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古今言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535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古今言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二节古今言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二节古今言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二节古今言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二节古今言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节古今言殊.docx

《第二节古今言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古今言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节古今言殊.docx

第二节古今言殊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学案

范县高二语文组主备人:

朱学华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

2.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用词上的不同之处。

3.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学习和阅读古代文献。

学习重点:

了解汉语从古到今发生了什么样的演变学习难点: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学习方法:

理解——分析——掌握  

教学过程

   一、汉语语音的演变

    汉字结构的方法中,以形声造字和方法最常用,因而形声字也为最多。

   

                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以上这几首诗,从诗的韵脚规律来看,我们是否可判断出,这个“回”字,在古代极有可能读作“huai”呢?

我们可以通过文言文中的三种语音异读情况来大致了解语音的演变:

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

1、破音异读,传统上又叫“读破”。

它是采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词性和意义的改变。

例如:

“衣锦还乡”“王天下”

2、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

例如: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

如: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食”、“其”用于人名时,“食”读yì,“其”读jī。

汉代西域有大月氏、小月氏。

“氏”读zhī

练习:

请指出下列划线的字的读音

至吐门,遂强大,更号可汗,犹单于也

天姥连天向天横

是时,曹操遗孙权书日:

“近者奉辞伐罪…”

彗星见于东方羽扇纶巾

万乘之国否极泰来

土蕃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可以解燕国之患

        二、汉语词汇的演变

 ( 一)、词语的词形变化

1.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多音词。

虎──老虎;鼠──老鼠;斧──斧头

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

照──照耀;赠──赠送

3.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词所替代。

伐──攻打;乖──违背;川──河流

    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

文言中几种特殊的双音词:

叠音词:

两个相同的音节构成的双音词,主要用来描摹声音或性状。

关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

 霍霍 “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诗》

联绵词:

两个音节组合在一起表达一个含义,不能分开解释的词。

参差(cēncī)倜傥(tìtǎng)蹉跎(cuōtuó)依稀(yīxī)

偏义复词

由两个音节构成,只有一个音节表达意义,另一个音节只起陪衬作用。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

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偏义在“作”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古汉语中常常是两个单音词:

贪婪《楚辞·离骚》注:

“爱财曰贪,爱食曰婪。

婴儿《玉篇》:

“男曰儿,女曰婴。

不要误将古汉语中的两个单音词当作现代的双音词:

  两个单音节的词语放在一起刚好和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形式相同,但意思不同的情况。

 如“然后”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顺承关联词,但在文言文中却是两个单音节的词组成的短语,应解释为“这样以后”;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古义]于是/写[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

《师说》

 [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示更进一步,连词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种树郭橐驼传》

 [古义]那/实际上[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副词

     

    

(二)、词语的消长变化

新事物、新现象出现,就会产生新词语。

    

(1)社会生活方面:

   “和谐社会”、“小康生活”、“三个代表”、“三农问题”、“保先教育”、“白领、个税改革”等。

    

(2)网络用语方面:

MM(美眉)BS(鄙视)白骨精:

白领+骨干+精英。

 博客:

即Blog,一种网上共享空间,让人以日记的方式在网络上展现自己的形式

    (3)科学技术方面:

    如:

“数字电视”、“纳米技术”、“克隆”等。

    此外,还有与人们生命密切相关的医学方面,也出现了众多的新词“非典”、“禽流感”等,也是一时炙热。

  (4)国际用词方面:

   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有“六方会谈”、“反恐”等。

还有一些是由于改名而出现的如新的城市名称。

说说你所知道哪些新词语?

旧事物消亡了,相应的词语也随之离开词语大家族。

比如“买办、土豪、人民公社”等现在就不用了。

   (三)词语的替换变化

  

(1)社会因素:

如把“世”改成“代”

  

(2)观念的改变:

“车夫”——“司机”,“戏子”——“演员”,(3)语言表达:

“足”——“脚”,“面”——“脸”,“目”——“眼”,“口”——“嘴”。

(四)词语的引申变化

(1)词义扩大。

“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

“哭”,古义指“悲痛出声”,“大声曰哭,细声有涕曰泣”,大声而无泪的叫“嚎”.

(2)词义缩小。

“宫”古为“房屋”,今为“宫殿”。

“丈人”,古义指“老人之通称”.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

(3)词义转移。

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如“牺牲”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

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现在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如“耳闻不如目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闻”都是“听”的意思。

现在“闻”是指用鼻子嗅,它的词义内涵发生了变化

“走”,本来指跑,如今指步行,行走

(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

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个贬义词。

“爪牙”,古代指得力助手,今天只具贬义,相当于“帮凶”

三、语法的演变

    

(一)、语序的变化

“宾语前置”:

动词宾语前置的四种类型

规律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常见疑问代词:

何、谁、孰、安、胡、焉、奚、恶、曷)

格式:

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如:

A、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B、何以知之?

C、子何恃而往?

规律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常见否定词:

不、弗、未、非、否、莫、无)

格式:

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如:

A、彼不我恩也。

B、莫我肯顾。

C、忌不自信。

C、未之有也。

规律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此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

“(宾)+之+(谓)”“(宾)+是+(谓

规律4固定句式

1、唯……是……,(“是”无意,起宾语前置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可译为“只”。

2、……何……之有

如:

A、何陋之有?

B、何厌之有?

C、何后之有?

D、唯余马首是瞻。

E、惟利是图。

练习: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1)A、何以知之?

B、未之有也。

C、安得广厦千万间。

D、弗之怠

(2)A、其间旦暮闻何物?

B、君何以知燕王?

C、莫之或止D、未之多见也

(3)A、沛公安在?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唯才是举。

D、尔何知?

(4)A、城中皆不之觉。

B、唯余马首是瞻。

C、惟利是图。

D、马之千里者

2.选出和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

例句:

何厌之有?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臣之客欲有求于我

C.忌不自信

D.客从外来,与座谈,问之客曰

3、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谓语前置

例:

(1)甚矣,汝之不惠!

(2)美哉,我少年中国。

特点:

古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谓语,把他放在主语之前。

规律:

常出现在感叹句。

定语后置

定语分为领属性定语和修饰性定语两大类。

在文言文中,能后置的定语,大都是修饰性定语。

1、“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

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2、“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

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中心语+之+定语+者”的形式;

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用量词作定语大多数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如:

A、吏二缚一人诣王。

B、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练习: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1.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状语后置(介宾结构)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具告以事。

”(《史记.项羽本记》)

3、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

4.文言文里,用“如(若)……”这类修饰形容词或动词的状语,常常放在形容词或动词的后边。

如:

A、火烈风猛,船往如箭。

B、小虫伏不动,呆若木鸡。

C、则治之如所言

请翻译下列句子

1尝射<于家圃>。

——

②苛政猛<于虎>也。

——

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④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

⑤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

综合练习

1.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句式不同的一项:

A.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B.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何以言之?

C.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D.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

2、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句式,

A、其人家有好女子者,多持女逃亡。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子何侍而往?

E、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

F、甚矣,汝之不惠。

G、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

    

(二)、句式的变化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常常翻译为“……(不)是……”。

古代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它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同时借助一些虚词来帮助判断。

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

提炼主干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