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同步辅导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学案第1课 神奇的货币高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242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中同步辅导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学案第1课 神奇的货币高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课标高中同步辅导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学案第1课 神奇的货币高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课标高中同步辅导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学案第1课 神奇的货币高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课标高中同步辅导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学案第1课 神奇的货币高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课标高中同步辅导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学案第1课 神奇的货币高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中同步辅导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学案第1课 神奇的货币高考.docx

《新课标高中同步辅导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学案第1课 神奇的货币高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同步辅导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学案第1课 神奇的货币高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高中同步辅导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学案第1课 神奇的货币高考.docx

新课标高中同步辅导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学案第1课神奇的货币高考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习目标] 1.知道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2.了解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

3.理解货币的本质。

4.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知道货币的其他职能。

5.理解纸币的优点,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重点:

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职能和作用。

难点:

纸币的特点及其发行规律。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

(1)含义: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2.货币

(1)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产生原因:

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3)含义:

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本质:

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职能的含义:

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2.价值尺度

(1)含义:

是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价格: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3.流通手段

(1)含义: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2)商品流通: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其公式是:

商品-货币-商品。

4.货币的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

三、纸币

1.产生:

金银条块→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

2.地位:

纸币成了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

3.含义:

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4.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1.判断

(1)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是同时产生的。

(×)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

(3)当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就成了货币。

(×)

(4)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

(5)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

(×)

(6)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

2.选择

对于纸币的发行,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②③

①国家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③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④纸币发行量越多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1.教材P4探究问题一

【提示】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教材P4探究问题二

【提示】 

(1)交换的双方恰好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2)办法:

找到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作为交换媒介。

3.教材P5探究问题

【提示】 是商品的价格,体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4.教材P6探究问题一

【提示】 发挥了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续表

5.教材P6探究问题二

【提示】 如果卖不出去,就意味着生产者白白付出劳动,得不到劳动报酬即货币,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这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摔坏的当然就是商品所有者了。

6.教材P7探究问题

【提示】 

(1)用银元宝等金属货币。

(2)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货币的职能

第1步背景——鲜活材料,审清细节

下图为某商品专卖店中的价格标签。

           一部新款苹果iPhone6手机标价

第2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上图中,货币执行的是什么职能?

货币为什么具有该职能?

【提示】 

(1)价值尺度。

(2)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可以用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2.经过讨价还价,王先生分别以388元和888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台微波炉和一部手机,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了什么基本职能?

这一买卖行为是商品交换吗?

【提示】 

(1)流通手段职能。

(2)商品交换包括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和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等几种形式,其中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作商品流通。

上述买卖行为属于商品流通,也是广义的商品交换行为。

第3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货币两种基本职能的比较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原因

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够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

影响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直接的商品交换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共性

都随着货币的产生而产生;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2.用关键词区分货币的五种职能

货币职能

常见关键词

价值尺度

标价、价格、售价

流通手段

购买、买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贮藏手段

保存、退出流通领域

支付手段

赊销赊购、还债、利息、税款、工资

世界货币

购买外国商品、国际收支

第4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1.2015年春节期间,各大商场都有让利销售。

小王在商店看到一件打折商品,原价为人民币100元,现在标价为80元。

在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D.贮藏手段

【解析】 材料中的100元、80元均是商品的价格,表明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C正确。

【答案】 C

2.2015年3月,刚参加工作的李明,花450元到某超市购买了所需生活用品。

这一过程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A.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

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解析】 450元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故答案为A。

【答案】 A

学生分组探究二 纸币的发行

第1步背景——鲜活材料,审清细节

港元或称港币,是香港的法定流通货币。

港元的纸币绝大部是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监管下由三家发钞银行发行的。

第2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区可以发行自己的纸币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 纸币的发行主体一般是国家,不过某些地区也可以享有发行纸币的权力。

2.香港金融管理局可以任意发行纸币吗?

如果该地区发行港元过多,会发生什么情况?

