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汇编考点22浮力及应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1752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考点22浮力及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考点22浮力及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考点22浮力及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考点22浮力及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考点22浮力及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考点22浮力及应用.docx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考点22浮力及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试题汇编考点22浮力及应用.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考点22浮力及应用.docx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考点22浮力及应用

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

考点22:

浮力及应用

一、选择题

.(2012浙江杭州,第20题)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

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答案】C

.(2012浙江湖州,第12题)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由此可知甲比乙()

A.所受浮力小B.质量大

C.所受压强大D.密度大

【答案】A

.(2012浙江宁波,第20题)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厘米、横截面积50厘米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牛,如图甲所示。

已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牛的拉力时伸长1厘米,g取10牛/千克。

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厘米3时,弹簧秤示数恰为零。

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容器的横截面积为225厘米2

B.塑料块的密度为0.4×103千克/米3

C.弹簧秤的示数为1牛时,水面升高9厘米

D.加水400厘米3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2牛

【答案】C

.(2012福建福州,第14题)透明玻璃杯中装有三种液体和四个实心固体,静止时如图8所示,它们的密度如右表所示。

其中固体C和液体2分别是:

A.塑料、水B.塑料、菜油C.橡皮、水D.橡皮、蜂蜜

实验物品

密度ρ(kg/cm3)

壹元硬币

7.2

橡皮

1.3

塑料

0.9

泡沫

0l

蜂蜜

2.0

1.0

菜油

0.8

【答案】C

.(2012湖南株洲,第13题)南海黄岩岛事件后,中国制造航母的呼声越来越高,图3是中国航母的设想图。

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则()

A.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

B.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增大

C.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

D.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

【答案】A

.(2012江苏宿迁,第12题)粗细均匀、密度为ρ蜡的蜡烛底部粘有一块质量的为m的铁块,蜡烛竖直漂浮在密度为ρ水的水中,蜡烛露出水面的高底为H,如图.点燃蜡烛,直至蜡烛与水面相平,烛焰熄灭(假定蜡烛油不流下来),设燃烧掉的蜡烛长为L,则

的关系是()

A.

B.

C.

D.

【答案】C

.(2012山东临沂,第6题)将一只盛有水的薄塑料袋,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重力为9N,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水中,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7N时,袋内水面与袋外水面相比较()

A.塑料袋内水面比袋外水面高B.塑料袋内水面比袋外水面低

C.塑料袋内水面比袋外水面相平D.塑料袋内水面比袋外水面高低无法判断

【答案】A

.(2012山东泰安,第16题)小明在“造船比赛”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

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三只小船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答案】C

.(2012四川成都,A卷第13题)关于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达到上浮和下沉的

B.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浮力达到上浮和下沉的

C.潜水艇下沉越深,所受浮力越大

D.潜水艇浮出水面的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

【答案】A

.(2012四川广安,卷I第10题)小博想模拟同一艘轮船在海洋和河流中的沉浮情形。

她将小铁块B固定在木块A上面代表“轮船”,用相同烧杯盛装等质量的水和盐水代表“河流”和“海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6所示。

第一次将AB放在水中,发现A的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第二次放在盐水中,发现A的上表面露出了液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模拟实验可知,轮船由河流航行到海洋将下沉

B.AB在水中悬浮,在盐水中漂浮

C.AB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于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

D.两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相等

【答案】D

.(2012四川南允,第8题)一个鸡蛋漂浮在装盐水的烧杯中,在慢慢往烧杯里注入清水的过程中()

A.鸡蛋在露出部分越来越少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越小

B.鸡蛋在露出部分越来越少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越大

C.鸡蛋从悬浮到沉入烧杯底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越小

D.鸡蛋从悬浮到沉入烧杯底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

【答案】C

.(2012四川宜宾,第7题)如图5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它可达到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km,具有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具有近地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等多项先进功能。

其中“深海潜水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主要是在潜水器两侧配备3块压载铁,重量可以根据不同深度与要求调整。

1标准大气压近似取P0=1.0×105Pa,海水密度近似取ρ=1.0×103kg/m3,g取10N/k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水下7km处的压强相当于700个大气压

B.若潜水器最快下潜平均速度是42m/min,则到达7km海底需要4h

C.潜水器在水面下处于悬停时,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D.深海潜水器采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而潜艇使用压缩空气把空气舱中的海水逼出去达到上浮的目的

【答案】ACD

.(2012贵州安顺,第5题)某地在江面上修建一座大桥,如图中甲是使用吊车向江底投放长方形石料的示意图。

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恒定速度下降。

乙是钢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从开始投放到石料刚好接触湖底前)。

t=0时刻吊车开始下放石料,忽略水的摩擦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料在t=20s时开始浸入水中

