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中重点文言诗词篇目全解邹忌讽齐王纳谏含课文理解基础演练中考精选和全部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4100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初中重点文言诗词篇目全解邹忌讽齐王纳谏含课文理解基础演练中考精选和全部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上海市初中重点文言诗词篇目全解邹忌讽齐王纳谏含课文理解基础演练中考精选和全部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上海市初中重点文言诗词篇目全解邹忌讽齐王纳谏含课文理解基础演练中考精选和全部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上海市初中重点文言诗词篇目全解邹忌讽齐王纳谏含课文理解基础演练中考精选和全部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上海市初中重点文言诗词篇目全解邹忌讽齐王纳谏含课文理解基础演练中考精选和全部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初中重点文言诗词篇目全解邹忌讽齐王纳谏含课文理解基础演练中考精选和全部答案.docx

《上海市初中重点文言诗词篇目全解邹忌讽齐王纳谏含课文理解基础演练中考精选和全部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初中重点文言诗词篇目全解邹忌讽齐王纳谏含课文理解基础演练中考精选和全部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初中重点文言诗词篇目全解邹忌讽齐王纳谏含课文理解基础演练中考精选和全部答案.docx

上海市初中重点文言诗词篇目全解邹忌讽齐王纳谏含课文理解基础演练中考精选和全部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一部分:

诗文理解填空

1.《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史学家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而编辑的一部史书。

主要记载了,也记述了。

《战国策》“委折而入情,微婉而善讽。

”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本文写的是的故事,塑造了象和形象,告诉当权者。

3.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

作者先刻画了邹忌的身材相貌,作为他自美和被别人赞美的基础。

“窥镜”“自视”,刻画出他。

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美男徐公比“美”,也与下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烘托出他。

“暮寝而思之”是故事发展的转折点,邹忌经过冷静思考,悟出了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由自身想到,准备以此为喻去讽谏齐王。

4.第二部分(第2段),。

这是文章的中心,分为两层。

第一层,叙述了。

第二层,。

这样从自己的生活小事类推到国家大事,说明齐。

5.第三部分(第3-4段),写。

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告,发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

然后分两个方面写出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概括。

6.文章设喻说理透彻,语言运用极有特色。

全文几乎都是运用三层递进的排比句式来记叙的,如邹忌与其妻、妾、客人的对话,三答的口吻各异,既,又表现出。

再如“朝”、“旦日”与“明日”,“令初下”、“数月之后”和“期年之后”的时间推移,“妻之美我......妾之美我......客之美我......”“莫不私王......莫不畏王......莫不有求于王”的层层推论,都使语言具有一种整齐、洗练的节奏美。

第二部分:

基础演练

一、词语解释

1.忌不自信信:

2.今齐地方千里方:

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观:

4.时时而间进间:

5.而形貌昳丽形:

罔不因势象形形:

6.徐公何能及君也及: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及:

及郡下,诣太守及:

7.“群臣进谏”中的“进”与本文中“”一句中的“进”意思相同,都解释为

二、句子翻译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三、内容理解

1.齐威王“善”字的回答,表明了他的态度。

2.从文中看,邹忌是个怎样的人?

(1)

(2)

3.既然文章运用的几乎都是一样的三层递进的排比句式,为什么作者不把妻、妾和客人的回答都写成“徐公何能及君也”等相似的句子,而要作些许变化呢?

4.从文中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

(1)

(2)

四、常识填空

1.《战国策》是根据(朝代)时事的记录而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2.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

实战演练

1.本文选自《》,编者是(朝代)史学家(人名)。

(测量目标:

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写邹忌以身设喻,规劝齐王除蔽纳谏。

B.第三段写齐王纳谏的态度、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C.“王之蔽”指齐王受宫妇、朝臣和百姓的蒙蔽。

D.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是邹忌敢于直谏。

4.作者讲述邹忌劝谏,威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的故事,是为了告诉统治者

第三部分:

中考题精选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中考题目精选

(1)

9.上文选自史书《》,编者是西汉史学家(人名)。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11.以下不能体现邹忌头脑清醒的一项是(3分)

A.朝服衣冠,窥镜。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C.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D.暮寝而思之。

 

中考题目精选

(2)

9.本文选自西汉(人名)编订的《》。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这句看似平淡的交待,为下文邹忌的“三问”做了铺垫。

