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锅炉概况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196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锅炉概况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二章锅炉概况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二章锅炉概况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二章锅炉概况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二章锅炉概况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锅炉概况汇总.docx

《第二章锅炉概况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锅炉概况汇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锅炉概况汇总.docx

第二章锅炉概况汇总

第二章锅炉概况

2.1锅炉技术规范

2.1.1锅炉型式

我厂锅炉为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本生直流锅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

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MitsuibishiHeavyIndustriesCo.Ltd)技术生产。

锅炉型号:

HG-2030/26.15-YM1。

其中HG表示哈尔滨锅炉厂,2030表示该锅炉BMCR工况蒸汽流量,单位是T/H。

26.15表示该锅炉额定工况蒸汽压力,单位是MPa,YM1表示该锅炉设计煤种为烟煤,设计序列号为1。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如表2-1:

表2-1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名称

单位

BMCR

BRL

过热蒸汽流量

t/h

2030

1933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MPa(g)

26.15

26.04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605

605

再热蒸汽流量

t/h

1712.34

1625.93

再热器进口蒸汽压力

MPa(g)

6.23

5.9

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MPa(g)

5.98

5.67

再热器进口蒸汽温度

382.7

373.9

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603

603

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

299.1

295.2

预热器进口一次风

372

368

预热器出口二次风

372

368

炉膛出口温度

958

947

空气预热器出口(未修正)

127.8

126.5

空气预热器出口(修正后)

122.6

121.1

燃料消耗量

t/h

235

225

计算热效率(按LHV)

%

94.4

94.45

保证热效率

%

94.0

截面热负荷

MW/m2

4.193

4.099

容积热负荷

kW/m3

75.73

74.02

一次风率

%

21.7

省煤器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

1.15

1.15

注:

1.压力单位中“g”表示表压。

“a”表示绝对压力(以后均同)。

2.锅炉BRL(BoilerRatingLoad)工况对应于汽机TRL(TurbineRatingLoad)工况,锅炉B-MCR(BoilerMaximalContinuumRate)工况对应于汽机VWO(ValveWholeOpen)工况。

2.1.2锅炉设计条件

(1)煤种:

我厂燃煤设计煤种为神华烟煤,校核煤种1为,校核煤种2为,煤质分析数据及灰份组成如表2-2

表2-2锅炉煤种及灰份分析

项目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1

校核煤种2

收到基低位发热值Qnet.ar

kJ/kg

24450

24910

20580

收到基全水份Mt

%

13.93

7.5

8.0

收到基灰份Aar

%

7.39

19.08

29.55

可燃基挥发份Vdaf

%

35.78

40

35.48

空气干燥基水份Mad

%

2.3

2.1

1.02

收到基碳Car

%

64.33

59.8

51.92

收到基氢Har

%

3.65

4.09

3.53

收到基氧Oar

%

9.76

7.86

5.04

收到基氮Nar

%

0.64

1.07

1.1

收到基全硫St.ar

%

0.3

0.6

0.86

可磨性系数HGI

/

55

58

52

灰变形温度DT(T1)

1170

1350

1170

灰软化温度ST(T2)

1260

1500

1350

灰熔化温度FT(T3)

1290

>1500

1400

 

 

二氧化硅SiO2

%

35.84

56

47.36

二氧化铝Al2O3

%

21.33

31.73

33.36

二氧化铁Fe2O3

%

11.43

4.24

10.89

氧化钙CaO

%

16.43

2.5

2.7

二氧化钛TiO2

%

0.96

1.29

1.45

氧化钾K2O

%

0.9

1.14

0.77

氧化镁MgO

%

1.2

0.83

1.1

三氧化硫SO3

%

9.44

1.13

2.01

氧化钠Na2O

%

0.98

0.58

0.11

(2)点火及助燃油工业分析组成见表2-3

表2-3点火及助燃油工业分析

项目

单位

数值

油种

——

#0轻柴油

运动粘度(20℃时)

mm2/s

4.45

实际胶质

mg/100ml

<70

硫含量

0.321

水份

——

痕迹

机械杂质

——

凝固点

-6

闪点

85

低位发热值Qnet.ar

kJ/kg

41800

(3)锅炉给水及蒸汽品质见表2-4

表2-4锅炉给水及蒸汽品质

项目

单位

数值

正常时补给水量

(按B-MCR的1%计)

T/h

20.2

启动或事故时补给水量

(按B-MCR的6%计)

T/h

121.4

总硬度

mol/l

~0

溶解氧(化水处理后)

μg/l

30~150

μg/l

≤10

μg/l

≤3

二氧化硅

μg/l

≤15

PH值(25℃)

——

8.0~9.0

电导率(25℃)

μS/cm

≤0.15

μg/l

≤5

μg/l

≤5

二氧化硅

μg/kg

≤15

电导率(25℃)

