歌》。

(出示:

诗歌《问号之歌》)

  三、探讨方法,解决问题

  1、听故事《牛顿与苹果》思考:

牛顿为什么会发现“万有引力”?

  2、辨析:

那么多问号,有些人说,我们反正还小,以后自然会知道的。

对吗?

为什么?

  3、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你是怎么解决的?

  4、每一项科学探索都是从问号开始的。

如果我们只有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那么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四、故事交流,体会精神

  1、阅读文小故事。

勤奋出天才,每个有成就的人,都和他勤奋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

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教材故事《刻苦学习的华罗庚》和《匡衡凿壁借光》

  2、学生讲一讲自己收集的名人勤学的故事。

  3、听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记一记自己的感受

  4、交流。

  、总结:

一个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从小多问,多看,多练,多思,勤奋学习,才能解决一个个问号。

  五、了解学习的重要性

  1、家里的人近两年来新学到什么知识和本领,现在又在学什么?

(学电脑、学开车、下岗职工学习新的技能、农民学习科学知识)小组讨论:

他们都那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学习?

  2、师小结:

社会进步真快呀!

天天都有新变化。

大人们在抓紧时间学习,为了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

  3、听两则小故事:

(1)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出了故障,公司请德国电机专家施坦敏茨来帮忙。

只见这位德国专家围着电机转转看看,写写算算,两天以后,他在电机上部画了一条线,让维修工把画线的部位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果然手到病除,故障很快排除了。

事后,施坦敏茨收取修理费一万美元。

他在收款单上写道:

“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个部位画线9999美元。

  2)我国工程院院土、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经过12年的努力,他培育出的“三系杂交稻”获得成功,推广种植面积达073亿公顷,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增产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4、听了小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总结: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

谁拥有了科学文化知识,谁就拥有了未来;而知识是无私的,谁肯刻苦努力,它就属于谁。

学习是为了做一个有用的人。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克服怕问,怕难为情心理。

学习上的问题,学生最普遍的问题。

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任务。

  从生活入手,引导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善于发现问题。

  给学生以引导,生活中处处有问题,更何况一切充满好奇的小学生呢?

问题的类型有很多种,因为幼稚,因为知识浅陋都会产生问题,不足好笑,从而鼓励学生发问。

  科学发明都是从一个个问题开始的,激发学生探究。

通过辨析,克服部分同学学习上的畏难,懒惰心理。

  用名人的勤学故事感染学生,并记录自己的感受,使爱学习之情扎根心底。

  多媒体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它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周围家人的学习情况了解,明白大家都在学习,学习是为了跟上社会的脚步。

第二时

  一、纵向对比,直观感受。

  1、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自己的祖辈学习条如何?

  2、教师讲述自己小时候的学习条。

  3、看照片,进行对比。

  4、经过这一番对比,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树立榜样,勤学之星。

  1、你的身边有“勤学之星”吗?

  2、说说你所了解的“勤学之星”。

  三、创设情景,行为辨析。

  1、看同学们的情景小品。

  2、说说自己的看法。

  四、交流格言,制作书签。

  1、优秀的格言,名言能够启迪人的智慧,发人深思,更能振奋人心,鼓舞斗志,让我们每个同学选择其中的一句成为自己的学习座右铭,做成书签或者小卡片,时刻提醒自己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好吗?

  2、学生动手制作。

  3、展示书签。

交流自己收集的格言,说说它的含义。

  欣赏歌曲《读书郎》通过比较不同的学习条和学习环境,很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学习条的优越和学习环境的美好。

  身边的榜样是孩子们最好的教材,勤学的事迹是大家都熟悉的。

  小品展示了同学们日常的学习常景,通过行为辨析进一步端正了大家的学习态度,明确了学习要求。

  这些简短精练的语句通过读读,写写,做成书签等教学活动能让同学牢记在心,时时鼓励自己勤奋上进!

板书设计

  “问号”之歌

  多问,多看,多练,多思

  勤奋学习

  《做学习的有心人》设计说明题:

做学习的有心人  《做学习的有心人》是在上一《从小爱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懂得学习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

一切的品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培养。

因此,本重在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意志品质的形成。

  教材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不同的角度说明“坚持”的重要性,体验“坚持就是胜利”。

第二部分以“到医院就诊”的形式让学生懂得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学生自己开出“处方”解决自己的问题。

第三部分设计了活动板块测试自己的耐心和毅力,让学生了解自己,从而改变自己。

第四部分安排学生观察同学的好习惯等活动,引导学生克服自己的惰性,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懂得学习需要专心、耐心和恒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2、培养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勇敢的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养成对困难不服输的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教学时间:

两时设计说明:

  1、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

  品德的形成过程,是自主建构的过程。

这种建构以道德体验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共享者的身份,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设计了四大板块活动。

在第一板块中,通过榜样的激励,明确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榜样的激励作用是无穷的,同龄人的榜样更有可学性。

寻找榜样的过程,既是发现别人和自己优点的过程,也是了解学习应该拥有哪些好习惯的过程,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和强化。

在第二板块中,以医生诊断的形式,以“好习惯”为标准,实事求是寻找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在第三板块中,通过角色模拟,指导教师解决“难题”,在尝试和体验中,自我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第四板块中,通过几项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用自己发现的方法自我解决自己的问题,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

整个教学设计,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以探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的形式,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认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2、充分体现了儿童成为重要的程资源。

  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儿童的认知能力为基点,以儿童的生活为内容,结合程标准创造性处理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了同伴的教育价值,注重了身边榜样的引领作用。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充分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充分尊重每个儿童的不同感受,并把儿童的经验作为重要的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比如良好学习习惯的种种表现;再如指导学生克服困难,是一次角色模拟体验,在体验和尝试中探询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享成功的快乐。

通过采访(咨询)的形式,让学生自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