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宁 文 物 综 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67881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 宁 文 物 综 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静 宁 文 物 综 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静 宁 文 物 综 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静 宁 文 物 综 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静 宁 文 物 综 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 宁 文 物 综 览.docx

《静 宁 文 物 综 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 宁 文 物 综 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静 宁 文 物 综 览.docx

静宁文物综览

静宁文物综览

王科社

  一、羲娲故里,文明之源

  静宁地处六盘山之西,华家岭以东。

东毗隆德,南邻秦安,西接通渭,北靠西吉,西北与会宁交通,东南和庄浪相连,面积达2193平方公里。

葫芦河历七峡,经八川,纳九水,蜿蜒穿境,哺育一方。

  静宁是泰古二皇伏羲氏和女娲氏的故里。

最古的水是成纪水和瓦亭水,最久的地名为成纪和阿阳。

华胥氏孕十二载而降伏羲,方有成纪之名。

瓦亭水初称娲水,阿阳实处娲水之阳,其得名与女娲有关。

  静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伏羲氏和女娲氏历洪水浩劫,开天辟地,再育民人,演八卦,创文明,造器具,制礼仪,以畋以渔,炼石补天,史颂为“人文初祖”。

所以,这里古迹密布,文物遍地。

仅1986-88年在此普查出的重要古文化遗址、古城址、古墓葬、古建筑等达284处。

截至2002底,馆藏文物达2184件。

考古调查发现,这里分布着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距今7800-7350年)、仰韶-马家窑文化(距今6500-4900年)、常山下层文化(距今4900年左右)、齐家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等自成序列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证明这片热土是名副其实的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

  二、远古文化,流光溢彩

  新石器时代是以磨制石器为标志的生产力阶段,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已经发展起来,经济方式由采集渔猎型发展为生产型。

据专家分析,伏羲氏、女娲氏再创人世的传说大体与之相应。

  分布在静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是大地湾文化。

文物工作者在静宁南部及邻县庄秦境内采集到大地湾一期的陶片,这些陶片胎中混有较多的细砂粒,断面明显呈层状而易剥落。

秦安大地湾遗址的发掘使我们对这种文化有所认识,它的发现表明那时泾渭流域先民的居住方式由圆形地穴式窝棚向半地穴式房屋发展,使用的陶器有圜底钵、三足钵、圈足碗、深腹罐、三足罐、球腹壶等,最早发明了彩陶,开中国彩陶艺术之先河;最早开发陇原,经营原始农业,培育出我国第一批粮食作物--黍。

  继大地湾文化而后起的是仰韶--马家窑文化。

仰韶文化早期出现以广场为中心,房址呈扇状分布,周围环以壕沟的原始村落;到马家窑文化出现了密集型的原始聚落。

彩陶艺术在这个较长的阶段中得到逐步发展,最终达到鼎盛。

静宁出土了许多绚丽夺目的彩陶,其中不乏艺术珍品,如石岭下类型禾纹曲腹彩陶盆,上腹以黑彩绘连续禾纹间一棵松树,禾纹是最早的稷神的形象,松树是社神的化身,寓意极其深刻(图1)。

马家窑类型重圈纹双耳尖底瓶、旋涡纹双耳彩陶瓶(图2)、旋涡纹彩陶罐线条自然流畅,纹饰精美繁缛,流动的韵律表达出先民们对水资源的特殊认识和感情,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常山下层文化在静宁广为分布。

这种文化带有仰韶-马家窑文化遗风,属于向齐家文化过渡时期的遗存,陶器以泥质橙黄陶为主,常见篮纹、绳纹、附加堆纹等装饰,器形主要有盆、碗、侈口罐、单耳罐、双耳罐、瓮等。

  三、齐家七宝,昆山遗珍

  齐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向青铜时代过渡性的一支考古学文化。

静宁的齐家文化遗址十分普遍,其特点是分布位置相对较高,甚至可达山顶。

  齐家文化的生产工具常见的有石斧、石刀、石镰、石锛和骨铲等。

与仰韶-马家窑、常山下层等文化所不同的是,齐家文化大量选用硬度较高的玉料来制作工具,玉铲、玉锛、玉钺、玉凿等小巧精致,器型规整,通体磨光,刃口锋利。

李店乡店子村出土的青绿玉铲为和田玉,色呈碧绿,体为薄长方形,下端双面弧刃上有使用痕迹,近顶端单面钻三孔。

贾河乡王家坪出土的玉钺为鸳鸯玉,双面弧刃上也有使用痕迹,中上部双面对钻一孔。

这两件工具均磨制精细,边棱规整,体表光洁,采用了钻孔技术。

齐家文化玉器加工技术较仰韶-马家窑文化期有很大提高,切割、钻孔、磨光等技术广泛应用。

在齐家文化分布范围及其周围就有不少产玉矿点,以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等山系的玉石为料的玉器占齐家文化玉器的绝大多数,这是齐家文化玉器盛行的一个客观条件。

