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复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0212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政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政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政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政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复习.docx

《高三政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复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政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复习.docx

高三政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复习

高三政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复习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妥善应对气候变化

热点综述: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会议认为,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我们将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加强《公约》及《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统筹考虑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会议指出,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积极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鼓励节能、提高能效等政策措施,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投入,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碳汇,提高适应能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理论分析:

1、经济生活:

(1)绿色消费的含义和特征。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特征是: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要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建立文明的消费模式,倡导绿色消费。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提高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国务院积极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鼓励节能、提高能效等政策措施。

(3)财政的巨大作用。

财政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调控经济平稳进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我国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投入,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碳汇,提高适应能力

(4)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调节的不足,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是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体现。

(5)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包括以人为本(本质与核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科学的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2、生活与哲学:

(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这就要求我们: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2)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2)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

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物质与意识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要遭到规律的惩罚。

世界各国要加强协调配合,维护共同利益,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4)坚持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世界上的每个国家不可能孤立。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

(5)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正是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的体现。

(8)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我们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中国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加强《公约》及《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统筹考虑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3、政治生活:

(1)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体现了我国政府担负着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国务院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是对人民负责的具体体现。

体现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得主要因素。

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着共同利益,又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对立。

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基础,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中国主张加强各国协调配合,维护共同利益,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4)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主张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加强《公约》及《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统筹考虑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创新训练: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据此回答以下1—2题:

1.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

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

这从哲学上来说:

A.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自然、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B.虽然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但还不能摆脱大自然的束缚

C.人与气候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人类应该善待大自然,大自然也应该善待人类

2.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这启示我们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

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有利于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②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③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

从哲学上讲说明:

A.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规律是客观的,能被人们改变

4.2009年1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参加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基础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协调会的外方代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代表。

温家宝说,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各国发展和人类生存,需要全球合作应对。

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表明中国政府履行了

①政治统治职能②文化职能③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④对外交流职能

A.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②③

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我国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存在着利益的争论和交锋。

回答5—6题:

5.在对待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全球气候问题上的态度形成如此鲜明的反差表明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立场不同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C.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时是有条件的,有时是无条件的

D.各国的国体、政体不同

6.美国等一些国家坚持在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上称发展中国家应为减排负更多责任,这说明

A.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是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B.美国政府加强了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行政领导

C.美国政府准备用计划经济来取代市场经济

D.美国政府准备加大对石油等能源的生产数量

7.中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积极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鼓励节能、提高能效等政策措施,通过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投入,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碳汇,提高适应能力等措施,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A.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处于因果联系之中

B.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C.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能起指导作用

D.正确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8.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鼓励节能、提高能效等政策措施,其实质是

A.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B.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必须着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D.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9.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有关决议。

从政治学角度看,反映出

A.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最高立法权

C.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决定权

10.中国政府主张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加强《公约》及《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统筹考虑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中国政府的上述态度和做法,从政治生活角度表明

A.国家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C.世界多极化趋势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D.我国已经成为处理国际社会各种矛盾和危机的霸主

11.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带来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所引起。

这表明

A.物质的运动绝对性和多样性B.任何事物的联系得条件性

C.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D.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12.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说明中国政府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正确地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D.按价值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13.据专家分析和论证,近年来,中国和世界各国自然灾害频发,与全球气候变暖有一定联系。

这启示我们

A.必须自觉认识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B.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C.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绝对服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D.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4.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我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这条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

15.据专家估算,2008年大概有200亿吨左右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和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由此导致2008年全球出现酸雨、自然灾害等异常气候。

A.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B.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D.违背规律客观性,就会受到规律惩罚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会议认为,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

(1)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我国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提出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

材料二: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我们将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加强《公约》及《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统筹考虑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该怎样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材料三:

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

19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直到1988年,气候变化问题才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有了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可能。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这次峰会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弥合分歧和建立互信提供了一次面对面的对话机会,同时也为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凝聚了急需的政治动力。

(3)结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B、C、D说法都不科学。

2、A.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做法与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无直接联系,排除④。

3、C.D错误;A、B材料没有直接体现。

4、C.材料没有体现政治统治职能和文化职能。

5、B.C表述错误;材料表明的不是简单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问题,A不选;D与材料没有联系。

6.AB、C、D本身错误,并且与材料都不符合。

7、CA是辩证法,排除;B既不是认识论,有本身错误;D的“决定作用”表述错误。

8、BD的主体是党,排除;A、D材料根本没有体现。

9、DA错误;C不是政治学;全国人大才拥有最高立法权,B也不能选。

10、BD说法不符合现实;A、C与材料没有直接联系。

11、D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带来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所引起表明因果联系是普遍客观存在的。

12、B制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说明中国政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3、AC错误;B、D材料没有体现。

14、D“共同”是矛盾普遍性,“区别”是矛盾特殊性。

15、DA、B、C材料都不能直接体现。

16、

(1)①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②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研究和推广低碳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

④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⑤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

(2)①各主权国家要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接受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的约束,在享受基本权利的同时,积极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②各主权国家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反对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各主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着力于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

关于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是人们在长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并由实践检验而不断发展的,反映了人类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

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在不同观点争鸣中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反复过程。

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

追求和发展真理没有止境。

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将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国将加强协调配合,维护共同利益,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