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818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9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开学第一课

【教学要求】

1.畅谈寒假生活,讲述寒假中的趣事或有意义的事。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初步了解本册课文的结构,了解篇目及每组课文的特色,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畅想新学期的新打算,树立目标,做好准备,努力为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教学过程】

一、畅谈寒假,讲述趣事。

同学们,冬日的寒气还未消退,春日已经向我们蹒跚走来,新学期也在我们的憧憬与期待中如约而至。

如果让你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自己的寒假生活,你们会想到哪个词语?

请你们根据这个词语来谈一谈自己的寒假趣事。

(畅谈寒假生活)

二、安全教育,保护自己。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们将一起开始快乐而又紧张的学习生活。

在开学之初,我们首先要提的就是安全,因为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希望学生安全地生活和学习。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注意安全呢?

1.学生讨论。

2.集体交流后归纳。

(课件出示)

A.人身安全:

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的危险地点。

劳动时注意安全。

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

课外活动时不玩火,不玩水。

B.交通安全:

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切勿双手撒把。

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C.财产安全:

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D.饮食安全:

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发霉或过期的食品。

3.学生自查。

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三、初识课本,感知内容。

相信同学们在假期中就已经认识了精美的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你对这册书有哪些了解呢?

1.这册书一共有几篇课文?

共分为几组?

每组又由哪几部分构成?

2.初读课题,说说每组课文都是围绕着什么主题来设计的。

(课件出示)

第一组:

民风民俗

第二组:

外国名著

第三组:

真情流露

第四组:

革命理想

第五组:

科学精神

第六组:

难忘小学

3.小结:

通过读目录,想必同学们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你们对哪一篇课文感兴趣?

课下赶紧了解一下它的具体内容吧!

四、六大习惯,学好语文。

培根说过:

习惯是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现在正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请同学们注意这“六大习惯”的养成。

(课件出示)

1.提前预习的习惯。

为了适应语文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快节奏,做好预习很重要,像字词、文学常识、诵读、背诵等基础性学习就应该在课前预习时完成,还应就文章的疑点、难点和重点进行思考,带着问题进课堂,提高听课的效率。

2.认真听讲的习惯。

课堂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主阵地,必须保持精神上的高度集中。

如果稍有走神,就会听不全内容,听不准重点,听不清要求,听不明区别。

若不能及时矫正,便会形成知识的漏洞,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学困生,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只要你在课上保持良好的坐姿,眼睛盯着老师,心里想着课上的问题,手不离书、本、笔,就不会走神。

这要靠毅力的支撑,纪律的约束,自觉地坚持。

3.独立完成作业或练习的习惯。

完成相应作业或练习是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必须认真对待。

一旦遇到解不开的问题,要翻翻书,查查笔记,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若是还不能解决,可以向家长、同学或老师请教,绝对不可以放弃,不可以抄答案甚至抄袭别人的作业。

4.反思总结改错的习惯。

每学完一个单元,应对此单元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

对照单元检测结果认真反思自己的学习,查漏洞,及时矫正。

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准备改错本,将错题梳理归类;准备一支红笔,试卷改错一律用红笔,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这个方法其他学科也适用。

5.课外阅读的习惯。

新课程标准规定: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75篇。

语文学习在课内,能力提升在课外。

建议同学们尽快制订阅读计划。

每天锁定新闻频道,关注一个栏目,浏览一个网站。

最好订阅一份报纸,一份文学杂志。

有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会让你终身受益。

6.勤练笔的习惯。

写作是同学们感觉挺头疼的一件事。

一是要注意积累素材,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录下来,解决“米”的问题。

二是要打破条条框框,不怕写,用我笔写我口,用我手写我心,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

三是要写得明,无论是写人记事,说物描景,议理论辩,都能明白晓畅,这就是不错的文章。

四是坚持写日记或是周记。

可以建个空间或是博客,把自己的作品“秀”一下,注意积累自己的习作,自编个人文集,若干年后再看看,一定很有意味,同学们不妨试一试。

五、言由心生,抒发真情。

1.本学期是小学的最后一学期,相信同学们心里有千言万语,下面让我们欣赏诗歌《明天,我们毕业》。

(课件出示)

明天,我们毕业,

告别美丽的校园,

告别和蔼的老师,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

明天,我们毕业,

我们是多么舍不得,

绿草如茵的操场,窗明几净的教室。

明天,我们毕业,

往事如潮涌现,

六年前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校园,

六年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校园。

明天,我们毕业,

回想起过去的岁月,那是多么回味无穷,

早操时,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

上课时,专心致志听课的神情。

明天,我们毕业,

在这即将毕业的日子里,

让我们对您说一声:

老师,您辛苦了!

