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535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卷.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卷.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检测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欣赏漫画有时也要运用历史知识,右图中的林则徐是()

A.领导抗倭斗争的民族英雄

B.领导抗击荷兰殖民侵略斗争的民族英雄

C.领导抗击沙俄侵略斗争的民族英雄

D.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2.清末,有个人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

但后来税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

你认为这种转变是在哪个事件发生后()

A.虎门销烟B.《南京条约》签订

C.清政府被推翻D.辛亥革命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两则材料都()

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4.它曾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它曾经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但在1860年之后,它却成了中华民族屈辱的标志,这里的“它”指()

A.云冈石窟B.承德避暑山庄

C.故宫D.圆明园

5.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

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对新疆的争夺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B.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向德皇报告说:

“中国人民尚有无限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产生此种顾虑是因为()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清军爱国将领的斗争D.林则徐禁烟

7.清末一位小商贩说:

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

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鲁迅在回顾历史时曾说:

“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A.新文化运动B.百日维新

C.洋务运动D.辛亥革命

9.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

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B.发展民用工业

C.筹建新式海军D.派遣留学生

10.下面四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依次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11.许多史学家认为:

“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这纲领是()

A.马克思主义B.自强、求富

C.三民主义D.民主与科学

12.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仁人志士认识到“能变则全,不变则亡”,从而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13.新文化运动时期,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小刘想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假如你是当时该杂志的编辑,你会建议他写()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

B.十月革命一炮打响

C.立足国情,倡导变法

D.维护封建统治,引进西方科技

14.某年北京的街道上,一群学生打着“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标语,高喊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游行、集会。

这是下列哪一件中的场景()

A.公车上书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D.红军长征

15.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D.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始发地

16.“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写这首词最早应该在()

A.1927年B.1935年C.1937年D.1945年

17.老战士黄镇用画笔记录了他的一段难忘经历。

作品中描绘了汹涌的大渡河、白茫茫的雪山和荒芜的草地等。

他的这段“难忘经历”是指参加了()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D.红军长征

18.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右图“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A.上海B.北京C.广州D.南京

19.鲁迅先生说:

“中国现代的社会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

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

”这里的“一炮”是指()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

C.武昌起义D.北伐战争

20.某中学八年级同学为准备一节“探究与实践”课搜集整理了如下资料:

“撤出瑞金”“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力排众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

B.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晴天霹雳太行头,英帅朱彭筹此役

二、非选择题。

(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

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

(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写出其中一位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的民族英雄?

(4分)

 

(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4分)

 

(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4分)

2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分)

材料一

(1)以上两个条约的签订,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

(6分)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2)“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

(6分)

(3)“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

(4分)

材料三2014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

共青团中央开展了纪念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

(4)依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5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分)

材料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材料二长征组歌之《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依据材料一地图,在②⑤⑦处横线上填写出红军长征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名称:

(3分)

①遵义会议→②→③巧渡金沙江→④强渡大渡河→⑤→⑥过雪山草地→⑦→⑧三大主力甘肃会师

(2)长征期间召开了一次什么会议?

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有什么意义?

(6分)

(3)古代汉语中“三军”泛指军队。

材料二中的“三军”具体是指红军的哪几支队伍?

何时会师?

(4分)

 

(4)〖ZK(〗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4分)

 

期中综合检测卷

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能力。

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州禁烟,领导了著名的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故选D。

2.B3.D

4.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所说可知“它”为圆明园,与此相关的历史知识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5.C

6.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八国联军侵华军队遭到义和团顽强抵抗,使侵略者心有余悸。

故选B。

7.D

8.C

9.B

10.A

11.C

1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

康有为、梁启超等属于维新派,他们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故选B。

13.B

14.B

15.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故此称其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16.A【解析】解题首先寻找题干中的信息提示点,军队的名称为“工农革命军”“秋收时节”等,由此可以断定这首词内容是关于秋收起义的,所以不会早于1927年。

17.D

18.C

19.D

20.C

21.

(1)鸦片战争。

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左宗棠等。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五四爱国运动。

(3)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中国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等。

22.

(1)《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答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其中的一项同样给分);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答出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其中的一项同样给分)。

(3)民主、科学。

(4)性质:

反帝反封建;核心内涵:

爱国。

23.

(1)②四渡赤水河⑤飞夺泸定桥⑦吴起镇会师

(2)遵义会议;毛泽东;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1936年10月。

(4)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