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
《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
(满分13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25分)
1.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6分)
在苏州人类从遥远的远古时代匆匆而,一路迎接与拥抱目不xiá()接的风景,这便是一个美的历程。
在那些月明星xī()、蝉鸣枝头的夏夜,午夜梦回时,你的脑海中可曾A(涌现/浮现)历史的瞬间?
那人面鱼纹的彩陶盆,古色斑lán()的青铜器,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说不尽的宋元山水画,还有著名的诗人作家……时代精神与文化B(沉积/积累)下,它孜孜不juàn()地感染着人们,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①目不xiá()接②月明星xī()
③古色斑lán()④孜孜不juàn()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默写。
(10分)①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曹操《》)
②,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④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
⑤,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⑥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⑦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名著阅读。
(6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
”他慢慢地说。
我忐忑着,拿了书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1)以上文字选自名著《》里的《》。
(2分)
(2)“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与前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文中找出这句话,并说明作者为何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4分)
原文:
原因:
4.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
(3分)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
哪怕是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雅,那么庄严。
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
含蓄也是苏州的美。
要是不下一番搜寻的功夫,你就别想领略它。
苏州人从不喜欢在你面前夸口。
他只是带着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儿,直到你在他面前发出大声的惊叹。
苏州的美还呈现出它的多样性。
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亭;你爱好清幽,就去拙政园;你喜欢疏朗,不妨到怡园;你倾向于深邃,这儿有狮子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5分)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5—6题。
(7分)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一、二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分)
___
6“小荷”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多用指什么?
(3分)
___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7~10题。
(14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藉①。
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②称:
“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时何充为敦主薄③,在坐,正色曰:
“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
”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④,充晏然神意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①狼藉:
散乱不整饬的样子。
此指行为不检点,名声极坏。
②众坐:
大庭广众。
③主薄:
古代官名。
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④反侧:
不安。
7.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
(1)相委而去
(2)元方入门不顾
(3)王敦护其兄(4)时何充为敦主簿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
9.乙文画线句“庐江人士咸称之”中哪个词要重读?
说说你的判断,并简要陈述理由。
(2分)
10.甲文中的元方与乙文中的何充在性格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乙文中哪个细节最能体现何充的这种性格?
(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3题。
(8分)
沙海中的“隐形森林”
①沙漠常常给人以“死亡之海”“生命禁区”的印象,然而真正置身其中,你会发现沙漠中植物的生存环境绝非单一,十分复杂,奇异、多样的沙漠植物颠覆了我们对生命极限的认识。
②严酷的沙漠也有其温柔的一刻。
早春时分,温和的阳光普照大地,冬天的积雪逐渐融化,恰到好处的春雨也送了及时的湿润。
此刻,灌木、乔木尚未萌动,而一类依靠春季冰雪融水和降雨又不能忍耐夏日高温、干旱的特殊草本植物类群,就充分利用这一时机进行有效光合积累,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迅速完成发芽、出苗、开花、结果的生命全过程,在沙海中燃尽了灿烂夺目的生命之火,然后将自己以种子或休眠芽的形式继续隐藏在沙层,期待下一个春季。
③这类特殊的草本植物类群,被称作短命植物,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尤其是准噶尔盆地,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在准噶尔荒漠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涵养水土、防沙固沙及减少沙尘暴危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短命植物株高不超过30厘米,但凭借其鲜艳的花奇异的果,最早宣告了沙漠春天的到,成为沙海中惊鸿一瞥的“隐形森林”。
④短命植物被认为是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材料。
气温升高和降水格局变化,将导致荒漠植物地上-地下生态过程、种间互作、水分和养分循环等地表过程发生重大改变,同时引起荒漠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的形态特征、生理生态过程和遗传结构乃至群落结构的多度、盖度、丰富度发生变化,或引起部分物种濒临灭绝,从而影响并决定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⑤作为中国短命植物的大本营,新疆准噶尔盆地现有短命植物将近200种。
有专家预测,随着新疆干旱区降水量的明显增加,准噶尔盆地的短命植物物种数和重要值将逐渐增大。
对荒漠生态系统中短命植物如何响应气温、降水变化的全面了解将是揭示气候与环境变化下影响荒漠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的关键。
11仔细阅读第③段,说说短命植物有哪些特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角度说说第②段加点的词“湿润”的表达效果。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沙漠中植物的生存环境绝非单一,十分复杂,分部着多样的沙漠植物。
B.短命植物具有涵养水土、防沙固沙的作用,我国的短命植物大多分布在准噶尔盆地,这也是该地区没有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C.在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方面短命植物是非常理想的材料。
D.新疆准噶尔盆地作为中国短命植物的大本营,短命植物的数量有增加的趋势。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
(16分)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①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
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②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
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
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③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④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
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
“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
⑤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农民很奇怪。
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
“不可以!