B.石料的重力是1400N

C.石料受到的浮力始终是500N

D.石料完全浸没水中后钢绳的拉力为900N

【答案】C

.(2012甘肃兰州,第11题)将重为20N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块体积的1/4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变为

A.18NB.16NC.14ND.10N

【答案】D

.(2012湖北恩施州,第12题)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试管在乙液体里排开的液体质量较小

C.装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

D.在甲液体中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力较大

【答案】C

.(2012山西,第19题)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g的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NB.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

C.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gD.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

【答案】A

.(2012河北,第21题)如图6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C

.(2012湖北随州,第26题)如图所示,在盛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A,在木块A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B。

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A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与容器口齐平。

某瞬间细线突然断开,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h1,然后取出金属块B,液面又下降了h2,最后取出木块A,液面又下降了h3,由此可以判断A与B的密度之比为

A.h3:

(h1+h2)B.h1:

(h2+h3)

C.(h2-h1):

h3D.(h2-h1):

h1

【答案】A

 

二、填空题

.(2012浙江绍兴,第27题)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缠上细铁丝,放入量筒的水中,如图甲,放入前后量筒中水面的变化分别如图乙、丙所示,铅笔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N,放入铅笔后,量筒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看到的水中铅笔是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答案】0.04增大虚

.(2012浙江金华,第26题)2011年7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这标志着我国的深海载潜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约为23米3,则潜水器受到的浮力约为▲牛(海水的密度取ρ=1.0×103千克/米3)。

【答案】

(1)增大

(2)2.3×105

.(2012浙江衢州,第26题)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苹果的重力,示数如上图示数,再将这个苹果放入水中,静止时苹果浮在水面上,此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N。

【答案】1.4

.(2012浙江义乌,第6题)如图是中国第一艘航母——“瓦良格

号”,舰长304米、舰宽70.5米,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吨。

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牛。

“瓦良格号”航行的过程中,两侧的护卫舰不能靠它太近是因为_________,外部的水会把两舰挤在一起。

(g取10牛/千克)

【答案】6.75×108(数据带有正确单位的也可得分)护卫舰与航母间水的流速大,压强小

.(2012安徽,第10题)如图,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N,物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答案】101.5×103

.(2012湖南株洲,第21题)一个质量是6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N,如果往盐水中注入清水,鸡蛋将。

(填“下沉”“上浮”或“不动”)(g=10N/kg)

【答案】0.6下沉

.(2012贵州铜仁,第34题)(2分)一同学在岸上最多只能搬得起质量是30kg的鹅卵石。

如果鹅卵石的密度是2.5×103kg/m3,则该同学在水中最多能搬得起质量是________kg的鹅卵石(石头不露出水面)。

这时石头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ρ水=1.0×103kg/m3,取g=10N/kg)。

【答案】50、200

.(2012江西,第2题)浸在水中的苹果受到竖直______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苹果排开的______所受的重力.

【答案】向上水

.(2012江苏连云港,第14题)中国改装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出海试航,当航母在平静的水面航行时,它所受的浮力▲它的总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当航空母舰上舰载飞机起飞后,它排开水的体积▲(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等于减小

.(2012江苏南京,第15题)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放手后物体将(上浮或下沉或悬浮)。

待物体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N,排开水的体积为m³。

(g=10N/kg)

【答案】8上浮55×10-4

.(2012江苏南京,第16题)如图所示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总质量为22t,2012年6月,“蛟龙号”挑战7000m深度,下潜过程中它受到海水压强将(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当它悬浮在深海某处时,受到的浮力约为N。

【答案】变大2.2×105

.(2012江苏苏州,第22题)将一实心小物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从烧杯中溢出的水重为1N.则物块漂浮时与未放入物块时相比较,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力将____________(减小/不变/增大);若用与物块相同材料制成一个1m3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为____________kg。

【答案】不变750

.(2012江苏扬州,第18题)一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3×10-2m³,将其浸没在水中松手后物体将,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N.(g=10N/kg)

【答案】上浮20

.(2012山东德州,第17题)在寓言故事《乌鸦喝水》中,乌鸦把小石块投入瓶

中而喝到了水。

如图13所示,水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它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面上升过程中,水对瓶底的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小于 增大

.(2012上海,第14题)体积为2x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牛,方向竖直向__________。

距水面0.1米深处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帕。

【答案】19.6;上;980

.(2012四川凉山,第27题)美丽的凉山,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它们都属于(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雷波溪洛渡水电站。

设计坝高278m,若坝内蓄水深度达250m时,坝底所受水的压强为Pa(g=10N/kg)。

德昌风力发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15万KW,设所有机组正常持续工作2h,则可提供电能Kw·h。

【答案】可再生2.5×1063×105

.(2012甘肃兰州,第24题)将一块石蜡,分别放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当石蜡静止时,它排开水的体积与排开酒精的体积之比为。

(ρ石蜡=0.9×103Kg/m3,ρ酒=0.8×103Kg/m3)

【答案】9:

10

.(2012湖北襄阳,第24题)将一个物体放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90cm³;再将其放入足够多的酒精中静止时,排开了80g的酒精。

那么该物体的密度为kg/m³(ρ酒精=0.8×103kg/m³)。

【答案】0.9×103

.(2012江西南昌,第10题)浸在水中的苹果受到竖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苹果排开的所受的重力.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的与的大小关系.

