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业核心笔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328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专业核心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医专业核心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医专业核心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医专业核心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医专业核心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专业核心笔记.docx

《中医专业核心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专业核心笔记.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专业核心笔记.docx

中医专业核心笔记

一、感冒

1.风寒证:

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2.风热证:

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暑湿证:

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外感:

1.风寒袭肺: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风热犯肺:

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伤肺:

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内伤:

4.痰湿蕴肺:

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

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痰热郁肺之实喘-桑白皮汤)

6.肝火犯肺:

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肝火犯肺之咳血—泻白散

合黛蛤散)

7.肺阴亏耗:

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清热散结,解毒排脓)

1.初期:

清肺解表-银翘散

2.成痈期:

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

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

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四、哮证(朱丹溪首提之名)

1.发作期

1)寒哮:

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若表寒里饮,寒象较著,用小青龙

汤;哮证较甚者—紫金丹以劫痰定喘;若病久阴盛阳虚,发作频繁,发时喉

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不足以息,咳痰清稀,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

淡苔白,脉沉细—标本同治,温阳补虚,降气化痰—苏子降气汤加减。

2)热哮: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缓解期

1)肺虚证:

补肺固卫-玉屏风散(肺卫不固之自汗盗汗-玉屏风散)

2)睥虚证:

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

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1.实喘(温宣,清肃,化痰)

1)风寒袭肺:

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

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

清泄痰热-桑白皮汤(痰热郁肺之咳嗽-清金化痰汤)

4)痰浊阻肺:

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

五磨饮子加减

2.虚喘(补肺,纳肾,益气,养阴)

1)肺虚:

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若中气虚弱,脾肺同病,食少便溏,

腹中气坠者—补中益气汤

2)肾虚:

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上实下虚—苏子降气汤

阳虚饮停,上凌心肺—真武汤

若咳逆剧甚---参附汤送服黑锡丹蛤蚧粉

六、肺胀(首见于“灵枢”)

1)肺肾气虚: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2)阳虚水泛:

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蒙神窍:

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若见

喘脱危象者,急加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黑锡丹,病情稳定阶段可常服皱肺丸。

4)痰浊壅肺:

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

痰从寒化饮,外感风寒诱发,喘咳痰多粘白泡沫,见表寒里饮者,宗

小青龙汤意加麻黄,桂枝,细辛,干姜;饮郁化热—小青龙加石膏汤。

5)痰热郁肺:

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

七、肺痨(元`葛可久《十药神书》为治肺痨我国现存第一部专著)

1)肺阴亏损:

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

益气养阴-保真汤

4)阴阳两虚:

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八、痰饮(《金匮》首创病名)

1)脾阳虚弱:

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

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

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若热盛有汗,咳嗽气粗,去柴胡,合麻杏

石甘汤以清热宣肺化痰。

2)饮停胸胁:

逐水祛饮-十枣汤或控涎丹

3)络气不和:

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

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

3)饮退正虚:

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

3.溢饮—发表化饮-小青龙汤.寒象不著者,去干姜、细辛,改用大青龙汤

4.支饮

1)寒饮伏肺-温肺化饮-小青龙汤加减;体虚表证不著者—苓甘五味姜辛汤;若饮多寒

少,外无表证,喘咳痰盛不得息—泻肺逐饮—葶苈大枣泻肺汤;若邪实正

虚,饮郁化热,喘满胸闷,心下痞坚,烦渴,面色黧黑,苔黄而腻,脉沉紧,或

经吐下而不愈者—行水散结,补虚清热—木防己汤;若痰饮郁久化为痰热

伤及阴津—麦门冬汤

2)脾肾阳虚—温补脾肾,以化水饮--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若脐下悸,吐涎沫,头目昏眩,是饮邪上逆,虚中夹实之侯,可先用—五苓散—化气行水

九、自汗、盗汗

1)肺卫不固:

益气固表-玉屏风散(肺虚证之哮证---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

调和营卫-桂枝汤﹒若半身或局部汗出者,可配甘麦大枣汤之甘润缓

3)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者—补益肺肾,滋阴

清热---麦味地黄丸

4)邪热郁蒸:

清肝泻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盛者—四妙丸

(苍、柏、牛、薏)

十、血证(<血证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

1.咳血

1)燥热伤肺:

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

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肝火犯肺之咳嗽---泻白散

合黛蛤散)3)阴虚肺热:

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2.吐血

1)胃热壅盛:

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

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肝郁化火之不寐--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

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若气损及阳,脾胃虚寒—柏叶汤合理中

丸;气随血脱—独参汤

 

心脾两虚之不寐—

气血亏虚之眩晕—

脾不统血之尿血—归脾汤

气不摄血之紫斑—

心血不足之心悸—

心脾两虚之郁证--

3.尿血

1)下焦热盛:

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虚证之血淋--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

补脾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

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4.鼻衄

1)热邪犯肺:

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

2)胃热炽盛:

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3)肝火上炎:

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肝火犯胃之吐血--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

补气摄血---归脾汤

5.齿衄

1)胃火炽盛:

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2)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滋水清肝饮合茜根散

6.便血

1)肠道湿热:

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或槐角丸

2)脾胃虚寒:

