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追悼会致辞7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4695809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属追悼会致辞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家属追悼会致辞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家属追悼会致辞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家属追悼会致辞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家属追悼会致辞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属追悼会致辞7篇.docx

《家属追悼会致辞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属追悼会致辞7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属追悼会致辞7篇.docx

家属追悼会致辞7篇

家属追悼会致辞7篇

(篇一)

尊敬的各位至亲、亲友:

今天,我们在这里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送别**老先生,向他作最后告别。

在这里我受我大姐柯慧琳及其子女的委托发言,首先我要以我大姐及其全家的名义衷心感谢各位冒着初春的寒风,不辞辛苦,为逝者送行,与我们共同分担悲痛。

**老先生,生于1943年2月8日,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于**年2月19日7时不幸与世长辞,享年75岁。

**老先生出生在普通百姓家庭,因家庭贫寒14岁就到汪同和药店学徒,一干就是终身,直到退休。

虽说他一生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但他对工作精益求精、认真负责、德艺精湛、不徇私利、光明磊落、宽厚待人,为他人之所想,为他人之所急是远近有名的,得到单位领导、同事、顾客的赞誉,为人称道,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是医药公司少有的几个老药工,并获荣誉证书。

在家里他与妻子相互恩爱,共同挑起家庭重担,共同养育子女,正是这种平淡如水的生活,却体现了他的人生真爱。

他在家里同样任劳任怨,淳朴温厚,勤俭朴素,惜衣惜食,养育子女,父爱如山,他一生真正是一个丈夫、好父亲、好儿子、好女婿。

**老先生与我们永别了,留下了他对今天美好生活的眷恋,留下了他对事业、家庭、子女的无限关爱,留下了他那在亲人们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音容笑貌,更也留下了他那对事业、对生活,对家庭的崇高品德。

安息吧,**老先生,愿您一路走好,更愿您在天堂里过得好没有病痛。

我们永远怀念您!

(篇二)

悲风环绕汪家梁,流水落花助凄凉,亲朋好友共悲伤,沉痛悼念聚一堂。

我们沉痛悼念程天友老人。

大爹程天友生于1930年正月12,于**年农历2月23日两点暴病身亡,终年66岁。

大爹一生是艰苦顽强的。

大爹小时因他父亲不成才,烧鸦片,不顾妻子儿女而离家出走。

大爹和我婆婆、大姑娘儿三人生活备受艰辛。

七八岁时,腿杆得病,没钱治疗,留下来残疾。

十岁时,他就被保上拉丁去修马路、修飞机场。

后来幸喜得到我爷爷的照看,但好景不长,两年后,大爹的母亲(即我婆婆)又不幸去世,只留下不到两岁的孩子(即我的父亲)。

旧中国劳动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我爷爷为了养活三个孩子,不得不去外挣钱。

大爹大姑伯伯三姊妹相依为命,三个孩子不但生活困难,而且还受恶人欺凌。

毛主席领导人民得了解放,大爹就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集体服务。

大爹不顾身体残疾,互助社时,他积极参加互助合作化活动;人民公社时期,他到化成去修化成水库;大跃进时,他到南江去打炼钢铁;六对成立后,1966他给队里抬石头把手杆跘断了。

大爹手脚都带了残,可他还是积极为集体服务。

烈日当空,他光头赤脚在石坝上晒粮食。

春天草木复苏时,大爹为队里育苗栽树绿化山山水水。

农闲时,给队里喂公猪,猪长大肥肥壮壮。

大战红五月,大爹还得了几张奖状。

队里谁不夸他晒粮食晒得好;看到那随处可见的千丈高树,苍绿的冬青树,谁不想到他的功劳。

包产到户后,我和两个弟弟读书,家里活路忙,大爹在家也很苦。

1994年7月,大爹得了重病,乡邻亲友纷纷前来看望他。

大爹生病期间,也为我们家的情况焦急,病情一减轻,大爹就拄着棒为家里做活。

今年身体看来好些,大姑接他过去耍,哪知他得了急病。

我来喊他时,他病重得不能回答,在抬他回家的途中,急骤身亡。

大爹一生乐于助人,附近有大摊小事,请他煮的饭招待了八方宾客千千万万,他为人编导背篼背篼粮食堆成山。

我永远不会忘记小时大爹教我数数,读书时给我零花钱。

二弟三弟也常得大爹照顾。

大爹没有儿女,对我们三兄弟非常疼爱,如今大爹去世,两个弟弟不在家,我在这里并代两弟弟向大爹沉痛悼念,大爹安息吧!