B.“朝服衣冠,窥镜”一句中的“窥”字,暗示出邹忌很不自信,所以只敢偷偷照镜子。

C.邹忌妻子的回答,语气肯定,毫不怀疑,下文的“私我”与之相应。

D.“妻”、“妾”和“客”对邹忌的赞扬和邹忌见到徐公的切身感受形成反差,从而引发了邹忌的思考。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中考题目精选(3)

13.词语理解(4分)

(1)与“入朝见威王”的“见”解释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B.曹刿请见

C.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也D.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见之矣

(2)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2分)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皆以美于徐公D.负者歌于途

14.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文中看,齐国能够强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中考题目精选(4)

9、本文选自国别体史书         。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对本选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写了大王受蒙蔽的程度。

B、第二段写了“战胜于朝廷”的原因。

C、第三段写了战胜于朝廷的结果。

D、文章成功塑造了一个直率的贤臣和虚心的明君这两个人物形象。

 

中考题目精选(5)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中考题目精选(6)

4、本文选自《》。

这是一本体史书。

(2分)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分)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对于齐王纳谏及以后的事情发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王说:

“善。

”表现他对邹忌的才干非常欣赏。

B、齐王下令的内容,表明他奖罚严明。

C、“领出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表明齐王以前的执政的确问题不少。

D、纳谏后,从“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到“虽欲言,无可进着”的转变表明齐王虚心接受意见,闻过则喜。

 

①邹忌脩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中考题目精选(7)

9.本文选自《》,由(朝代)的刘向编订而成。

(2分)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能冷静思考,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段强调齐威王从善如流,善于纳谏,使国内政治修明,体现本文主旨。

D.本文第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中考题目精选(8)

9.选文出自(人名)编订的《》(书名)。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

皆以美于徐公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写邹忌借亲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

B、第②段写齐王纳谏并发令悬赏求谏。

C、第③段写齐王纳谏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D、邹忌言语直白泼辣,齐王虚心善思。

 

中考题目精选(9)

9.本文选自西汉刘向编订的史书。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3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充分表现了邹忌讽谏的语言技巧,同时也表现了他不同于常人的见识。

B.齐王根据进谏者的身份和进谏方式规定了三种奖赏等级,显示了他广开言路的决心。

C.从“门庭若市”到“无可进者”的变化表明:

齐王不仅听取而且采纳了群臣的建议。

D.齐国终能取得大治,邹忌的善于讽谏和齐王的善于纳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中考题目精选(10)

9.上文选自《》,本书由西汉的(人名)编订而成。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邹忌是一个敢于在朝廷直谏的大臣。

B.齐威王是一个善于纳谏的开明君王。

C.邹忌善于思考、用自身经历来说理。

D.本文生动地揭示了听取民意的意义。

答案:

第一部分:

诗文理解填空

1.《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史学家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而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策士的言行事迹,也记述了豪侠们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委折而入情,微婉而善讽。

”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本文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齐相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塑造了善于思考、敢于进谏的贤臣形象和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明君形象,告诉当权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治理好国家。

3.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作者先刻画了邹忌的身材相貌,作为他自美和被别人赞美的基础。

“窥镜”“自视”,刻画出他自得的神情。

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美男徐公比“美”,也与下文见徐公后“弗如远甚”的自知之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烘托出他感到受蒙蔽的心情。

“暮寝而思之”是故事发展的转折点,邹忌经过冷静思考,悟出了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由自身想到国家,准备以此为喻去讽谏齐王。

4.第二部分(第2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这是文章的中心,分为两层。

第一层,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

第二层,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作比较,“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些都与邹忌的处境非常相似。

这样从自己的生活小事类推到国家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

5.第三部分(第3-4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告,发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

然后分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写出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深远意义。

6.文章设喻说理透彻,语言运用极有特色。

全文几乎都是运用三层递进的排比句式来记叙的,如邹忌与其妻、妾、客人的对话,三答的口吻各异,既富于变化,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心理状态。

再如“朝”、“旦日”与“明日”,“令初下”、“数月之后”和“期年之后”的时间推移,“妻之美我......妾之美我......客之美我......”“莫不私王......莫不畏王......莫不有求于王”的层层推论,都使语言具有一种整齐、洗练的节奏美。

第二部分:

基础演练

一、1.相信2.方圆3.看,观察4.间或,偶尔5.身体形状,样子6.比得上赶得上到,至7.时时而间进(或“无可进者”)进献二、略三、1.对邹忌劝谏的肯定(或:

接受邹忌劝谏)2.

