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大关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2075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人大关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向人大关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向人大关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向人大关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向人大关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向人大关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报告.docx

《向人大关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人大关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向人大关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报告.docx

向人大关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报告

向人大关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报告

  向人大关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一并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简要回顾

“十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综合实力提升幅度较大、城乡面貌变化较快、人民群众受实惠较多的时期之一。

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各项目标已经圆满实现。

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比增加亿元,年均增长%,比“九五”期间的年均增幅高个百分点。

②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5年累计完成亿元,年均增长%。

③经济效益持续好转。

末,财政总收入达到亿元,在的基础上将近翻了一番,年均增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实现利税总额万元,比增加3427万元;金融机构各类存、贷款余额分别为亿元、亿元,比末分别增加亿元、亿元,年均增长%和%。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由的:

调整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产业化经营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完成农业总产值亿元,比增加亿元,年均增长%。

粮食、生猪、柑桔、竹木、水产等传统农业进一步向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推进。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年均增长%。

“十五”期间,新办了一批工业企业,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做大做强。

到,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到50家。

傻牛、三可、辣妹子等3家企业产值已突破亿元;雪峰水电、金阳光米业、玉竹木业等6家企业获得了省、市级名牌产品企业称号。

食品加工、矿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造纸和水轮机电设备制造业等5大优势产业链初步形成。

第三产业日趋活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亿元,年均增长%。

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改善。

交通方面,邵怀高速段、竹城公路段路基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改造通乡公路7条,总长公里;新建通畅公路32条140公里,新建通达公路50条200余公里。

全县交通骨干网络逐步完善,大交通格局初见端倪。

信息通讯方面,建成移动通信基站56个、联动通信基站22个、小灵通基站198个,无线通讯覆盖面达%;改造了广播电视演播厅,对有线电视网络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电视入村率达100%。

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共整治中小型病险水库67座,硬化改造主干渠道620公里,改善灌溉面积28万亩,杨林、黄桥、石江等干旱死角地区水利灌溉条件有了根本性改善;完成人畜饮水工程456处,解决了120个村万人的饮水困难;实施土地整理8800亩,完成耕地开垦22500亩。

电力建设方面,共建成小水电站27座,新增装机容量万千瓦;建成县城110千伏变电站和城南等6座35千伏变电站。

城镇建设方面,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高沙、山门、石江等9个镇的城镇体系规划。

县城新建了雪峰路、蔡锷南路两条主干道和硖口路次干道,拓展了双洲东路,建成了雪峰文化娱乐广场,开工兴建了羊丝坳工业新城区。

“十五”期间,县城拓展建城区面积平方公里,增加人口万人。

高沙镇城镇面积将近扩大1倍,山门、黄桥、毓兰、花园、江口、醪田等城镇面积都实现了较快扩展。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取得突破,五年内全县累计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制118家,改制面达到86%。

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取消了除烟草税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去年又全部免征农业税,加上对农民的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五年全县农民共得实惠8932万元。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清理减少了行政审批项目105项。

财税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设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工资统发中心、集中采购中心。

商业银行改革规范、稳妥实施,进展顺利。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五年累计利用外资1288万美元、内资亿元,年均分别增长%、70%。

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903万美元,增长%,五年年均增长%。

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彰显“活力”正在初步形成。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93元,比增加1833元,年均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2814元,比增加658元,年均增长%。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49平方米。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开始实施“为民办好8件实事”工程,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就业和再就业规模扩大,五年新增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以内;社会保障覆盖面拓宽,“两个确保”全面落实,五年内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1200万元、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亿元,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为100%;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以及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全面实施,到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29936人、失业保险21296人、基本医疗保险22233人、生育保险14700人、工伤保险6100人;救灾救济成效明显,城市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农村“五保户”和特困群众得到有效救助,五年累计发放救灾帮困资金3300万元,投入扶贫开发资金1000万元,万困难群众解决了温饱或越过了贫困线。

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九五”末的35%提高到41%。

五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42项,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87个。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尊师重教风气日益浓厚。

一中、三中相继获得“省级示范性高中”匾牌,其他5所普高和1所职高都有较快进步。

民办教育发展迅猛,翠园、蓝天学校建成招生;“普九”目标基本实现,“两免一补”等政策得到落实;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五年改造中小学校危房面积12万平方米,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10所;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本二以上上线人数达到967人,创历史新高。

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

成功战胜“非典”疫情,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取得成效;城乡卫生服务和医疗条件得到改善,五年改扩乡镇卫生院4所。

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良好成绩。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以内,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面推行。

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管理、民族宗教、移民开发、气象水文、防震减灾、广播电视、邮电通信、科技、统计、档案、农机、人防、消防、审计、人事、工商、物价、残联、信访、外事、侨务、对台、老龄老干、县志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进行,广泛开展了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了“改陋习、树新风”、打造诚信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和改进了未成人思想道德教育。

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39件、政协委员提案800件,办复率100%。

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不断完善政府决策机制;政务公开得到加强,办事效率、工作透明度提高;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累计处理信访案件1708件;廉政建设和反腐力度加大,严肃查处了486起违法违纪案件。

民主法制建设有序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工作稳步开展。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完善,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是全县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省市在县单位、驻县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消防官兵及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的结果。

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建设,为的发展、繁荣和文明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过去五年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欠发达地区,前进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小,特别是经济结构层次低。

目前,产业结构比仍呈“一三二”排序,第一产业比重分别高出全市、全省11和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分别低于全市、全省和个百分点。

这种“低小散”的产业结构表明我县工业“短腿”问题还很突出。

二是城镇化水平低,发展严重滞后。

目前城镇化水平约为20%,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21和17个百分点,这阻碍着社会总需求的扩大,抑制着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

三是资金短缺与建设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现阶段经济增长属投资主导型,但全县经济实力偏弱,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四是构建和谐社会面临诸多挑战,就业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低收入群体生活比较困难,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

另外,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经济环境的优化,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未来五年,我们面临着总体有利的发展条件。

一是国家投资重点将转向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已经到来。

二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从今年起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三是省里继续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属于重点扶持县。

四是产业梯次转移进程正在加快。

五是随着邵怀高速及竹城公路的建成通车,大交通格局即将基本形成。

同时,我县“十五”时期新上的一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积聚了一定的产业发展能量,增强了一些发展后劲。

这些都为我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构建“实力、活力、魅力、和谐、文明”目标,以项1234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