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学原理分类模拟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118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学原理分类模拟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学原理分类模拟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学原理分类模拟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学原理分类模拟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学原理分类模拟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学原理分类模拟4.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学原理分类模拟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学原理分类模拟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学原理分类模拟4.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学原理分类模拟4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学原理分类模拟4

单项选择题

1.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并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______。

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C.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D.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答案:

B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这使得教育目的的制定离不开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

同时,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教育又必须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的需要。

任何过分夸大一方在教育目的制定中的重要性,并将其绝对化,强调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或者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都具有明显的片面性。

因此,正确答案为B。

2.“真正的目的乃是儿童所能预见的奋斗目标,它能使他们尽心竭智地观察形势,耐心细致地钻研学习。

这样,儿童一步步向前迈进,便一步步获得进步,做到教育随时都是自己的报酬。

”这句话所反映的教育目的观是______。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答案:

C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不同理论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杜威不归属于这两种观点,杜威认为教育自身并无目的,是教育以外的人的目的,如果从教育目的来考查杜威的观点,他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使儿童过现实的生活。

因此,正确答案为C。

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

A.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

B.邓小平的“三个面向”

C.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

D.马克思的片面发展学说

答案:

A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因此,正确答案为A。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______。

A.教育同生活相结合

B.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同娱乐活动相结合

D.改造旧式劳动分工

答案:

B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马克思在分析了大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趋势,并总结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后,找到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那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因此,正确答案为B。

5.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法律法规是__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

A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不同时期关于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几个重要的教育文件的把握情况。

1986年《中华人民共国和义务教育法》规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因此,正确答案为A。

6.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法规是______。

A.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答案:

A

[解答]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提法与本题也非常接近: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因此,正确答案为A。

7.学制中各级各类学校分段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A.文化传统

B.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C.人口状况

D.社会制度

答案:

B

[解答]这几项都是学制确立的依据,但确立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则主要是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他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

8.学制中开始开设各种职业学校,这表明制约学制的因素是______。

A.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技发展的状况

B.人口状况

C.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D.社会制度

答案:

A

[解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技发展的状况制约着学校教育对象的范围、不同类型学校出现的时间。

比如学校就是社会剩余产品出现后的产物。

到了近代,随着机器生产的广泛采用,才可能出现各种职业学校、工艺学校和专业学校等。

9.提出了“贯彻面向工农和向工农开门的方向”的口号的学制改革是______

A.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B.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D.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答案:

A

[解答]1951年的学制,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贯彻了面向工农和向工农开门的方向。

10.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学制改革是______。

A.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B.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58年《立于不败之地教育工作的指示》

D.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答案:

C

[解答]1958年,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制改革的实验。

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创办了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进一步发展了业余学校,全国出现了三类主要的学校。

11.对农村基础教育给予了特别关注的教学体制改革是______。

A.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答案:

D

[解答]2001年在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上,对农村基础教育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明确提出要完善管理体制,保障经费投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

12.提出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体制改革是______。

A.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答案:

A

[解答]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为了解决我国落后的基础教育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间的尖锐矛盾,必须实施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九年制义务教育。

13.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______。

A.国民教育制度

B.义务教育制度

C.学校教育制度

D.成人文化教育机构

答案:

D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概念的掌握程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和教育的管理系统两个方面。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核心。

因此,正确答案为D。

14.小明的爷爷当年就读于半工半读学校,上午读书,下午劳动,既学到了系统的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劳动技能。

他接受的教育属于______。

A.正规教育

B.半正规教育

C.非正规教育

D.业余教育

答案:

A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概念的把握程度。

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可以将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包括全日制和半工半读式等多种形式。

因此,正确答案为A。

15.关于现代学制由双轨制变革为单轨制的原因,不正确的是______。

A.工业技术革命的推动

B.普及义务教育的推动

C.决策者的英明

D.人民的争取

答案:

C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学制类型的变革情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

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是由双轨制向单轨制方向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推动,以及广大人民的积极争取。

因此,正确答案为C。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______。

A.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

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C.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

D.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答案:

B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国1995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因此,正确答案为B。

17.下列不属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内容的是______。

A.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B.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用多种办学形式

D.规定基础教育权属于地方,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

答案:

C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的把握程度。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主要有:

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对学校进行分级管理;基础教育管理权属地方,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

选项C是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的内容。

因此,正确答案为C。

18.包含“两基”、“两全”、“两重”内容的法规是______。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答案:

B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的把握程度。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教育发展总目标是: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简称“两基”、“两全”、“两重”。

因此,正确答案为B。

19.下列不属于保障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的是______。

A.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B.按在校学生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C.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费逐步增长

D.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

答案:

C

[解答]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程度。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立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制度:

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按在校学生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

因此,正确答案为C。

20.关于义务教育的“义务”的含义,不正确的是______。

A.国家和学校有为适龄儿童提供法定年限学校教育的义务

B.适龄儿童有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