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9196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15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15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15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15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格式.docx

《15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格式.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格式.docx

15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格式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课题

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1、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一1、2、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2.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

尺子、小剪刀、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增删修改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境设置,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

师: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大家桌面上都摆着崭新的数学课本,你知道你的这本数学课本有多长吗?

(让学生分成两组测量,可以用学生准备的东西比一比,量一量。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师:

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数学课本的长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师生交流中得出结论:

虽然都是测量数学课本的长,但是每个人所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量出的长度也不同。

师:

要想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长应该怎么办?

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是经常用到什么工具?

(尺子)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尺子。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直尺放大图,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

赤字上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都分别对着一根长的刻度线,是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做刻度几,也就是几厘米。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

厘米。

(板书课题:

认识厘米)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厘米。

(1)在直尺上找。

师:

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

请你在直尺上找一找,并把它表示出来。

师生共同交流得出:

首先在直尺上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刻度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

除了刚才找出的这段是1厘米,你还能找到哪段是1厘米吗?

学生思考后交流得出:

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2、从刻度2到刻度3……都是1厘米。

师:

我们刚才在直尺上找1厘米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在生活中找1厘米。

师:

我们刚才在直尺上找到了1厘米,下面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3)用手比。

师:

小朋友们,你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吗?

拿出你的手指在直尺上量一量,看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再用两个手指在尺子上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看着两指之间的距离,把它记在脑子里。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

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启发学生发现从刻度0到刻度3、从刻度4到刻度7……都是3厘米,让学生比划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大约的长度)

师:

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

(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

(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

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3、用厘米量。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①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一张纸条(这是书上放大的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

(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②小组汇报:

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

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①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

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②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

③量一量拃一拃:

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一的1-3。

1、第1题,看一看,填一填,让学生说一说这支铅笔的长度为什么是8厘米。

2、第2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的纸条,并把它剪下来。

3、第3题,让学生用尺子分别量一量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墨水的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学会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2课时

课题

认识米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例4、例5、做一做及练习一第3、4、5题。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2.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建立1米的表象。

理解1米=100厘米。

教具学具

师:

米尺、一支铅笔、一根筷子、卷尺、皮尺。

生:

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

教学过程

增删修改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生1: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

生2:

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引入。

同学们,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

(裁缝阿姨将这一捆捆的布料,通过“量体裁衣”量出需要的长度再加工为成衣。

这么长的布料,如果用你手上的尺子量,你觉得合适吗?

(不合适。

教师指出:

量布、长绳等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

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比厘米长的长度单位“米”。

(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认识米尺。

请你用你手上的小尺子来量一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

(学生举手,教师让一位手拿30厘米长的尺子的女生来量黑板的长,要求其他学生注意看着。

女生拿着尺子每量一次都在尺子的右端作个记号再往下量,并口算着:

30厘米、60厘米、90厘米……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

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说。

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烦了,拿老师的这把尺子(教师出示米尺)试试,指名上台量一量。

师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

教师指出:

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板书:

1米)

米是比厘米大的单位,1厘米只有这么一点,1米却有这么长,请同学们用手来比划一下。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就麻烦了,这时我们可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2.观察刻度。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厘米,接着是20、30、40、……100。

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

(10个10厘米。

1厘米1厘米地数,1米里面有几个l厘米?

(100个)

让学生数并作答。

(板书:

1米=100厘米)

3.量出长绳。

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

(注意:

量时刻度O对准绳子的左端。

学生分小组合作量,交流反馈,接着量2米、3米……

4.估量。

把绳子放下,把手张开比划1米的长度,看谁估的准。

教师指出: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

三、积累运用

1.量一量,填一填。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出示一支铅笔。

)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

大约几支长1米?

一根筷子大约长多少厘米?

大约几根长1米?

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和估算。

(由于铅笔和筷子的规格不同,在学生测量时建议学生取整厘米数。

2.估一估。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3.操作性练习。

(l)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同桌合作量一量。

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和身高。

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并交流。

(如:

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

它有多长?

为什么?

用手比划一下,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它作单位?

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把我们的两只手张开,大约是1米。

生活中有很多长度是1米的物品,下课后带着发现的眼睛去找找它们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3课时

课题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例6、例7、做一做及练习一第6、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掌握线段的特征。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具学具

教师:

米尺。

学生:

学生尺。

教学过程

增删修改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消防员叔叔他们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争分夺秒。

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

(比较快。

)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

铁管是直的,而楼梯是弯弯曲曲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6(认识线段)。

(l)出示两根毛线,这两根线是直的吗?

(不是。

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

(一下子看不出长短。

)谁能想个办法比比它们的长度?

指名两个学生比较线的长短。

(学生拉直毛线。

追问:

为什么要拉直以后一头对齐再比呢?

教师演示:

把其中一根毛线拉直贴到黑板上,另一根对齐左端点。

现在,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了吗?

(2)教师指出:

贴在黑板上的这段直的线就是线段。

(板书课题。

(3)认识线段是直的。

老师手上的这根毛线,我把它放松,它是线段吗?

(不是,弯弯的不是线段。

)拉直,现在呢?

(是线段。

教师把线段斜拉,竖拉,不同方向拉,问:

是线段吗?

怎么判断?

小结: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4)找线段。

请你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

摸一摸书本的边,说一说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

(可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

如果把书搞坏了,边变成弯弯曲曲的或是角翘起来了,就不是线段了,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爱护书本。

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黑板边、直尺边、书本边、铅笔边、桌子边等都可以看成线段。

(强调物体的边是线段。

(5)量线段。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打开教材第5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

(把尺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教学例7(画线段)。

(1)学画线段。

同学们已经学会量线段了,那么你会画线段吗?

你能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吗?

(学生在作业纸上画。

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呢?

(学生演示。

教师演示:

从刻度O开始,画到刻度3的地方。

设疑:

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吗?

怎么画?

引导学生操作:

从刻度2开始,画到刻度5的地方,也可以从刻度5开始,画到刻度8的地方。

(2)做一做。

教材第6页也有一条线段,现在请你画一条和它同样长的线段,说说怎样才能和它同样长?

(先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二样长的线段。

学生练习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点评学生所画的线段,强调:

①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动。

②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

③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的第1题。

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有没有火眼金睛。

指名说说哪些是线段。

(强调线段的特征,说出原因。

2.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的第2题。

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说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