【答案】向上水浮力重力

.(2012江苏淮安,第15题)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

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_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_有关,若剪断图中的细线,石块将___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答案】1密度下沉

四、作图题

.(2012江苏宿迁,第22题第2小题)画出乙图中木球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2012江苏无锡,第23题第1小题)请画出图甲中潜水艇上浮时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小黑点O表示潜水艇的重心)

 【答案】

五、实验探究题

.(2012重庆,第18题)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

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⑴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__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

__________N。

⑵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

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_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

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⑶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

__________N。

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_______________原理。

⑷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⑸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_____。

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_____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答案】⑴20.5⑵大1、4或者2、5或者3、6⑶0.5阿基米德⑷A⑸小0.7

.(2012广东广州,第24题)小明选用了如图27中的质量约600g的金属皇冠模型,若能测出模型所受重力G模型、模型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且知水的密度ρ水,就可以根据

,求出模型密度

(1)证明式子

成立.

图27

(2)现有足量的水和图28中的各种可选的器材,要利用

测出模型的密度,根据实验要求从器材A、B、C、D、E、F中选择实验所必须的器材,并写出测模型密度的实验步骤及所需记录的数据.

a.选择的器材(填代号):

b.实验步骤及需要记录的数据:

【答案】

(1)证明:

对于物体而已,其重力可以表示为G模型=ρ模型gV模型①

同时,当模型完全浸没在水里时,其受到的浮力可以表示为:

F浮=ρ水gV排②

又由于完全浸没于水中,所以V模型=V排③

由①②③式可得(①式除以②式,约掉g和V):

命题得证。

(2)a.选用的器材:

B、Fb.实验步骤:

①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模型的重力,记为F1。

②将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模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再将模型完全浸没在水中,稳定后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③模型的密度可以表示为:

ρ模型=

.(2012湖南益阳,第19题)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实验进行了如图11所示的步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石块重为N;

(2)排开的水重为N;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为可信,将石块换成钩码等其它物体再进行几次实验,其主要目的是(填序号);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

B、多次测量找规律,排除偶然性

C、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实验是通过比较物体的重力与的重力,得出结论。

【答案】

(1)1.4

(2)1.4(3)B(4)排开液体

.(2012山东德州,第20题)(2分)小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探究。

探究过程如图16所示。

(1)由图16的实验过程可知,金属块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是N。

(2)通过分析图16中两项,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答案】

(1)2.4

(2)B和C

.(2012上海,第26题)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如图14所示,他们将高H位0.10米的圆柱体A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

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为进一步研究F和h的关系,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h及F的变化量

,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

(已知

表一(液体密度为

)表二(液体密度为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来源:

学*科*网Z

[来源:

Z&xxk.Com][源:

Zxm(米)

[来源:

Zxxk.Com](牛)

1

0.02

22.0

0.01

0

2

0.01

3

0

22.0

0.01

0.8

4

0.01

21.2

5

0.02

20.4

0.02

1.6

6

0.04

18.8

7

0.05

18.0

0.03

2.4

8

0.08

15.6

9

0.10

14.0

0.04

0

10

0.14

14.0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米)

(牛)

11

0.02

22.0

0.01

0

12

0.01

22.0

13

0

0.01

1.0

14

0.01

21.0

15

0.02

20.0

0.02

2.0

16

0.04

18.0

17

0.05

17.0

0.03

3.0

18

0.08

14.0

19

0.10

12.0

0.04

0

20

0.14

12.0

 

①实验序号2和13所空缺的数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6、7与8或14、15、16、17与18等数据中F与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__________。

③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8或13~18中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8和13~18中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们继续分析实验序号9和10或19和2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圆柱体浸入液体后,当h满足一定条件时,F不再随h而变化。

表三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1

(16)

2

(17)

3

(18)

为进

一步研究h所满足的条件,需添加的器材为

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

器材:

圆柱体甲高H=0.10米;

圆柱体乙高H=0.20米;

圆柱体丙高H=0.10米。

请在表三的第二列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达到研究h所满足条件的目的。

【答案】22.0;22.0。

F随h的增大而减小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在圆柱体浸入不同液体的过程中,液体密度大,

乙0.200.300.40

.(2012四川成都,A卷第26题)(6分)小聪、小明分别做了两个不同的探究。

(1)小聪利用图17所示的器材对“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以下探究:

选择器材a、c、d、e探究“浮力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