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自主学习实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6162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自主学习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学自主学习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学自主学习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数学自主学习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数学自主学习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自主学习实验.docx

《数学自主学习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自主学习实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自主学习实验.docx

数学自主学习实验

 

数学自主学习实验

计划方案

 

长白学校小学部

2014.12

数学自主学习实验计划方案

(2014.12-2017.12)

一、课题名称:

“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研究

二、实验目的

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学习的潜能,促进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

三、实验计划:

1、确定研究的子课题。

“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

2、在全校低中高各年级开展子课题的研究、抓好6个实验班。

3、通过实验、问卷、测验等方法加强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

4、做好实验及结果记录。

5、进行对比调调查。

6、及时讨论、总结经验、作出书面阶段性总结。

四、实验小组:

组长:

李海玲

成员:

王春风、王延辉、刘荣、焦云飞、杨畅、陈亚坤、张倩。

<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已成为提高综合国力水平和实施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让每个人充分发展自我,激发其全部不潜能。

<<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

使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只有具备了这种素质,才能发展、变化的高科技的信息时代环境,才能回应时代急剧变迁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核心是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出发,调动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发挥小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

二、实验目标:

(一)显性目标

1、探索、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2、研究、探索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和学生学习评价方法。

(二)隐性目标

1、培养一支观念新、有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的研究队伍。

2、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学会创造,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方法:

1、实验教师:

2、实验班级:

3、实验周期:

(三学年)

4、实验方法:

(1)通过测验,问卷等方法加强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

(2)做好每次实验及结果记录或统计。

(3)定期对实验班比较性进行各种对比调查。

(4)及时讨论,总结实验,作出书面总结。

(5)取得各阶段性成果

四、实验步骤和保证措施_

我校新调入的李海玲老师曾是原单位的小学数学业务骨干,为了更好地落实我校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促使教师努力开展教学研究,锐意进行教学改革。

自2014年12月起,我校成立了小学数学学法研究小组,小组成员每周四下午深入有关班级听课,每月召开一次研讨会,并组织几堂研究课,研究活动历时3年,分为学习文献(2014年12月~2015年7月)、经验筛选(2015年9月~2016年7月)、对比实验(2016年9月~2017年7月)和实验总结(2017年9月-2017年12月)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互相衔接,互相渗透,形成一个整体。

下面设计我校第二阶段的研究方案。

通过学习,对众多的有关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经验进行选择,优化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发展形成新的自己的经验,继而,对新的自己的经验在教学中加以实施,组织考察,评价,然后再实施再评价。

着重培养小学生自学数学的四个重要能力,方是由挟――放

1、读书:

读书即阅读。

阅读是强化自我识记的重要手段。

(阅读课文、自学知识)阅读数学课的关键是粗读通、细读懂、整读会。

读通,即浏览一遍教材,知其意,读懂,对教材逐字逐句地读,钻研教材的内容,概念、公式和法则,阅读后理解某个问题或习题安排意图,正确地掌握例题的格式,读会,概括内容,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阅读后掌握某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学会应用这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对此,我们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结构,教材内容,对于不同年级学生作出培养和训练。

要求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提问和良好习惯,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自主的状态。

对学生的训练要以数学课下为范本,以课堂教学为范纲,采用默读、朗读、齐读和自由读等多种读书方法,阅读要有层次要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循序渐进。

低年级学生要求正确地读懂课本,读书时,要学会“想一想”,对图文结合的内容,也能用正确的语言有顺序地说出课文的意思;还要会读一些简单的图文并茂的数学知识的普及读物。

中年级学生要求能够完整的默读课文和分析课文的例题,能模仿例题正确解答课后的例题,读书时有学会“会想”,会一边思考一边在书上圈圈点点划划,并要求他们会读数学习题和某些浅显的数学知识的普及读物。