(**.4.28)

附三弟来信祭文:

悲痛为力量

“大爹”啊“大爹”,自云侄儿五月十二日得知“大爹”与我们永别时,三侄儿万分悲痛,悲痛的是“大爹”是多么匆匆的离开了人世,这几年,家庭的贫困大爹也没有得到多大享受,三侄儿更没有给“您”养老送终,实在内心有愧啊!

大爹啊大爹我对不起“您”我走时“您”还关心我路费不够给我取钱,可是我没接,谁知这一不接,竟失去我们之间永久的连系,可“您”还在我们走时关心到我们表弟兄之间要团结互相帮助,叫我“节约点,多挣点钱,早点解决个人问题,争取不受那家子弟凌辱”。

大爹啊大爹我不会辜负“您”的希望,若那家子继续与我们家矛盾下去的话,我愿意让牺牲,杀掉他全家人,拿人头向大爹做祭品。

带有一天,此仇不是不报,时间未到。

愿大爹在大地上安息吧?

三侄儿永不会忘记“您”背抱我,父母亲打我时保我们,给我们烧红苕吃,不会忘记“您”给别家煮饭时,给我们带回很多花生、瓜子、酥肉,更不会忘记“您”给家里编背篼送我们三兄弟读书,可我们还没有学会编背篼技术“您”就匆匆地立我们远去了,我们将永远记住“您”的不朽功勋,让“您”鞠躬尽瘁吧,我们将以家庭的团结繁荣强盛来报答“您”吧,带侄儿有出息了,一定给“您”里功碑不!

“您”在大地安息吧!

(备注:

希望哥哥一定要在当地毕七十宣读,以表三弟对大爹哀悼之心,否则三弟将与你不容刻缓,望您尊重三弟的意愿,化解三弟的心里伤痕

(篇三)

各位领导、各位亲朋:

请允许我代表娘家人向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和我们一起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送别我最亲爱的姑母。

姑母一生善良,有着一颗无比慈爱的心。

年轻时的姑母迫于生活的艰难,远离家乡,颠沛流离,用自己真诚的心和勤劳的双手,在千里之外的古城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所在,将一双儿女从遥远的农村安置到繁华的西北大都市,并以她那对生活的执着和对他人无私的爱心,赢得了同事、邻居、朋友和亲人们的尊敬!

噩耗传来的时候,我和我的亲人们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个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

历历往事好象就在眼前,姑母那慈爱的身影好象还在我们身边,姑母那关切的眼神依然在注视着我们。

我们永远相信:

姑母和我们同在!

在这最后的时刻,我代表娘家人再次感谢各位和我们一起送别我最亲爱的姑母。

让我们再看一眼亲爱的姑母,让我们一起祝福亲爱的姑母,祝福她一路走好!

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的姑母一定是去了天堂,她在注视着我们的每一个进步和成长!

亲爱的姑母,我们永远爱您!