 

  齐家文化时期,原始宗教已发展到较高的阶段,掌握酋邦特权的贵族往往用玉礼器祭祀天地神灵及其祖先。

玉礼器主要有琮、璧、璜、环、钺等。

而琮、璧组合较为普遍,“静宁齐家七宝”堪称优秀典范。

1984年治平乡后柳沟村民挖出了一个齐家文化祭祀坑,从中出土了三璧四琮。

三璧尺幅大而罕见,直径27.3-32.1厘米,质地近和田青玉,色泽青碧,边有沁蚀,表面光洁,但厚薄不匀,肉部保留切割痕,中间好孔单面钻成,比较规整(图3)。

四琮高12.8-16.7厘米,宽7.2-8.3厘米,质地近和田青绿玉,均外呈方柱体,内穿对钻圆孔,两端突射,射口平齐而圆。

其中蚕节纹青绿玉琮(图4)最为珍贵,中部凸出四棱,棱角磨圆,浮雕四组蚕节纹。

此琮玉质纯净,莹泽细润,切割平匀,圆方有度,工艺精细,纹饰精美,充分展示了齐家文化治玉工艺的高超水平。

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把该琮确认为国宝,杨伯达先生说它是“齐家文化最优秀的玉琮”,并把这批玉器称为“静宁齐家七宝”。

根据《周礼》中“苍璧以礼天,黄琮以礼地”的记载,推断七宝应是沟通神灵,祭祀天地及祖先的瑞玉,用作宗教或巫术的法器。

  四、商至战国,氐戎交融

  商周期间分布在静宁的考古学文化是寺洼文化。

寺洼文化分寺洼类型和安国类型,前者稍早。

静宁处在寺洼文化由西向东发展的过渡地带,主要有安国类型,也有一定的寺洼类型因素。

  寺洼文化安国类型陶器大多是夹砂粗陶,胎较粗疏,羼和料多裸露器表;陶色多呈红褐,斑驳不纯;主要器形有罐、鬲、簋、豆等,其中马鞍口双耳罐和矮裆扁足鬲最有特征。

仁大乡高家沟出土的马鞍口罐为夹砂褐陶,双马鞍形口,束颈溜肩,宽带双耳连接口沿与肩,深腹微鼓而下收,底面刻划“十”字符号,下腹及底部有烟炱。

治平乡刘河村出土的双鋬鬲为泥质灰陶,内有羼和料,直口方唇,高领两侧对称半圆状双鋬,三袋足肥硕,分裆较低,足跟宽扁,通体饰竖绳纹。

此鬲形体硕大,朴素庄重,是安国类型陶鬲中的佳作。

  一般认,寺洼文化的族属是氐羌系民族。

  周文化大概在封秦非子于西郵后进入静宁境内的。

阳坡乡周家峡口出土的西周陶器主要是簋、豆、鬲、罐等,均为泥质灰陶,饰绳纹。

簋宽沿外撇,束颈深腹,高圈足亦外撇。

鬲侈口束颈,乳状袋足,或外侧附扉棱,弧裆或微瘪。

豆敞口撇沿,深腹束腰,喇叭形圈足。

  春秋战国时期戎人墓葬近年也有发现和认识。

1985年仁大乡陈坪村戎人墓出土铜镞、车马器具等80多件。

镞呈三翼,锐锋短关。

盖弓帽前端如斧形,后端竖銎透抵前端。

马衔如两节链条相套,两端扁环外接梯形穿钮。

1991-94年八里乡郭罗村戎人墓先后出土铜戈、刀削和车马器具等80多件,车軎三型,均有钉孔,形如长筒或束腰圆筒,軎首或收束尖细或圆鼓如半球。

当卢中I型形似叶片,透雕羊面,额凸圆管,背有方形桥钮。

  静宁的寺洼文化和戎人文化中包含有北方草原文化的因素。

李店乡大庄、仁大乡常坪、高家沟等寺洼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数件蛇纹鬲,肩及袋足上附加堆贴蛇纹为其特征。