高年级的学生要求能用完整、简洁、正确的语言表达所读课文的内容,掌握阅读课文的方法(目录-内容-重点-结论-运用)读书时要学会多想、多思,提出不同见解。

还会在书的左右批出看书的看法,对他们还要求会读简单的数学工具书,数学学习指导书和其它数学课外读物。

概念、公式和法则,阅读后理解某个问题或习题安排意图,正确地掌握例题的格式,读会,概括内容,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阅读后掌握某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学会应用这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对此,我们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结构,教材内容,对于不同年级学生作出培养和训练。

要求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提问和良好习惯,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自主的状态。

对学生的训练要以数学课下为范本,以课堂教学为范纲,采用默读、朗读、齐读和自由读等多种读书方法,阅读要有层次要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循序渐进。

低年级学生要求正确地读懂课本,读书时,要学会“想一想”,对图文结合的内容,也能用正确的语言有顺序地说出课文的意思;还要会读一些简单的图文并茂的数学知识的普及读物。

中年级学生要求能够完整的默读课文和分析课文的例题,能模仿例题正确解答课后的例题,读书时有学会“会想”,会一边思考一边在书上圈圈点点划划,并要求他们会读数学习题和某些浅显的数学知识的普及读物。

高年级的学生要求能用完整、简洁、正确的语言表达所读课文的内容,掌握阅读课文的方法(目录-内容-重点-结论-运用)读书时要学会多想、多思,提出不同见解。

还会在书的左右批出看书的看法,

教师指导读书时,重点放在默读的基础上,而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读书方法,多种读法交潜使用,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深深领会知识内容。

2、讲解

讲解是读书的继续和延伸,讲解的过程是一种思维的过程,通过讲解,可以阅读时获得知识,明确了问题,进一步深化和强化。

讲解(方式)

1自己讲给自己听,自言自语,把算理讲一遍,以求得巩固

2学生讲给老师听,以取得教师的评价

3学生讲给学生听,辩清正误,以满足交往的心理

4一组学生进行讨论,相互启发,在争论中,辨别是非,得到更快的提高

讲解有利于思维的发展,要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进行思考。

而且能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

如何达到这样的目标?

就是要从低年级抓起,坚持做到三“性”一“心”。

(1)语言的科学性

数学语言是极其严密的,非常精炼的,有严格的界定和明确含义的。

有一字之差,意义就不一样了。

因此,在训练学生讲解时,要特别重视语言的准确,严密,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进行叙述。

数学语言与生活语言不完全一致,有些生活语言会对正确理解题意造成障碍。

因此,必须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数学语言来叙述算理,讲解题目的意义。

(2)语言的逻辑性

数学以严密的逻辑结构作为学科的骨架,违背了数学的真缔。

因此,训练学生讲解的语言要符合客观规律性,也就是讲话要有根有据,有因有果,有前提有条件,足以反出映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

逻辑思维是指含有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

数学中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定义、分类、归纳等,无不与逻辑思维有关。

在学生讲解时,要培养他们遵循这些规律。

(3)语言的有序性

语言的有序性,指讲话有条理、先讲什么,再讲什么,然后讲什么。

要有次序,语言上的有序性与思维上的有序性是一致的。

学生讲解上的有条有理也必然反映出他思维上的条理性。

训练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语言的有序性,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语言的自信性(心)

讲解要有自信心,要培养学生常用“我认为”“我发现”“我不同意”“我赞成”等的语气来讲,要学生讲得理直气壮,还要培养学生对说错的要勇于承认,才是对算理坚信不疑的,对概念达到守恒程度的,对解法充满信心,做有健康学习心理的人。

讲解上的这“三性”“一心”,要根据部不同年龄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采取逐步要求,循序渐进的做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讲解能力能够科学的得到提高和发展。

3、记(笔记)

写课堂笔记不是课本内容的搬家,写笔记的过程是一个深入思维的过程,是一个提纲契领,归纳整理的过程,是学生独立独得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学生写笔记的方法,让学生得到清清楚楚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不是模模糊糊的一大片。