亲爱的姑母,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篇四)

尊敬的各位父老尊辈、各位亲朋好友,:

白云着孝,苍天落泪,我们沉痛哀悼我岳父的亡灵。

首先我代表我们全家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感谢你们百忙之中,专程参加我岳父亲的悼念活动,今天在这里,深切哀悼敬爱的好父亲,细细回忆他不平凡的一生,缓缓地向他作最后的诀别。

最近两个月,岳父的病情加重,体力一天比一天衰弱,最终实在是抵制不了病魔的侵害,我们已无法再能延续他宝贵的生命,**年10月12日(农历八月二**)凌晨三点半他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终年70岁。

父亲的离世,可以说是油尽灯枯,。

他的离世,把我们全家人和各位长辈亲友都带入了无限的悲痛悼念之中。

岳父大人1943年冬月十六出生,伴随着共和国的成立的钟声,岳父迎来了红色的童年,在新中国的新式教育体制下,岳父愉快的读完了小学,由于身为长子,兄弟姊妹多,岳父放弃了学业,十几岁就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挣工分支撑一个家大口阔的大家庭。

岳父大人小时候就争强好胜,个性耿直,不甘落后,青壮年劳力挣十分,十六七岁的他也和别人比着干,挑草头挑双担,压得撇撇歪咬牙顶着。

爹爹本来就是读书人,劳动能力差,后来爹爹得坏了病,岳父的胆子就更大了,在那个战天斗地,大搞水利建设的时代,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结束了,就要参加大型水利建设,观音庵水库,陆山渡槽都留下了岳父的足迹,当时,爹爹的任务,家庭的摊派,都压在身为长子的岳父身上。

岳父曾和我讲过观音庵水库建设,说是人在观音庵,屋里备灵牌,岳父大难不死,是苍天保佑啊。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到处粮食紧张,全国闹起了饥荒,高家也不例外,全家人守着一锅菜,岳父参加了青年突击队,口粮比一般人多一点,岳父总是从牙缝中省一点粮食,和在大家庭的菜饭中,全家人才从那个饥荒的年代挨过来。

1962年,岳父和岳母成家,全家七八人挤住在老屋中,为了分担家庭的压力,岳父岳母就筹划做房子另立门户,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节衣缩食,像蚂蚁含食一样积累一块块瓦,一根根椽皮,经过数年的积累,终于在老屋旁做了三间土坯房。

后来,大哥二哥长大成人,两位老人又计划做三间的砖瓦房,当时没有地基,两位老人带着两位哥哥一担土一担土将门前的池塘低洼处填平,现在这点基业真的算不了什么,但是却凝聚了两老的血汗。

在那个靠工分活命的时代,岳父清楚地认识到,单靠生产队的收入只能混饱肚子,于是在成家立业后,在超过了学手艺的年龄又高家的祖先爹学木匠,岳父心灵手巧,肯吃亏,不到三年就出师,有空就到三乡八里,村村湾湾做乡活,常常半夜二更半摸夜路回家。

这样忙完家里忙外头,一直到四个后人成家立业。

岳父一生忙碌,生活艰苦,加之喜欢喝点小酒,所以还是多病多灾,1979年参加女儿港改造,肩挑背扛,同时参与陡岗老一桥施工,加班到半夜,胃病实在撑不住,赶到医院检查,马上做了胃切除手术,主刀得肖银清不相信病到如此地步还能加夜班,如果再晚点就胃穿孔没命了。

**年,岳父的胆囊结石发作,他不愿意治疗,怕花费后人的钱,在我们的坚持下才做了手术。

加之早年到长湖打猪草,到汉北河上水利,岳父还患上了血吸虫,即便是疾病缠身,他还是坚持劳动,直到今年8月份病倒。

岳父一生节俭,近二三十年几乎从未买过新衣服,衣服补丁压补丁,烟抽最低档的,我们买好点的他就去换,早年翠红在孝感读书时候,上孝感送生活费,他老人家总是走去走回,为的是剩下两块钱的生活费。

今天,您老人家离开了我们,我们再也听不到您语重心长的教诲,再也听不到您生活中的嘱托,再也吃不到您栽种的蔬菜,在菜场的角落里再也不能看到您熟悉的身影,再也不能在家庭大事中和您商量了。

永别了,敬爱的好父亲,我们在这里祝愿您老人家的灵魂在天国里,早日安息,幸福快乐!