(1)有自知之明。

尽管妻、妾和客人夸大其美,他最终仍有清醒的认识

(2)善于思考。

从生活小事中悟出深刻道理,推及到治理国家的大事上

3.如改成相似句子,就不能表现三个人“私”、“畏”和“欲有求”的不同心理和不同身份4.

(1)有邹忌这样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良臣

(2)有善于采纳群言的明主四、1.战国2.门庭若市【实战演练】1.战国策西汉刘向2.略3.D(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言)4.只有广开言路,从谏如流,才能治理好国家

第三部分:

中考题精选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中考题目精选

(1)

9.上文选自史书《》,编者是西汉史学家(人名)。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11.以下不能体现邹忌头脑清醒的一项是(3分)

A.朝服衣冠,窥镜。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C.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D.暮寝而思之。

9.战国策刘向(2分)

10.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3分)

11.A(3分)

中考题目精选

(2)

9.本文选自西汉(人名)编订的《》。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这句看似平淡的交待,为下文邹忌的“三问”做了铺垫。

B.“朝服衣冠,窥镜”一句中的“窥”字,暗示出邹忌很不自信,所以只敢偷偷照镜子。

C.邹忌妻子的回答,语气肯定,毫不怀疑,下文的“私我”与之相应。

D.“妻”、“妾”和“客”对邹忌的赞扬和邹忌见到徐公的切身感受形成反差,从而引发了邹忌的思考。

9.(2分,每空1分)刘向战国策

10.(3分)第二天,徐公来访(或:

来到邹忌家),(邹忌)仔细打量他,自认为比不上徐公英俊(“漂亮”亦可)。

(关键词:

“明日”,“孰”。

补出主语)

11.(3分)B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中考题目精选(3)

13.词语理解(4分)

(1)与“入朝见威王”的“见”解释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B.曹刿请见

C.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也D.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见之矣

(2)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2分)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皆以美于徐公D.负者歌于途

14.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文中看,齐国能够强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

(1)B

(2)C

14.几个月之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关键词:

时时,间)

15.听从各种改进的意见(听从邹忌的建议,接受老百姓的劝谏,改进了国家的政治.意到即可)

中考题目精选(4)

9、本文选自国别体史书         。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对本选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写了大王受蒙蔽的程度。

B、第二段写了“战胜于朝廷”的原因。

C、第三段写了战胜于朝廷的结果。

D、文章成功塑造了一个直率的贤臣和虚心的明君这两个人物形象。

9、《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2分)

10、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实在太厉害了。

(关键词:

蔽甚各1分,句子通顺1分)

11、C

中考题目精选(5)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中考题目精选(6)

4、本文选自《》。

这是一本体史书。

(2分)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分)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对于齐王纳谏及以后的事情发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王说:

“善。

”表现他对邹忌的才干非常欣赏。

B、齐王下令的内容,表明他奖罚严明。

C、“领出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表明齐王以前的执政的确问题不少。

D、纳谏后,从“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到“虽欲言,无可进着”的转变表明齐王虚心接受意见,闻过则喜。

4、《战国策》国别

5、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6、C

①邹忌脩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中考题目精选(7)

9.本文选自《》,由(朝代)的刘向编订而成。

(2分)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能冷静思考,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段强调齐威王从善如流,善于纳谏,使国内政治修明,体现本文主旨。

D.本文第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9、《战国策》西汉(2分)

10、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3分)

11、C(3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中考题目精选(8)

9.选文出自(人名)编订的《》(书名)。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

皆以美于徐公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写邹忌借亲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

B、第②段写齐王纳谏并发令悬赏求谏。

C、第③段写齐王纳谏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D、邹忌言语直白泼辣,齐王虚心善思。

9、刘向战国策(2分)10、(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3分,补出省略的主语、“以”、“于”各1分)11、D(3分)

中考题目精选(9)

9.本文选自西汉刘向编订的史书。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3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充分表现了邹忌讽谏的语言技巧,同时也表现了他不同于常人的见识。

B.齐王根据进谏者的身份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