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选修教材 高二历史 张炎平.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8173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9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选修教材 高二历史 张炎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校本选修教材 高二历史 张炎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校本选修教材 高二历史 张炎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校本选修教材 高二历史 张炎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校本选修教材 高二历史 张炎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选修教材 高二历史 张炎平.docx

《校本选修教材 高二历史 张炎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选修教材 高二历史 张炎平.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选修教材 高二历史 张炎平.docx

校本选修教材高二历史张炎平

校本选修教材:

高二历史张炎平

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史常识

一、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分类

二、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儒家思想

三、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之道教、墨家、法家

四、中国古代科技

五、中国古代文学

六、中国古代艺术

七、中国古代其余文化成就

八、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九、中国古代文化史常识训练题

 

一、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分类

第一类:

儒家经典必读——《四书五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孝经》《弟子规》

选读——《四书集注》朱熹《增广贤文》

第二类:

史书必读——《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资治通鉴》《左传》选读——《战国策》《公羊传》《读通鉴论》王夫之

第三类:

老庄荀韩墨孙必读——《道德经》《庄子》《荀子》《韩非子》

《墨子》

《孙子兵法》选读——《鬼谷子》《明夷待访录》

第四类:

其他子部古籍必读——《论衡》《幼学琼林》《颜氏家训》

《曾国藩家书》

第五类:

先秦文选必读——《楚辞》《汉赋》《昭明文选》

第六类:

唐宋诗文必读——《千家诗》《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吴楚材选读——《乐府诗集》郭茂倩《十八家诗抄》曾国藩

第七类:

古典小说戏曲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选读——《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世说新语》《金瓶梅》《西厢记》《浮生六记》《菜根谭》

第八类:

工具书.文艺理论必读——《说文解字》《文心雕龙》《诗品》

《人间词话》选读——《书目问答》张之洞《经典常谈》朱自清《吾国与吾民》第九类:

古代科技必读——《黄帝内经》《本草纲目》《梦溪笔谈》

《天工开物》《山海经》

第十类:

宗教必读——《楞严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心经》

选读——《普贤行愿品》《华严经》《抱朴子》注:

必读50部,选读22部,计72部。

二、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儒家思想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发生变化。

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

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学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他们的代表人物有:

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等。

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仁:

仁爱。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陈志岁《载敬堂集》)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

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义:

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

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义(谊)者,人所宜也。

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

‘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

’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

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是也。

”(陈志岁《载敬堂集·民说》)智:

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

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

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

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

为儒家的"五常"之一。

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

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

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

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

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

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

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悌:

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

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儒家思想十分丰富。

就个体讲,有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等思想。

比照元素论,古人开出过三德、五行、六德等德目。

孔孟讲的是"圣"端;董仲舒改为"信"端。

仁:

仁爱。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陈志岁《载敬堂集》)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

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义:

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

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义(谊)者,人所宜也。

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

'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

'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

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是也。

"(陈志岁《载敬堂集·民说》)

礼:

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智:

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

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

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

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

为儒家的"五常"之一。

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此外还有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

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

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

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

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

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

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悌:

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

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儒家对中国科技以及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

据《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

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而儒家也留下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科学著作如《考工记》、《天工开物》等等。

中国在明末之前一直能保持世界一流水平,这些都和因动漫小说而名声大噪的墨家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不要一提到中国古代第一印象就是想当然的科技落后、八国联军或是动漫中异常火爆而现实中早已秦汉绝迹的墨家,这不符合历史史实。

谈儒家必谈孔孟,而孔子的思想也是有来源的。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从清华简《保训》(文王遗嘱)篇记载来看,"尧、舜、禹的传承都讲到中道。

"舜"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即得中。

"《童子问易》考证舜帝重大易八卦为六十四卦。

"孔子老而好易",会通天人之道后,提出了仁、义,礼、智等对举的范畴,建构了博大的易经哲学体系。

李学勤先生于2005年8月在青岛召开的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

"孔子不仅开创了儒学,也确实开创了易学。

"孔子的思想精髓是《易经》。

《论语》大多篇章是孔子没有会通天道、人道之前的空洞礼义说教。

在孔子会通天道、地道、人道,形成三才之道思想后,开始大谈"性与天道",以至于象子贡这类高足弟子都觉得自己学问不高,"不可得而闻",也就是说他们听不懂。

思孟学派是儒家的道统。

我们知道,孟子"创造了"性善论、孟子倡"义",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其实,孟子这些思想全部来自于《易经》。

孟子是深谙易道的大易学家。

关于这点清儒杭辛斋早有揭示:

杭氏认为:

懂得易学并不在于口道乾坤坎离,关键在于心法天道德义:

"孟子继孔子之后,七篇之首,即揭明仁义大旨,而归体于性善及经正。

孔子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及继善成性之嫡系也。

安见孟子之不知《易》哉!

""性善论"来自于《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继善成性论;孟子高举的"义"旗,就是对孔子之"仁"的节制,这也是孟子大骂墨家"兼爱"("仁"无节度)的理论依据;孟子的"民贵君轻"理论是孔子"革命理论"(《彖·革》"天地革而四时成。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革之时大矣哉!

")的发展。

自孔子算起,孟子只是儒家第五代。

孔子之后"儒分八派",孔孟之间的链环究竟是什么?