永别了,敬爱的好父亲,我们也祝愿您的灵魂时刻保佑子孙后代和所有邻居长辈及亲朋好友一切生活安康,繁荣昌盛!

亲爱的好父亲,请您在走向天堂的路上,一路顺风,一路走好!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所有的亲朋好友:

首先,我代表我家母及兄弟姊妹,对大家前来参加我父亲的追悼会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年2月12日18时50分,我父亲由于长期患病,救治无效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所眷恋的这个世界,离开了这些深爱着他和他深爱着的人们。

对于他的离去我们虽然早有准备,但当现实发生在眼前时,我们是多么的不愿意接受,我们悲伤、我们不知所措。

唯一能做的就是痛哭流涕,一声声地呼唤着:

“爸爸、爸爸、爸爸……”。

爸爸呀爸爸,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你就对我说:

“我是一个放牛娃,能成长为一个共产党员,成为党的一名领导干部。

我已经很满足了,我唯有努力工作,忠心地服务于人民,才能对得起党对我的培养和教育。

”你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我记得你在江口乡任党委书记时,你每天早上都是第一个起床,把乡镇府的大院打扫的干干净净,然后挑起水桶为年迈的炊事员把水缸装满;我记得你常常走到田间地头与老百姓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我记得你很少回家,即使回家也很晚很晚,第二天天不亮你又匆匆离开,回到了你的工作岗位上。

爸爸呀爸爸,你热爱党,热爱人民,关心你的同事,关心你的下属,疼爱自己的儿女,可你唯独忘却了你自己。

你对待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在生活中就像一位慈爱的父亲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地关心他们;在工作中你又像一位严厉的长辈,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尽快成长;你对我们四个儿女的疼爱我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有多少次当你走完二十里山路赶回家时天已经黑了,可无论多晚你都会烧一锅热水,亲自把我们四个孩子全身洗的干干净净;有多少次天不亮你就起床,把家里的水缸装的满满的,顾不上吃早饭又离开了家;有多少次,你回家时总会把我们所住的大院打扫的干干净净;有多少次,我劝你要经常检查身体,有病号早点治疗,可你总是说:

“看病要花钱,虽然国家要给我报销,但国家的钱也是钱啊。

爸爸呀爸爸;你常常对我们说:

“你们以后无论什么事都要靠自己,我不会为了你们去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情。

”我们四个儿女中,只有我小妹妹林技校毕业分配了工作。

其余我们三个姐弟谁也没有工作。

我母亲常常埋怨说:

“老二、老三没有工作我不埋怨你,我老大她有知识、有文化又不是没有本事,没有给她安排一个好工作,我想不通。

”爸爸有段时间我心里也埋怨您。

可是,您放心女儿不怪你,因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你对党的忠诚,你的理想与信念是不容许一个“私”字去亵渎它。

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不想却又阴阳两隔。

父亲的离去,我们悲痛欲绝,一时多少语言也不知如何诉说。

此时此刻就让我们对他说自己的心里话。

爸爸呀爸爸,你本是一个性格开朗豁达健谈的人。

可是您自从退休以后,确变得沉默寡言,几天都难得看见你的笑容,只有在看那些反映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电视、电影节目时,您才会不时露出孩子般纯真的笑容。

于是,爸爸,我理解了您;理解您离开工作岗位的种种失落,理解您对现实生活中有些现象的失望。

我更理解您那颗孤寂的心是何等沉重。

因为许多的现象把您的理想与信念击得粉碎。

爸爸呀爸爸,在你病重的时候,你一声声呻吟击碎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因为您本是那么坚强,却在疼痛面前变得如此脆弱。

我们恨不得把所有病痛都替你分担,可是我们却无能为力。

爸爸呀爸爸,你知道吗?