让我们再为六年前栽下的小树浇一次水吧……

2.让学生说说新学期的想法。

面对小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我们百感交集,此时此刻,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拿起你的笔,在这五彩斑斓的心愿卡上写一段给自己的“开学寄语”。

3.学生写寄语。

(请学生说说)

4.段段文字,片片小纸,寄托了我们每个人新学期的梦想,写好后就把你的心愿贴到我们的梦想树上,让这棵梦想树见证我们每个人新学期的新目标,新决心,新挑战。

(拍照)

5.写话。

《明天,我们即将毕业》

【板书设计】

开学第一课

畅谈寒假

注意安全

初识课本

习惯养成

抒发真情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使学生逐步养成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开始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从中我们学到了关于写字、读书、写日记等方法,这为我们以后养成习惯打下了基础。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最后一个习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课件出示:

明代画家董其昌的《黄山雪霁图》,试着说说看完图后的感受。

师:

这是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的画,怎样才能画好画呢?

他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板书)。

其实不光是学画,这种方法对我们学习语文也很有益处。

那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什么意思呢?

学习语文为什么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应该怎样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途径来学习语文知识呢?

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明白了。

二、指导看图,了解方法。

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指导观察第一页的四幅图。

(课件出示)

(1)观察第一幅图。

学生自由观察,思考:

图上都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这时会想些什么?

在天文台的天文展览馆内,墙上贴着宇宙中星体的照片。

小结:

同学们要从小爱科学,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2)观察第二幅图。

师生交流。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的是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我国远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浑天仪,并取得了辉煌的天文学成就。

看到这台仪器,大家一定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

(3)观察第三幅图。

让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关于莫高窟的资料,介绍一下这处名胜。

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

听了介绍,你有什么感受,获得了什么知识?

课件出示: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

它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

现有洞窟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1961年,它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87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四大石窟还有:

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最大的一尊卧佛长达16米。

(4)观察第四幅图。

故宫规模宏大,建筑技术高超,同学们课前已经查阅了资料,知道的一定比老师多,谁愿意给同学们介绍?

2.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俗话说:

“百闻不如一见。

”同学们有机会去这些地方走走看看,一定会学到很多知识。

三、总结交流,养成习惯。

1.通过观察图片,你知道什么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吗?

(课件出示)

读万卷书:

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

行万里路:

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2.谈谈准备怎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课件出示)

(1)深入社会,参观走访。

(2)投身自然,观光游览。

(3)搜集整理,积累经验。

……

3.小结:

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上获得,从课本上获得,还可以走出课堂,走出课本,走向大自然,从中获取。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自然界的各色景观处处有学问,处处有语文。

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读社会和自然这样的大书,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图中的这些同学,他们走出课堂,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在这个过程中也增长了语文知识,收获很大。

当然,“行万里路”并不一定要有“万里”之遥,同学们可以从身边开始,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读好社会和自然这本大书。

同时还可以结合日记,记下自己的观察所得,这对于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很有帮助。

四、实践活动,深入感知。

1.提出实践活动内容:

在这些年中,你们有没有在校外参加什么比较有意义的活动,或跟家长到过什么好玩的地方,并从中学到了什么,或有什么收获?

2.每人选一事,先自我准备,再分小组交流。

3.师生交流感受,深入认识。

五、作业超市,自由选做。

1.阅读徐霞客的故事,学习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神,加深对“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体会。

2.深入大自然和社会,写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深入社会,参观走访。

投身自然,观光游览。

搜集整理,积累经验。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从小就要到学校里学习知识,长大后才能胜任祖国交给我们的工作。

因此,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学生齐答:

运用)。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二、指导看图,学会运用。

1.观察左上角的图。

(1)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小报的质量怎么样。

指名说。

(2)展览各组课前出的小报,说说质量怎样,然后请几位编者或作者谈谈是怎样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