μS/cm

<0.2

μg/kg

≤10

μg/kg

≤3

2.1.3锅炉性能参数汇总(见表2-5)

表2-5锅炉性能参数汇总

负荷

项目

单位

BMCR

BRL

50%

BMCR

30%

BMCR

高加切除

1、蒸汽及水流量

过热器出口

t/h

2030

1933

843.8

608.9

1566.93

再热器出口

t/h

1712.34

1625.93

748.9

470.4

1553.82

省煤器进口

t/h

2030

1933

843.8

521.4

1566.93

过热器一级喷水

t/h

60.9

58

25.3

42.62

47.0

过热器二级喷水

t/h

20.3

19.3

8.4

18.27

15.7

再热器喷水

t/h

0

0

0

0

0

过热器出口压力

MPa

26.15

26.04

12.66

10.21

23.12

再热器出口压力

MPa

6.23

5.9

2.71

1.96

5.74

启动分离器出口压力

MPa

27.65

27.37

19.49

12.46

26.64

省煤器进口压力

MPa

29.75

29.27

20.4

12.89

27.88

3、蒸汽和水温度

过热器出口

605

605

605

605

605

过热汽温度左右偏差

±5

±5

±5

±5

±5

再热器进口

382.7

373.9

371.5

372.2

383

再热器出口

603

603

603

553

603

再热汽温度左右偏差

±5

±5

±5

±5

±5

省煤器进口

299.1

295.2

246.3

228.9

195.5

省煤器出口

303

302

278

263

241

启动分离器出口

419

419

371

327

403

4、空气流量

空气预热器进口一次风

kg/h

500120

491940

370507

552042

372855

空气预热器进口二次风(不包括热风再循环)

kg/h

1664731

1595017

1075991

720966

1530766

空气预热器出口一次风

kg/h

343816

334916

203153

157907

384296

11、燃料消耗量

t/h

234.6

225

131.2

82.1

221.4

12、输入热量

GJ/h

5707

5474

3179

1983

5386

13、锅炉热损失

干烟气热损失

%

4.35

4.3

4.55

4.0

3.57

燃料中水份及氢燃烧生成水引起的热损失

%

0.19

0.18

0.11

0.09

0.11

空气中水份热损失

%

0.09

0.09

0.09

0.08

0.07

未燃尽碳热损失

%

0.5

0.5

0.9

1.1

0.5

辐射及对流散热热损失

%

0.17

0.18

0.36

0.5

0.18

未计入热损失

%

0.3

0.3

0.3

0.3

0.3

总热损失

%

5.6

5.55

6.31

6.07

4.7

14、锅炉热效率

计算热效率(按低位发热量计算)

%

94.4

94.45

93.69

93.93

95.3

制造厂裕度

%

0.58

保证热效率

94.0

15、NOX排放浓度(以O2=6%计)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含尘浓度(以O2=6%计)

g/Nm3

6.4

16、风率

一次风率

%

21.7

二次风率

%

77.6

17、过剩空气系数

炉膛出口

1.15

1.15

1.39

1.52

1.15

2.2锅炉总体简介

2.2.1锅炉整体布置(见图2-1)

锅炉的汽水流程以内置式汽水分离器为分界点,从水冷壁入口集箱到汽水分离器为水冷壁系统,从分离器出口到过热器出口集箱为过热器系统,另有省煤器系统、再热器系统和启动系统。

过热器采用四级布置,即低温过热器(一级)→分隔屏过热器(二级)→屏式过热器(三级)→末级过热器(四级);再热器为二级,即低温再热器(一级)→末级再热器(二级)。

其中低温再热器和低温过热器分别布置于尾部烟道的前、后竖井中,均为逆流布置。

在上炉膛、折焰角和水平烟道内分别布置了分隔屏过热器、屏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由于烟温较高均采用顺流布置,所有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部件均采用顺列布置,以便于检修和密封,防止结渣和积灰。

水冷壁采用膜式水冷壁,全部为垂直管屏,水冷壁采用内螺纹管。

烟气依次流经上炉膛的分隔屏过热器,屏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末级再热器和尾部转向室,再进入用分隔墙分成的前、后二个尾部烟道竖井,在前竖井中烟气流经低温再热器和前级省煤器,另一部分烟气则流经低温过热器和后级省煤器,在前、后二个分竖井出口布置了烟气分配挡板以调节流经前、后分竖井的烟气量,从而达到调节再热器汽温的目的。

烟气流经分配挡板后通过脱硝装置和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排往电气除尘器和引风机。

启动分离器为立式,共2只,布置于锅炉后部上方,其进口与后包墙管出口集箱引出的4根连接管切向引入两只汽水分离器,出口与贮水箱相连,贮水箱中的水在锅炉启动阶段经过贮水箱下部的循环泵输送至锅炉省煤器进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