在你病重的那段日子里,我从不敢正视你的双眼。

因为你眼里那种对生的渴望,对我们的希望让我们心碎。

我是知道的,爸爸您是不愿意离开我们。

你希望我们能找到更好的医生、更好的药来为你治病,可我确什么都做不到,我好心痛,好无助。

爸爸呀爸爸,当你那高大挺拔的身躯日渐变得越来越瘦弱,变得越来越轻,变得我都能把你抱起。

我知道你离开我们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在那些日子,我每天晚上都是哭着入睡,每天早上都是哭着醒来。

爸爸呀爸爸,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如今您还是依然离开了我们。

您的儿女,您的孙儿们再也吃不到您用颤抖的双手为我们做可口的饭菜;再也看不见您抖动着手中的锅铲叫我们吃饭的情景;再也听不见您叫我们:

“娃儿们,吃饭了!

”那慈祥的声音。

您的妻子我母亲再也无法与你吵架了。

您的身影,您的气息都随您而去;你的离去,使您的子女再也没有爸爸了;您的妻子再也没有了丈夫;您的孙儿再也没有爷爷和外公了。

每每想到这些我都泪如泉涌。

父亲离开了,但你没走远,你永远在我们身边,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再次感谢今天为我父亲送行的所有来宾们。

父亲我们爱你,你累了您在天国安息吧!

爸爸一路走好!

(篇六)

聚龙垂首,金鸡呜咽。

观音塘村德高望重的老书记,全村人民无比爱戴的的谢公顺兴老大人因年迈患心衰力竭,经多方医治无效,不幸于**年6月27日12点40分与世长辞。

享年84岁。

今天,我们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共同缅怀他老人家极不平凡,历经坎坷的人生。

谢公顺兴于1931年2月26日出生于本村石子碑冲白屋子一个贫苦的家庭。

因是家中独子,虽然穷苦,他一边劳动,一边上学,完成了高小学业,又读了半年私塾。

16岁停学以后,就当家理事,除了耕种家里的三亩地,还要依靠卖柴挑脚做花工维持生计。

1949年解放后,谢公顺兴积极参加新政府成立后的各项活动。

1950年,参加农民协会,担任石碑村秘书,并担任夜校老师协助扫盲。

1951年,担任石碑村村长,参与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

1952年,担任观音乡乡长,参与查田定产和土地发证。

1954年,当选为乡财粮秘书,参与合作化运动。

1954年10月4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4月被提拔为国家正式干部,分配在官渡乡任文教委员。

1958年,在金鸡高级社办社。

同年,因抵制形式主义,拒绝做跃进门、跃进楼、拒绝标语上山上屋上树,被组织部门辞退回家。

1962年当选为观音大队党支部书记。

1963年整社整风时被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撤销支部书记职务。

1964至1965年社教时,被抄家并被批斗。

1966年至1971年,又担任大队副书记和支委。

1972年至1985年,连续13年担任观音大队支部书记。

1986年调官渡林管站任书记。

1990年,被林管站安排到官渡林场当乡代表。

1993年,63岁的谢老从林管站以没有退休工资的方式退职回家养老。

**年至**年居住在浏阳,**年起又回到观音堂老家养老,直至寿终正寝。

谢公顺兴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和基层干部,但他为了家庭不惧艰辛,培养后人目光远大,面对困境不折不挠、热心公益不遗余力,快乐生活乐观豁达的人生经历,无不闪耀着德者的睿智和人性的光辉。

谢公顺兴为了家庭不惧艰辛。

他1946年由父母做主,与马家锻林长饶之女结婚,生女**珍,**平。

1954年因性格不合离异。

1955年与达浒丰田的黄明钦结婚,1958年,长子建华出生,1962年至1968年,次子****,三女****,四女****,三子****相继出生。

面对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他和妻子一起,起早贪黑,除了每天出集体工多挣工分,还身兼数职,又当记工员,又当保管员,还养牛,放水,管晒谷场,管灰印,抽空上山砍柴,硬是依靠两口子的勤劳,养活一个八口之家。