计划从三年级起,采用一“看”二“抄”三“记”四“理”的训练方法。

一“看”:

教师认真设计板书,把一堂课的精华都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看后记住要点。

二“抄”:

在看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写课堂笔记的要求,并在课上把该记的内容写在黑板上框出来,留有时间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抄录下来,供复习用。

三“记”:

先指导学生在抄下的笔记中添上自己的内容,再指导学生自己写听课笔记。

四“理”: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的本领,要先从一节、一章教材起,指导学生“竖成线”“横成片”,再提出全册教材梳理的要求,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由原来的一本书变成薄薄的几页笔记,把学生的知识穿梭结成网。

4、练习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的过程是对习得的知识巩固的过程,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必须对“练习”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验中,我们要注重以课内练习为主线,辅以课外练习,使练习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效果显著。

课内练习:

要搞好各年级,各种不同课型的口头,笔头,操作三种类型的练习。

口头练习直接作用用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的培养。

练习要做到几个“结合”

(1)与前几天教学内容结合

(2)与当天教学内容结合(3)与常用数学相结合(4)与计算机技能结合

练习采取多种种形式:

(1)根据时间和数量来分,有定时不定量,定量不定时,定量定时。

(2)根据人数来分,有个别作业,有同桌互练,有小组练,全班集体练等组织形式。

(3)从方法来分,有听算,口算,回答等方式。

笔头练习是书面练习,难度比口头练习高,坡度大,是学生预习、复习、巩固、运用知识及培养良好作业习惯的重要途径。

训练时,要注意抓好“懂、会、对、巧”四个字,提出练理解,练熟练,练改正,练技能的要求。

新授课练习在“懂、会”上下功夫,练习课在“会、对”上下功夫,复习课在“对、巧”上下功夫,使笔头练习有主有次,有序有理,有能有智。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有良好的作业习惯,着重训练“先复习后作业”“解题的必要步骤”“解题的不离草稿”“自我检查”等作业习惯,教师以身示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给行为习惯的熏陶。

操作练习,是借助工具和材料进行各种练习,是多种能力的合成培养,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掌握知识,从而获得学习主动权的好方法,训练时,我们要重视以观察、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为主线,达到加强概念教学,发现知识规律,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操作练习,要从低年级学具拼搭到高年级几何形体的制作,从低年级简单度量工具的测量到高年级计量工具的操作,内容广,范围大,品种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内练习扎实、丰富、课外练习大大减少,减轻了学生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阅读,了解课外知识,开拓思维。

课外练习要以数学兴趣活动为主。

读书、讲解、笔记、练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教师的作用只是点拔和引导。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活动是人的特性,自由自在的活动是全面发展人的根本特征”。

活动,是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机制,人的主体在活动中生成,在活动中发展。

 

2、心理需求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要心理因素。

没有心理需求的学习为被动学习,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应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创设问题情景。

 

3、主体性教育理论。

教学活动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各项教学活动,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才能体现作用,收到 效果。

 4、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将学生的学习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将老师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5、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并通过社会交流而发展,应该将学习任务放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使学习者结合实际课题进行学习,并鼓励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三、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1、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为主要目标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它包括认识的活跃程度、情感的兴奋水平和意志努力的强度。

 

“自主学习”品质表现为:

1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责任感;

2能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经常能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4能主动去克服数学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

5乐意与同学合作;

6具有初步的数学“问题解决”的意识和能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

 小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是在教师的教育下,学生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或等待领取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自身积极地、全面地开展内部认识心理活动,主动获取知识,为今后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激发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要注意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3、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合作学习致力于满足学生全面的社会需要,致力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真正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教育社会学认为班级学习本身就有社会交往、合作的因素存在,对于创新而言,合作更不可少。

创造学理论指出,对一个成功的“大脑风暴”(智力激励)来说,小组技术比个人技术更为重要,因为许多独创性的想法都在小组交往中产生,大部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实例中,小组交往是最基本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