【提示】 

(1)香港金融管理局有权发行港元,但不可以任意发行。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如果港元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香港地区物价上涨,影响香港市民的生活和香港社会的经济秩序稳定。

第3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国家对纸币的发行是“三有权”“二无权”

“三有权”

有权发行

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量

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及种类

“二无权”

无权决定流通中的实际需求量

无权决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2.纸币发行量的影响

发行过多

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发行过少

通货紧缩

商品销售困难,商品流通受阻

第4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3.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这就是说

(  )

①正在流通的纸币必须是国家正在强制使用的 ②国家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③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国家规定的 ④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②错误;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③错误。

【答案】 C

4.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

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纸币________,物价________。

(  )

A.升值 下降B.升值 上涨

C.贬值 下降D.贬值 上涨

【解析】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根据这一规律,该国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2500亿元,而实际发行量为5000亿元,根据纸币发行规律,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故答案为D。

【答案】 D

学生合作绘制概念地图

师生归纳必记核心要点

1个本质(规律):

货币的本质、纸币发行规律。

2个基本(优点):

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基本职能;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优点,纸币的优点。

3个概念:

商品、货币、纸币。

2014年10月30日,美联储宣布结束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22小时后,黄金就跌破每盎司1200美元的心理关口。

量化宽松政策是指央行刻意通过向银行体系注入超额资金,包括大量印钞或者买入政府、企业债券等让基准利率维持在零的途径,为经济体系创造新的流动性,以鼓励开支和借贷。

受央行降息政策影响,国内黄金价格也比去年下跌,2015年3月3日,上海金交所Au9999黄金每克收报244.60元。

金价的下跌让去年在300多元购买黄金的投资者损失不少。

——[先对接知识]———————————————

信息提取

知识对接

黄金跌破每盎司1200美元

价值尺度职能,价格含义

量化宽松政策

纸币发行规律

300多元购买黄金

流通手段职能

——[再演练应用]———————————————

1.下列对材料中的“黄金”判断正确的是(  )

A.有价值而无使用价值

B.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

C.是劳动产品但不用于交换

D.其价值可以表现为价格

【解析】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A、B说法皆错误;材料中的“黄金”是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C说法错误。

【答案】 D

2.下列对“黄金每盎司1200美元”中的“1200美元”认识正确的是(  )

A.是黄金商品的价格,体现货币流通手段职能

B.是黄金价值的货币表现,体现货币价值尺度职能

C.是黄金价值的货币表现,体现货币支付手段职能

D.是黄金商品的价格,体现货币是劳动产品这一本质

【解析】 商品价格体现货币价值尺度职能,A说法错误;题干未涉及支付手段职能,排除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D说法错误。

【答案】 B

3.下列对“Au9999黄金每克收报244.60元”和“300多元购买黄金”中的“230.44元”“300多元”判断正确的是(  )

A.二者体现的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B.二者体现的货币职能是相同的

C.二者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D.二者都体现货币贮藏手段职能

【解析】 “244.60元”体现货币价值尺度职能,“300多元”体现货币流通手段职能,据此可以判断B、C、D说法都错误。

【答案】 A

4.美联储宣布结束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据此得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美联储可以决定美元的购买力

B.发行美元不必考虑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C.美联储可以决定美元发行量

D.该决定会引发美国国内物价全面持续上涨

【解析】 国家无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A说法错误;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的货币量为限度,B说法绝对;结束量化宽松政策意味着美元发行量会减少,不会诱发物价全面持续上涨,D说法错误。

【答案】 C

课时作业

(一)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国外有人将野外小溪、瀑布、小河流水、鸟鸣等声音录下来,复制出录音带高价在城里出售,卖“声音”卖出了财路。

录制的声音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  )

A.自然物品可以直接作为商品出售

B.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C.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D.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解析】 成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其次必须用于交换,这是判断商品的依据,二者缺一不可。

因而舍去B,选C。

A说法错误,D是自然界的声音与录制“声音”的共同点,故舍去。

【答案】 C

2.“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中可以看出(  )

①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