初时,他家居无定所。

从石子碑白屋子搬出来后,经常寄居亲朋或屈身祠堂。

先后在腾辉祠,螺麻塘高级社,李声传家,谢标兴家,康永祠居住。

直至1975年,他和长子建华一起,开始在现居住地蟹形湾修建新居。

为了修建这座房子,他顶着被撤销支部书记的风险,而且在极左干部把修建中的房子推倒之后,屡推屡建。

从此,他才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谢公顺兴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培养。

对儿孙的关爱,倾注了他的一生。

他教育孩子爱劳动、爱学习,知荣辱。

当他的孩子犯错时,他仅用稻草抽几下示辱。

他对爱学习的孩子勉励有加,对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劳动分配公允。

特别是在培养子女方面他目光远大。

1977年,次子****已经是民办教师,遇到恢复高考,他要****放弃别人羡慕的教师岗位,重新到浏阳一中上高中,后来****考上了重点大学。

1986年,三子****考取中专,他亲自跑到韶山,取回档案,让****复读,次年****考取中意的大学。

由于他老人家教子有方,他的孩子个个事业有成。

次子****曾经在农业部**农机化研究所、大亚湾核电站和浏阳市招商局等政府部门工作,为浏阳的招商引资、工业园建设、行政中心建设等立有汗马功劳,连续三届担任浏阳市政协副主席。

三女****自行经商,业兴财旺。

四女****在浏阳一中任高级教师,是学子们最喜爱的老师。

幼子****先后在长沙卷烟厂、**省烟草专卖局和长沙市烟草专卖局工作,均担任一定领导职务。

他的孙儿孙女,外孙外甥女均在各自的工作和学习岗位上成绩突出,深受赞赏。

在子女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后,他又经常告诫子女要清正廉洁,他经常把报纸上的腐败案例剪贴下来,在子女回来时警示告诫。

一个家庭,儿孙们如此整齐的非常令人羡慕。

谢公顺兴面对困难不折不挠。

他的一生几起几落,历经坎坷,但他坦然面对,从不绝望。

除了解放前食不果腹的日子,解放后也是历经磨难。

当他年轻时当上了国家干部,正踌躇满志准备大展宏图时,却因为不搞形式主义,拒绝搞跃进门等于1958年被辞退回家,从此当了一辈子农民。

他被辞退时,正好遇上搞人民公社大食堂,家里的炊具已经收缴,又没有哪个食堂接纳他,那年大年三十,好心的朋友偷偷送给他半斤牛肉,他和妻子一起偷偷地在一个有锅灶的乡亲家里,煮了半斤牛肉才过了一个年。

1964年社教时,家中被炒,辛辛苦苦创下的家业被一洗而空,他和妻子一起重整旗鼓,从头再来。

1987年,正当家道中兴时,巨大的灾难降临到他的家庭。

他的长子建华因患钩端螺旋体被误诊猝然病逝于官渡医院,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伤几乎要击倒这个家庭。

但他率领家人,振奋精神,灾难不仅没有击倒这个家庭,反而使他的家庭更加团结,更加坚强。

谢公顺兴为人公正。

在他担任大队书记时,从来不给自己谋私利,反而总是将好处让给别人。

1975年,大队有一个推荐上大学的指标,当时全队符合条件的高中生只有两人,其中一个就是他自己的长子建华。

但他却把这个珍贵的大学生指标给了另一人。

而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即将开战的部队。

长子建华在部队期间,正值中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他和妻子为了军中儿子的安危不知流了多少泪,渡过了多少不眠夜。

他宽宏大量,从来不计较个人恩怨。

曾经整过他的人,他从来不报复。

在他当支部书记的那些年,虽然当时阶级斗争之风甚盛,但观音堂没有搞得风声鹤唳,保持了淳朴的民风。

谢公顺兴热心公益事业。

在担任大队书记时,重视教育事业,1976年组织村民自力更生在白桐岗新建了光明学校,并且重奖老师,使观音塘村在恢复高考后的连续十几年内,每年都有几位青少年考上大学。