从荀子攻击思孟学派"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的"悬案"为我们提供了线索。

马王堆帛书和郭店简竹书都有《五行》出土面世,帛书《五行》有经、有传,竹书《五行》有经无传(记)。

竹书、帛书《五行》的出现,"使宋儒追慕崇尚的思孟一派儒学的流传线索重新凸显了出来。

"思孟学派的《五行》按照元素论五行(金、木、水、火、土)把德性也分为五行(种),主要阐述德性论的仁、义、礼、智、圣思想,具有数术性质。

所谓"圣"就是指会通天道、人道的本事。

《童子问易》认为:

"思孟学派这种将数术引入儒门的努力,高扬'人道'主义旗帜的表现,是企图把儒家的道德条目加以自然哲学和生命哲学化的明证。

其理论勇气是巨大的,对国人思维方式影响也是深远的,甚至可以说其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影响都是深刻的。

自此,易学真正走上了医国、医人、医病的光辉历程。

孟子曾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隐含着终始交替的意蕴。

由此看来,应是思孟学派开'五德始终说'之先河。

"

儒家思想核心是"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法治等德道思想''。

它对于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支援以夯实、筑高舆论阵地,对于社会树立核心价值观以寻求长治久安良策,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国际化,对于我们建设保和太和、万国咸宁的和谐世界都有重大意义。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春秋时期: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其思想主张包括:

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④主张逐步改良,认为制度是不断损益变化的,历史是不断演进的。

⑤有教无类、学思结合、老实、谦虚、时常复习等教育主张。

孔子的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2)战国时期:

①孟子:

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他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

孟子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生生下来就具有善性,善性是人所固有的道德品质。

子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被统治者尊位“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

②荀子:

他具有唯物思想,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3)秦朝时期:

秦始皇施行焚书坑儒的政策,是对儒家思想的一次沉重打击。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汉代

从“无为”到“有为”:

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

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

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称为“三纲五常”。

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驰的局势十分有利,汉武帝接受他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儒学成为正统:

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从汉武帝时起,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设,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即可到政府任官。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汉武帝还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宋明理学

(1)三教合一:

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势中国本土化;道教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唐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不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程朱理学:

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其中,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朱熹成为最为突出,“理学”也称“程朱理学”。

“二程”认为: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就是天理。

朱熹是理不集大成者,他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他们主张通过学习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朱熹理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3)陆王心学:

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

明朝中期以后,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这一学派也称为“陆王心学”。

王阳明更多地吸取了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

他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往往被私欲侵我蚀,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他的知行合一,是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李贽的离经叛道:

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道学家(儒家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他们把儒家经典鼓吹成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理论,一些貌似圣贤而实际品质恶劣的人以此为幌子)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扶天纲、立地纪”的神圣。

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形成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他自称为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认为是非标准应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

他批判道学家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

他从明亡的历史中看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

著名思想家顾炎武也生活在明末清初。

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他放弃科举,开始探索挽救国家危亡的途径。

他重视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他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他经过实地考察写成了巨著《天国郡国利病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欲、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4)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与黄宗羲、顾炎武同时代的王夫之,继续和发展了前代思想家的唯物思想。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热点冷点

1.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和中国古代各时期主要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中国古代各时期主要思想家的思想和当时生产力水平、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高考的冷点。

 规律小结

1.儒家思想在历史和现实生活方面有许多积极作用

(1)“大一统”思想,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具有积极作用。

(2)它提倡的“仁”和“仁政”“以德治民”等观点,有助于防止暴政,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3)儒家的“仁义”“孝”等观点,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观,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古代和现代教育、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

(5)儒家思想渗透到我国文字、艺术、科学等各个方面,对我国文明的进步,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明清时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一些规律

(1)早期进步思想家的共同点:

反对君主专制,重视实践对人的认识的作用,学以致用,具有反封建色彩。

是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2)早期进步思想的历史地位:

他们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对后来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早期进步思想产生的根源:

他们生活在明清之际,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之际,封建制度衰落,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便产生了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反过来说,从明清之际思想领域的新变化也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期。

即所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3.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

由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至秦汉时期的思想专制,到明清时期思想发展显著的时代特征就是封建思想的空前加强和反封建民主色彩思想的出现。

百家争鸣反映了战国时期面对社会大变革和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的时代特征,秦汉以来思想专制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由分裂到统一的要求,最主要的还是基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明清时期的发展新趋势则反映了明清时期政治上封建制度衰落,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三、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之道教、墨家、法家

 

(一).知识归纳

1.道教思想

(1)老子:

春秋晚期,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为“道”,道是没有形状、超时空的永久存在,这是一种唯心论思想。

老子的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着,有无、难易、高低、贵贱、刚柔,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互转化的,是相互依存不断变化的。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对后代的政治有很大的影响。

老子思想的实质:

维护行将崩溃的奴隶制度,阻止新兴封建政治、经济的发展。

(2)庄子:

战国时道家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和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

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2.墨家思想

墨家创始人墨翟,战国初期鲁国人。

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

兼爱就是爱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万民”的阶级差别,都要同等地爱。

“非攻”反对战争,在当时主要是反对不义战争,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

“尚贤”主张任人唯贤,反对王公贵族的任人唯亲。

3.法家思想

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商鞅的严刑峻法主张比韩非子更早)。

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

人们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