八里乡郭罗村戎人墓中的啄戈形如啄木鸟首,中鼓竖銎,两侧对称出援,锋端圆弧刃,有鄂尔多斯铜器之特征。

李店乡店子村出土的10余件透雕鹿形铜饰片,鹿角呈波浪式与尾相连,具匈奴文化之风格。

这些文物是研究当时包括匈奴在内的北方草原民族与陇右氐羌、戎狄等族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

  五、秦汉一统,社会繁荣

  周赧王36年(前279),秦国设陇西郡,静宁基本属陇西郡辖。

不久,秦昭王修长城抵御胡人。

战国长城从静宁西北部通过。

据杨多弼先生调查,这条长城从通渭寺子乡张湾入静宁田堡乡陆湾,过芦湾、四河乡上寨、张河、红寺乡吊岔、张峡、界石铺镇杨渠、陈崖、原安乡高湾、李堡诸村社,出境接西吉县王民的长城遗迹。

成纪的位置处于从关中抵陇西郡的要道上,其建县与陇西郡的设立大致同时。

  汉高祖2年(前205)在县境中北部设阿阳县。

武帝元鼎3年(前114)析陇西郡分设天水郡,成纪和阿阳属天水郡辖。

丝绸之路开通后,二县成为接通丝路东段南北二线的大道必经之地,这一有利条件促使县域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成纪县城在治平乡刘河与李店乡王沟、五方河三村接壤处,面积约36万平方米。

城址内文化层深厚,塌陷断面上曾发现五眼秦汉古井,地表散见大量建筑残件。

县博物馆采集的砖瓦标本中有不少瓦当,既有树云纹瓦当,也有“帛美禾大”、“长乐未央”等文字瓦当(图5)。

城外四周山坡上秦汉墓葬众多,出土了大量文物。

1974、1987年在王沟村清理的4座西汉墓葬中出土了铜、玉、铁、漆等类文物500多件,珍品不少。

如蟠螭纹青玉璧,小好宽肉,边缘齐整,两面内区饰谷纹,外区刻四组蟠螭纹,工艺之精,纹饰之美,叹为观止。

变体云纹漆耳环,木胎,髹红黑漆,口沿内外及耳部以黑漆绘变体云纹和蝉纹,色彩艳丽,纹样神秘,极其珍贵(图6)。

“司马豲”铜印,以格界限统一,上下平衡,但三格大小不一,处理得当,手法灵活,在汉印中实属不可多得。

  阿阳县城位于城川乡靳寺村与咀头村相交处,地表散见大量汉代板瓦、筒瓦、瓦当及陶器残片。

城外东西台地或山坡均为汉代墓葬区,也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

如咀头村汉墓中出土的红陶楼房,右端四阿顶重檐角楼,上层正侧两面窗扉半开;左端悬山顶,正脊微翘而起吻,两坡施瓦棱五道,正面开门窗,门内设灶台。

模型真实地再现了汉代民居的风貌,为研究汉代建筑、生活风俗的重要资料。

  此外,威戎镇吴家磨、李家村、新华村接壤处也有一座秦汉城址,地表常见秦汉板瓦、筒瓦、瓦当及陶器残片,可能是秦汉时期的军事堡垒---方城。

  六、南使天马、名冠诸牧

  魏晋南北朝时期,静宁文物相对较少。

1962-86年阳坡乡周家峡口、李店乡王沟、晋坡、店子、五方河、威戎镇新华等村的魏晋十六国墓葬中,出土了数批陶器,多为泥质灰陶,主要器形有罐、樽、壶、钵、盂等。

其中罐的数量居多,罐上常见纹饰是刻划波浪纹和弦纹,波浪纹往往用细齿篦类工具刻划而成。

这一时期佛教流布,但境内佛教造像数量很少。

县博物馆藏品中仅有的一件北魏造像碑为青石质,尖拱首,正面雕三层内容:

上层化佛居中,两侧飞天或吹横笛或弹琵琶;中层二菩萨二弟子;下层交脚弥勒,旁有二供养人。

弥勒衣纹疏朗,有犍陀罗艺术遗风。

菩萨、弟子及供养人均着西域多褶裙裤。

此碑既反映当时流行弥勒信仰,又表明静宁有胡人杂居。

 