观音塘村年年出大学生成为当年浏阳东区的佳话。

在他退休以后,总是为了村里的道路、桥梁、庙宇、学校等公益事业操劳。

一开始是把子女给他的零花钱积攒起来,买来沙石水泥,把不平的道路修补,不通的桥梁修建,还做些乐善好施的事情。

后来,他不惜以七八十岁的高龄,挑头操劳本村一些公益设施的修建。

观音塘村的道路硬化、村部建设,学校庙宇祠堂修复等无不倾注了老书记的心血。

看到观音庙摇摇欲坠,他就领头化缘筹资二十多万,并亲自设计、组织和监督施工,重建了观音庙。

当看到观音塘的学校要撤销,他就严命儿子,无论找到哪一级领导,都要为本村保留一所学校。

后来,找到马来西亚华侨捐资,重建了启明希望小学。

八十岁以后,还组织修建了杨嗣将军庙。

即使身体不便,他坐着牛车都要上山去看看庙宇的建设效果和工程质量。

谢公顺兴热爱生活。

他自创了一道华佗八段锦的保健操,每天坚持锻炼。

他每天念经诵佛。

他认为自己身体好就可以减少儿孙拖累,让儿孙安心工作。

就在他与世长辞的前几天,他还生活自理。

直到溘然仙逝,他都神志清楚。

谢公顺兴夫妻恩爱。

自1955年与黄明钦结婚,六十年来,两人相濡以沫,不仅一起度过了一次次的政治运动的艰难,也共同享受了含饴弄孙的快乐。

他们总是双进双出,携手相扶,是家庭和谐的典范。

谢公顺兴乐观豁达。

他有一句常挂在嘴上的名言:

世界上没有要紧事。

就是他从不与人斤斤计较,宠辱不惊,坦然面对一切。

他能写会唱,快乐生活。

年轻时龙灯故事里他是骨干,劳动场地他说的幽默故事笑话使人忘记疲劳。

麻将扑克小赌一把他也乐此不疲。

他既是德高望重的长者,又永远保持一颗童心。

同辈的人和他合得来,晚辈甚至孙子辈的孩童也可以是他的玩伴。

他的子孙可以称呼他“爹妹子”,“阿古子”。

八十多岁的人,他是他们家庭微信群的群主。

网名叫“皇阿爸”。

皇阿爸的子孙分别在各地工作,他每天在微信里报告自己的身体状况,打牌的输赢情况,以及逗乐曾孙们的呼唤。

只要皇阿爸的图像一闪,群里的子孙们就马上回应,每天下班后,皇阿爸的微信群总是热闹非凡。

可是如今,这个皇阿爸再也发不出声音了。

他的子女失去了一位好父亲,他的孙儿、孙女失去了一位好阿公,他的还不懂事的幼小的曾孙期期、俊明、熙熙等再也听不到皇阿爸的呼唤了。

谢公顺兴的不幸逝世,不仅是他家庭的巨大损失,也是观音堂村的巨大损失。

老人家的心里还有那么多的观音塘的美好未来没有实现,还有那么多孙女、外甥的婚姻大事、生男育女让他牵挂。

希望他的子孙和所有观音堂村民,永远牢记谢公顺兴老大人的恩德,继承他老人家的遗志,把各自的事业做得更好,把答应的嘱托完成好,把观音塘村建设好,以优异的业绩回报谢公顺兴的在天之灵。

谢公顺兴老大人我们永远怀念您!

谢公顺兴老大人安息吧!

(篇七)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们的亲人和长辈——诸葛?

女士。

诸葛女士因年迈,于**年1月18日(农历腊月廿五)凌晨4时5分与世长辞,享年81岁。

诸葛女士是一位普通而平凡的家庭妇女,但她八十多载的人生,却浓缩了一个传统女性的无数美德。

让我们一起怀着敬意和感伤,简短地回忆一下诸葛女士的人生。

诸葛女士生逢乱世,错过求学机会。

她不曾识字,但却禀承了传统妇女最朴素的信念,并注重言传身教,教育子女勤俭持家,诚实做人,努力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