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7.紫斑

1)血热妄行: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可合十灰散.热毒炽盛,发热,

出血广泛者,加生石膏、龙胆草、紫草,冲服紫血丹

2)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若肾阴亏虚而火热不甚--六味地黄丸

3)气不摄血:

补气摄血—归脾汤

十一、心悸

1)心虚胆怯: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若痰热内扰,胃失和降,心神不安

---黄连温胆汤

2)阴虚火旺: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a若阴虚而火不旺

者—天王补心丹加减.b若见虚烦咽燥,口干口苦等热象较著者—朱

砂安神丸c阴虚相火旺动—知柏地黄丸

3)心血瘀阻: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

4)心血不足: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若气虚血少,血不养心—炙甘草汤

--益气养血,滋阴复脉;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致心悸者—生脉

散—益气养阴

5)心阳不振: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若病情严重,汗出肢

冷,面青唇紫,喘不得卧者---加服黑锡丹6)水气凌心: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苓桂术甘汤。

若肾阳虚不能制水—真武汤

十二、胸痹

1)心血瘀阻: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若血瘀轻者—丹参饮

2)痰浊壅塞:

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

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阴寒极盛,胸痹之重证

--乌头赤石脂丸合苏合香丸

4)心肾阴虚:

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

5)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若气虚血少,血不养

心所致的脉结代---炙甘草汤

6)阳气虚哀: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

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

水气凌心---真武汤

十三、不寐(常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

1.实证

1)肝郁化火:

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肝火犯胃之吐血—龙胆泻肝汤

肝胆湿热之胁痛--龙胆泻肝汤)

2)痰热内扰:

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

若痰实阻滞,胃中不和---半夏秫

米汤;若痰热重而大便不通者---礞石滚痰丸

2.虚证

1)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朱砂安神丸

2)心脾两虚:

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见吐血)

3)心胆气虚: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

若血虚阳浮,虚烦不寐者—酸

枣仁汤;若气血不足---归脾汤;病后血虚肝热而不寐者---琥珀多寐丸;心肾不交,虚阳上扰者---交泰丸

    

十四、厥证(最早记录在《内经》)

1.气厥

1)实证:

顺气开郁-五磨饮子(肺气郁痹之实喘--五磨饮子加减)精神刺激常可

导致本证反复发作。

因此平时可服逍遥散以理气达郁,调和肝脾,防止复发

2)虚证:

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

本证亦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平时可常服香砂六

君子丸---健脾益气和中,另可加用甘麦大枣汤---养心宁神,甘润缓急

2.血厥

1)实证:

活血顺气-通瘀煎

2)虚证:

补养气血-急用独参汤,续用人参养营汤

3.痰厥:

行气豁痰-导痰汤;若痰湿化热—礞石滚痰丸食

4.食厥:

和中消导—昏厥时若在食后未久,应先用盐汤探吐,再以神术散合保和

丸。

若腹胀而大便不通者—导滞下行—小承气汤

十五、郁证

1.实证

1)肝气郁结:

疏肝理气解郁-柴胡疏肝散。

五郁为病,先起于肝气郁结,在服汤

的同时,可以常服越鞠丸---行气解郁

2)气郁化火:

清肝泻火、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3)气滞痰郁:

化痰利气解郁-半厦厚朴汤。

如兼见呕恶,口苦,苔黄腻,证属痰

热---温胆汤---化痰清热,而利气机

2.虚证

1)心神惑乱:

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

2)心脾两虚:

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见吐血)

3)阴虚火旺:

滋阴清热、镇心安神-滋水清肝饮(六味﹢柴胡、山栀、丹皮)

十六、癫狂(病因病机—气郁痰火,阴阳失调)涉及—肝胆心脾

《难经》详述癫与狂的不同临表;王肯堂首提癫狂与痫的不同

1.癫症状—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

1)痰气郁结:

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

甚者可用控涎丹(遂戟芥)

--除胸膈之痰浊,倘痰浊壅盛,胸膈瞀闷,口多痰涎,脉象滑大有

力,形体壮实者---可暂用三圣散(瓜蒂、防风、藜芦)---取吐,劫夺痰涎。

痰迷心窍—豁痰宣窍,理气散结—先用苏合香丸,续用四七汤;

痰气郁而化热,痰热交蒸,上扰心神—清痰化热—温胆汤加黄连合白金丸;神昏志乱者—清心开窍—至宝丹

2)心脾两虚:

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亦可与甘麦大枣汤合用

2.狂症状---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

1)痰火上扰:

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

若痰火壅盛而舌苔黄腻甚者,同时用礞石滚痰丸--泻火逐痰,再用安宫

牛黄丸--清心开窍

脉弦实,肝胆火盛者,可用当归龙荟丸---泻肝清火

阳明热盛---加减承气汤甚者---龙虎丸---劫夺痰火

神志较清,痰热未尽,心烦不寐者---温胆汤合朱砂安神丸—化痰安神

2)火盛伤阴:

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亦可合用《千金》定志丸

此外,癫狂二证常有瘀血内阻---活血化瘀—血腑逐瘀汤或癫狂梦醒汤

十七、痫证症状—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

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