  古代静宁及其周围有优良的草场,适宜养马。

汉武帝时,静宁曾养汗血马,王沟汉M2的一件漆盘上所绘的汗如血滴的天马图可以为证。

东汉羌乱,氐羌来居。

西晋以来,鲜卑人、匈奴人、西域胡人也来此活动,他们均擅长畜牧,善于养马。

隋唐二代,因羌胡之俗,设监牧马。

  隋设陇右牧,阿阳县因属牧区而撤消。

隋运短祚,成就不大。

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京师的牧马机构由赤岸泽迁至陇右,重建了陇右牧,设东西南北四使。

南使就驻于旧阿阳县城,此城改称为南使城。

  南使的实力在诸牧使中发展最快。

唐前期南使辖15监,仅次于西使。

到天宝时期(742-756年)发展到18监,居群牧之首位。

南使之马,号称龙种,名闻全国。

诗人杜甫曾写诗赞美说“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哀鸣思战斗,迴向立苍苍。

”贞观20年(646)唐太宗越陇山,抵南使所属之瓦亭监“观马政”。

开元13年(725)唐玄宗东封泰山时有南使诸监选送的上万匹良马从行。

南使监牧每年为国家输送上万匹优良军马,为唐军队建设、国家强盛和社会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八里乡八里村后的马圈山下,有一个城堡状马圈,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

这个马圈东邻瓦亭水,南距南使城不到20里,应是南使所辖瓦亭监的一个马圈。

  综观隋唐,设监牧马而民人稀少,出土文物自然甚少。

县博物馆所藏的一件透雕伎乐操箜篌铜饰件,体如桃形,边有流云,中一乐女俯首侧坐而操箜篌,表情入迷,手拨丝弦,音声似飘,可略睹唐代文化艺术之风采(图7)。

  七、帝赐静边,元改静宁

  唐宝应2年(763)吐蕃侵占陇右,县境论陷。

蕃人把南使城讹称“南市城”。

  静宁归属平凉府辖的格局是北宋从蕃人手中收复失地的过程中形成的。

祥符中(1008-1016)陇山蕃部熟户纷纷纳地内属,斯敦献南市地,知渭州曹玮于南市城设寨。

天禧元年(1017)宗真宗应曹玮之请而诏赐了静边之寨名。

庆历3年(1034)韩琦建德顺军,该寨属之。

  元丰7年(1084),宋与西夏军队激战于静边寨外,宋军全歼西夏军,西夏统军使仁多嵬丁被泾原路钤辖彭孙斩杀。

城川乡咀头村一带是当年的战场,在此曾出土一方西夏铜官印,方6.7×6.7厘米,直柄钮,印文是四个西夏字九叠篆白文,笔划曲屈鬼譎,难以识读,柄端刻西夏文上字。

此印可与静边之战相印证,为研究宋夏关系及西夏官制、西夏文字的珍贵资料(图8)。

  唐开元22年(734),陇右大地震,成纪县被毁,县治南移至秦安显亲川。

宋治平4年(1067)名将郭逵又在成纪县城废墟上筑起治平寨,也属德顺军辖。

城址的西北、东北部至今残留400多米城墙,墙体中杂大量秦汉陶片,应为郭逵所筑。

  北宋时除静边寨、治平寨外,静宁尚有威戎堡、障川堡等重要古堡。

威戎堡在威戎镇,障川堡在古城乡古城村。

到金代,设静边、治平、威戎等县,县治就设在北宋时期所建的古寨古堡中。

  元代把德顺州治从隆德迁入静宁境的静边寨城中,后又迁至静宁县城所在地。

这一迁移按理应把州名改为静边,但此时的静边已非边地,而且处于州境之中,于是改名为静宁。

静宁州属巩昌府路辖。

  1978年威戎公社贾庄大队在农田建设中挖毁了一处元代墓地,出土了一批墓砖和瓷器。

墓砖中有“曹娥哭江”、“鲍山背母”等孝义故事图雕砖,题材在宋元北方常见,是研究当时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

最有价值的是常德用墓买地砖券,券文中明确记时为“大元岁次癸亥己未月辛酉朔甲子日”,推算年代为至治3年(1323);而且券文最早称静宁州,证明元迁德顺州入静边、新建州城、改名静宁这一系列事件是在大德8年(1304)到至治3年这19年间发生的。

