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八次周测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67653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八次周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第八次周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第八次周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第八次周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第八次周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八次周测卷.docx

《高三第八次周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八次周测卷.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八次周测卷.docx

高三第八次周测卷

第八次周测卷化学

一.填空题(60分)

1.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2molA-B键需要吸收ykJ能量

C.2molAB的总能量高于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

D.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可放出xkJ能量

2.已知25℃时: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HF电离:

HF(aq)

H+(aq)+F-(aq)△H=+10.4KJ/mol

B.水解消耗0.1molF时,吸收的热量为6.77kJ

C.中和热均为57.3kJ/mol

D.含0.1molHF、0.1molNaOH的两种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热量为6.77kJ

3.目前市面上有一种新型饭盒“即热饭盒”,其原理是在饭盒底部有两层,一层存放食盐水,另一层存放镁和铁的混合物,使用时打开隔离层,食物即可被快速加热。

下列对其工作原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A.打开隔层后,形成了由食盐水、镁和铁构成的原电池

B.金属镁发生了氧化反应

C.铁是该原电池的负极

D.反应中涉及化学能、电能和热能的转化

4.已知:

(1)胆矾失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s)=CuSO4(s)+5H2O(l)ΔH=+Q1kJ/mol

(2)室温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uSO4(s)=Cu2+(aq)+SO42-(aq)ΔH=-Q2kJ·mol-1

(3)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则Q1与Q2的关系是(Q1、Q2为正数)

A.Q1>Q2B.Q1=Q2C.Q1

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NaOH(aq)+HCl(aq)===

H=-57.3

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kJ的热量

B.已知

===

H=-483.6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C.已知

===

H=a

===2CO(g)

H=b

则a>b

D.已知P(白磷,s)=P(红磷,s)

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6.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稀食盐水和K3[Fe(CN)6]试液混合溶液的培养皿中(如图所示平面图),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附近溶液pH降低B.Ⅱ附近很快出现蓝色沉淀

C.Ⅲ附近产生黄绿色气体D.Ⅳ附近很快生成铁锈

7.下列实验装置,其中按要求设计正确的是

8.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Cu2+(aq)+Fe(s)=Fe2+(aq)+Cu(s)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则关于该电池装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极X的材料是Fe

B.电解质溶液Y是AgNO3溶液

C.原电池工作时,X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D.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阴离子不断移向左池的氯化钠溶液中

9.如右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降低

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4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4.48L气体

10.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式为: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总反应式为:

Ag2O+Zn===ZnO+2Ag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增大

B.在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经外电路流向Zn极

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D.Zn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极发生氧化反应

11.科技工作者研究出以NH3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某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新型燃料电池(如图所示)。

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的工作温度高达700~900℃,O2-可在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自由移动,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甲为电池正极

B.电池总反应为4NH3+5O2=4NO+6H2O

C.电池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D.图示中的O2-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

12.在下图装置中,若通电一段时间后乙装置左侧电极质量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甲装置中共产生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时,Cu电极上质量增加43.2g

B.电解过程中装置丙的pH无变化

C.丙中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不变

D.乙中左侧电极反应式:

Cu2++2e-=Cu

13.将含有0.4molCu(NO3)2和0.4molKCl的水溶液1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析出0.3molCu,此时在另一个电极上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A.13.44LB.6.72LC.2.8LD.5.6L

14.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

HCO3-+Ca2++OH-=CaCO3↓+H2O

B.用硫酸酸化的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与乙醇作用生成乙酸和草绿色三价铬,可以用于检测是否酒后驾驶:

2Cr2O72-+3C2H5OH+16H+→4Cr3++3CH3COOH+11H2O

C.用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2H2O

Cl2↑+H2↑+2OH-

D.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的绝对值正确):

C2H5OH(l)+3O2(g)

2CO2(g)+3H2O(g)△H=-1367.0kJ·mol-1

15.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无色溶液时,有如下实验现象:

阳极上有无色气体产生;阴极附近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Ba2+、NO3-、Cl-B.H+、Mg2+、Na+、SO42-

C.CO32-、K+、Cl-、Na+D.Fe2+、NO3-、SO42-、Na+

16.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一定量的下列溶质的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中括号内),溶液可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A.CuCl2[CuSO4]B.NaOH[NaOH]