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
⑥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
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
“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
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
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
……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
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
⑦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
“这钱我不能收!
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
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
⑧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
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
⑨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
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⑩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
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
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
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⑪“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
”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⑫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
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4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
(2分)
A议种瘪种——B ——C ——D给儿新生
15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有什么表达作用?
(4分)
16文中的农民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分)
17你觉得文章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几层含义?
(3分)
18你认为是谁给了农民儿子第二次生命,是陌生的城里人,还是作为父亲的农民?
请说明理由。
(4分)
第三部分(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郁达夫说: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瞬间可以留下永恒的记忆。
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请以“难忘的瞬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字数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1.
(1)①暇②稀③斓④倦
(2)A.浮现B.沉积
2.略
3.
(1)《朝花夕拾》《五猖会》
(2)原文: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原因:
开始我特别希望去看赛会,看到大家收拾东西准备踏上看戏的航船,我很高兴,但被父亲逼背诵《鉴略》造成的压抑使我对看赛会的热情顿时消失,所以“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
4.示例: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苏州的美是含蓄的,苏州的美是多样的。
5一、二两句用了拟人的手法,分别写出了泉眼是因为珍惜涓涓细流,生怕动作大了把水滴溅出才轻轻地流淌;树阴更是喜爱泼洒在水面上斑驳陆离的阳光,展示了初夏的明媚风光。
6最后两句现在常用说明才华刚刚展露出就得到赏识。
(答比喻新生事物一出现就为目光敏锐者所发现或新人初露锋芒等皆可)
7.
(1)舍弃
(2)回头看(3)袒护,庇护(4)当时
8.(l)(家父)等您好久,您没,(他)已经走了。
(2)(我)何充是庐江人,所听到的跟您说的不一样。
9.咸。
“咸”是“部”的意思,说庐江人全都称赞他,强调王含的口碑好。
10.相似之处是“方正”(品性正直)。
王敦夸赞王含时,何充虽然是王敦的下届,却敢于当
面指出事实并非如此。
/旁边的人都很为何充感到紧张不安,何充自己却神情自若。
11.仅分布于新疆北部,尤其是准噶尔盆地;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株高不超过30厘米;花鲜艳果奇异。
(说出三点即可)
12.准确地说明了早春时分沙漠获得的雨水之少,短命植物能利用生长的时间也只有“温柔的一刻”。
13.B短命植物只能起到减少沙尘暴的作用。
14.挑种种地 种下瘪种(言之有理即可)
15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生动形象写出城里人为了照顾儿子自尊心的用心良苦;详细交代了故事背景,推动下文情节发展,照应文题中的“瘪种”。
16农民是一个宽厚友善、老实淳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父亲形象。
(需结合文章内容答题)
17现实中播种的干瘪种子只要播种下去,也同样会发芽生长;用“弱种子”喻指存在某种缺陷的生命,文题告诉读者即使有缺陷的生命也有成长的权利,不能被剥夺;也喻劝人们要呵护“弱种子”,使其发芽、开花、结果。
18①农民,农民花去所有积蓄为他安排最好的假肢,让他发芽、开花、结果,给了他成长的力量。
②城里人,因为是他们促使农民改变了想法,才让他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
(言之有理即可)
19.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确凿(záo) 啄食(zhuó)曲肱(gōng)难堪(kān)
B争执(zhí) 倜傥(tì)绽开(zhàn) 桑椹(shèn)
C企盼(qǐ)蝉蜕(tuì)菜畦(wā) 枉然(wǎng)
D轻捷(jié) 黑痣(zhì)俯视(fǔ) 尴尬(g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弹簧 奥秘 云霄 人生鼎沸
B淋漓 蜂密 纠纷 混为一谈
C拼凑 和蔼 寂静 众目睽睽
D夹逢 搓捻 矮小 煞有介事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由于省团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她从上中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每天写日记。
4下面搭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中国——《呐喊》
B《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窃读记》——林海音——中国——《城南旧事》
D《论语》——孔子——春秋——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5古诗文默写。
(6分)
(1)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论语》)
(2)《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贤哉,回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论语》)
(5)《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4分)()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⑤⑥
C⑤⑥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⑤⑥③
7某校初一·三班开展“汉字趣味解读”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查找资料,合作讨论,收获颇丰。
(8分)
(1)甲小组同学从量词入手,写了一段发言材料,请你再举一例,并加以适当的解释,使材料更加充实丰富。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
如:
一“眼”井,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眼眸吗?