  八、明清晚霞、封建余辉

  明洪武2年,静宁州属明,为平凉府所辖。

  在明清文物中,最重要的是静宁文庙和站院巷清真寺大殿。

文庙位于一中校园内,始建于明嘉靖21年(1543),清康熙31-35年(1692-1696)整修。

坐北向南,顺中轴线依次为先师庙门、戟门、大成殿,戟门内为四合院落。

大成殿九脊顶,七开间,造形宏朗。

戟门歇山顶,五楹。

庙门作牌坊式棂星门。

整个布局主次分明,结构严整。

明清二代围绕文庙修建学宫,庙学成为静宁教育的摇篮。

县博物馆藏品中有两件乾隆五年(1740)铸造的铜钟,一件饰“蛟龙出水”图,一件饰“鲤跃龙门”图,内壁均铸有“乾隆庚申年丙戍月静宁州儒学建造”楷体铭文,当是文庙之乐器。

  城关镇站院巷清真寺大殿,平面呈“凸”字形,四柱三开间,顶部由歇山、硬山、卷棚勾连搭套,起伏多变,精巧独特,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穆斯林建筑的风格。

后殿始建于明洪武6年(1373),清康熙51年(1712)、乾隆37年(1772)先后扩建中殿和前殿。

历史上静宁城内回汉关系一直融洽,在战乱年月回汉互保互助、见义勇为的事例屡见记载,传为佳话。

1928年曾有一股回匪攻入城内,杀掠汉民,该寺阿訇和城内回民自觉地把汉族士绅接入寺内保护。

因而大殿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在馆藏文物中,也有不少明清珍品。

如洪武五年(1372)大碗口铜火筒,由大碗形炮口、前膛、药室、尾銎等部分构成,体中刻“虎贲卫虎字拾贰号……宝源局”等30字楷书铭文。

这种火筒是元代以来中国传统火炮之一,铭文明确记录了铸造年代和机构,对研究明初兵器制造有重大意义。

县城西北隅出土的明嘉靖35年(1541)四川乐至县令马应龙与夫人方氏合葬墓志,载马应龙曾祖在明永乐年间从山西翼城迁入静宁之史实,可与“洪洞大槐树移民”之传说大体印证,是研究明初西北移民的重要资料。

清嘉庆青花二龙戏珠图瓷缸,釉色莹润,青花浓艳,器形厚重而端庄,为景德镇窑之珍品。

“宋三忠庙丽牲石文”碑是同治十年陕甘总督左宗棠西征驻静时祭祀南宋抗金名将刘锜、吴玠、吴璘后所立,碑文乃其子左孝威代撰并篆书,歌颂了三将军的丰功伟绩,也表达了左公欲定内乱、收拾河山、维护统一的强烈愿望,所以是研究三将军事迹及左公西征的珍贵史料。

  九、红军长征,史开新篇

  民国时期废除府州,改静宁州为县。

  界石铺毛泽东故居和红军楼是永载史册的革命文物。

1935年10月上旬,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在党中央领导下途经界石铺。

2日彭德怀率右一纵队宿营祁岔村和冯家大庄,周恩来率左三纵队抵朱山、上河宿营,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和中二纵队进驻界石铺镇;4日一纵队移驻高家堡。

当时毛泽东与警卫人员陈昌奉等就住在村民张克俭家小院中。

红军楼原名庆圣楼,是一座乡村小戏楼,红军战士肖华等曾在此集会群众,宣传革命,宣传抗日。

5日,中央和红军离静北进,奔赴陕北。

界石铺这个偏僻的小镇给中央领导留下了深刻映像,使他们认识到静会地带是敌人封锁力量最薄弱区域,因此后来选准三军会师于此地带。

1936年9月,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为迎接二、四方面军北上再次来到界石铺,驻守达42天。

10月8日,四方面军四军十师与红一军团首先在界石铺会合,揭开了静会大会师序幕。

长征在此留下了伟人们的光辉足迹,播下了革命火种。

毛泽东故居和红军楼就是当年的见证。

  建国后,静宁人民对两处革命文物多次维修保护。

1996年静宁县人民政府特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界石铺纪念馆,当年途经界石铺的老将军刘澜涛、杨成武等为之题名。

两处革命文物得以妥善管护,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