C.NaCl[HCl]D.CuSO4[Cu(OH)2]

17.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发生吸氧腐蚀。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Fe-2e-=Fe2+

B.正极反应为:

O2+4e-+4H+=2H2O

C.腐蚀过程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D.钢柱在水下的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发生吸氧腐蚀

18.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嵌装若干铜块以减缓轮船外壳腐蚀

B.某些金属氧化物灼烧时有特殊的颜色,因此可用于制造烟花

C.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因此可用于刻蚀玻璃

D.氯水中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氯水可用于漂白有色布料

19.X、Y、Z、W均为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均小于或等于20。

X、Z处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W在化合物中均只有一种化合价,分别为+1和+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Z>Y>X

B.X、Y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其结构中只有离子键

C.最外层电子数:

X=Z>W>Y

D.最高正化合价:

X=Z>W>Y

2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21.(6分)如图装置,A、B中电极为多孔的惰性电极;C、D为夹在湿的Na2SO4滤纸条上的铂夹;电源有a、b两极。

若在A、B中充满KOH溶液后倒立于KOH溶液的水槽中,切断K1,闭合K2、K3,通直流电,则:

(1)标出电源的正、负极,a为______________极。

(2)在湿的Na2SO4滤纸条中心滴KMnO4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电极反应式:

A中____________________B中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电解一段时间,A、B中均有气体包围电极。

此时切断K2、K3,闭合K1。

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则此时A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

(1)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稳定性:

金刚石石墨(填>或<)

(2)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

则△H1△H2(填>或<)

(3)“嫦娥五号”预计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中,所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可用肼来制备.用肼(N2H4)为燃料,四氧化二氮做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

已知:

N2(g)+2O2(g)=N2O4(g)△H=+10.7kJ·mol-1

N2H4(g)+O2(g)=N2(g)+2H2O(g)△H=-543kJ·mol-1

写出气态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25℃,101kPa时,14gCO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放出141.3kJ的热,则CO的燃烧热为△H=。

(5)0.50L2.00mol/LH2SO4溶液与2.10L1.00mol/LK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

(6)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3.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C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E同主族。

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D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写出B、E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所含化学键类型;

(3)A、D、E、F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用化学式表示)

(4)写出C、E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C、D的氧化物与分别与B的氢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因此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生成物的活化能是ykJ/mol,所以断裂2molA-B键需要吸收ykJ能量,正确;C.由图可知,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高于2molAB的总能量,错误;D.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可吸收xkJ能量,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考查了化学键的键能与反应的活化能及反应热的关系的知识。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各种元素的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断裂反应物的化学键,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断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因此任何反应,无论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都需要有一个活化的过程,即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反应热就是断键吸收的热量与成键释放的热量差。

研究反应热可以为反应的发生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充分利用,达到物质及能源的充分利用,更符合当今的原子经济型和能源经济型的消费理念。

2.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盖斯定律,将①式减去②式得HF(aq)

H+(aq)+F-(aq)△H=-10.4KJ/mol,错误,不选A;B、氟离子水解时氟化氢中和反应的你反应,正确,选B;C、只有强酸雨强碱反应的中和热才是57.3KJ/mol,错误,不选C;D、因为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实际放出的热量小雨6.77KJ,错误,不选D。

考点:

盖斯定律,中和热的定义,可逆反应的特征

3.C

【解析】

试题分析:

食盐水、镁和铁处于同一容器中,且相互接触,达到了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故A正确;在形成的原电池中,Mg比较活泼,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C错误;原电池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由于各微型原电池的短路现象,导致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故D正确。

考点:

电化学

4.A

【解析】

试题分析:

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CuSO4·5H2O(s)=CuSO4(s)+5H2O(l)ΔH=+Q1kJ/mol减去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CuSO4(s)=Cu2+(aq)+SO42-(aq)ΔH=-Q2kJ·mol-1,可得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l)ΔH=-(-Q1+Q2)kJ/mol。

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吸收热量,-(-Q1+Q2)kJ/mol>0,所以Q1>Q2,选项A正确。

考点:

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的知识。

5.A

【解析】

试题分析:

A、醋酸是弱酸,酸碱中和时放出的热量少,正确,选A;B、燃烧热是指1摩尔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水为液态,错误,不选B;C、反应一位碳完全燃烧,反应二为不完全燃烧,完全燃烧放热多,但ab数值都为负值,错误,不选C;D、红磷的能量低,所以红磷稳定,不选D。

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

6.B

【解析】

试题分析:

Ⅰ电极接电源负极作阴极,该电极为H+放电,故该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故A项错误;Ⅱ接电源正极作阳极,故该电极Fe放电:

Fe—2e—=Fe2+,Fe2+遇K3[Fe(CN)6]试液生成蓝色沉淀,故B项正确;Ⅲ电极Zn的还原性强于Ⅳ电极Fe的还原性,故Zn作负极,发生反应2Zn-4e—=2Zn2+,故C项错误;Fe作正极,发生反应:

O2+4e—+2H2O=4OH—,故Zn被腐蚀保护铁,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电化学,涉及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理。

【名师点晴】电化学是高考热点之一,基本是高考必考,这类题目起点高,通常涉及新能源电池,但落点比较低,就是针对原电池理论和电解理论基础;原电池主要考查电极判断,电子的流向或电流方向,电解质溶液里阴阴离子的流向,及电极反应等考点,如果是燃料电池,只要牢记通氧气的极为正极,电流从正极出发,电子流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电解质溶液里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可,至于电极反应书写时要注意电解质溶液对电极反应的影响,如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

(1)酸性溶液为O2+4e-+4H+=2H2O,碱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为O2+4e-+2H2O=4OH-,熔融介质为O2+4e-=2O2-;电解池主要考查电解原理,涉及电极反应的判断(可根据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去判断),电极材料与电极反应(关注阳极若是活性电解自身氧化),电解质溶液里阴阳离子的移动,电子转移数目及电解质溶液浓度及pH变化等,要能熟练掌握电解原理的常见应用即氯碱工业、电镀、粗铜精炼及电解铝,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7.B

【解析】

试题分析:

A、电解饱和食盐水,连接电源正极的为阳极,铁做阳极,铁失去电子,而不是溶液中的氯离子失去电子,错误,不选A;B、原电池中锌做负极,铜做正极,锌和硫酸铜分开,用导线和盐桥构成闭合回路,正确,选B;C、电镀银,应将银为阳极链接电源的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银,错误,不选C;D、精炼铜粗铜连接电源的正极做阳极,精铜连接电源的负极做阴极,错误,不选D。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和应用

8.BC

【解析】

试题分析:

A、实现铁和铜离子的反应,铁做负极,所以X为铁,正确,不选A;B、银电极做正极,实现铜离子变成铜的过程,所以溶液为硫酸铜,错误,选B;C、X为铁电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错误,选C;D、盐桥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移向左侧的氯化钠溶液中,正确,不选D。

考点:

原电池的原理

9.C

【解析】

试题分析:

A、若闭合K1,该装置没有外接电源,所以构成了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铁作负极,负极上铁失电子,Fe-2e-=Fe2+,故A错误;

B、若闭合K1,该装置没有外接电源,所以构成了原电池;不活泼的石墨棒作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所以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故B错误;

C、K2闭合,Fe与负极相连为阴极,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故C正确;

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4NA个电子时,阴极生成0.2mol氢气,阳极生成0.2mol氯气,两极共产生0.4mol气体,因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故D错误;答案为C。

考点:

考查电化学原理的应用,涉及原电池与电解池及计算。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A.负极发生Zn+2OH--2e-=ZnO+H2O,c(OH-)减小,所以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A错误;B.Zn为负极,Ag2O为正极,则使用过程中,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B错误;C.Zn失去电子,Zn为负极,Ag2O得到电子是正极,C正确;D.Zn电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电极发生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装置图可知,电极甲通入氨气,氨气反应后生成氮气,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电极甲为负极,错误;B、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所以该反应不可能生成NO有毒气体,错误;C、该电池中的电解质为熔融物质,不存在液态水,所以不会生成氢氧根离子,错误;D、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甲为负极,所以O2-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原电池反应原理的应用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A、甲进行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氯气,当产生4.48L气体时,即产生了2.24L的氯气和2.24L的氢气,转移电子为0.2摩尔,铜电极上析出0.2摩尔银,质量为21.6克,错误,选A;B、电解过程中丙为铜上镀银,电解质溶液没有变化,正确,不选B;C、丙为电镀装置,溶液的浓度不变,正确,不选C;D、乙装置中,左侧为阴极,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正确,不选D。