如:
一“壶”漂泊,那一壶醇酒承载着游子多少乡思啊。
又如:
, 。
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出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2)乙小组同学从汉字结构入手,发现将某些汉字拆开并加以联想可以有新的理解。
如:
选——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
舒——善于取舍,乐于给予,才能安然快乐。
请你从“拓”“劣”“盼”三个字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理解。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1)吾日三省吾身()
(2)可以为师矣()
(3)饭疏食,饮水()
(4)于我如浮云()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10请找出体现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句子。
(4分)
(二)一支金色的钢笔
①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言:
“请用钢笔写字!
”
②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我布置的作业。
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
③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
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默默流泪的她。
④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狼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
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老师该有的威严。
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戚的洪流。
⑤下午放学后的校园,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
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廊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与不安。
⑥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在喃喃地说些什么。
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拖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⑦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
真怕他们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
正当我准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⑧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
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
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
“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
”
⑨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
在那一场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
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本。
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⑩市里举行长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
接着,他毫无悬念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5000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说,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
他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坚持不懈。
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并鼓掌欢呼。
他如一支离弦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依然冲劲十足。
惊人的一幕出现了:
他愣愣地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上,看着后的选手们牙关紧咬、奋力冲刺。
人群中一片哗然。
没有人明白,在冠军唾手可得的紧要关头,他为何选择了止步。
当有两人陆续冲过终点后,他才狂喜高呼着奔向终点。
毫无疑问,他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要知道,他代表的是整个学校,而不仅仅是他个人。
他的无人理解的行为,已然辜负了所有随行老师的希望。
那是我第一次对他怒吼斥责,我以为,他是想用特立独行的方式博得众人关注的目光。
“你明明能跑第一,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
你知不知道这关乎整个学校的荣誉?
”我一遍遍地责问,他则顷刻间泪流满面。
“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钢笔!
我……我只要钢笔。
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他呜呜地悲鸣,诉尽了他在一路奔跑中所受的委屈。
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
校门口的喜报栏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
我见过,那是一支精致却又恸哭不止的金色钢笔!
面对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我内心充满了愧疚。
(选文有删改)
11请结合文本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我”的情感脉络,并将
(1)
(2)(3)(4)处内容填入表内相应位置。
(4分)
情节
情感
开端
(1)
(3)
发展
“她”不改,“我”批评,“她”躲“我”,“小男孩”帮“她”,“她”借钢笔写字。
悲戚、真怕、逃离(后悔)。
高潮
(2)
欢呼、怒吼、渺小、狼狈。
结局
校门口喜报栏上,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
(4)
12小说题为“一支金色的钢笔”,请问“钢笔”在小说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你认为“金色”有哪几层含义?
(4分)
1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
(3分)
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狼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
14你认为“我”和“小男孩”谁是小说的主人公?
请简述理由。
(3分)
(三)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
但以今天的眼光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
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往讲台上一倒,只见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
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
林语堂笑道:
“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
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
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
祝诸君长生不老!
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
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
“请吃!
请吃!
”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
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的学生慕名赶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