考点:

电解池的原理应用

13.D

【解析】

试题分析:

阴极发生反应为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单质,可知阴极得到0.6摩尔电子,阳极发生反应为氯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氯气,氢氧根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和水,氯离子完全析出时,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2摩尔,转移电子为0.4摩尔,则生成的氧气转移电子为0.2摩尔,生成氧气为0.05摩尔,所以阳极共生成0.2+0.05=0.25摩尔气体,标况下体积为0.25×22.4=5.6L,选D。

考点:

电解原理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A.苏打是Na2CO3,A错误;B.用于检测酒驾的离子反应式为2Cr2O72-+3C2H5OH+16H+→4Cr3++3CH3COOH+11H2O,B正确;C.用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为Cu-2e-=Cu2+,总电极反应式为Cu+H2O

H2↑+Cu(OH)2↓,C错误;D.表示燃烧热时产物为稳定的氧化物,水为液态,D错误;答案为B。

考点:

考查离子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A.Na+、Ba2+、NO3-、Cl-用惰性电极电解时,阴极上不会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B.H+、Mg2+、Na+、SO42-之间不发生反应,且都是无色离子,且用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生成氧气、阴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满足题干要求,故B正确;C.CO32-、K+、Cl-、Na+离子用惰性电极电解时,阴极上不会生成白色沉淀,故C错误;D.Fe2+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要求,故D错误;答案为B。

【考点定位】考查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需要明确题干限制条件:

无色溶液中不能存在有色离子、阳极上有无色气体产生、阴极上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必须存在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物的离子。

16.CD

【解析】

试题分析:

A、电解氯化铜生成铜和氯气,电解一段时间后加入硫酸铜,引入了硫酸根离子,错误,不选A;B、电解氢氧化钠实际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氧化钠不减少,错误,不选B;C、电解氯化钠溶液,产生氯气和氢气和氢氧化钠,电解一段时间后加入氯化氢,溶液恢复,正确,选C;D、电解硫酸铜生成铜和氧气和硫酸,可能继续电解水,加入氢氧化铜,可能恢复原溶液,正确,选D。

考点:

电解原理的应用

17.A

【解析】

试题分析:

A.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Fe2++2e-,故A正确;B.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B错误;C.腐蚀过程中,构成原电池,电子从负极铁流向正极碳,故C错误;D.水中氧气的溶解度较小,所以钢柱在水下的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难发生吸氧腐蚀,故D错误;答案为A。

【考点定位】考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明确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及原电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会根据环境确定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还是析氢腐蚀,会书写电极反应,特别是负极电解反应式(Fe-2e-=Fe2+),能准确判金属腐蚀过程中电子的流向及电极周围溶液的酸碱性,应为学习难点。

18.A

【解析】

试题分析:

A、在海轮上装铜块,海轮外壳(含铁)、铜和溶有电解质的海水,形成原电池,铁的腐蚀加快,A错误;B、金属元素灼烧发生焰色反应,则某些金属氧化物灼烧时有特殊的颜色,因此可用于制造烟花,B正确;C、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氢氟酸和二氧化硅反应;可用于刻蚀玻璃,C正确;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可用于漂白有色布料,D正确。

考点:

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相关知识。

19.C

【解析】

试题分析:

X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X为O;X、Z处于同一主族,,则Z是S元素;Y、Z处于同一周期,Y、W在化合物中均只有一种化合价,分别为+1和+2,则Y为Na;W的原子序数大于Z,其化合价为+2价,所以W是Ca元素。

A、根据原子半径的比较,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Y>Z>X,错误;B、O与Na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氧化钠还可以是过氧化钠,而过氧化钠中除含离子键外还含有共价键,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最外层电子数X=Z>W>Y,正确;D、O无最高正价,而S的最高价为+6,所以X与Z的最高价不相等,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可知X、W是同一主族的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则X是O元素,Y是Si元素,Z是P元素,W是S元素,T是As元素。

A.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元素的原子半径Z>W>X,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